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087412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共四大题,22小题,满分150分,时间为150分钟。2.所有试题均按题号把答案涂或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3.答题前将要求填写的内容填写清楚,考生交卷时只交答题卷。第卷 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一带一路很多国家处在全球最为严重的争端地带。其中中东中亚段国家都不是单一民族或单一教派的伊斯兰国家,而是多民族多教派的国家。从古丝绸之路的地理分布看,沿线各个国家虽有自身的文明传统,但是以中巴经济走廊文明圈为核心的一带一路文明圈是一个没有太多异质文明的组合体。包括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在内的广大丝绸之路国家都是非西方文明国家,这些国家都强调文化的亲缘性和共同的历史命运。由于一带一路文明圈是一个独特的跨多种文化的文明体系,所以它需要一个具有包容性和普遍性的意识形态支撑,这里的包容性和普遍性指政治和文化多极化并尊重历史和传统。一带一路文明圈不从单一的意识形态和宗教出发,不鼓励引发冲突和暴力的二元对立的意识形态。一带一路文明圈只有回归复兴古丝绸之路多样化的文化,才会平等相待、相互尊重、和平共处,才不会发生文明的冲突,从而保证一带一路的安全畅通。中国需要通过一带一路文化的建设,造就一个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规划和贸易大道规划相适应的文化共同体。在这个文明圈内,最大限度地激发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部落的认同感、凝聚力、自尊心和创造力,整合丝绸之路文明圈内的无限资源,让一带一路的建设成果惠及丝绸之路文明圈的全体人民。未来由中国这样一个以多元性为特征的文化强国主导的一带一路文明圈应该是文化交融共生的,即既保持文化差异,又能在文化多样性中和谐相处。在一带一路文明圈建设中,中国要自觉防止搞新殖民主义文化,避免引发新的文明冲突。一带一路的核心区是伊斯兰文明带。中国要慎用西方的黑白分明敌我分明的一神教思想意识形态,避免重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与伊斯兰世界文明冲突的覆辙。中国要用一种平等和包容的态度跟一带一路国家进行近似或共性文化圈的探索,挖掘和讲述中国与文化圈内国家在文化宗教上的密切交往和相互学习的故事,让中华文化与沿线国家近似的共生的或共性的文化创造性地进行大融通,共同营造一带一路文明圈。做一带一路的文化项目,政策制定者一定要接地气,不能只依教科书和媒体所给的角度来看世界,要学习站在当地人的立场来了解他们所看到的世界。中国媒体在宣传报道一带一路时,需要一个谦卑的态度。中国长久以来总是以世界大国自居,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然而我们需要学习古人法显、玄奘的精神,怀着谦卑的心态,去尊重传播各地文明,不是盲目的自信自大。一带一路上的很多国家,历史上多次被其他民族征服和同化,近代被西方国家殖民或半殖民。这些国家对外来民族在经济上文化上的突然涌入很敏感。因此在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中,我们一定要让当地人看到一带一路不是来征服的,不是来殖民的,而是伟大的丝绸之路精神的复兴。 (节选自李希光建设一带一路上的文化强国,有删改)1.下列关于一带一路“文明圈”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A.一带一路文明圈里包括中国和印度等在内的广大丝绸之路国家,都是非西方文明的国家,这些国家都更强调文化的亲缘性和共同的历史命运。B.古丝绸之路沿线各个国家有自身的文明传统,所以以中巴经济走廊文明圈为核心的一带一路文明圈就是一个没有太多异质文明的组合体。C.由于一带一路文明圈是一个独特的跨多种文化的文明体系,所以此文明圈需要一个政治文化上多极化的尊重历史和传统的意识形态的支撑。D.一带一路文明圈既不从单一意识形态和宗教出发,又不鼓励引发冲突和暴力的二元对立的意识形态,强调回归复兴古丝绸之路多样化的文化。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A.在一带一路文明圈建设中中国要自觉防止搞新殖民主义文化而引发新的文明冲突,要慎用西方的黑白分明敌我分明的一神教思想意识形态。