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开学)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088840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开学)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开学)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开学)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开学)考试试题24史记载:“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畔周,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髃(y)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以微子开代殷后,国于宋。”材料旨在说明A周代分封先代贵族以维护统治秩序 B周初统治尚不稳固分封制受到冲击C西周初期中央集权雏形已开始出现 D宗法秩序受到冲击周天子权威衰落25有关司隶校尉的职责,据汉官仪记载:“纠皇太子三公以下及旁州郡国无不统,陛下见诸卿,皆独席。”而续汉书百官志也载:“持节,掌察举百官以下及京师近郡犯法者。”据此可知司隶校尉A是汉代地方监察机构 B负责监察百官和刑狱C只负责监察各郡官吏 D可监察中央政府官吏 26以下为隋唐时期粮仓设置情况的部分材料,解读最为准确的是年份建置作用开皇三年(583年)在卫州设黎阳仓,在陕州置常平仓,在华州置广通仓。将关东粮食分储在官仓中,然后用接力方式,一段段将粮食运到京都。大业元年(605年)开通济渠。接驳洛阳与淮河。开元二十二年(734年)裴耀卿在河阴置河阴仓,三门东置集津仓、三门西置盐仓,两仓之间开山路十八里。南船至河阴仓,即输粟于仓,官雇船驶至洛阳,置于集津仓三年运米七百万石,省脚钱三十万缗。C经济重心与政治重心的逐渐割离 D经济重心南移推动政治中心南移27中国哲学家的社会经济思想中,有所谓的“本”“末”之别。区别本末的理由是,农业关系到生产,而商业只关系到交换。在有交换之前,必须先有生产。在农业国家里,农业是生产的主要形式,所以“重本轻末”思想贯穿中国古代历史始终。材料旨在说明A农业生产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B小农经济形态决定社会“本末”思想C生产经营方式决定社会经济思想 D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主要原因281869年12月18日,上海新报报道称:“华商富民若在上海兴办船厂,可买西人做成的各种机器。”该报道从一个侧面证明当时中国A已有私人投资近代企业的倾向 B已经兴起实业救国的思潮C传媒界意识到洋务运动的缺陷 D向西方学习成为时代主流29临时约法开了“因人立法”之风,使国家根本大法的建设从一开始就屈从于人的理念与意志,使法随人变,表现出很强的人治色彩。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A革命党人的软弱性 B专制传统和官僚政治C民主共和未深入人心 D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30国民党一大宣言:“盖酿成经济组织之不平均者,莫大于土地权之为少数人所操纵。故当由国家规定土地法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政府,国家就价征税,并于必要时依报价收买之国民党之主张,则以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以下解读正确的是A满足了农民的土地需求 B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C实现了平均地权的主张 D与中共革命思想部分一致31据统计,从xx年至xx年,国内共出版了20余部美国外交史专著。各类学术期刊共发表美国外交史论文332篇。学者们提交的论文中,与美国外交史有关的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在当今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 B学术研究多元化发展趋势的影响C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内建设需要 D中美建交后外交关系发展的推动 32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据此可知A科学知识进步促成启蒙运动 B启蒙思想源于科学知识进步C宗教改革推动启蒙运动产生 D文艺复兴促进自然科学发展33阅读下表 欧洲人口,17001800年(百万)170017501800大不列颠法国哈布斯堡帝国普鲁士俄国西班牙瑞典尼德兰联省共和国90190802017560151810521518560200901719165280280953701102320导致17001800年欧洲人口增长最重要的因素是A国家政策的刺激 B医疗技术的进步C农业生产力的进步 D工业革命的推动34“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由于许多历史原因(俄国比其他国家落后得多,战争带给它的困难特别大,沙皇制度腐朽透顶),使得俄国革命比其他国家先爆发。”材料主要说明A沙皇腐朽统治是十月革命爆发的重要原因B政治经济状况落后使得俄国社会矛盾尖锐C俄国国内矛盾错综复杂促使革命迅速发展D一战激化俄国社会矛盾加速了革命的爆发35学者时殷弘认为美苏冷战在很大程度上孕育于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苏关系之中。学者王玮认为冷战源于美国一直坚持的门户开放原则与苏联从沙皇时代继承来的势力范围原则之间的根本性对立和冲突。对材料中有关冷战原因分析最为准确的是A冷战源于意识形态对立与地缘政治环境中的利益之争B美国推行的门户开放政策推动了冷战时代的到来C苏联沙文主义与美国的扩张是冷战爆发的主要原因D美苏冷战孕育于二战前一个较为漫长的历史时期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7世纪中叶,欧洲出现了以法律条约为基础的新型国家平等关系秩序。然而这一新的国家秩序在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驱动下,又形成了向外扩张的“世界国家秩序”。西方将暴力强权贯注到条约形式之中,用有悖于国家主权原则的条约制度,不断将更多的国家纳入新的“世界国际秩序”之中。18世纪末英国商人和政府开始谋划与中国建立条约关系;1816年带着“将公司贸易建立于安全、稳固和平等的基础上”的使命来到中国的英国代表阿美士德却连嘉庆的面都没有见到便被送回。此时英帝国开始放弃长期实行的和平协商方式,用武力与中国建立条约制度的舆论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已普遍形成。