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9月月考试题 (III).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086804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9月月考试题 (I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9月月考试题 (I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9月月考试题 (I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9月月考试题 (III)说明: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上,交卷只交答题卡。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蓝藻炭疽杆菌草履虫小球藻霍乱弧菌青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链霉菌A B C D2.结核病又称痨病是常见并可致命的一种传染病,由结核杆菌 (寄生在细胞内)引起的,下列关于该菌的描述正确的是A. 结核杆菌的细胞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B. 该菌可抵抗溶酶体的消化降解,所以感染机体后能快速繁殖C. 该菌的所需要的ATP主要由线粒体提供D. 在结核杆菌的细胞核中DNA的端粒不会随DNA的复制而变短3.如图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管腔中Na+进入上皮细胞是被动运输B. 上皮细胞中Na+进入组织液是主动运输C. 上皮细胞中氨基酸进入组织液是主动运输D. 氨基酸进入上皮细胞依赖于Na+浓度梯度4.下列甲、乙、丙、丁四图是细胞或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以上细胞或细胞结构中所具有的三种大分子有机物是DNA、RNA和纤维素B.能够通过二分裂增殖的只有丁C.从结构上看,甲、乙、丙、丁都具有双层膜D.在植物细胞中一定同时存在甲、乙、丙三种结构5.如图为某蛋白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SS”为由两个“SH”(巯基)构成的二硫键,其作用是连接两条相邻肽链。若该蛋白质分子共由m个氨基酸组成,则形成一个该蛋白质分子时生成的水分子数和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A. m,18mB. (m4),18(m4)C. (m3),18(m3)4D. (m2),18(m2)46. 下列细胞或细胞结构中能合成多糖的有叶绿体 肝细胞 核糖体 骨骼肌 A B C D7. 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图为ATP的结构和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图1中的A代表腺苷,b、c为高能磷酸键B. 图2中进行过程时,图1中的c键断裂并释放能量C. 酶1和酶2催化作用的机理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D. 夜间有O2存在时,图2中过程主要发生在线粒体8.下图表示在适宜的光照、CO2浓度等条件下,某植物在不同温度下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曲线,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10时,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B.在40时,净光合作用速率为0C.若温度保持在25的条件下,长时间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该植物能正常生长D.在25的条件下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总量大于在35的条件下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总量9.某同学以小球藻为材料探究光照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得出在不同强度光照下(灯泡距离玻璃缸0.3m处,光照1h)内氧气浓度的变化(单位是mg/mL),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灯泡功率(W)15202530354045甲缸-6-4-102510乙缸(遮光处理)-10-10-10-10-10-10-10A. 根据实验可知,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强光合作用越强B. 在20W光下,小球藻线粒体利用的氧气来自于小球藻叶绿体和外界水溶液C. 在30W光下,小球藻无有机物的积累,不利于小球藻的生长D. 在45W光下,小球藻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速率为10mgmL-1h-110.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用自然光照射离体的新鲜叶绿体一段时间后,突然改用光照强度与自然光相同的绿色光照射,在照射瞬间叶绿体中的物质所发生的变化错误的是A.ATP含量下降B.C3的含量上升C.合成C5的速率加快D.NADPH的含量下降11.在真核生物细胞中,下列过程一定在生物膜结构上进行的是A. 二氧化碳的生成 B. ATP的合成C. 植物细胞中氧气的生成 D. 蛋白质的合成12.某人做酶的相关实验时,在试管中依次加入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2mL,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2mL,放入60左右的热水中,保温5min,然后加入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1mL,摇匀,再加入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4滴,摇匀,试管中液体的颜色是 A砖红色 B无色 C蓝色 D紫色13.细胞呼吸原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与细胞呼吸及原理应用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肺炎双球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B. 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产物不同C. 皮肤破损较深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D. 