B.最大限度地激发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部落的认同感、凝聚力、自尊心和创造力,就可让一带一路的建设成果惠及丝绸之路文明圈的全体人民。C.做一带一路的文化项目时政策制定者要学习站在当地人的立场上来了解他们所看到的世界,中国媒体在宣传报道的时要有一个谦卑的态度。D.一带一路上很多国家对外来民族经济文化的突然涌入很敏感,因此在文化传播中我们一定要让当地人看到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精神的复兴。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一带一路很多国家处在全球最为严重的争端地带,其中中东中亚段国家发生争端的根本原因就是这些国家为多民族的多教派的国家。B.未来一带一路文明圈由以多元性为特征的文化强国中国主导,文化交融共生应表现为既保持文化差异又能在文化多样性中和谐相处。C.中国用平等包容态度挖掘讲述中国与文化圈内国家在文化宗教上的密切交往和相互学习的故事,就能与之共同营造一带一路文明圈。D.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中国长久以来总是以世界大国自居,现在我们要宣传古人法显与玄奘怀着谦卑心态去尊重传播各地文明的做法,就可避免自居为世界大国的心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朱自清先生 冯至 远在二十五年前,我读到过一部诗集雪朝,是六个人的合集,其中有一位是朱自清。封面是黄色的,里面的诗有一个共同趋势:散文化,朴实,好像有很重的人道主义的色彩。那本诗集现在已经很不容易得到了,并且里边的诗我一首也不记得,但根据我模糊的印象,我可以说,假如雪朝里的诗能够在当时成为一种风气,发展下去,中国新诗也许会省却许多迂途。只可惜中国的新诗并没有那样发展下去,中间走了许多不必要的歧途,而雪朝中的六位作者也在中途有的抛掉了诗,有的改变了作风。其中真能把那种朴质的精神保持下来,不但应用在诗上,而且应用在散文以及做人的态度上的,据我所知,怕只有朱自清先生吧。 我最初遇见朱先生是在一九三二年的夏天,那时我住在柏林西郊,他在清华任教休假到伦敦住了一年,归途路过柏林。我请他到我住的地方谈过一次,过了几天又陪他到波茨坦的无忧宫去游玩过。他很少说话,只注意听旁人谈讲;他游无忧宫时,因为语言文字隔阂,不住地问这个问那个,那诚挚求真的目光使回答者不好意思说一句强不知以为知的话。此后他就到意大利从威尼斯登船回国了,三年后,我也回国了,和他却很少见面,见了面也没有得到过充足的时间长谈。至于常常见面,能谈些文学上问题,则是共同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书的那几年。 他谈话时,仍然和我在柏林时所得到的印象一样。他倾心听取旁人的意见,旁人的意见只要有一分可取,他便点头称是。他这样虚心,使谈话者不敢说不负责任的话。他对我的确发生过这样的作用。我不知道别人在他面前是否也有过同样的感觉,但愿他的诚挚和虚心这最显示在他那两只大眼睛上曾经启迪过不少的人,应该怎样向人谈话! 由虚心产生出来的是公平,没有偏见。党同伐异,跟自己意见相同的就结为朋党,跟自己意见不同的就加以攻击。刻薄寡恩,在朱先生写的文字里是读不到的。他不是没有自己的意见,但他对于每个文艺工作者都给予了所应得的地位,不轻易抹杀任何一个的努力。去年五四,北大举行文艺晚会,我和他都被约去讲演,我在讲演时攻击到战前所谓象征派的诗,夜半回来,他在路上向我说:“你说得对!只是有些过分。”今年七月四日,我到清华去看他这是我最后一次见他他已十分憔悴,谈起一个过于主观的批评家,他尽管不以他为然,却还是说:“他读了不少的书。” 一个没有偏见的、过于宽容的人,容易给人以乡愿的印象,但是我们从朱先生的身上看不出一点乡愿的气味。一切在他的心中自有分寸,他对于恶势力绝不宽容。尤其是近两年来,也就是回到北平以来,他的文字与行动无时不在支持新文艺以及新中国向着光明方面的发展。他有愤激,有热烈的渴望,不过这都蒙在他那平静的面貌与朴质的生活形式下边,使一个生疏的人不能立即发现。他最近出版的两部论文集论雅俗共赏和标准与尺度是他最坦白的说明。他一步步地转变,所以步步都脚踏实地;他认为应该怎样,便怎样。我们应该怎样呢?每个心地清明的中国人都会知道得清楚。 不幸他在中途死去。中国的新文艺失却一个公正的扶持人,朋友中失却一个公正的畏友,将来的新中国失却一个脚踏实地的文艺工作者。 现在我如果能够得到雪朝那本诗集,再把他历年的著作排列在一起,我会看见他在这一世纪的四分之一的时间内走着一条忠实朴素的道路。 