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 (VII).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071894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 (V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 (V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 (V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2019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 (VII)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60分)1梭伦改革中有如下规定:“凡有干质、流质一起共200斗的人,应评估为双牛级;其余则属于日佣等级,不得担任任何官职。”“日佣等级”指的是A第一等级 B第二等级 C第三等级 D第四等级2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我写下法律,同为高贵者与低微者,为每个人调谐公平的正义”;在致城邦体现了“分配性正义”,指责城邦公民“他们毫不尊重圣洁的或者公共的财产”。据此可知,梭伦A批判专制制度 B维护公共利益 C抨击社会不公 D主张权利平等3亚里士多德在评价雅典某一政治举措时说:“它的制定乃是出于对那些权高位重者的防范,人民不断驱逐僭主的朋友们,这条法律的目的也正在于此,然而在后来的几年它也被用来除去其它看起来过于强大的人。”该举措A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基础 B提高了低等级公民参政水平C捍卫了民主同时存在缺陷 D促进了雅典工商业经济发展4商鞅变法与梭伦改革相比共同点A突出财产等级 B抑制贵族特权 C化解社会矛盾 D加强中央集权5梭伦指出:“我制定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直道而行,人人各得其所。这表明梭伦制定法律的目的是A树立古代法律的典范 B协调雅典公民阶层的利益关系C保护雅典贵族的利益 D协调雅典各个阶层的矛盾与冲突6梭伦改革措施中打破了贵族对法律垄断的是A公民大会的设立 B四百人会议的创立 C公民陪审法庭的建立 D陪审员实行抽签制度7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进行变法的直接目的是A废除周天子 B成为霸主 C废除井田制 D富国强兵8商鞅携其家人仓皇出逃至秦国边境的关口,想找个旅店投宿,遭到拒绝。商鞅怅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商鞅变法中与之有关的是A推行县制 B法令严酷 C奖励军功 D“燔诗书而明法令”9世人对秦国人有着“厚恩礼,好生分”的印象,这与商鞅变法哪一措施有关A奖励军功 B奖励耕织 C焚烧诗书 D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10顾炎武曾说:“及秦用商君之法,富民有子则分居,贫民有子则出赘,由是其流及上,虽王公大人亦莫知有敬宗之道。”材料反映出战国时期A时代变迁冲击社会观念 B重农抑商壮大小农经济C严刑峻法加剧礼崩乐坏 D宗族破坏影响社会和谐11“商君虽死,秦法未败”。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支持 B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C顺应了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历史趋势 D顺应了从割据走向统一的需要12商鞅变法强调“轻罪重刑”,韩非子对此评价“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不生也”。这说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商鞅这一规定( )A反映了当时法律制度不完善 B地主阶级不重视人权C目的是强化人民的法律意识 D商鞅对贵族决不妥协13公元496年,孝文帝下诏称“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为德”,而土为“黄中之色,万物之元”,故改拓跋氏为元氏。这表明孝文帝改姓氏的直接目的是A宣示北魏政权的正统性 B加强拓跋氏对中原的统治 C缓和鲜卑与汉族的关系 D彻底改变北方的社会习俗14下列关于孝文帝改革前北魏政权的民族矛盾,表述正确的是A是鲜卑贵族与汉族普通民众的矛盾B是鲜卑贵族与汉族地主之间的矛盾C是汉族地主与鲜卑下层人民之间的矛盾D既有鲜卑贵族与各族下层民众之间的矛盾,也有鲜卑贵族与汉族地主之间的矛盾15北魏太和八年(484年)六月颁布俸禄制,诏云:“置官班禄,行之尚矣。周礼有食禄之典,二汉著受俸之秩自中原丧乱,兹制中绝,先朝因循,未遑厘改。朕宪章(效法)旧典,始班俸禄。”这反映了A改革借鉴了汉族的官僚制度 B旧势力阻碍改革的顺利进行C战乱导致典章文书大量毁坏 D俸禄制导致官员的贪污腐败16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A解诀平城粮食供应困难 B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17北史载: “孝文帝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于是诏:年三十以上,习性以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下列对这一诏令的理解确切的是( )A罢免在朝廷上不说汉话的官员 B罢免不会说汉话的官员C提倡官员说汉话而不说鲜卑话 D上朝议事不准说鲜卑话18孝文帝改革最重要的意义是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其中不包括( )A形成共同的生活区域 B鲜卑族逐渐灭亡C汉语言文字被确定为“正音” D服饰礼仪互相吸收19美国新政时期农业部长华莱士曾指出:“王安石在1068年的重大困难之下所遭遇的问题,与罗斯福总统在1933年,虽然时代悬殊,几乎完全相同,而其所采办法,也非常相似。”王安石变法中,通过贷款缓解农民困境的措施是A农田水利法 B方田均税法 C青苗法 D募役法20司马光评价王安石为“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其变法“舍是取非,兴害除利”。