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普通班).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043009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普通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普通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普通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普通班)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爆发于非洲的埃博拉疫情以其蔓延速度快、死亡率高震惊了世界,世界卫生组织也集中力量加快对此疫情的研究,经过不懈努力,xx10月,科学家终于发现了对抗埃博拉病毒的抗体。上述材料说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直接创造存在思维对存在具有反作用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认识之物ABCD2.哲学的性质注定了它必须做“在黄昏中起飞的猫头鹰”,也就是“事后诸葛亮”;但它一旦产生又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成为“高鸣报晓的雄鸡”,也就是“事前诸葛亮”。哲学成为“事前诸葛亮”,体现在()为社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直接改造客观世界批判旧制度和旧思想,更新人的观念A. B. C. D.3.近来,“时间都去哪儿了”成了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人们纷纷感慨时间易逝、岁月无情。这说明:()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事物的性质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时间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对时间的感慨取决于主体的心理感受A. B. C. D.4.当下快节奏的生活、工作难免给年轻人带来的压力。他们借助“都行“可以”“随它去”“没关系”这些“佛系”观念,舒缓内心的焦虑和抑郁,找寻力量温暖内心。这主要体现了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B.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直接现实性C.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D.主体和客体的作用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完成5.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这是因为( )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C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D世界观体现方法论6论语子路里有一句著名的成语:欲速则不达。当时孔子弟子子夏做了莒父这地方的县长,向老师问政治。孔子给他指点迷津,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欲速则不达”的哲学寓意是A.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B.要提高办事效率,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C.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D.要取得事业成功,必须按常规办事7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在其著作大设计中说:“宇宙创造过程中,上帝没有位置没有必要借助上帝来为宇宙按下启动键。”针对霍金的观点,英国不同教派宗教领袖联手发表言论,反对霍金的说法。二者之间争论的实质是:( )A.世界是可知还是不可知的 B.思维和存在谁是世界的本原C.世界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D.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8.扎比瓦卡是xx俄罗斯世界杯足球赛吉祥物,该吉祥物以西伯利亚平原狼为蓝本。在俄罗斯民间故事伊万王子与灰狼里,狼是忠诚勇敢的化身,扎比瓦卡,俄语意为“进球者”。国际足联和世界杯组委会称将其提名为吉祥物,旨在强调忠诚勇敢的重要性,这说明()A. 意识活动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B. 意识能够决定社会的发展C. 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D. 意识能创造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事物9.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生产的“沃森人工智能大脑”,采用最新的原子存储技术,信息处理能力相当于40亿个人类神经突触,它已经成功诊断过顶尖医学专家都难以确诊的疾病,而且还能以99的准确率说明诊断资讯。这说明()“沃森”延伸了人脑功能,但它不能替代人脑人工智慧具备了超越人类的思维判断能力“沃森”的诊断活动是对人的意识活动的模拟人工智能装置是形成意识活动的物质基础A. B. C. D. 10.“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11.有研究表明,“暗物质”和“暗能量”约占宇宙物质总质量的96%。科学家预计,如果我们对暗物质和暗能量有了突破性的认识,人类的宇宙观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人们对时间、空间和物质等的看法也将和过去有所不同。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发展B. 哲学可以锻炼人们的思维能力C.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2.“荷叶罗裙一色载,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王昌龄的这首采莲曲,似乎可以让我们闻到荷花的清香,窥见采莲女的妩媚、品出采莲女歌声的悠扬,让人沉浸在清新、生动的采莲意境中。这首唐诗所营造的意境是诗人对采莲场面的艺术性加工内心世界的物化场景对采莲活动的创造性描写主观想象的智慧源泉A. B. C. D. 13.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谈到哲学时说:“哲学很重要,很多学问做深了,都会碰到哲学问题。数学是这样,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都是这样。所以科学家一定要研究一点哲学,要懂哲学。”他之所以这么讲,主要是因为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B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C哲学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D哲学探究的是世界的本质和普遍规律14.人工智能也会进行音乐创作!xx2月18日,谷歌推出了一款钢琴机器人AIDuet,它会记下你用电脑键盘敲出的音符,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在一个类神经网络中进行识别,找到其中的旋律模式。接着,还有可能自行生成一些音乐旋律,来回应你。材料表明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人工智能优于人脑机能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A. B. C. D. 15.“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这一说法( )A.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它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B.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它认为有一个主宰万物的天C.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它坚持人与规律的统一D.是机械唯物主义观点,它割裂了人和自然的关系1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问题。A. 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B.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C.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D.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17.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有句名言:“水是万物之源。”此观点有合理之处,但也有不足之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A.不能把世界看成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B.否认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历史观上却是唯心的D.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18.