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城市等级.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88043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3.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城市等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城市等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城市等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 一 城市及其区位分析 1 城市 1 概念 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 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是一定地域的社会 经济 文化中心 2 特点 具有人口和产业活动密集 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比较高 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的特点 二 城市地域形态 每个城市总是占据一定的空间 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状 被称为城市形态 一个国家具有它的外部轮廓 一个城市也具有它的外部轮廓 类型 团块状 组团式 条带状 成都市位于四川盆地内部的成都平原 形成了较完整的团块状 团块状 重庆市地处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 又是丘陵地区 地形的崎岖不平使城市发展在地域上失去了完整性 全市形成了几个片区 形成了组团状的格局 用地比较分散 联系不太方便 市政工程设施的投资相对高 兰州市位于黄河谷地 其发展被迫沿谷地东西方向延伸 形成条带状 1 含义 由于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 各个地块的交通通达性和地价等也各不相同 因此 各项经济活动之间必然要发生空间竞争 导致同类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而形成的 2 成因 1 各项经济活动需要占据或利用一定土地2 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3 各地块的交通通达性和地价等各不相同 3 特点 1 各功能区之间无明显界线2 每种功能区以某种功能为主 可能兼有其他功能 从含义中可以看出 三 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一 功能区 城市的土地利用与功能分区 城市土地利用 商业用地 住宅用地 工业用地 政府机关与公共用地 交通用地 休憩及绿化用地 商业区 居住区 工业区 市政与公共服务区 交通和仓储区 风景游览与城市绿地区 城市功能分区 二 主要功能区分布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1 形态 占地面积广 往往占城市空间的40 60 是城市最基本的一项职能 也是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2 特征 A 在建筑质量上 出现了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B 在位置上 出现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的状况 住宅区 房屋面积大 有些是独立庭院 面积狭小 拥挤密集 配套设施差 配套有相应的的学校 医院 商店和绿地等公共设施 生活方便 环境优美 破旧拥挤 卫生设施缺乏 环境状况很差 多建在城市的外缘 与高坡 文化区相联系 拥挤在内城和工业区附近 与低地 工业区相联系 高收入阶层 低收入阶层 商业区 1 形状 占地面积较小 呈点状或条状分布 2 位置 多位于市中心 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处 3 区位需求 便捷的交通和大量的消费人口 4 中心商务区 一个位于城市中心 担负着商业和服务双重职能的地区 符合市场最优原则和交通最优原则 中心商务区 商务中心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之地 商务中心区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和经济实力的象征 而且是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一个重要标志 CBD的标志就是摩天大楼 建筑高度代表了技术 同时也象征着财富 加上核心区寸土寸金的地价 导致楼越盖越高 越盖越密 形成了所谓的 水泥森林 建筑高大密集可以节约土地 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也提高了CBD的商业和服务功能 但也会带来许多问题 中心商务区的基本特征 经济活动最为繁忙 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 建筑物高大稠密 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着明显的分区 工业区 1 形成原因 现代工业由于生产专业化程度高 企业之间的协作和竞争性很强 城市中的大部分工业 尤其是重工业 相互靠拢布置 可以共同分享集聚利益 市区外缘 沿主要交通干线 土地日益紧张 地价飞涨 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 布局不合理 第三产业的兴起 工业生产活动对运输的需求 保护城市环境 地租便宜 可以降低成本 便于原料的运进和产品的运出 2 工业区区位特点 成因 目的 最小 中 最大 点或条状 片状 片状 市中心 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处 城市外缘和交通干线两侧 高级住宅区位于高坡 城市外缘 接近文化区 环境优美 低级住宅区位于低地 接近内城 城市中心或中心商务区 和工业区 生活设施和环境差 住宅区 商业区和工业区是城市地域的基本组成 是各类城市所共有的功能区 有些大城市因功能复杂 还会形成其他的功能区 例如行政区 文化区等 而在中小城市 这些部门占地面积很小 或者分散布局 形成不了相应的功能区 2009 浙江高考 读图 完成 1 2 题 1 甲城有意引进一家造纸企业 正确的选项是 A 布局在甲城的工业区内B 布局在甲乙两城行政边界处C 布局在甲城盛行风下风向的西南郊D 不宜引进该企业 D 2009 浙江高考 读图 完成 1 2 题 2 乙城的最佳住宅区和CBD应分别布局在 A 处和 处B 处和 处C 处和 处D 处和 处 A 图中 所示城市空间最合理的作用方式分别为 A 电影院 厂房 住宅 银行B 零售店 电影院 厂房 办公室C 办公室 零售店 住宅 厂房D 批发市场 办公室 住宅 零售店 2008 北京高考 城市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 并具有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分异 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C 扇形模式 同心圆模式 多核心模式 四 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一 类型 同心圆模式 各功能区呈同心圆状分布 自市中心向外缘扩展 地租因素 湖南靖州县一中 同心圆模式 成都市 扇形模式 各功能区沿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 交通发展 扇形模式 沈阳市 多核心模式 城市围绕不同核心发展 地租因素 交通发展 人口增多等 多核心模式 重庆市 二 形成因素 1 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远近的变化有何差异 最高峰 次高峰 较高 较高 城市边缘 2009 上海高考 下图是某城市从市中心到远郊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示意图 1 该城市2000年与2007年地价变化反映了 远郊地价升值幅度高于市中心 地价整体有所上涨 中心城区范围扩大 城市规模扩大A B C D C 2009 上海高考 下图是某城市从市中心到远郊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示意图 2 在2007年地价变化曲线上 近郊区地价出现了两个峰值 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理论模型推测该区可能建设了 蔬菜种植基地 高新技术开发区 大学城 美术馆A B C D B 天安门广场交通便捷 却没有高楼大厦 为什么 北京是中国的古都 天安门广场 故宫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建筑 如果在广场周围建筑起高楼大厦 必然会破坏这一古老建筑的风格 