一九四八年,北京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本文以与朱自清先生交往的时间为线索,运用了叙议结合的方式,突出了朱自清先生“忠实朴素”的特点。B本文写朱自清先生,却从诗集雪朝写起,因为朱自清先生是雪朝的作者之一,通过雪朝很自然地引起对朱自清先生的回忆,也是为了表现朱自清先生质朴的品质。C文中的“迂途”指的是诗歌发展走的不必要的歧路,“乡愿”指对家乡有深厚情感的人,“畏友”指能严正指出自己错误的朋友。D文章第五段结尾说“我们应该怎样呢?每个心地清明的中国人都会知道得清楚”,“知道”的内容应该是支持新文艺以及新中国向着光明方面发展。5.文章写了朱自清先生的哪些优秀品质,请简析。(4分) 6.朱自清先生对人过于宽容,甚至肯定一个过于主观的批评家“读了不少书”,而第五段又说他“绝不宽容”,这是否矛盾?请结合文本探究。(5分) (3) 文学类文本阅读(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节选)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 每天都有人从世界各地来到布热金卡这里也许是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来人的目的各不相同有人为了亲眼看看事情是不是像说的那样可怕,有人为了不使自己忘记过去,也有人想通过访问死难者受折磨的场所,来向他们致敬。 布热金卡在波兰南方城市奥斯维辛城外几英里的地方世人对奥斯维辛这个地名更熟悉。奥斯维辛大约有1xx名居民,距华沙120英里,地处被称为摩拉维安门的山口的东头,周围是一片沼泽地。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一道组成了被纳粹称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杀人工厂的一部分。 十四年前,最后一批囚徒被剥光衣服,在军犬和武装士兵的押送下走进毒气室。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一些幸存者撰写的回忆录中谈到的情况,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像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司令官罗道夫弗兰斯费尔南德霍斯在被处决前也写了回忆录,详细介绍了这里进行的集体屠杀和用人体作的各种试验。波兰人说,共有400万人死在那里。 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7下列对选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标题是一个充满悬念的否定句。作为一篇新闻稿,却以“没有什么新闻”为题,故意利用矛盾设置悬念,既吸引读者,又蕴含深意。B布热金卡是世界上最可怕的旅游中心,游客们到这里来,都是为了通过访问这个曾经的人间地狱,向死难者致敬。C4-5自然段介绍集中营的方位、居民、环境、历史等概况,以确凿的事实证明这里曾经是“杀人工厂”。D 第6段呼应标题,交代写作动机:出于记者职业的神圣使命感,出于对遇难者在天之灵的告慰,必须向世人报道他所见到的奥斯维辛。8. 这篇新闻报道,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题,请简要分析这个题目的好处。(4分) 9如何理解文中划线句子“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的含义?(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后赤壁赋 (宋)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10.(3分)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是岁十月之望望:农历每月最后一天。B. 履巉岩,披蒙茸披:披着。C. 攀栖鹘之危巢危:危险。D. 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畴昔:以前。11.(3分)对下列各句加点词语词类活用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掠予舟而西也侣鱼虾而友麋鹿鹿羽衣翩跹A.和相同,和不同B.和不同,和相同C.和相同,和不同D.和不同,和相同12.(3分)下面是关于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的比较,说法有误的一组是.