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19.xx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的发现表明,生物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像一个工厂,会生产和输出许多物质,这些物质被包裹在囊泡内运输到细胞周围和细胞外。细胞内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发现,特别适用于解释一些疾病发生的原理,并研发药物以用于治疗。这说明( )A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B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C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D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0. 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的内容,如“地冷宜亲火,楼高可摘星”反映伦敦的阴冷气候和城市风貌:“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给远方亲人带来的喜悦。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没有被反映着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A. B. C. D.21.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美食文化,让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们从美食中体味深厚的文化意蕴,表明( )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总是融合在一起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统一于人的实践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没有固定界限和本质差别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A.B.C.D.22.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说,自己的作品与家乡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艺术风格也深受故乡的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的影响。莫言独具特色的小说创作揭示的哲学道理有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意识反映客观存在的方式可以而且应当是多种多样的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反应者的个性、能力和素质A.B.C.D.23.内蒙古兴隆沟遗址出土的陶人,是目前所知形体最大、形象最逼真、表情最丰富的红山文化整身陶塑人像。专家依据发现陶人的区域、供奉的房间以及服饰佩戴,确定这尊陶人的身份是红山文化晚期的巫者或王者,并将其称为“中华祖神”。这一研究成果反映了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可以揭示历史之谜B.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一个理想的事物C.人的认识受自身立场、观点、方法等因素的制约D.人们可以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24.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下列能正确反映意识产生的历史演进顺序的选项是滴水穿石根系沃土敬德保民犬吠非主A.B.C.D.25.现实世界的空间是三维的,绘画作为平面艺术是二维的。画家在二维平面所画的,只能是三维现实空间中实际物体的一部分,而人脑则通过这个部分将其想象成完整情形。这种现象表明,意识是A.对客观对象本质的反映B.对客观对象能动的反映C.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D.对客观对象的直观反映26.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说明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A.B.C.D.27.孟子曰:“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下列与材料蕴含的哲学观点相同的有“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心染则国土染,心净则国土净”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ABCD28.xx3月15日,谷歌人工智能AlphaGo程序与韩国九段世界冠军李世石之间进行的五番棋对决,以“阿尔法狗”4比1获胜收官,人类败北,面对人工智能对整个人类带来的冲击,有网友戏称“阿尔法狗”“脱了马甲还是人操控”。材料说明人工智能是人脑的延伸,在某些功能上可以替代人类人工智能虽然也有意识,但不如人类的情感丰富细腻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产物,人工智能也有意识意识是人脑特有的功能,人工智能始终不具有独立意识A. B. C. D.29.“如果你无法成为山顶的青松,那就做山谷的小树吧。”“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就成为一颗星星吧。”这告诉我们,人要想事业有成就应该()A.从自己的爱好出发 B.从自己的理想出发C.从自己的需要出发 D.从自身的实际出发30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改革开放近40年来对社会主要矛盾判断首次发生变化。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个新的重大政治论断,对于深刻理解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具有重要意义。做出这个新的重大政治论断的唯物论依据是( )物质决定意识,我们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意识的变化促进客观世界的改变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能追溯过去和预测未来A. B. C. D. 31.xx5月8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引用庄子人间世“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的典故,强调在我国,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最终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引起强烈反响。习近平总书记此处用典意在告诉我们( )A马克思主义是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的大道B哲学社会科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马克思主义为社会发展提供具体方法指导D哲学社会科学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32马克思通过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利用费尔巴哈的唯物论作批判的桥梁,完成了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继承和超越。材料告诉我们A.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自然科学前提 B.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阶级基础C.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D. 德国古典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33中华民族是智慧的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创造出许多谚语、俗语、成语和优美诗句,它们富含着深深的哲理。下列俗语、成语与其哲理分析对应正确的是( )闭门造车做事主观,不从实际出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思维与存在不具有同一性。方生方死;朝令夕改否认事物的相对稳定和静止。掩耳盗铃;画饼充饥正确地发挥了主观能动性。A B C D 34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指出:“无论改什么、改到哪一步,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不能变,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不能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不能变。”这三个“不能变”说明了( )A 事物的静止往往离不开意识的主动创造性B 事物的运动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C 人们能够通过事物的运动而作出超前判断D 事物的运动和静止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35视错觉就是当人观察物体时,基于经验主义或不当的参照形成的错误的判断和感知,是指观察者在客观因素干扰下或者自身的心理因素支配下,对图形产生的与客观事实不相符的错误的感觉。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视错觉的例子有很多。