蔡京对王安石变法推崇备至,“取熙宁成法施行之”。梁启超则认为王安石变法“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对此,说法正确的是A无法对王安石变法准确地评价 B后人评价较当时更具有正确性C历史评价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 D变法是历史学研究的核心内容21王安石担任鄞县知县时,为使经济状况不佳的中下等级的民户能及时耕种收获,在青黄不接的春季,把县府粮仓中的存粮借贷给他们,约定到秋收后,加纳少量利息偿还,免遭豪强兼并之家的重利盘剥。这一做法到王安石变法时演化为A青苗法 B市易法 C免役法 D均输法22梁启超评价王安石变法:“今世欧洲诸国,其所设施,往往与荆公不谋同符”,并将其中的两项改革措施分别评价为“有类于官办之劝业银行”和“与今世所谓警察者正相类”。这两项措施分别是A青苗法 保甲法 B均输法 保甲法 C市易法 将兵法 D免役法 保马法23下列王安石变法内容中,涉及民生问题的有青苗法 募役法 农田水利法 整顿太学 将兵法A B C D24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相似之处包括注重破格使用人才 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改变旧的土地制度 加强对人民的控制A B C D25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的思想,其实质意义是A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及其神学权威 B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C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势力 D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26下列关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摧毁了德意志的封建势力 B有力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C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D促进了德意志民族文化的发展27宗教改革中,各国纷纷建立新教,不再听命于罗马教廷,下列属于新教的有天主教 路德派 加尔文派 英国国教A B C D28马丁路德认为一个人灵魂的获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什么教会的繁琐仪式。这A激起德意志各阶层民众的强烈愤慨 B表现了宗教改革的保守性C从根本上否定了教会和僧侣的特权 D提升了人性的高尚与尊严29英国的清教运动的出现主要是受下列哪一宗教派别的影响A路德教派 B法国胡格诺派 C加尔文派 D罗马天主教会30英国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和加尔文宗教改革的相同点是A摆脱罗马教皇的控制 B建立民主色彩的教会C简化复杂的宗教仪式 D清除教会的封建势力31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是A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B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和国家的现代化C都大力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实现了工业化 D都通过分权,实现了政治的民主化32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在莫斯科向贵族代表发表演说:“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在随后的改革中,化解农民敌对情绪的措施是A农民要接受村社的严格管理 B农民只有支付高额赎金才能获得土地C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块土地 D宣布农民无条件获得法律上的自由33下列有关“二一九法令”局限性的表述,正确的是A没有使农奴的人身得到解放 B没有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C没有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自由劳动力 D没有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资金34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1856年,俄国外交大臣说:“俄国不生气,它在积聚力量。”俄国“积聚力量”的焦点是( )A废除农奴制度 B引进机器生产 C镇压农民起义 D发展军事工业3519世纪,俄国地主们说:“买打谷机要花钱,要修理,还要为它养马,但农民的劳动却不用花一分钱。”这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A农奴制在19世纪的俄国依然盛行 B19世纪农奴制已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阻碍C在农奴制下农奴主占有农奴的劳动成果 D19世纪俄国农奴使用的劳动工具非常简单36关于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表述错误的是A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完成了工业革命B引起了上层建筑的变革,推动俄国向资产阶级君主专制体制转变C加快了军队近代化,满足对外侵略扩张的需要D逐步消除了贵族和地主阶级的势力371901年1906年间,中国翻译的西方的书籍,译著来自日本的占622%,而来自英国的减少到107%,美国的占67%。在573部译著中,社会科学占255%,历史地理占24%,自然科学占21%,应用科学占10%。