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 第二单元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训练卷(一)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088212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 第二单元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训练卷(一)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 第二单元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训练卷(一)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 第二单元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训练卷(一)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单选题1将一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总时间分成相等的三段,按从开始到最后的顺序,则质点经过这三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 )A1:4:9 B1:3:5 C1: : D1:( +1):( + )2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描述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C D3物体沿一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在每秒内通过的位移相等,物体就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B若物体在不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位移也不相等,则物体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C若物体在不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位移都相等,则物体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的位移图象是一直线,则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4AB两个物体在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vt 图象如图所示在t=0时刻,B在A的前面,两物体相距9m,B物体在滑动摩擦力作用下做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则A物体追上B物体所用时间是()A3s B5s C7.5s D8.5s5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火花计时器使用6V以下的交流电源B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6V以下的直流电源C纸带上点迹密集的地方表明物体的速度较小D纸带上点迹密集的地方表明相邻点间的时间较短6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根据速度的定义式 ,当 趋近于零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法B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运用了假设法C在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D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很多小段,然后将各小段位移相加,运用了微元法7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 m,根据这一关系式可以知道,物体速度为零的时刻是( )A24 s B16 s C8 s D1.5 s8将一物体竖直上抛,一段时间后物体又落回抛出点。不计空气阻力,则在这段时间内,物体速度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为( )A BC D9如图所示,某人站在楼房顶层从O点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上升最大高度为20m,然后落回到抛出点O下方25m的B点,则小球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为(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A25 m,25 m B65 m,25 mC25 m,25 m D65 m,25 m10某同学身高8m,在运动会上他参加跳高比赛,起跳后身体横着越过了8m高的横杆,据此可估算出他起跳高时竖直向上的速度大约为( )A2m/s B4m/s C6m/s D8m/s11一只气球以10 m/s的速度匀速上升,某时刻在气球正下方距气球6 m处有一小石子以20 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若g取10 m/s2,不计空气阻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石子能追上气球,且在抛出后1 s时追上气球B石子能追上气球,且在抛出后1.5 s时追上气球C石子能追上气球,如果追上时不会发生碰撞且保持原运动状态,石子能和气球相遇2次D石子追不上气球12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t内位移为s,动能变为原来的9倍。该质点的加速度为()A B C D13质量为m的小球由空中A点无初速度自由下落,加速度大小为 ;在 秒末使其加速度大小变为 方向竖直向上,再经过 秒小球又回到A点不计空气阻力且小球从未落地,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返回到A点的速率C自由下落 秒时小球的速率为D小球下落的最大高度14如图表示某物体的vt图象,从图象可知OA段的加速度是_m/s2,BC段的加速度是_m/s2,CD段的加速度是_m/s2,物体在这14s内运动的总位移是_m二实验题15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实验中。(1)某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平衡摩擦力,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测量小车的质量。(2)该同学在研究小车运动时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在纸带上,连续5个点为一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见下表,并画出对应的图线(其中横坐标数值表示第几个0.1 s,纵坐标对应的该0.1 s内物体的位移)如图丙所示。则小车的速度随时间_(选填“是”或“不是”)均匀变化;整个过程中小车的平均加速度为_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图丙16图甲为“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示意图。(1)请写出图中两个实验器材名称:_,_;(2)图乙为实验中得到的纸带的一部分,则OD间的距离为_cm;(3)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s-t2图线(s为各计数点至同一起点的距离),斜率表示_,其大小为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7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频率为f=50Hz的交流电源(1)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s,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_(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2)打下E点时纸带的速度vE=_(用题中给定字母表示);(3)若测得d6=65.00cm,d3=19.00cm,物体的加速度a=_m/s2;(4)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f50Hz,但当时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测得的加速度值比真实值_(选填“偏大”或“偏小”)三解答题18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某地同时驶向同一目标,甲车在前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在前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v1v2),(1)通过公式推导判断是哪辆车先到达目标?