( )A前赋写江上秋月,景色宁静清爽;后赋写江岸冬景,境界寥落幽峭。B前赋以谈玄说理为主,议论风生;后赋则以记叙描写为主,奇境迭出。C前赋以入梦结,表现作者暂得解脱的旷达;后赋以梦醒结,表现作者内心的矛盾与苦闷。D前后二赋都是以情感变化为线索,情、景、理浑然一体,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曲折变化及心理矛盾的解决过程。13.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两小题,共10分)(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5分) (2) .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11分)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注释天宝十五年(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部州(今陕西富县),寄居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延安),企图赶到灵武,为平叛效力。但当时叛军势力已膨胀到鄜州以北,他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诗人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作。虚幌:薄而透明的帷帐。14、 有人说“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两句读来最为心酸,为什么?(5分) 15、人们称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运用“曲笔”手法中的“他面描写手法(对写法)”,体现古诗创作的独特艺术魅力,同样,杜甫的月夜也如此,请结合诗句欣赏。(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6.根据语境,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相应语句。 诗经氓中用桑叶枯黄飘落比喻女子憔悴、衰老被弃的名句是: , 。 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诗人怨恨国君荒唐、不体察民心的两句是: , 。 苏轼赤壁赋中“ , ”两句,运用比喻感叹人生的短暂与自身的渺小。第卷表达题(共80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进入8月,沪指连续四周下跌,很多被套股民备受煎熬,想尽快弥补巨额亏损,因此一度消失的非法“代客理财”又东山再起。故宫博物院在院庆时,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连日来,人们纷至沓来,故宫可谓门庭若市、人山人海。世界上很少有一蹴而就的事,大多数事情都要经过不断地尝试才能成功,所以我们要坦然面对尝试过程中的失败与挫折。花丛中,几个黄发垂髫的小孩正在嬉戏,天真灿烂的笑声惊飞了停在枝头的一对云雀,溅落了一地缤纷的花瓣。省公安厅纪检委工作人员徐某利用职务便利为虎傅翼,私自给黑社会头目办理省公安厅特邀监督员证,性质极其恶劣。多年来,商开十校推行的“联考联评”制度是大快人心的改革之举,各联考学校汲取兄弟学校先进经验,做到对比中找差距,反思中求进步,受到各校师生的好评。A B C D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今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要继续稳中求进,统筹处理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B. 只有领导干部具有了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政治信念,立志改革开放,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才能做出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C. 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D. 