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民众对日本文化认同感逐渐增强 B中国对西方的学习侧重于自然和科技C日本迅速崛起及英美综合国力的衰退 D日本近代化的巨大成就对中国的刺激38海国图志是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的产物,但是到甲午战争前在中国社会几乎没有引起反响;但是在日本明治维新时代,海国图志成为日本知识界畅销的读物。海国图志在中日两国不同的命运表明A中国的知识分子大多只关注科举考试,不关注社会变化B日本民众在明治维新时期对西方了解远远超过中国C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生产方式没有发生根本变化D中国社会农耕文明“内敛”的思维方式抵制外来知识39下列改革,使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有王安石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 戊戌变法 日本明治维新A B C D40经过明治维新,日本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同时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大肆侵略扩张。这是因为A国家保护并优先发展军事工业 B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C建立了带有强烈封建性和军事性的政治体制 D政府把大部分国有企业无偿或以优惠的价格转让给私人企业经营二、材料分析题41(10分)青苗法是王安石变法中推行全国、贯彻始终的法令。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王安石的一些变法令上,往往有“皆以为民”,“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的言论。青苗法公布时宣称“公家无所利其入”,“依陕西青苗例钱”不收利息。在各地推行时,有的收息二分,有的收息三分,而且城廓户和乡村上户都被抑配青苗钱。农民在纳苗钱时大量支付钱币,使得“钱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大臣孙傅后来对宋钦宗说:“祖宗法惠民,熙丰(宋神宗年号)法惠国。”摘编自王曾瑜王安石变法简论材料二 (司马光)批评青苗法的执行,令“贫富相兼,共为保甲”,贫者得钱后无力偿还,“吏督之急”则逃散四方,“富者不去则独偿数家所负”。推行青苗法的提举官以多贷为有功,不问民之贫富,强行“抑配”,各级官吏则假新法之名而徇私舞弊,与民争利,搞得“纷纷扰扰,莫安其居”。李存山王安石变法的再评价材料三 中国传统士大夫对聚敛之臣素所轻视,至于政府经商(均输、市易)放利(青苗),更认为不成体统。一般地主奸商,因奸利被夺,亦推波助澜,更增反对的声浪。当时所有的名臣或被告排斥,或自动求去。他(指王安石)全力提拔的吕惠卿却是暗中伤他、只求得保一己权位的奸人。李定一中华史纲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实施青苗法的初衷和实际成效。为什么说青苗法在实施过程中违背了其政策初衷?(2)据材料二、三,分析王安石变法招致社会议论和反对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确保社会改革措施顺利贯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2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广度和影响而言,在历史上影响都是深远的。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材料二 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归纳孝文帝“迁都”对改革的作用。从材料看,孝文帝“改革之心”坚定的原因是什么?(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概括指出“胡乐、胡舞”等所反映的现象。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43商鞅变法对古代中国影响很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逐渐体现出衰败的趋势,至春秋时期,井田制度已无法激励生产积极性,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民不肯尽力于公田”,“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的局面时有发生。至战国时代各国纷纷变革,意在废弃井田制度。公元前359年和公元前350年,商鞅变法实行“为田开阡陌封疆”,“除井田,民得买卖”。从而彻底废除了古老的“田里不鬻”政策。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演进的逻辑及其当代启示材料二 商鞅变法后的秦国社会对婚姻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法律规范,只有得到官府证许的婚姻才是合法的。如此强调官婚,便使婚姻更加规范化、严肃化,因而增加了离异的困难性,有利于个体小家庭的巩固。在婚姻生活中,以法律的形式规范了以夫妻关系为核心的婚姻家庭关系,明确了夫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奸乱行为加以严惩。秦社会对婚姻问题的法律规范稳定了婚姻家庭关系,维护了国家与社会的秩序,使建立在小家庭基础上的秦成就了灭六国、一统天下的伟业,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摘编自刘举商鞅变法后秦社会对婚姻问题的法律规范(1)根据材料一及结合所学,回答商鞅在制度和政策两个层面对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贡献,分析战国时期土地制度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关于婚姻问题的法律规范对秦国社会发展的影响。