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是为保证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14.图甲中试管与试管敞口培养相同数量的小球藻,研究光照强度对小球藻氧气产生量的影响,试管的结果如图乙曲线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Q点的O2净释放量为零,是因为此点光合作用强度为零BP点为负值的原因是细胞呼吸消耗氧气,适当降低温度,P点将下降C在图乙上绘制装置的曲线,Q点应右移D降低CO2浓度时,在图乙上绘制装置的曲线,R点应右移15.如图所示为哺乳动物机体中位于小肠绒毛基部的上皮细胞(a),不断增殖、分化形成吸收细胞(b)后向上迁移,补充小肠绒毛顶端凋亡的细胞(c)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662FAa、b细胞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但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B已分化的b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但仍具有全能性Cb细胞衰老后细胞核体积会增大,但细胞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Dc细胞凋亡有利于细胞的更新,但不利于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16.下列关于蓝藻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拟核有核膜而无核仁,可以进行有丝分裂B.蓝藻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C.DNA分子裸露不形成染色体,但基因的传递遵循孟德尔定律D.蓝藻细胞的有氧呼吸在线粒体中完成17.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若干,分为a、b、c、d、e、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并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A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高B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molL1之间C浸泡导致e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b组D实验后,f组中的实验材料置入清水后会自动复原18.如图1和图2表示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有关叙述不正确是A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处于图1的CD段B图1中DE段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含量不变C图2中a对应图1中的AB段,c对应图1中的EF段D有丝分裂过程不会出现图2中d所示的情况19. 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值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20.玉米中因含支链淀粉多而具有粘性(由基因W控制)的籽粒和花粉遇碘不变蓝;含直链淀粉多不具有粘性(由基因w控制)的籽粒和花粉遇碘变蓝色。W对w完全显性。把WW和ww杂交得到的种子播种下去,先后获取花粉和籽粒,分别滴加碘液观察统计,结果应为A花粉1/2变蓝、籽粒3/4变蓝B花粉、籽粒各3/4变蓝C花粉1/2变蓝、籽粒1/4变蓝D花粉、籽粒全部变蓝21.豌豆种子的种皮黄色(A)对绿色(a)为显性,圆粒(B)对皱粒(b)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互不影响,基因组成为ab的花粉致死,现有基因型为AaBb的豌豆植株若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选取一植株自交能得到的种子黄色比绿色为4:1B. 选取一植株自交,其后代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所占比例为四分之一C. 若选取两株植株进行杂交,子代最多可有6种基因型D. 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存在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22. 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体 B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C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 D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比红花植株的多23.某种植物的花色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该组复等位基因为W(红色花)、WP(红斑白花)、Wt(红条白花)、w(白色花),其显隐性关系是WWPWtw(前者对后者为完全显性)。若WWt与WPw杂交,子代花色及比例为A. 1/2红色花、1/2红斑白花 B. 1/2红色花、1/2红条白花C. 1/2红色花、1/4红斑白花、1/4红条白花 D. 1/2红色花、1/4红条白花、1/4白花24.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A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B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C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D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25. 玉米籽粒的颜色由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基因型为ABC的籽粒有色,其余基因型的籽粒均为无色。现以一株有色籽粒玉米植株X为父本,分别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据表分析植株X的基因型为父本母本F1有色籽粒无色籽粒有色籽粒玉米植株XAAbbcc50%50%aaBBcc50%50%aabbCC25%75%A. AaBbCc B. AABbCc C. AaBBCc D. AaBbCC26.