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开学考试试卷 (II).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073323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开学考试试卷 (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开学考试试卷 (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开学考试试卷 (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开学考试试卷 (II)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1研究表明,世界文化潮流有一个规律性,那就是世界各国跟着世界经济前三名走,这一研究成果显示( )A.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 B.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C.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D.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2习近平主席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表明( )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影响民族和国家发展 文化力量是综合国力的基础和决定因素 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经济.政治的发展.A. B. C. D.3xx9月各中学每年都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艺术节,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陶冶学生的情操,这么做的依据在于( )A.文化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C.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4诗词往往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寓意。下列对应正确的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A B C D5中国丝绸织品、瓷器等通过丝绸之路传送到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有人说,丝绸之路是文化交流之路。此观点的合理性在于看到了商业贸易( )能够通过商品交换,交流商品中蕴含的文化能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促进交流文化是一种最直观也是最最常见的文化传播手段最直接目的就是提高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A. B. C. D. 6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不仅有利于推动欧亚大陆甚至欧亚非大陆的经济整合,也必将带来各相关国及背后多元文明的群体性复兴.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有利于( ) 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打牢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中华文化占领世界文化市场 中华文化在“一带一路”占主导地位.A. B. C. D.7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移动终端设备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体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特征。新媒体的出现,逐渐打破了以电视、报纸和户外为主体的文化传播格局,转向电视、互联网、报纸、户外并存的新格局。这说明()A.文化传播总是通过一定的媒介来实现B.新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传媒的消失C.新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D.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最常见的手段8“让新闻更好看,让时政不难懂。”对今年全国两会的报道,从客户端和微博首次跨平台视频直播到虚拟现实技术(Visual Reality)全景展示人民大会堂,新媒体在创意传播上“玩”出了新高度。新媒体的发展()更好地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共享 使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使人们对信息的理解更生动形象 表明科学技术是影响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A. B. C. D.9相传蒙古人打败西夏党项族后,并没有杀掉其全部族人,而是毁灭了他们的文化,最后党项族终于消亡了。这反映了( )。A.一成不变的传统文化会阻碍社会进步B. 优秀的民族决定了优秀的文化C.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D. 文化决定了一个民族的命运10当前我国的主要任务是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据此有人认为,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的很多习俗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对这一主要任务意义不大,必须勇于抛弃传统文化的束缚。这一观点( )A.正确,认识到传统文化不适应先进文化,应该全面抛弃B.正确,认识到应该与时俱进,大胆突破传统C.错误,没有辩证分析传统文化的作用D.错误,没有认识到继承传统是实现文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11文化创新是文化的生命之源,一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就是文化不断地从创新中汲取力量、开拓进取的历史。事实证明,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及时而有效地赋予文化以新内容和时代精神,使其不断地焕发出新的光彩与活力。上述材料主要强调的是(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根本途径 B.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C.文化创新对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作用 D.文化创新对促进文化的繁荣有重要意义12西方文明和中国文明是花开两朵各有特色。在中西方文明全面接触、交流和碰撞的今天,有很多人云亦云的东西在干扰我们的价值判断,以致“乱花渐欲迷人眼”。为此我们应当( )。A. 摒弃外来文化的影响 B. 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C. 坚持文化平等的原则 D. 正确进行学习和借鉴13京剧、文房四宝、剪纸 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的演变中已变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 ) 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 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A. B. C. D.14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一个以众为师、以各国人民为师,不断学习和创造的过程。汉朝的张骞、班超出使西域,唐代的玄奘到“西天”取经,明代的郑和下西洋,都带回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这体现了()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C中华文化一脉相传 D继承性是中华文化的最大优点15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成千上万的劳动模范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是劳模精神不变的精髓,也是时代精神永恒的内涵。表彰劳模有利于()抵制外来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杜绝好逸恶劳的思想意识A. B. C. D.16“大悲滋生大爱,多难导致兴邦。众志成城是民族的成熟,百姓高贵是历史的正常。当苦难酿造出大爱大智,更心怀敬畏:祖国永恒,人民至上”这首讴歌抗震救灾精神的诗体现了( ) 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内在气质 尊重和敬畏生命的人文精神A B C D17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要求,今后要提高新闻节目播出比例,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此举是为了()A.改革体制,不断推动文化传承和创新B.严格管理,限制文化产品的经济效益C.正确引导,支持发展健康有益的文化D.依法打击,取缔流行性娱乐文化产品18生活节奏的加快,网络和短信的发展,使得现在的读者都喜欢短文,喜欢有趣的、通俗的文化形式;漫画、卡通、武打等通俗影视有很多观众,流行歌曲的听众远远超过了交响乐的欣赏者.这启示我们( ) 文化生产只遵循市场规律,追求经济效益 文化市场要追求轰动效应、明星效应 大众文化应创新内容和形式,让人民大众喜闻乐见 文化生产与创新应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呼声.A. B. C. D.19“获得感”是广大群众对改革发展成果的一种切身感受,带有沉甸甸的民意分量,是检验党和政府工作“含金量”高低的一把重要“标尺”。要增强人民群众在文化方面的“获得感”( )A必须以社会主义时代主旋律作品占领全部文化市场 B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检验真假文化的唯一标准 C必须提供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与活动 D必须以大众利益为出发点,以大众文化为发展方向20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完全变成亿万群众的自觉行动,绝非一日之功。