4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列宁在谈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时指出:“臭名昭彰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列宁全集材料二 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法令”颁布后,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请回答:(1)分别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并结合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作简要说明。(2)简述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3)上述两则材料的观点有什么局限?你认为应如何评价历史上的改革?历史答案1D【详解】本题考查雅典梭伦改革中的财产四等级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财产四等级按一年农产品收入的总量把公民分为4个等级(按年收入的的谷物等产品的数量分别列为500斗、300斗、200斗和200斗以下四级),各等级的政治权利依其财力之大小而定。第四等级的公民不能担任公职,但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和民众法庭。故选D。A项,第一等级可担任一切官职;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项,第二等级的公民可以担任除司库(即财政官,一种执政官)以外的高级官职;不符合题意,故排除。C项,第三等级可任低级官职;不符合题意,故排除。2B【详解】依据材料“为每个人调谐公平的正义”、“公共的财产”可知,梭伦维护的是公共利益,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当时雅典实行民主政治,材料中并未涉及批判专制制度;依据材料可知梭伦并不只是强调每个人的公平正义,还强调公共财产至上,因此C选项表述不够全面,错误;依据材料可知梭伦并不只是强调每个人的公平正义、权利平等,还强调公共财产至上,因此D选项表述也不够全面,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3C【详解】本题考查了雅典的民主制度。根据“它的制定乃是出于对那些权高位重者的防范,然而在后来的几年它也被用来除去其它看起来过于强大的人”并结合所学可知该举措指的是陶片放逐法。奠定雅典民主政治基础的是梭伦改革,故排除A项;陶片放逐法主要是防范某些别有用心的野心家,并不是提高低等级公民的参政水平,也与促进雅典工商业经济发展无关,故排除B、D项;该举措在捍卫民主制度的同时,也容易被人所利用,说明该举措也存在缺陷,故选C。4B【详解】本题考查商鞅变法与梭伦改革的比较,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分析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实行军功爵制,废除了贵族世袭的特权;梭伦改革中,建立财产等级制度,打破了贵族的特权,故两者都抑制了贵族特权,B项正确;A项是梭伦改革的内容,排除;C项主要是指梭伦改革,排除;D项是商鞅变法的内容,排除。故选B。5B【详解】本题考查梭伦改革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识记知识和理解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无贵无贱,一视同仁,直道而行,人人各得其所”,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梭伦制定法律的目的是缓和公民之间的关系,协调雅典公民阶层的利益关系,B项正确;A项不是目的,排除;C项从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D项各个阶层表述错误,排除。故选B。6C【详解】本题考查梭伦改革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识记知识和理解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梭伦改革中建立由公民组成的陪审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这样就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C项符合题意;公民大会在此前就已存在,梭伦改革恢复公民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同题意无关,排除A;建立四百人议事会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同材料题意无关,排除B项;D项是体现民主制度的,同题意无关,排除。故选C。7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统治者都希望通过变法改革,实现富国强兵,达到对内巩固统治,对外争取兼并战争胜利的目的,所以其变法的直接目的是富国强兵,故D正确;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名义上都尊重周天子的权威,故A错误;成为霸主是争霸战争胜利的结果,不是变法的直接目的,故B错误;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是变法的措施,不是直接目的,故C错误。8B【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根据商鞅颁布的法令,店主必须验明住店人的身份,否则就要受罚。这体现了商鞅变法中法律严酷,故B项正确。题目中没有涉及县制。故A项错误;奖励军功是强兵的措施,与题干无关。故C项错误;D项,“燔诗书而明法令”是加强思想专制的措施,与题干无关。故D项错误。9D【详解】奖励军功是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排除A;奖励耕织主要是促进经济发展,排除B;焚烧诗书是要钳制思想,排除C;“生分”指对亲人或刚认识的人不亲热,冷淡疏远。结合所学,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容易造成人与人的关系紧张,相互提防,故选D。10A【详解】材料“富民有子则分居,贫民有子则出赘虽王公大人亦莫知有敬宗之道”反映个体小家庭(一夫一妻)的出现,使“敬宗法祖”的宗法观念受到冲击,故A正确。材料中的“敬宗之道”是社会观念,未明确涉及小农经济范畴,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严刑峻法,故C项错误;材料中未体现社会和谐,故D项错误。