(2)若v1=4m/s,v2=6m/s,请求出两次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各为多少。19一直升机以5.0m/s速度竖直上升,某时刻从飞机上释放一物块,经2.0s落在地面上,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1)物块落到地面时的速度;(2)物块2.0s内通过的路程;20酒后驾车严重威胁公众交通安全若将驾驶员从视觉感知前方危险到汽车开始制动的时间称为反应时间,将反应时间和制动时间内汽车行驶的总距离称为感知制动距离科学研究发现,反应时间和感知制动距离在驾驶员饮酒前后会发生明显变化一驾驶员正常驾车和酒后驾车时,感知前方危险后汽车运动vt图线分别如图甲乙所示求:(1)正常驾驶时的感知制动距离x;(2)酒后驾驶时的感知制动距离比正常驾驶时增加的距离x.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单元训练卷物 理(一)答 案一单选题1【答案】B【解析】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每段时间为T,则有:第一个T末的速度为:v1=aT; 第二个T末的速度为:v2=a2T;第三个T末的速度为:v3=a3T,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知,可得这三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之比是1:3:5,故选B。2【答案】B【解析】A、图像中速度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此图像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在v-t图像中,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像可以看出加速度是一恒定的值,所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C、图像中物体的位置没有发生过变化,所以代表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C错误;D、在x-t图像中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所以C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B3【答案】C【解析】A如果物体在前0.5s的位移是1m,后0.5s的位移是2m,这一秒内的位移是3m,物体在下一秒内的前0.5s内的位移是2m,后0.5s内的位移是1m,这一秒内的位移是3m,这两秒内的位移相等,但是不属于匀速直线运动,A错误B比如物体在3s内的位移是3m,在5m内的位移是5m,则物体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B错C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走过的位移是相等的可知若物体在不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位移都相等,则物体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C正确D若物体的位移图像是一条平行于x轴的直线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以D错误4【答案】D【解析】B减速到零所需的时间:,B减速到零经历的位移,此时A的位移,因为,所以B停止时,A还未追上B,则继续追及的时间,可知追及的时间,选D.5【答案】C【解析】A、B、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V的交流电源,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6V以下的交流电源,故AB错误 C、D、相邻计时点的时间间隔相等,点迹密集的地方,相邻计时点的距离小,所以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小,故C正确,D错误故选:C6【答案】B【解析】A、根据速度的定义式 ,当 趋近于零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法,故A对;B、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运用了理想化物理模型法,不是假设法,故B错误.C、在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因为三量之间相互都有关系,故应采用控制变量法;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B.7【答案】C【解析】对比公式可得,故物体速度为零时 ,故C对;ABD错 .故选C8【答案】B【解析】物体在上升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但加速度不变,而在下落过程速度逐渐增大,加速度不变,由于加速度不变,所以在v-t图像中斜率不变,故B正确;ACD错;故选B9【答案】D【解析】物体上升20m,又下降25m到达0点下方5m的B点,路程s=20+45m=65m初位置到末位置的距离为5m,方向竖直向下,所以位移为x=-25m故选:D10【答案】B【解析】运动员是站着起跳,横着过杆,所以竖直方向的位移应该是重心上升的高度,不是1.8m,而是0.9m左右竖直上升阶段:由: 得: ,故B正确;ACD错,故选B11【答案】D【解析】设石子经过时间t后速度与气球相等,则,此时间内气球上升的位移由,石子上升的位移为由因为,所以石子一定追不上气球,D正确12【答案】A【解析】动能变为原来的9倍,则物体的速度变为原来的3倍,即v3v0,由s(v0v)t和a 得a ,故A对,BCD错;故选A13【答案】D【解析】A、ts末的速度v=gt,下降的高度,再经过ts,位移,因为x=-h,解得a=3g,故A错误B、返回A点的速度v=v-at=gt-3gt=-2gt,负号表示方向,故B错误C、自由下落ts时小球的速度v=gt,故C错误D、自由下落的高度,匀减速下降的高度,则小球下落的最大高度 ,故D正确故选D.14【答案】1; -2; -0.5; 24;【解析】OA段的加速度;BC段的加速度;CD段的加速度;物体在14s内的总位移为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故位移为:(4+10)4-42=24m;二实验题15【答案】不需要 不需要 是 【解析】(1)因为是探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直接利用纸带上的数据计算,和质量及合外力没有关系,所以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试验,不需要平衡摩擦力,不需要测量小车的质量.(2)画出对应的图线(其中横坐标数值表示第几个0.1s,纵坐标对应的该0.1s内物体的位移)如图丙所示.根据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所以该图象实际就是每个0.1内平均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因为该图象是倾斜的直线,所以小车的速度随时间是均匀变化.根据加速度定义式得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1)不需要,不需要.(2)是;.16【答案】纸带; 打点计时器; 1.20; 0.476;【解析】(1)图中两个实验器材名称是:小车,打点计时器;(2)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读数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故拿零来补充估测值位置所以OD间的距离为1.20cm(3)由公式S=at2知图象的斜率表示a,即加速度的二分之一; k=a=m/s2=0.467 m/s217【答案】0.1; 交流; ; 3.0; 偏小;【解析】(1)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5T=0.1s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电源。(2)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得(4)如果在某次实验中,交流电的频率51Hz,f50Hz,那么实际打点周期变小,根据运动学公式x=at2得:真实的加速度值就会偏大,所以测量的加速度值与真实的加速度值相比是偏小。三解答题18【答案】(1)甲车先到(2) ,【解析】对甲车:设用时为t,则前一半时间内的位移为 ,后一半时间内的位移为 则甲车的平均速度为 对乙车:设整段位移为x,则前一半位移用时为 后一半位移用时为 则乙的平均速度为 因为 ,所以甲用时间比较短,所以甲先到。(2)若v1=4m/s,v2=6m/s,则 故本题答案是:(1)甲先到;(2)5m/s ;4.8m/s19【答案】(1) 竖直向下(2)【解析】(1)设物块落地时速度为v,由速度公式: 得:v=-15m/s 负号说明方向竖直向下(2)物块上升过程:由,得:h1=1.25m下降过程:由,得:h2=11.25m物块通过的路程为:s= h1+ h2=12.5m故本题答案是:(1) 竖直向下(2)20【解析】(1)设驾驶员饮酒前、后的反应时间分别为t1、t2,由图线可得:t105 s,t215 s汽车减速时间为t340 s初速度v030 m/s由图线可得:解得:x75 m(2)xv0(t2t1)30(1505)m30 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