为此,我们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贯彻到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全过程 贯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全过程体现在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 渗透到改造腐朽资本主义思想的过程中A. B. C. D.21.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主张将修心悟道导向现实生活,所谓“平常心即是道心”、“挑水劈柴,无非妙道”,从而达到对世间万象深刻独到的感悟。这种哲学智慧表明( )。A: 哲学并非高悬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哲学智慧源于生活与实践B: 哲学是理性和智慧的明灯,指导人们睿智地对待人生与实践C: 哲学源于对世界的追问与思考,为人们改造世界提供正确的方法论指导D: 人人都在生活,都有对世界的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人都是哲学家22马克思说:“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对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 (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没有哲学的指导,人们就会寸步难行,一事无成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ABCD23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明确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表明( )A.思维对存在具有反作用 B.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C.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D. 思维与存在是相互依赖的24一次,范缜与和尚辩论:和尚认为,人的肉体死了,灵魂不死,来世还可以再投胎做人;范缜则认为,人有了身体才能够有精神,身体死了精神也就不存在了,根本没有什么来世。他们的辩论体现了( )A.有神论和无神论的对立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25下列观点与叔本华的“世界不过是意志的表象”的哲学派别相一致的是( )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影子 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心(良知)之发动而为“意”(意识),意之所在便是物(事)一个事物的存在,就在于被感知A. B. C. D.26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社会提供了最科学、最完整、最严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下列能够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完整性的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凌驾于其他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A. B. C. D.27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也日益凸显,如利用网络实施诈骗等。这些现象促使人们反思如何在虚拟世界当中实现伦理道德的重新建构。这说明(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哲学思想的形成离不开批判和反思精神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A. B. C. D. 28“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对恩格斯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物质概念就是各种物的总和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概念概括了一切客观事物的共同本质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A: B: C: D: 29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即人类社会的发展同自然界本质是一致的,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发展是完全一样的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具有物质性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一切活动无需人的意识的参与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界一样,是一个客观物质过程A. B. C. D.30为带动微山旅游的发展,微山县以微山湖渔村为基础,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旅游生活圈。这一做法的哲学依据是( )。人类可以改变和征服自然自然界是物质的,要尊重自然改造自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出发点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A. B. C. D.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31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重要的思想资源,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有人认为,“民本思想和以人为本的产生都是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相适应的,其政治运用的目的根本上是一致的。”请你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价。(10分)32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10分)材料一:经过了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理想信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的作用。33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10分)xx春节期间、互联网上出现了很多“返乡记”,多是在外工作的人回到农村老家有感而写.有的是说农村发展迅速,农民生活变好,有的慨叹农村颓废衰败;有人看到山水如画的故园,有人看到的是家乡“空心化”的凄凉.这些报道中,有的以局部的真实代替整体的真实,有的以记忆揣测现在和未来,还有的并非返乡之作而是纯属虚构.怎样的报道才能真实准确、分析客观,再次引起了人们的热议.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说明怎样才能做到报道真实准确、分析客观. 34.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情况.在新常态下,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特正确的发展理念.党中央适时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国发展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结合材料,分析党中央提出五大发展理念所蕴含的认识论道理.(10分)高二下开学考政治参考答案1-5 BABDA6-10 BBBCC11-15 CDDBB16-20 CCBCA21-25 ADBDC26-30 ACDBD31.认为思想的产生对视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相适应的观点是正确的,(1分)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2分)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都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产物。传统的民本思想是剥削制度的产物,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基础上。(2分)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2分)传统的民本思想有利于缓和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根本上是为了巩固剥削阶级的统治。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实践促进了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根本上是为人民服务。(2分)因此认为政治运用的目的根本上是一致的观点是错误的。(1分)32.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或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坚定的理想信念,有助于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坚定的理想信念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文化对经济有重要影响。坚定的理想信念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每点2分,共8分)33.(1)物质决定意识.新闻报道必须尊重客观事实,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反对主观主义.(2)意识具有能动性.新闻报道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报道对象的本质,使主观符合客观.(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新闻报道必须实事求是,尊重新闻传播规律,不能违背规律.34.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体现了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准确把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认识具有无限性.五大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体现了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