11C【详解】商鞅虽然身亡,但是其新法并没有废除,根本原因在于新法能够壮大秦国的经济实力,促使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故选C。A项属于政治因素;B项属于经济影响;D项属于国家统一,都从属于C项。12C【详解】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识记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轻罪重刑”、“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不生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中的这一规定,主张实行法治,目的是强化人民的法律意识,C项正确;材料和法律制度是否完善无关,排除A;B项地主阶级不重视人权。表述绝对化错误,排除;材料未体现商鞅和贵族的关系,排除D。故选C。13A【详解】材料反映的是孝文帝改革的封建化,材料中的“土德”“万物之元”等都是明显的封建正统思想的表现,故A正确;BC项是孝文帝改姓氏的作用之一,不是改姓氏的直接目的,故BC错误;改姓氏并未彻底改变北方的社会习俗,故D错误。14D【详解】孝文帝改革前,被征服的各族人民在受到阶级和民族矛盾双重压迫,同时胡汉统治者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即鲜卑贵族与汉族地主之间的矛盾,故D项正确;鲜卑贵族与汉族普通民众的矛盾、鲜卑贵族与汉族地主之间的矛盾以及汉族地主与鲜卑下层人民之间的矛盾包含于D项中,A、B和C项排除。15A【详解】由题干中的“周礼有食禄之典,二汉著受俸之秩”、“朕宪章(效法)旧典,始班俸禄”可以得出,北魏实施俸禄制是借鉴了汉族所采用的制度,故选A;题干没有提到旧势力与改革的关系,故排除B;题干中的“朕宪章(效法)旧典,始班俸禄”是说效法的是旧的典章制度,故C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故排除;实行俸禄制之前,北魏的官员贪污腐败现象严重,而实行这一制度是为了防止贪污腐败,而题干中也没有提到相关的结果,故排除D。16B【详解】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迁都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识记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由此可以看出,北魏迁都洛阳,主要是为了有效控制中原地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B项符合题意;A项材料未体现,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排除;D项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B。17C【详解】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识记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力主学习汉话,从自己到官员都要学习,并且按年龄,对符合条件拒不学习的官员进行降爵黜官,C项正确;A、B两项对材料理解片面,材料中是按年龄区别对待,排除;D项不准表述不符合材料的规定,表述绝对化,排除。故选C。18B【详解】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识记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鲜卑族和汉族的民族融合,形成了共同的生活区域,使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等方面与汉族趋同,汉语言文字被确定为“正音”,故A、C、D三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民族融合不是鲜卑族逐渐灭亡,B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19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苗法是每年春夏两季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货后还本付息,符合材料要求,故C正确;农田水利法是王安石变法中规定各地兴建水利工程,分摊到户的做法,与贷款缓解农民困境无关,故A错误;方田均税法是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核实每户占有土地数量,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与材料无关,故B错误; 募役法是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贫富等第收取免疫钱,雇人服役,与材料无关,故D错误。20C【详解】题干提到北宋的司马光、蔡京和近代的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并不一致,这是由于三个人处在不同的时代,尽管司马光和蔡京都是北宋人,其实二人的生卒年代也不一致,而不同时代的背景不同,所以评价会有不同,故选C;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应该放在北宋的时代去评价,是有准确评价的,而不是无法做出准确的评价,所以A的说法是错误的,故排除;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都应该将之放到当时的时代背景去评价,而不能用后人的眼光去评价,故B的说法也是错误的,所以排除;题干仅仅是说到了对变法的评价问题,不能据此得出D的结论,故排除D。21A【详解】根据材料“在青黄不接的春季,把县府粮仓中的存粮借贷给他们,约定到秋收后,加纳少量利息偿还,”属于王安石变法中青苗法的内容,故选A。市易法是指政府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与材料不符合,故排除B。免役法又叫募役法,指百姓可以出钱代役,与材料不符合,故排除C。均输法是政府采购时,徙贵就贱,用近易远,与材料不符合,故排除D。