比如:把两个有盖的桶装上沙子,一个小桶装满了沙,另一个大桶装的沙和小桶的一样多,当人们不知道里面的沙子有多少时,大多数人拎起两个捅时都会说小捅重得多。他们之所以判断错误,是看见小桶较小,想来该轻一些,谁知一拎起来竟那么重,于是过高估计了它的重量。这就是视错觉。这表明( )错觉的客观存在表明了其具有物质性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有时并不是物质的反映意识依赖于物质,错觉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错觉是在一定条件下主体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A B C D 36资治通鉴作为我国最伟大的著作之一,一直备受后世统治者推崇,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正道”,意思是说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解惑当时统治,这是因为(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事物运动有其固有的规律A B C D 37. 下列成语与漫画(作者:石松涛)蕴含的哲学道理一致的是( )A. 守株待兔 刻舟求剑B. 坐井观天 盲人摸象C. 拔苗助长 缘木求鱼D. 固步自封、墨守成规38十九大报告提出,围绕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由此可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概括和总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内容A B C D39“晨起看竹,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对此解读正确的是画中、胸中之竹是眼中之竹的主观映象眼中之竹是画中、胸中之竹的具体内容画中、胸中之竹源于画家的智慧和灵感画中、胸中之竹是对眼中之竹的复制和再现A B C D40.新华网刊文称,“人生必须放下四样东西”。其中,具有主观唯心主义色彩的观点是放下压力:累不累取决于心态放下懒惰:奋斗改变命运放下狭隘:心宽,天地自然宽放下烦恼:快乐其实很简单A. B C D二、非选择题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围场县境内。历史上,塞罕坝曾是“林苍苍,树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皇家猎苑,但由于上个世纪初日本侵略者掠夺性的采伐和过度放牧,塞罕坝蜕变成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沙起好荒凉”的沙地荒原。新中国成立后,林业部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和科学的规划设计,1962年2月,决定建立林业部直属的塞罕坝机械林场。通过塞罕坝两代人近50年的艰苦奋斗,在极端困难的立地条件下,在140万亩的总经营面积上,成功营造了112万亩人工林,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初期的11.4%提高到现在的80%,林木总蓄积量达到1012万立方米,塞罕坝人在茫茫的塞北荒原上成功营造起了全国面积最大的集中连片的人工林林海,谱写了不朽的绿色篇章。如今,建场时营造的树苗,已经变成了浩瀚林海,正发挥着无可替代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造福着当地,泽被着京津,恩及着后世。xx8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塞罕坝时指出,“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结合材料,运用“自然界的物质性”的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后塞罕坝人是如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持之以恒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8分)(2)结合材料,运用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分析说明塞罕坝是怎样从皇家猎苑到沙地荒原再到生态文明建设范例的?(10分)42.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材料:闽西C县是“红军故乡、红色土地、红旗不倒”的革命老区,也是地处深山,“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省省级扶贫重点县。如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C县人民不等不靠,主动出击,他们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攻坚克难、勇闯新路”的苏区精神为指引,确立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和产业强县战略。他们克服资金、土壤环境等困难,开展小流域的生态综合治理,通过种草植树防治水土流失,在保持水土基础上又发展经济作物,几年的努力,昔日草木不生的“火焰山”变成瓜果飘香的“花果山”; 依靠悠久的客家历史文化、“红色小上海”的红色文化及山清水秀的绿色生态文化等资源,围绕旅游带动发展,他们创造性提出“一江两岸”的旅游策略,整合汀江两岸自然、历史、红色等旅游资源,开展景点旅游、开发乡村旅游、延伸开拓旅游相关产业。经过多年分步实施,C县呈现出经济发展、生态良好,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的良好发展势头。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作用”知识,分析“苏区精神”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10分)43、材料一:近几年闪耀荧屏的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一些综艺节目的版权和模式,都是从海外引进的。这引发了人们对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问题的思考。材料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提高文化开放水平要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分析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如何坚持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12分)高二政治1-5CDCCB 6-10ABAAC 11-15ABDDC 16-20BDBAC 21-25CBAAB 26-30ACCDB31-35ACADD 36-40CCAAB41.(12分)(1)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是人类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我们在利用和改造自然时,应尊重和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4分)新中国成立后,塞罕坝人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在利用和改造自然时,做到了尊重和保护自然,坚持了绿色发展理念,取得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4分)(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上个世纪初期,日本侵略者违背客观规律,掠夺式采伐和过度放牧,使得塞罕坝从皇家猎苑变成了沙地荒原。(5分)在规律面前,人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新中国成立后,两代塞罕坝人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规律,经过艰苦奋斗,改变了塞罕坝的面貌,使之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范例。(5分)42(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C县人民坚持“求真务实”、“勇闯新路”,从县情出发确立发展策略,创造性提出“一江两岸”的旅游策略,以旅游业的发展带动该县经济社会发展。(3分)(2)意识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指导人们有效的改造世界。“苏区精神”指导C县人民科学谋划、合理实施,促进了该县经济社会发展。(4分)(3)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C县人民“坚定信念、攻坚克难”,他们不等不靠,主动出击,克服困难,促进该县生态文明建设。(3分)43、(12分)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坚持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4分)规律具有客观性,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坚持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要正确把握文化发展规律,深刻把握时代发展潮流。(4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坚持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要树立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充分肯定自身文化价值。(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