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6043936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无答案)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 (每小题2分,共52分)1. 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君主专制被颠覆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C.君权至上的后果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2.下图出自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一书,它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制度,这种制度确立的意义有()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官僚政治由此取代贵族政治适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需要A. B.C.D.3.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因心怯, 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以“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 )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B.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C.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D.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4.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另一条老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B.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C.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D.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5. 西汉察举制和隋唐科举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原因是()A.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一些德才兼备之士B.自下而上的选拔方式扩大了统治基础C.以儒家思想作为挑选人才的唯一标准D.皇帝和高官主考的形式提高了知识分子的地位6.史载,希腊某城邦在一次战役中失败,公民死伤众多,消息传到国内,战死者的父母对于公众必须笑容满面,庆幸其他人的子女生还,而已知其子幸免于难即将相见者,则必须哭泣,为其他人失去儿子而悲伤。这反映出在希腊()A.不重视维护公民的生存权利B.城邦至上观念影响个人行为C.摆脱了纲常伦理观念的影响D.社会各阶层间矛盾日趋缓和7.恩格斯指出:“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下面哪一项表述符合材料所表达的含义( )A.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B.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C.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D.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8.罗马帝国全盛时期,假设一个贵族垂涎另一个贵族的财产,而后者碰巧在帝国家庭中失宠,此时前者就可作为控方揭发后者叛逆罪,如果被告被判死刑,前者就可得到被告的一部分财产。 这反映了( )A.贵族之间的矛盾已经影响到帝国的稳定B.罗马法的不足使其成为贵族斗争的工具C.罗马法不利于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D.罗马法无法有效地解决财产纠纷问题9.十二铜表法规定:对人施行其他强暴行为的,处25阿斯的罚金。这笔钱在当时价值不菲,足以威慑胆敢以身试法者。到罗马帝国时期,货币贬值,25阿斯就价值寥寥了。所以有人以捉弄此条为乐,他遇人就打一个耳光,然后赔偿25阿斯。于是,裁判官决定废除此条款,改由主审法官估计造成的侵辱决定赔偿额。这说明( )A.以十二铜表法为代表的公民法条款过于僵化B.罗马帝国的扩张导致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C.罗马帝国时期的法官可以不按相关法律条文判案D.法官不断解释法律条文从而废除了原有公民法10.历史学家钱乘旦说:光荣革命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做“旧制度”根据这种制度,少数贵族掌管政权,他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议会复杂的程序是他们相互制约的工具。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称为“陈旧的制度”。这套政治制度成为“陈旧的制度”的原因是( )A.君主立宪制不利于英国的工业化B.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加深C.议会改革整合了社会的政治力量D.繁琐的议会程序降低了行政效率11. 20世纪初,英国首相阿斯奎斯说:“我们现在有一个牢固确立了两百年的传统,即归根到底,王位的占有者接受其大臣的建议并据此行事。”这一传统的确立,使一个以小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成为欧洲各国效仿的对象。各国效仿的理由是( )A.英国经济上的成就得益于其制度设计B.殖民主义深刻影响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C.英国光荣革命宣告了欧洲新社会政治制度的诞生D.英国启蒙思想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的理论基础12.“英国国王的王位不得传给天主教徒,英国国王必须加入英国国教会,直接依附于国王者不可担任下院议员,国王所做的一切决定都须由同意该项决定的大臣签署后才能生效,法官的任免应由议会决定,被议会定了罪的人国王不得任意赦免等”。