22A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王安石变法的内容。青苗法主要是官府贷款给农民,类似于“官办之劝业银行”。 保甲法则是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符合“与今世所谓警察者正相类”,故选A。均输法、市易法与市场相关。保马法、将兵法、免役法与上述材料无关。23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都和民生有关,故正确;整顿太学与文教相关,排除;将兵法与军事相关,排除;所以答案选A。24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人才方面,两者都注重使用人才,在农业生产方面,商鞅实行奖励耕织,王安石实行青苗、免疫法都起到了促进农业发展的效果,故符合题意;只符合商鞅变法,故排除;两者都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故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B。25A【解析】试题分析:马丁路德开展宗教改革是为了否定教皇权威,形成符合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新教,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B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C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势力是其意义但不是实质意义;D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这一说法不正确,他维护的主要是资产阶级的利益。故此题应选A项26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欧洲宗教改革冲击了宗教封建势力,并没有摧毁封建势力,故本题选A项。B、C、D不符合题意。27B【解析】天主教仍然属于传统的宗教,路德派、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都是针对天主教特权压迫进行改革之后的新宗教教派,选择B符合题意。28C【解析】马丁路德认为一个人灵魂的获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什么教会的繁琐仪式说明马丁路德从根本上否定了教会和僧侣的特权,C正确;A、B和D错误。29C【解析】结合所学,加尔文派不仅成为尼德兰革命的旗帜,还被英国资产阶级用来改革英国国教,反对专制王权,形成清教运动,17世纪40年代,资产阶级打着清教的旗帜,开始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C正确;ABD不符合英国的清教运动,排除。30A【解析】英国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和加尔文宗教改革都主张摆脱罗马教皇的控制,故A正确;亨利八世的宗教改没有主张建立民主色彩的教会,故B错误;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也没有主张简化复杂的宗教仪式,故C错误;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没有主张清除教会的封建势力,故D错误。故选A。31B【详解】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都属于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俄国改革由亚历山大二世颁布法令推动,亚历山大不属于资产阶级,排除A。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都属于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通过改革俄国和日本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B项正确。日本明治维新大力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推动了近代工业发展,但与俄国不符,排除C。无论是俄国1861年改革,还是日本明治维新,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没有实现政治的民主化,排除D。32D【解析】农民和地主之间存在敌对情绪不服从地主管束的事情”指的是农奴制下农民受奴役和剥削,对自身的地位不满,因此亚历山大二世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废除农奴制度,宣布农民获得自由,但需要注意的是 A、B、C项都会激化农民的敌对情绪,所以都必须直接排除,只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33B【解析】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但还要受到村社的管理,A错误;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可以得到一份土地,但必须以高出当时实际地价许多的价格出钱赎买,B正确;农奴制改革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巨额的份地赎金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大量资金,CD错误。故答案选B。34A【解析】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直接原因,故俄国“积聚力量”的焦点是废除农奴制度,故A正确;引进机器生产并不是农奴制改革的内容,故B错误;镇压农民起义与农奴制改革无关,故C错误;发展军事工业,与农奴制改革无关,故D错误。故选A。35B【解析】材料“农民的劳动却不用花一分钱”反映了俄国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压榨,说明19世纪农奴制已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阻碍,故B正确;材料主旨不是说明农奴制在19世纪的俄国依然盛行,故A错误;农奴主占有农奴的劳动成果,不属于实质问题,故C错误;材料并未反映19世纪俄国农奴使用的劳动工具非常简单,故D错误。