大鼠的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黄色大鼠与黑色大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黄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B. F1和F2中灰色大鼠均为杂合体C. F1与黄色亲本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D. F2黑色大鼠与米色大鼠杂交,其后代中出现米色大鼠的概率为1/427.在小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黄色和灰色,尾巴有短尾和长尾,两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一对等位基因设为A、a,另一对等位基因设为B、b(具有显性纯合致死效应)。任取一对黄色短尾鼠,让其多次交配,F1的表现型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632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黄色短尾小鼠的基因型有两种B. 控制短尾的基因是B,控制黄色的基因是AC. 让F1中黄色长尾雌雄鼠自由交配,F2中不会出现短尾鼠D. 让F1中黄色短尾雌鼠与灰色长尾雄鼠交配,F2的表现型之比为111128.己知某哺乳动物棒状尾(A)对正常尾(a)为显性:黄色毛(Y)对白色毛(y)为显性,但是雌性个体 无论基因型如何,均表现为白色毛。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如果想依据子代的表现型判断出性别,下列各杂交组合中,能满足要求的是aayyAAYY AAYyaayy AaYYaayy AAYyaaYyA. B. C. D. 29. 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珠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A. 1/8 B. 3/8 C. 1/16 D. 3/1630.假设某种植物的高度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决定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显性基因具有增高效应,且增高效应都相同,并且可以累加,即显性基因的个数与植物高度成正比,基因型AABB植株高度为50cm,基因型aabb植株高度为30cm。现以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两株植物杂交得F1,F1与隐性个体测交。测交后代中高度类型和比例为A. 40cm: 35cm: 30cm = 1:2:1B. 40cm: 35cm: 30cm = 9:6:1C. 50cm: 40cm: 30cm = 1:2:1D. 50cm: 40cm: 30cm = 9:6:1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40分)31.(10分)已知甲、乙两种植物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当光照强度大于a时,甲、乙两种植物中,对光能的利用率较高的植物是_。(2)甲、乙两种植物单独种植时,如果种植密度过大,那么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较大的植物是_,判断的依据是_。(3)甲、乙两种植物中,更适合在林下种植的是_。(4)某植物夏日晴天中午12:00时叶片的光合速率明显下降,其原因是进入叶肉细胞的_ (填“O2”或“CO2”)不足。32. (12分)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花色分为白色、红色和紫色。现有4个纯合品种:1个紫色(紫)、1个红色(红)、2个白色(白甲和白乙)。用这4个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实验1:紫红,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3紫:1红; 实验2:红白甲,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 实验3:白甲白乙,F1表现为白,F2表现为白;实验4:白乙紫,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1)上述花色遗传所遵循的遗传定律是_。(2)写出实验1(紫红)的遗传图解(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3)为了验证花色遗传的特点,可将实验2(红白甲)得到的F2植株自交,单株收获F2中紫花植株所结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理论上,在所有株系中有4/9的株系F3花色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_。33.(18分)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果肉黄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D、d表示,后者用F、f表示),且独立遗传。利用该种植物三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果皮有毛和无毛这对相对性状中的隐性性状为,果肉黄色和白色这对相对性状中的隐性性状为。(2)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和无毛黄肉C的基因型依次为。(3)若无毛黄肉B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4)实验2中得到的子代无毛黄肉的基因型有。(5)若实验3中的子代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9月月考生物参考答案1、C 2、B 3、C 4、B 5、D 6、D 7、A 8、D 9、D 10、B 11、C 12、D 13、D 14、C 15、D 16、B 17、B 18、C 19、C 20、C 21、B 22、D 23、C 24、D 25、D 26、C 27、D 28、B 29、B 30、A31. (10分,每空2分)(1)甲(2)甲 光照强度降低导致甲植物净光合速率降低的幅度比乙大,种植密度过大,植株接受的光照强度减弱,导致甲植物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比乙大(3)乙 (4)CO232.(共12分)(1)自由组合定律(2分)(2)遗传图解为:(表现型、基因型、符号、箭头、比例各1分,共5分)(3)9紫:3红:4白(5分)33.(18分,每空3分)(1)无毛 白肉(2)DDff、ddFf、ddFF(3)无毛黄肉:无毛白肉3:1(4)ddFF、ddFf(5)有毛黄肉:有毛白肉:无毛黄肉:无毛白肉9:3: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