材料反映出( )A.英国议会内部实施了某种程度的权力分割和制衡B.英国议会表示承认和尊重国王个人的自由权利C.英国议会已经成为真正能够反映民意的政府机构D.英国国王的权威受制于议会,议会立法约束王权13.著名学者钱乘旦认为:“光荣革命后,王权适应了新的形势,完成了关键性的历史演变,于是,它在新的时期为自己找到了新的位置,这是英国王权在剧烈的社会转型的动荡中未被淘汰而终于留存下来的根本原因。” 这一“关键性的历史演变”是( )A.放弃专制统治,承认议会权力B.出让行政大权,建立内阁制度C.取消征税特权,遵从议会许可D.停止任命首相,接受政党政治14.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说:“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法官说:“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这两段话本质上体现了( )A.英王与法官的恩怨B.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D.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15. 白之浩将英国政治制度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尊严的部分”,一是“效率的部分”。“尊严的部分”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动力,而“效率的部分”是对这种权威的现代运用。“尊严的部分”“效率的部分”分别指的是( )A.君主制和议会制B.君主制和共和制C.立宪制和共和制D.立宪制和议会制16.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得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这种革命性主要表现为( )A.国家权力的重心决定性地自国王转至议会B.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C.实现了传统社会向近代民主社会的转变D.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17.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议会的权力和作用开始缩小,首相和内阁对议会下院的控制大为加强,议会的许多权力转向了内阁,出现“内阁专横”的政治局面,许多英国人称内阁为议会中的“第三院”。这一变化有利于()A.权力机构的制约和平衡B.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C.政党政治的发展和完善D.责任内阁制走向成熟18.83岁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问谷歌英国总部,谷歌为了迎接女王的到来,特意在其英国首页为女王设计了一个特别的“Google”涂鸦:字母“g”变成了女王的头像侧面,而且字母“e”的顶部还有女王的皇冠。以上材料信息说明了英国女王()A.由议会选举产生B.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临朝理政”C.在礼仪上、形式上至高无上,在国事活动中享有荣誉和尊严D.不掌握行政权力,但要对议会负责19. 近代英国国王财力不足,这在宫廷服饰上有明显的表现,1691年英国史学家盖伊米吉这样写道:“英国宫廷内服饰朴素文雅,谦虚内敛,让人觉得之前的英国人那般模仿法国人的着装,是相当愚蠢的。”导致英国王室如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的展开B.英国国教建立C.君主立宪制确立D.受到法国影响20.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戴维弗罗姆金在世界大历史一书中指出:政治是为了实现理想而存在的。美国独立革命为的是宣扬个人至上的理念;法国大革命乃是为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而战;俄国的布尔什维克革命是要让工业社会的劳动阶级出人头地;纳粹德国的诉求是保护优等民族,拥护纳粹领袖希特勒。对于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政治行为的根源是人民共同的政治理想B.政治行为的实施体现行动者的追求和理想C.为了实现理想而进行的政治行为都是合理的D.各国不同的政治理想体现出世界政治发展的多样性21.大多数的美国开国精英不相信具体的“人民”具备自己统治自己的素质和能力。约翰亚当斯认为:“民众的忌妒的呼声、猜忌、疑心、自负、傲慢、骄横、野心和某个地位优越者的暴躁”,一旦被用来对付某个人,其结果必然是,“一群不受节制的乌合之众的愤怒和狂暴,通过擅长蛊惑的专制者的暗中挑唆,就会爆发为各式各样的攻击、毁谤和怒火,往往以谋杀和屠戮而告终”,其程度之可怕,在专制主义的历史上都是难有其匹的。为此美国实行了()A.议会制共和制B.三权分立C.精英政治D.邦联制总统制22.1786年,华盛顿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在我看来,邦联只是个有名无实的空架子我们想要联合成一个国家,但我们又不愿意给这个国家的管理者足够的权力去管理国家事务,岂不怪哉!”华盛顿想表达的核心观点是( )A.邦联是个松散的联盟B.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C.应该联合成一个国家D.中央集权可能导致专制23.托克维尔指出:“假如美国总统犯了叛国大罪。这时,先由众议院弹劾总统,接着由参议院宣布罢免他的职务。然后他才到陪审团出庭受审,只有陪审团可以剥夺他的自由或生命。”据此,托克维尔强调美国( )A.总统受到国会和法院制约B.三权分立体制已发展完善C.政治审判的程序较为严格D.最高司法权集中于陪审团24. 在17761780年间,美国大多数州都制定了州宪法。州宪法都附上了“权利法案”,列举了受到保护的人民基本权利和自由;宣布实行共和制;削减州长的权力,增大了议会的权力。材料说明美国( )A.联邦宪法精神在各州贯彻B.引领世界民主进程的发展C.人民的基本权利高于一切D.地方掀起了民主改革浪潮25.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邦认为,“虽然这场双元革命更精确地说是法国政治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载体和象征是法、英两国,但是我们不应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看作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他强调的是( )A.