故选B。36D【解析】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农奴制改革客观上有利于俄国由沙皇专制统治向资产阶级君主专制体制转变,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农奴制改革加快了俄国军队近代化,便利了对外侵略扩张,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农奴制改革并未消除贵族和地主阶级的势力,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37D【详解】本题考查西方近代化对中国的影响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及理解知识的能力。根据时间考虑历史背景,日本在明治维新完成、甲午战争战胜、日俄战争日本取胜等近代化进程中成就巨大,中国知识分子阶层把学习的目光更多地投向近邻日本,表现在介绍外国书籍领域上日本书籍占主导,故选D;材料不是中国的民众,是一部分知识分子,A项错误;B项材料无法说明;当时英美综合国力不是衰退,C项错误。故选D。38C【详解】本题考查海国图志在中日两国不同的命运,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分析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的近代中国,虽然出现了一些新的经济成分,但仍然是以自然经济为主导的经济形态,统治者盲目自大;而日本明治维新政府主导下全方位主张向西方学习,从而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这就造成了材料中的海国图志在中日两国不同的命运,C项符合题意;A项“不关注社会变化”,表述太过绝对化,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中无法表明;材料已表明海国图志已在向西方学习,D项同材料信息不符。故选C。39D【详解】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鲜卑族实现封建化,日本明治维新促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正确,选择D项正确;王安石变法是北宋中期统治危机下改革,戊戌变法是救亡图存,挽救清王朝改革,都没有改变社会性质,排除。40C【详解】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后仍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例如军国主义、天皇制等等,由此,日本后来走上了军国主义的道路,故C项正确;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主要是体制问题,不是经济产业问题,故A项错误;日本的经济属于政府扶持企业,不属于外向型经济,故B项错误;D项属于日本经济形式,不是主要原因。41(1)初衷:保护农民利益。成效: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原因:强行摊派;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造成钱荒,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2)原因:富户为贫者担保,损害地主的利益;强行“抑配”,与民争利;变法措施不符传统观念,统治集团内部认识不一变法措施遭到地主奸商反对;王安石用人不当。(3)主要因素:改革要兼顾各方利益;执政者要廉洁奉公、团结一心;用人要德才兼备;措施要切实可行。42(1)作用:减少改革阻力,为彻底移风易俗(如禁鲜卑语、讲汉话等)创造条件。原因:北魏风俗落后,迫切需要改革;孝文帝仰慕汉族文化,改革热情高。(2)内容:迁都洛阳;变制度(改官制);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通婚姻;改籍贯)。现象: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特点:汉化为主;相互学习;方式多样。(3)作用: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为隋唐时期重新统一奠定基础。43(1)贡献:制度上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政策上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原因:生产力的提高,铁犁牛耕的使用。(2)影响:稳定了秦国的婚姻家庭关系;推动了秦国小农经济社会的构建;促进了秦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秦国实现富国强兵;是秦国一统天下的重要推动力。44(1)材料一认为这次改革是对农民的掠夺:因为农民得到份地时要交纳巨额赎金;同时农民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的严格管理等。材料二认为农民在改革中得到很多好处:因为改革在法律上废除了地主对农民的控制,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同时改革使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2)废除农奴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市场、自由劳动力和资金,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司法章程的颁布,有利于近代司法体系的建立,促进了俄国法制化进程(或:建立了近代司法体系,政府官员的法律意识有所增强);地方自治机构的建立,对发展本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建设作出了贡献,有利于城市资产阶级在自治机关中占据主导地位(或:地方自治机构的建立,促进了俄国民主化进程)。(3)两者的观点较为片面;要辩证地、全面地分析改革;从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角度评价改革,看到主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