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VIII).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042940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VI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VI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VI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VIII)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所给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每题1.5分,共60分。)1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A刺激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到未兴奋部位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递D兴奋传导的方向与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反2对于生物的生命活动的调节,合理说法是()A. 太空失重状态下生长素不能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B. 在太空中根失去向地性是因为生长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C. 胰岛素分泌不足,可能会使机体对脂肪的利用比例增加D. 类风湿性心脏病和艾滋病都是由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陷造成的3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血浆中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盐离子含量无关B. 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C.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网络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D. 内环境稳态有利于细胞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4给正常生活的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溶液后,小白鼠出现休克现象,要使其及时复苏可适量注射()A. 甲状腺激素溶液 B. 葡萄糖溶液 C. 生理盐水 D. 生长激素溶液5在家兔动脉血压正常波动过程中,当血压升高时,其血管壁上的压力感受器感受到刺激可以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减慢和小血管舒张,从而使血压降低,仅由此调节过程判断,这一调节属于( )A. 体液调节,负反馈调节 B. 神经调节,免疫调节C. 神经调节,负反馈调节 D. 体液调节,免疫调节6某患者一只眼球受伤导致晶状体破裂,若不立即摘除,则另一只健康眼睛也将失明。其主要原因是流出的晶状体蛋白进人血液后成为抗原,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会攻击另一只眼球组织。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一现象在免疫学原理相同()A. 少数患者注射青霉素后产生休克反应 B.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理C. 注射流感疫苗后人体产生相应抗体 D. 感染HIV病毒导致人体免疫机能缺失7下列细胞中,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是()A. B淋巴细胞 B. 浆细胞 C. 记忆细胞 D. 效应T细胞8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 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B. 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C. 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D. 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9直接注射抗破伤风芽孢杆菌抗体(途径a)或注射破伤风疫苗(途径b)都可以使人体获得抗破伤风免疫力。则人体内途径a、b相应抗体含量的变化曲线分别是()A. B. C. D. 10每年的12 月1 日是“世界艾滋病日”,xx 年我国宣传活动的主题是“共担防艾责任,共享健康权利,共建健康中国”。下列关于艾滋病的预防措施中不合理的是()A. 拒绝毒品、洁身自爱 B. 医院严防输入含有 HIV 的血液C. 广泛宣传艾滋病的预防知识 D. 对 HIV 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进行隔离11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作材料,在神经纤维的表面放置两个相距23厘米的电极a和b,在图中的刺激点给予较强的电刺激(如图所示)。依据观测到的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所绘出的曲线是()A. B. C. D. 12下图是某低等海洋动物完成某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a处接受适宜的电刺激,b处能测定到电位变化B. b处给予适宜刺激,引起的反应不属于反射C. 能接受各种刺激,引起的反应D. 图中有三个神经元,a处兴奋传导的速率大于c处13下列有关人体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糖浓度降低时,胰岛素分泌增加 B. 大量饮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 过度紧张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D. 血糖浓度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14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 ( )A. 细胞外液 B. 血浆 C. 组织液 D. 淋巴15下列关于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 种组织细胞表面可存在多种信号分子的受体B. 一种信号分子的受体可存在于多种组织细胞的表面C. 胰岛素受体被机体自身抗体攻击可导致自身免疫病D. 突触后膜识别神经递质后导致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16在人体内,以下各组物质可以在同一个细胞中产生的是()A.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B. 甲状腺激素和呼吸酶C. 性激素和促性腺激素 D. 生长激素和淀粉酶17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 人体的细胞外液即体内细胞生活的内环境B. 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无机盐、激素等物质C. 正常情况下细胞外液的各项理化指标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D. 肝脏组织细胞可以直接从血液中吸收葡萄糖等营养物质18下图表示机体内部分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调控内分泌系统的活动B. 感受器下丘脑内分泌腺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C. 若内分泌腺为胰岛,下丘脑能通过途径促进胰岛素分泌D. 若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在寒冷环境中激素分泌量都会增加19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下列正确的是()A. 