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密切关系B.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C.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世界意义D.政治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26.1850年普鲁士宪法规定:“立法权由国王与两院共同行使之,每项法律需经国王和两院同意,财政法案和国家预算应首先提交下院(大资产阶级和容克所控制),国家预算上院(国王控制)可以全部通过或者全部否决”。这一规定()A.确立了民主共和制B.使两院权力超过国王C.国王仍具有否决权D.使资产阶级和容克独立掌权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2至3个选项是正确的。只答一项且正确的,给1分,答两项且正确的,给2分,全部选项正确,给3分;若所答项目中既有正确答案又有错误答案,则不给分,也不倒扣分)27.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B.另设机构,架空专制皇权C.宰相数量逐渐增加D.唐代宰相权力下降28.人类政治文明史上不乏“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制度创新。以下符合这一特征的是()A.三省六部制B.科举制C.邦联制D.三权分立制29.中国古代一位皇帝说:“自始设丞相,不旋踵而亡。今我朝罢主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其中提到的首先设立丞相和罢免丞相的皇帝分别是()A.秦始皇B.汉武帝C.宋太祖D.明太祖30.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A.小国寡民 B.独立自治 C.人民主权 D.轮番而治31.在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确立与发展过程中,美国1787年宪法占有重要地位。下列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的叙述正确的有( )A.使美国确立了联邦共和政体B.为美国独立战争指明了方向C.是一部完善的法律D.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32.xx年1月28日,在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强力敦促下,美国众议院以244票赞成、188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了总额为0.819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这说明()A.总统要对国会负责B.国会有制定法律的权力C.总统享有立法倡议权D.总统能操纵国会的立法33. 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民主共和制的共同点有()A.都保留了封建君主B.都是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C.都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D.都有利于避免独裁统治34.1688年光荣革命对英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A. 从此结束了英国历史上的君主制度B. 从此确立了相对稳定的资产阶级统治秩序C. 使国王处于“统而不治”成为可能D. 意味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建势力相妥协35.19世纪晚期在德国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 “政治民主发展滞后”表现在()A. 实行联邦制B.皇帝掌握国家大权C.帝国宰相只对皇帝负责D.帝国议会由选举产生36. 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否决的法律”。这体现的原则是A.联邦制原则B.中央集权原则C.民主原则D.分权制衡原则三、材料题(18分)37.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内阁制度,下属官员有事题奏,或皇帝颁发诏旨,都是经过层层机构,辗转交送,常常要花费很多时间。军机处则不然,一切均由大臣和章京通同办理,皇帝有谕,随时奉诏承办,而且必须当日事当日毕。摘自历史教学 材料二 在雅典,公民大会是其最高权力机关,在公民大会上,公民自由发言或展开激烈的辩论,共同商议城邦大事,最后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议。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繁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摘自百度百科 材料三 “本宪法所规定的立法权,全属合众国的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众议院应由各州人民每两年选举一次之议员组成,合众国的参议院由每州的州议会选举两名参议员组成之,”摘自1787年美国宪法 材料四 一些公民,不论全体公民中的多数或少数团结在一起,被某种共同情感或利益所驱使,反对其他公民的权利,或者反对社会的永久和集体的利益,造成多数人的暴政。苏格拉底就曾指出:“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没有人愿意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雇佣一个舵手或建筑师或吹笛子的人而在这些事上,如果作错了的话其危害要比在管理国家方面发生错误要轻得多。”摘自付百平论雅典民主法制的局限性请回答: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西两种制度各自的优势,并指出二者性质上的不同。(4分)根据材料二、三,说明雅典公民大会成员和美国国会议员在产生方式上的差异,并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直接原因。(4分)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造成雅典民主政治衰落的制度缺陷。(3分)为避免绝对权力的出现,美国1787年宪法遵循了怎样的原则?若总统与国会间就某一法案出现严重分歧,他们将如何依照宪法行使权利?(7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