摘编自王建朗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材料二 英国人这样描述清政府早期对条约的态度:“中国代表们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因为条约在清政府看来,通商权利原本就符合施(夷狄) 之以恩惠的羁縻之道。60年代后,英、美等国分头向清政府递交一项声明,对各省执行条约的状况表示不满,并向清政府提出警告。1864年,清政府刊印万国公法,对此李鸿章认为为民族挽回权益计,遵守与应用万国公法应成为时代之必需。1884年,总理衙门表示:“惟我中国办事,均系十分遵约,一本万国公法而行。”至20世纪初,驻俄公使明确提出效法日本,改革内政,以修改约章。摘编自王建朗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1)根据材料一,归纳西方“世界国际秩序”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中期英国将中国纳入“世界国际秩序”的历史背景。(13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待近代条约态度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变化做出简要评价。(12分)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582 年,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改革历法。新历法称“格列高利历”,最初只在法国、意大利等天主教地区采用,其后300余年间逐渐成为世界通用的“公历”(见下表)。格列高利历大事记到17世纪末一些新教国家如德意志、荷兰纷纷放弃宗教抵制,改用格列高利历。1752年出于准确计算时间、尤其是外贸交往的需要,英国最终采用格列高利历并推广到其殖民地和自治领。到19 世纪末格列高利历成为整个基督教世界的历法,并通行于美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欧洲殖民地。从19世纪70 年代起格列高利历扩展到非基督教世界。1873 年和1875 年日本和埃及成为最早接受格列高利历的非基督教国家。1912年,中华民国宣布采用公历。当今公历为各国普遍使用,但很多“地方性”的时间体系和规则依然存在。在中国,农历和公历并存,传统节日还是以农历为准。在信奉伊斯兰教的地区,穆斯林的节日都按伊斯兰历计算。摘编自俞金尧、洪庆明全球化进程中的时间标准化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闸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隋朝建立伊始,户籍极为混乱。开皇二年(582)(隋文帝)制订户籍新法,把人口按年龄区分黄(3岁以下)、小(3岁-10岁)、中(10岁-17岁)、丁(18-60岁)、老(60岁以上)。次年,把成丁由18岁改为21岁,有家室的丁男每年服役二十日,纳租粟三石,绸絹二丈、绵三两。户口不实便成为一个尖锐的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开皇三年下令,州县官吏检查隐漏户口,称为“大索貌阅”,即为了编定户藉,地方官每年要亲自查验户口、年龄、疾状,称为貌阅,对户主的手实(申报)加以核对。但大索貌阅成效有限,对于大批依附于强宗大族的隐庇户口仍无能为力。隋文帝便采纳尚书左仆射高颎的建议,实行输籍法由中央政府制定“输籍定祥”,即划分户等的标准,发到州县,每年正月初五,县令派人下乡,依样确定户籍,强制隐庇户口向政府登记,旨在拆散大户,从中析出若干小户。经过历年检括,开皇九年(599)隋朝旧境之内的民户由隋初的四五百万户增加到六七百万户,大业二年(606年)又增加到八百九十万户。 据樊树志国史概要 (1)据材料,概括指出隋文帝推行户籍改革的背景及其改革举措。(9分)(2)据材料,说明隋文帝户籍改革举措的意义。(6分)历史科参考答案 题号242526272829303132333435答案BDCBABDCACDA41.(25分)(1)特征:以欧洲强国之间相对平等、尊重主权的国家关系为基础;在对欧洲以外地区不断殖民扩张过程中形成;以战争和不平等条约作为秩序的维系手段;世界国际秩序伴随着强国力量对比与殖民扩张加剧处于不断调整变化中。(6分)背景:工业革命对市场的需求急剧扩大(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工业优势形成后自由贸易思潮的推动;英国与中国和平协商市场开放的失败,英国对华贸易逆差局面未能改变;英国以印度为中心的亚洲殖民体系的初步形成;中国传统朝贡体系(华夷秩序)与西方“世界国际秩序”的内在冲突;清王朝走向衰落。(7分,其它言之有理亦可)(2)变化:从因对国际法的无知而漠视条约到有意识遵守、利用国际条约再到谋求修改不平等条约。(6分)评价:清政府对近代条约由漠视、遵守到合理利用,一方面是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反映,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深的见证。另一方面也使中国被动融入世界,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对外关系的近代化和中国社会的进步。(6分)42.(12分)论题示例:近代以来时间的标准化反映(推动)了全球化;近代以来整体世界逐渐形成;西方国家主导近代全球化;经济、政治变革推动社会生活变迁;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全球化与多样化不是矛盾对立,而是协调统一;文明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并存。等等。(建议:紧扣时间来谈。论题2分:论题来自于两条及以上的材料信息,论题明确、合理。阐述8分:材料史实或另选均可,史实准确;史实分析围绕论题,史论结合;至少两项史实阐述。结论和逻辑:2分)45.(15分)(1)第一小问背景,由材料中“隋朝建立伊始,户籍极为混乱”可知随初户籍混乱,再由材料“但大索貌阅成效有限,对于大批依附于强宗大族的隐庇户口仍无能为力”可知有强宗大族隐庇人口;第二小问举措,根据材料“开皇二年指定户籍新法”“开皇三年下令,州县官吏检查隐漏户口”“实行输籍法强制隐庇户口向政府登记”可归纳三点,即为制订户籍新法,按年龄区分人口;命令官吏清查隐漏户口;强制隐庇户口向政府登记。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清查户口是为了保证赋役的征收,同时能够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材料中“输籍法”可有效的清查隐庇户口,同时打击强宗大族的势力,进而加强中央集权,户籍制度的完备有利于政府对地方的控制,维系社会的稳定。(1)背景:隋初户籍混乱;强宗大族隐庇人口。(4分)举措:制订户籍新法,按年龄区分人口;命令官吏清查隐漏户口;实行输籍法,强制隐庇户口向政府登记。(5分)(2)确保了政府赋役征收,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打击了强宗大族,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户籍制度的完备,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