图中bhcdefB. 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a100%C. “草兔狼”这一关系中,狼粪便的能量属于dD. 缩短食物链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20.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 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B. 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C. 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 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21低碳生活、绿色经济已成为人类共同的目标。下图是碳循环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 过程中能量以CO2为载体进行流动B. 植树造林有助于增强过程而降低大气CO2含量C. 减少对过程的依赖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D. 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22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种群的“J”型增长曲线模型(Nt= Not)中,=增长率1B. 种群增长 “S”型曲线中,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每年都以相同的倍数增长C. 在自然条件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会随气候、季节等因素而变化D. 鱼类养殖过程中,在种群数量接近K/2时进行捕捞有利于鱼类资源可持续增产23下列有关种群和物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一个物种可以形成多个种群,一个种群只能含有一个物种B. 入侵生物的种群数量增长最终将呈“S”型曲线C. 沙丘上造林说明了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D. 农田中的高粱有高有矮,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24某海湾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大型鱼类种类减少,将导致()A. 生物群落发生演替 B. 食物网复杂程度降低C. 食物链的环节增多 D. 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2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态及保护的描述,错误的是()A. 生物多样性是保持生态系统稳态的重要条件B. 保护生物多样性,关健是协调好人与生态坏境的关系C. 就地保护的措施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D. 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是易地保护26用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表所示:时间(天)15913172125293337成虫数(只)6102871131207270302327341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B. 第1729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C. 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D. 第137天,成虫数量呈“J”型增长27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 种群内的个体之间能相互交配繁殖B. 大量诱杀雄性灯蛾会降低灯蛾的种群密度C. 种群内的个体之间会发生种内斗争D. 稳定型种群的种群数量不发生变化28下列关于某生态系统示意图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就是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 图中由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共2条C. 图中的鹰属于第三、四营养级D. 鹰和蛇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29某农场面积约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了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B. 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C. 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D. 由于鹰的捕食,黑线姬鼠的年龄组成有可能发生改变30某同学在进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根据实验的结果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下列有关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A. 在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不同阶段,可能具有相同的增长速率B. 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其年龄组成为稳定型C. de段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营养物质缺乏和代谢产物积累D. 本实验中不存在对照,酵母菌个体数常用抽样检测法获得31某种群的年龄组成如图甲所示,增长曲线如乙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图甲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B. 图甲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C. 图甲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D. 图甲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32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可导致害虫A的爆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对此,不合理的解释是()A. 新的种间关系不利于害虫A B. 新的群落空间结构不利于害虫AC. 乙和害虫A存在互相抑制的竞争关系 D. 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33为调查某人工鱼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用渔网捕获了80条鱼,其中鲤鱼15条,做标记后又放回池塘,半个月后又捕获了100条鱼,其中有标记的鲤鱼6条,没有标记的鲤鱼12条,则该池塘的鲤鱼大约有()A. 18条 B. 15条 C. 30条 D. 45条34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A. 全部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B. 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C.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物群落35在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过程中,生态恢复是一项重要工程。