被誉为“绵阳的维多利亚港”的三江码头整体建筑自从完工以后,美丽绵阳又多了一个公共旅游景点、一张城市宣传名片。19.将下面句子排成内容连贯的文字,正确的一项是( )(3分)神宗时,王安石推行新法,苏轼极力反对,被调往杭州等地担任地方官。念奴娇赤壁怀古正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游赏黄州城外的赤鼻矶时所作。元丰二年在湖州太守任上又因作诗讽刺新法,遭到御史弹劾、论罪,被捕入狱。这首词历来被视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苏轼为官关心政治,但思想比较保守。A B. C. D.20.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对 “ 二十四史 ” 作一解说。(可适当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5分) 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历史借鉴是二十四史的编撰目的。 封建统治者称二十四史为 “ 正史 ” 。 纪传体是二十四史采用的体例。 对中国四千多年的历史,二十四史所作的记录是比较系统的。阅读上面的文字,提取信息给“二十四史”气下定义。不超过60字。 21.下面是梁实秋在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介绍梁启超的一段话: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试分析“倒不是”“也不是”“实在是”连用,在此句中表达效果上的妙处。(6分)(1)(3分) (2)(3分) 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常怀感激之心,这是生活的艺术,更是一种境界。当你饥饿难耐,放学回家,一进门发现妈妈已经为你准备好一桌可口的饭菜;当你为一个学习问题抓耳挠腮,百思不得其解,老师精妙的启发点拨,让你豁然开朗;当你跑得气喘吁吁追上一辆公共汽车,司机把已经关上的车门重新为你打开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给予你的也许是微不足道的帮助,面对这些司空见惯的小事,你在意过吗?感激过吗?请以“让感激之情挂满生命的枝头”为题,写一篇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xx下期期末联考 高一 语 文 参 考 答 案1.B (3分)原文语句间关系为“但”,选项表述为因果关系。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 B(3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B项,概括不全,建设成果惠及文明圈全体人民的直接条件是“激发”认同感,“整合丝绸之路文明圈内的无限资源”等。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3.B(3分)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观点的辨析能力,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A“发生争端的根本原因”是多民族多教派,属于臆断;C把原文顺承关系曲解为不充分条件关系;D把原文“学习”精神偷换为“宣传”做法。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C(3分)(C项,“乡愿”指的是外貌忠诚谨慎,实际上欺世盗名的人。“畏友”指的是自己所敬畏的朋友。) 5. 与人谈话保持诚挚和虚心的态度;对待他人公平没有偏见;对恶势力决不妥协宽容;做事情坚持原则(或公开)脚踏实地。(答对一点并结合文章分析1分,满分4分)6. (共5分)不矛盾,朱自清先生的宽容,指的是他身上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对每个文艺工作者的肯定,这也是他对新文艺支持的一种表现;(2分)“绝不宽容”是指向恶势力的,他的文字与行动无时不在支持新文艺以及新中国向着光明方面的发展。(3分)7.B (3分)解析:B布热金卡“也许”是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且游客各有目的。8.要点:题目用“没有什么新闻”与文章报道的内容形成强烈反差。题目用“没有什么新闻”,警醒读者永远记住奥斯维辛曾发生过的人间惨剧。(4分)9.