保护历史遗留痕迹 2 历史因素城市的建筑物和街道设计可以维持久远 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的功能分区有着深远的影响 如北京的市中心是行政区 历史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1 城市的原有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现在的功能区分布状况 2 城市的功能分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原有的功能分区也可能完全改变的 3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主要影响住宅区的分化 职业 收入水平 种族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 往往影响人们对住宅区的选择 例如 收入水平的差异 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和成因 结构 成因 历史因素 经济因素 社会因素 行政因素 五 功能区的合理布置 一 要有便利的交通 1 工业用地多沿公路 铁路 通航河流等交通便捷的区位进行布置 2 在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之间也要有方便的联系 原因 工业生产本身需要多种设备与原材料 而这些物质的运输费用在生产成本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1 有大量劳动力的工业或妇女劳动力多的工业 接近生活居住区 2 劳动力少 占地大的工业 可以距居住区远一些 在合理协调城市工业用地与生活居住地之间关系时 注意以下方面 一个城市是否能够最有效的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各项建设用地之间的关系是否得到妥善 合理的处理 尤其是居住区与工业区之间的合理组织 两种情况 两种情况 二 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 以减少对生活居住区的污染 1 布置在城内的居民区内 基本没有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 如小型食品 轻纺 服装 印刷 精密机械仪表等 2 布置在远离城市的地方 环境污染比较大的企业 或者有爆炸火灾危险的企业 如钢铁联合企业 石化企业 煤气 木材加工和砖瓦石灰等 对大气有污染的工业 对水源有污染的工业 下风向 盛行单一风向 与季风方向互相垂直的郊外 季风 多种风向 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布置在河流的下游 在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之间设置防护带 下图为 我国东部某镇示意图 等高线数值为米 1 图中ab河流流向为A 由西南向东北流B 由北向南流C 由西北向东南流D 由东北向西南流2 该镇拟建一个化工厂 从保护环境考虑 应建在该镇的A 东南郊B 东北郊C 西南郊D 西北郊 3 宜在该地建立的优势产业是A 棉纺织工业B 制茶厂C 橡胶加工厂D 葡萄酒酿造厂 A B B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城市形态 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概念 城市形态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几种常见的城市形态 城市土地利用的类型 主要功能分区 住宅区 商业区 工业区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城市地域结构的影响因素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发展变化 居住区和工业区的合理布局 2009安徽文综 图5为 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图 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 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 1 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A 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B 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C 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D 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2 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条件是A 城市服务等级提高B 城市交通条件改善C 城市流动人口增加D 城市生态环境优化 2010江苏 图8为我国某城市工业 商业和居住用地比例时空变化示意图 5 曲线 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符合一般城市三类用地时空变化特点的是A 工业用地 居住用地 商业用地B 居住用地 商业用地 工业用地C 居住用地 工业用地 商业用地D 商业用地 居住用地 工业用地 中心地理论 1 概念 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功能布局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 2 作用 探讨了一定区域内城镇等级 规模 职能间的关系 并采用六边形图形对城镇等级与规模关系加以概括 城镇规模 大小与数量成反比 城镇空间分布 主要受制于商业因素 行政因素和交通运输因素 高级中心地 服务范围大 彼此相距远 六边形数目少 低级中心地相反 层次性 高级中心地包容低级中心地 高级服务范围覆盖低级服务范围 从而构成层次分明的空间网络系统 3 主要内容 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 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功能布局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 规律技巧总结 中心地理论的应用 2011年临沂期末 下图为某地区城市分布图 图中圆圈大小表示城市规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2009 福建高考 近年来 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 能源 纺织 化工 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 下图中的 示意苏州市城市化 工业化发展走廊 完成 1 2 题 1 正确表述图中城市等级或服务范围的是 A 苏州市有4个城镇等级B 昆山服务范围最广C 常熟 张家港 太仓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D 苏通大桥建成通车后 苏州市的服务范围扩大 2 与 走廊相比 走廊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A 当地市场广阔B 水运便利C 科技实力强D 原有工业基础雄厚 D B 城市化 又叫城镇化 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 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概念 城市化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 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主要标志 城市化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 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主要标志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 城市化动力机制 主要动力 社会经济发展 社会经济发展 农业发展 工业发展 服务业发展 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剩余劳动力 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 城市化 城市化问题 城市病 人口密集 就业困难 环境污染 交通拥挤 住房困难 社会不安定 城市化问题解决措施 1 分散大城市职能 2 建立卫星城 开发新区 3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4 治理环境污染 5 大力加强绿化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