在恢复生态系统中的某一濒危物种时,我们希望该物种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是A. B. C. D. 36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生物组成一个生物群落B. 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C. 群落中,生物种类越多,生存斗争越激烈D. 群落的结构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变化37如图中曲线、分别表示某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则( )A种群在c点之前呈“J”型曲线增长,c点之后呈“S”型曲线增长B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a点对应的时期CC点时该种群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较稳定D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变化受食物、栖息地的影响38下图是描述生命现象的模型(部分),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若A代表人体下丘脑,a为一次饮入大量水,则b、c可分别代表抗利尿激素和尿量增加B. 若A代表洋葱表皮,a为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则b、c可分别代表液泡体积和吸水能力增大C. 若A代表棉铃虫种群,a为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升高D. 若A代表小鼠机体,a为胸腺发育不良,则b、c可分别代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力下降。39科学家发现了一个新的野生水稻种群,这个种群可能会对水稻新品种的培育有重要的利用价值。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A. 直接价值 B. 间接价值 C. 潜在价值 D. 生态价值40如图表示某海域鲅鱼的种群增长速率随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a点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c点为衰退型B. a点和c点种群增长速率相同,所以种内斗争程度相同C. 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该海域鲅鱼种群的K值为2bD. 用标志重捕法估算该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易于被捕食,则估计值偏低第卷(非选择题 共40分)二、非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卷答题卡上,共4小题。) 41(10分)如图表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表示不同激素,A表示某种腺体。请分析回答:(1)图中代表甲状腺激素的是_ (填序号)。(2)图中腺体A分泌的激素是_。(3)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后,的分泌量将_。(4)血液中的含量达到一定浓度,会_ (填“促进”或“抑制”)和的分泌,进而使的分泌量减少,这种调节机制称为_。42(10分)科学家研究发现一种树突状细胞(DC细胞),在免疫反应中有强大的摄取、处理和传递抗原的功能。图示DC细胞参与免疫的过程,请回答问题:(1)DC细胞能通过 方式将外来抗原摄取入细胞内,将其分解;同时,免疫调节也可对付体内的异常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 功能。(2)DC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特定的结构能与T细胞表面有识别作用的 相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从而激发T细胞出现免疫效应,此过程称为细胞间的信息交流。(3)T细胞发生免疫效应时,它产生的 可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效应T细胞也能直接作用于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发生 免疫。43(10分)图1为某温带稀树草原食物网的一部分示意图,图2为某生物的种群密度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图,请据图回答:(1)在图1所示的稀树草原食物网中,共有食物链_条。(2)在图该食物网中,狼属于第_营养级,狼与兔的捕食与被捕食过程中,反应敏捷的兔和跑得快的狼均能很好地生存。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分析,信息传递能够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3)采用样方法调查该稀树草原中风信子的种群密度,选取样方的关键在于_。(4)若图2所示的种群为某鼠种群。在C点时,鼠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为_。在没有迁入和迁出的情况下,该种群数量每年均以150%的速率(出生率-死亡率)增长,若该种群初始数量为N,则两年后它们的数量将达到_。(5)多年来,该稀树草原牧民大力植树种草,使草原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牧业产量呈持续增长势头,说明人类活动能影响群落演替的_,也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得以增强。44(10分)城市中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污水排放量增加。为解决居民生活饮用水问题,某水厂建设了水源生态湿地。下面为人工湿地群落组成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湿地中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一个_。沼泽湿地在蓄洪防旱方面有重要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价值。(2)湿地中芦苇、绿藻和黑藻等植物的分层配置,体现了群落的_结构。群落中物种组成的多少称为_。(3)控制污水流入人工湿地的速率,除有利于有机污染物被充分分解外,还有利于植物充分吸收污水中的无机盐,使出水口处的水质达到饮用标准。废水不能过量流入人工湿地,说明生态系统的_是有一定限度的。(4)实地调查中发现、该湿地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其群落演替类型是_。(5)输入该人工湿地的能量是_。(6)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建立一个集污水净化、休闲、养鱼为一体的新型人工生态系统,其主要目的是设法调整能量关系,使_。甘谷一中xx第二学期级第一次月试高二生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15 CCABC; 610 BBABD; 1115 CCCBD; 1620 BDCCC;2125 CADBD; 2630 CDCCD; 3135 ACDBC; 3640 CCDCC;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41.(每空2 分,共10分)(1) (2)促甲状腺激素(TSH) (3)增加 (4)抑制 (负)反馈调节 42.(每空2分,共10分)(1)胞吞 防卫、监控和清除(2)受体(特异性受体)(3)淋巴因子 细胞 43.(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0分)(1)5 (2)三、四、五 调节种间关系 (3)随机取样(4)增长型(2分) 6.25N(2分) (5)速度和方向(2分)44.(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0分)(1)生物群落 间接 (2)垂直 丰富度 (3)自我调节能力 (4)次生演替 (5)太阳能和污水有机物中的化学能(2分) (6)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