(6分)“不该”也就是不应该,从作者的主观情感来说,布热金卡这个曾经的人间地狱,只有黑暗才能与之相配,而不该有光亮、草地、嬉笑。(3分) 这句话用反语表达了对纳粹可怕罪行的控诉,和对灾难岁月不能忘却的警示。(3分)解析:引导学生从关键字词入手,结合上下文,理解文章重要句子的表层字面意义和深层语境含义。10.D(3分)(A.农历每月十五称“望”;B.披:分开;C.危:高。)11.C(3分)(句“下”和句“西”均为方位名词用作动词“攻下”和“向西飞”,句“侣”为名词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羽衣”名词用作状语“穿着羽衣”。) 12. D(3分)后赋非情、理、景交融,也不是以情感变化为线索,更没有写出矛盾解决过程。13.(1)使潜藏在深渊里的蛟龙翩翩起舞,使孤舟上的寡妇伤心哭泣。(关键点:“舞”“泣”“嫠妇”各1分,句子大意2分,共5分)(2)有客人却没有美酒,(即使)有美酒也没有菜肴,月光明亮,晚风清爽,怎么度过这个美好的夜晚呢?(采分点:“如何”,意为“对怎 么办”,这里可以根据上下语境做上述翻译,但译为本意也对,此点只要正确即给1 分。“白“在这里是”明亮“的意思,1分。“清“在这里是“清爽”的意思,1分。句子大意2分共5分)14.(5分)妻子望月 “忆长安”,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长安”。用小儿女的“不解忆”反衬妻子的“忆”,突出“独”字,越发显得妻子的孤独无助,更显出诗人困居长安的孤独无助;诗人“遥怜”小儿女们天真幼稚,并不懂得想念,衬托出大人的“念”之深切。“怜”小儿女,也“怜”妻子“怜”自身,“怜”字饱含深情,感人肺腑。15.(6分)“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诗人站在妻子的角度展开想象,借着妻子的担忧焦虑,衬托出当时自己身陷险境生死难卜的处境;明明是自己对月思妻,反倒说成妻子对月忆夫,明明自己挂念妻小,夜深不寐,却写妻子望月久立,雾湿云鬟,月寒玉臂。如此,更显出他们夫妻深厚的爱,也显示出诗人对妻子独居孤村的怜惜。16. (1)桑之落矣 其黄而陨(2)怨灵修之浩荡兮 终不察夫民心(3)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17.B (3分) “东山再起”:泛指失势后重新得势。此处应为贬义词“死灰复燃”。“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黄发垂髫”:指老人与儿童。“为虎傅翼”:比喻帮助恶人,增加恶人的势力。“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此处望文生义。18.C (3分) ( A 、成分残缺。应在“统筹处理好防风险”后补上宾语中心词“的关系”B、语序不当。“只有”位置不当。D、中途易辙。把“自从”提到“被誉为”的前面。)19.C. (3分)【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此题属于排序的形式,注意语段中的指代词语“这首词”和语句的时间顺序。20.(5分)二十四史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历史借鉴而编撰的,对中国四千多年历史作了较系统记录,被封建统治者称为“正史”的纪传体史书。(参考)21.(3分)看似否定,实为肯定,充实了梁启超的形象,语言连贯且内涵丰富。(3分)既全面介绍了梁启超在近代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角色,更突出了他思想启蒙上的功绩,鲜明地表达出作者景仰的理由。22.作文【审题提示】 “感激”是相对宽泛的话题,视角很宽,如果我们想写好这则作文,需要采用“大题小做立意法”,也就是把“感激”具体为“感激什么、为什么感激,感激的方式方法”等,将自己的生活积累真实地再现于作文中,写真事,抒真情,虽不惊天动地,但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可以围绕个人、家庭、工作、学习、生活乃至国家来叙事、抒情或说理。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展开笔墨:1并列式结构。可选择自己感激的景、境、人、物、情,谈谈对自己的触动和内心涌动的真情,抒发一定的感慨,争取做到情因境生,情生于境,境与情合,境与情符,二者相互生发与渗透,并从而达成融合无间的状态,采用并列结构成文,一句统领全篇。2注重细节。人的情感的生发,可能仅仅是某个细节的引发,一句话,一种情,一个动作,一曲乐音往往就会引发人的情感。