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D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63900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十六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四十六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四十六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十六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D卷一、 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1. (7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有约不来过夜半,_。(约客) (2)_,端居耻圣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赞扬在京口开创伟业的少年英雄孙权,气魄极其宏大雄壮的是:“_,_。” (4)三峡一文中的“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与与朱元思书中“_,_”有异曲同工之妙。 (5)默写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_,_。_,_。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二、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4分)2. (14分)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纸船寄母亲冰心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粘在船头上。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地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你_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_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1)请找出诗歌中的副词、介词各一个。 副词:_;介词:_(2)句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改为“_”。 (3)根据你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选出最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_(热爱、深爱、至爱、亲爱)_(乘、运、装、载)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6分)3. (16分)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 生活像一位公正的法官,他不会宽恕那些蹉跎岁月的“玩看”者。如果没有脚踏实地的跋涉,一切幻想都是不切实际的。生活中有酸甜苦辣,也有喜悦,恼怒,悲哀,快乐。为了防止不再蹉跎岁月,我们要不断奋进,努力开拓!(1)请把第句中的名词写在下面横线上。 _(2)第句标点使用有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3)第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9分)4. (22分)阅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A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B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1)A段中“不必说也不必说”这样安排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A段中作者调动了哪些感官来对百草园进行描写?请结合文句列举两个句子进行分析。 (3)B段中有一段描写捕鸟过程的文字,这段文字的最大特点就是用词准确精练,请把一系列动词找出来,并说说这些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4)作者说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在A、B两段的描述中,“乐”体现在哪里? 5. (17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古代通缉令缚人有术其实,现代的很多东西,包括物质和精神的东西,其中都蕴含着古老的传统文化因子。以此来观照,现代通缉令中就有着古代通缉令的影子。我们可以从现藏于甘肃博物馆的一件简册中窥见古代通缉令的真貌。中国考古工作者曾从两万余枚居延汉简中发现一件甘露二年丞相御史书的简册。甘露二年丞相御史书是由朝廷丞相与御史府共同签署的文件,记述了汉宣帝刘询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张掖郡地方执行朝廷通缉在逃要犯命令的情况。可以说,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通缉令。我国古代通缉令的内容与现今基本相同,包含疑犯姓名、性别、年龄、体貌特征及流窜的时间和地点等。但不论古代还是现代,通缉令上都会附上疑犯的画像。在现代,办案人员可以通过电子照片和监控视频来抓捕疑犯。而在古代,犯人的画像只能由官府画师描绘出来。春秋时期的伍子胥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登上通缉令画像的人。东周列国志记载:“平王悉从起计,画影图形,访拿伍员,各关隘十分紧急。”伍子胥也因此急白了头,才混淆过关。古代画师的水平参差不齐,画得最好的是宫廷画师,负责给皇帝或皇亲国戚画像。相较来说,衙门的画师就显得很不专业,出于务实的考虑,画师会将疑犯的某些特征画得很突出,甚至很夸张。官府要在各处交通要道张贴疑犯画像,因此需要通过临摹、复制来制作大量的画像。这样一来,疑犯的画像就与本人相貌出入很大。可是,官府成功抓捕疑犯的概率却很高。这究竟是为何?其实,这一切得益于古代的保甲制度。保甲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时代长期实行的一种社会统治手段。它是以“户(家庭)”为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汉时,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唐时,四家为“邻”,五邻为“保”,百户为“里”;北宋时,王安石变法时提出了十户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元朝时出现了“甲”,以二十户为一“甲”;清代时,以十户为“一牌”,十牌为“一甲”,十甲为“一保”。民国时期,十进位的保甲制最终形成,即十户为一甲,十甲为一保,十保以上为乡镇。这种对百姓严密控制的手段极大地限制了人们的自由,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连保连坐”制度就能实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一人犯法,全保的人都要受到牵连。外地的疑犯跑到当地,当地人要及时举报,否则会受到惩处。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变法时发明了“照身帖”,发展到后来,便是“路引”等。这是类似于现在身份证的一种东西,里面包含有古人的各种信息,这对流动人口有一定的管理作用。东周列国志中记载:“店主索照身之帖,鞅辞无有。店主曰:商君之法,不许收留无帖之人,犯者并斩!吾不敢留。”由此可以看出,一旦疑犯逃到外地,拿不出有效的身份证明,便会被官府收押。此外,为了有效缉捕疑犯,官府还会进行悬赏。据续资治通鉴记载:“诏天下有能告杀人者,赏钱五万。”意思是,告诉全国,如有人能检举、告发杀人犯的,给予五万钱奖赏。对于疑犯,是检举揭发受到奖赏,还是隐瞒包庇受到惩罚?何去何从,孰轻孰重,百姓自然会有选择。正是有了这些制度,通缉令上的画像像不像已经不重要了。(1)文章以“古代通缉令缚人有术”为题,有何作用? (2)文中第段划线的“基本”能否删掉?为什么? (3)第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一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古代通缉令上的画像质量并不高,官府还有哪些制度来提高抓捕疑犯的成功率?结合本文谈谈。 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6. (12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卖油翁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 作者:欧阳修 年代:北宋(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陈康肃公善射_ 公亦以此自矜_尔安敢轻吾射_ 康肃笑而遣之_(2)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无他,但手熟尔。(3)“康肃笑而遣之”中的“笑”如何理解? (4)“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将句中“睨”换成“看”“望”“观”等词可以吗?为什么? 六、 作文 (共1题;共5分)7. (5分)以下作文,任选其一。作文题目:那一瞬间,我流泪了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一位弗吉尼亚大学的女生,在社会学课程期末考试那天要回家奔丧。请假时,教师将试卷交给她,说:回去吧,在飞机上把题做完。这位女生真的在飞机上答完试卷,封好后请一位空姐代为寄出。空姐在信封的一角写下这样的附言:美国国家联合航空公司第1433号航班全体服务人员以名誉担保和作证,林西小姐用三个小时独立完成考试,祝贺弗吉尼亚大学拥有如此卓有成效的荣誉体系和信誉卓著的学生。学校的尊重和信任,让林西在特殊的情况下完成了考试;林西的诚信和自律,使她赢得了航空公司的赞誉。作文要求: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不少于600字。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1-1、1-2、1-3、1-4、1-5、二、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4分)2-1、2-2、2-3、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6分)3-1、3-2、3-3、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9分)4-1、4-2、4-3、4-4、5-1、5-2、5-3、5-4、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6-1、6-2、6-3、6-4、六、 作文 (共1题;共5分)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