抓住细节,在细微处生发,能以小见大,平凡中露真情,平淡中露峥嵘。3运用记叙、描写、抒情。使用这一招式是记叙文成功的关键,首先要渲染氛围,然后叙事时一定要抓住最能反映生活本质和内心深情的人与事,事件选取得典型、感人,那么情缘事而发,议由感而生,文章就会显得自然而真切。【佳作欣赏】 让感激之情挂满生命的枝头佚名感激,降落在风雨中的一把伞上,降落在寒风中的一杯热水里,亦降落在孤独的心田,将一切冲刷得纯洁美丽。感激让我懂得了生命的真谛,亦让我进入了人生的另一种境界,不再自私,不再彷徨。现已进入高中,但心不变,感激永存。一把伞我是一个自卑的人,所以常感到十分孤独。开学的第一天,独自彷徨在校园的小路上,那一刻我感到自己成了角落里孤独的小鸟了,想飞却找不到方向,正在惆怅中,本已阴沉的天空,忽然落下了雨,我赶紧往教室跑,却不曾想到,这时我初中的同学为我撑起了一把伞。顿时,风雨的侵袭我已经感觉不到,只觉心中有一种东西在慢慢蔓延,原来,是感激,是感激的一把伞降落,这把伞给了我温暖,同学亦使我拥有了一颗感激的心。一把伞,让感激之情挂满我友情的枝头。一杯水风,已过;冬,已来;雪,已降。可是,感激的雨不会停,因为有她我的同桌。那日,与同学们学操回来,全身已经冻得发抖,手甚至没了知觉。可是,我没有想到,就在我回到座位的那一刻,同桌递来一杯热水,让我暖暖手,温暖隔着一层玻璃传到了身体的每一个地方。我此刻心雨飞扬,飞到了热水里,融入了感激之心,更温暖,更幸福。她,就像一个天使,降临在我生活的大地上,我无形中被她降下的感激的雨,感动得不再寒冷。一杯水,让感激之情挂满我同学情的枝头。一个微笑风吹起我如花般破碎的流年,而她的笑容摇摆摇摆,成为我生命中最美的点缀。她就是我最伟大的妈妈。升入高中的第一次月考,我竟后退了几百名,悲与悔同时在心头流转,挥之不去。当我见到妈妈时,她没有怪我,而是给了我一个微笑。那刻,我不再痛苦,重新振奋起来,努力拼搏。多么感激妈妈的微笑,多么感激妈妈的包容。一瞬间,感激的雨在我的心田降落。一个微笑,让感激之情挂满我亲情的枝头。因为有了感激,我们的内心感到温暖;因为有了感激,我们的社会才更加和谐、美好。让感激放出迷人的色彩!【点评】 这篇文章的最大特色是不断地点明题旨感激。文章运用并列结构,分别列举体现友情、同学情、亲情的三个触媒,触景生情,达到情景合一,三个触媒从具体到抽象,情从社会转到家庭,无可争辩地表达了“因为懂得感激,内心感到温暖;因为懂得感激,社会和谐、美好”的道理。评分标准:参照xx高考全国卷作文评分标准。文言文参考译文:这一年(壬戌年)的十月十五日晚上,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到临皋去。有两位客人跟着我一道去,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完全落了。看见人影映在地上,抬头一望,看到皎洁的月亮,我们互相望望,很欢喜这景色,便一边走一边吟诗,互相酬答。过了一会儿,我不禁叹口气,说:“有客没有酒,即使有酒没有菜肴,月光明亮,晚风清爽,怎样度过这美好的夜晚呢?”一位客人说:“刚才黄昏时,我撒网捉到了一条鱼,很大的嘴巴,小小的鱼鳞,样子好像松江的鲈鱼。但是,只是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去找妻子想办法。妻子说:“我有一斗好酒,保存好久了,拿它来准备你随时的需要。”于是带了酒和鱼,再去赤壁下面坐船游玩。长江的水流得哗哗响,江岸上山壁峭立,高达千尺。山,高高的,月,小小的。水位低了,原来在水里的石头也露出来了。经过的时间很短,江山的面貌改变太大,再也不认识了。我提着衣服的下襟走上岸去,登上险峻的山崖,拨开杂乱的野草,坐在像虎豹的山石上休息一会儿,再爬上枝条弯曲形似虬龙的古树,攀上鸷鸟巢居的大树,低头看到水神冯夷的水府,那两位客人竟不能跟上来。突然发出一种清越而悠长的声音,草木似乎都被这种尖锐的声音震动了,山也发出共鸣,谷也响起回声,风也起来,江水也汹涌了。在这种情境中,我也默默地感到忧伤,感到紧张,简直有些恐惧,觉得这里再也不能停留了。回到江边上了船,把船撑到江心,听凭它漂到哪儿就在哪儿休息。这时快到半夜了,向周围望去,冷静空虚。恰巧有一只白鹤,横穿大江上空从东飞来。翅膀张开像车轮那么大,黑裙白衣,发出长长的尖利叫声,擦过我的小船向西飞去。(上岸以后,回到家里)一会儿,客人走了,我也睡了。梦见一道士,穿着羽毛做的衣服轻快地走着,走到临皋下面,向我拱手行礼,说:“赤壁这次旅游很痛快吧?”我问他的姓名,他低着头不回答。唉呀!我知道了。昨天晚上,一边叫一边飞过我船上的,不是你吗?道士回头对我笑了,我也惊醒了。打开门看,看不见它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