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专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6042607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达州专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达州专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达州专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测试卷本试卷分为卷、卷和卷三部分。全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24分)一、基础积累(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B )A痴想(c) 凝成(ln) 宽恕(sh) 派遣(qin)B慷慨(ki) 短暂(zn) 喧腾(xun) 蜿蜒(wn)C殉职(xn) 热忱(chn) 坍塌(dn) 酬劳(chu)D狭隘(i) 溜达(li) 纯粹(ci) 鄙薄(b)【点拨】A.痴(ch)想,凝(nn)成;C.坍(tn)塌;D.纯粹(cu)。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A拈轻怕重麻木不仁惊荒失措B莫不关心精益求精不毛之地C刨根问底战战兢兢犹豫不绝D精疲力竭记忆犹新瞻前顾后【点拨】A.荒慌;B.莫漠;C.绝决。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C )A90后的求职者,要求工作时间相对自由,而且往往见异思迁。B据说这种“章光101”神药,能让你的头发由“不毛之地”变得乌黑发亮。C车展上,漂亮的模特,华美的装饰,簇新的车辆,让人头晕目眩。D许多人看到老人摔倒,并非麻木不仁,而是心存疑虑,担心引起误会。【点拨】“头晕目眩”形容头晕眼花,感到一切都在旋转,有时也形容被繁琐的事情弄得不知所措。这里不合语境。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A在那个年代,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B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使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C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达州的空气更加清新。D现在大多数孩子在家中只知道接受爱,不知道感受爱,也不会付出爱。【点拨】A.主客倒置,改为“我与报纸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B.两面对一面,删除“能否”;C.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删除“通过”或“可以使”。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同志为悼念加拿大医生白求恩而写的一篇议论文。文章主要采用了夹叙夹议和对比的写法,赞扬了白求恩的精神。B诫子书的作者是诸葛亮,字卧龙,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忠武侯。C“寒舍”是对别人称自己的家,“晚生”是后辈对前辈谦称自己。D“我的心在瘦弱的胸腔中怦怦跳动,我努力向上爬着。”一句中“瘦弱”“爬”分别是形容词、动词。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甲】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乙】周公诫子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注释】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或封号。骄士:轻视人才。骄,怠慢,轻视。轻:轻贱。一沐三握发:洗一次头发,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一饭三吐哺: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接待宾客。宽裕:宽大,宽容。守:保持。恭:肃敬;谦逊有礼。荣:荣华富贵。尊盛:位高势盛。卑:低下。贵:地位显要。哲:明智,聪明。博闻强记:见闻广博,记忆力强。由:奉行,遵从。6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A又相天子(辅佐) B可不慎欤(谨慎,慎重)C非宁静无以致远(送给) D非学无以广才(增长)7下列各句中加点“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B )A周公诫之曰 B犹恐失天下之士C守之以恭者 D学而时习之8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A【甲】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要以德修身。B【甲】文认为人才具有志、学、才三个条件,其中学最重要,一个人要想成才,只要勤学就够了。C【乙】文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D从【乙】文可看出周公具有谦虚谨慎、善于吸纳人才的品德。第卷(阅读感悟 共56分)三、翻译、感悟,鉴赏、默写(17分)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夫此六者,皆谦德也。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2)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如果)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10人才是社会的栋梁,只有具有才能,才会受到器重。你打算怎样成为一个有用之人?(2分)示例:首先要立志,树立远大的目标,其次要静心,将心思专以治学,只有勤奋学习,最终才能成为有用之人。11诗歌鉴赏。(4分)【甲】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乙】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1)说说【甲】词“惊起一滩鸥鹭”中“惊”字的妙处。(2分)“惊”字既暗写出了船行之快,又生动地写出停栖在小洲上的鸥鹭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2)【甲】【乙】两首词分别是词人南渡前后的作品,它们在情感上有何不同?(2分)【甲】词:愉悦、欢快、热爱生活;【乙】词:悲伤、愁苦、孤单寂寞。12根据提示,用作品原句填空。(7分)(1)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2)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3)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4)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用“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迈体弱,但仍想守卫边疆报效祖国的心愿。(5)诫子书中诸葛亮总结一生经历,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的千古名句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四、现代文阅读(29分)(一)(16分)冰心先生的泪与梦舒乙1994年,是甲午海战一百周年,冰心先生打春天起就想写文章纪念它。有一次我去看她,一见面她就说:“我要写一部大作品!”说这话的时候,她表情很严肃,绝不是在说笑话,我着实大吃一惊。她这些年,是不写长文章的。她的文章一篇赛一篇短,差不多都是千字文,最短的不过才五十几个字。写短文是她近年的一种文学主张,她主张文章要精练,要短小,绝不说废话,没有虚词,要干脆利落。这次,居然要有“大作品”,这还了得!冰心先生说她要写甲午海战。现在知道甲午海战实况的人已经很少了,她说她知道得相当多。是她的父亲告诉她的,是她父辈那些海军将领朋友告诉她的。而他们都是甲午海战的参加者,连她的母亲也是甲午海战的间接受害者。冰心先生开始细心而热情地准备创作这部大作品。我看见她桌子上放着好几部不同的中国海军史,都挺厚的。她还请海军司令部派人来她家。她详细地向这些前来的海军军官询问有关海军的情况。以前的和现在的。诸如现在海军有没有上将,有没有巡洋舰。军官们很惊讶,怎么冰心会对海军这么熟。老太太笑眯眯地说:“我最爱海军,我是在水兵中长大的。”可是。冰心先生竟没有写成,不是因为生病,而是因为哭。每次提笔,她便大哭。哭得完全不能写。一边哭,一边说:“气死我了!气死我了!真可恨!真可恨!”她是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真可恨。我领略过几次冰心先生的哭,那是一种真正的冰心先生的哭。那是一种真正的大哭,很吓人。双手捂着脸,号啕大哭,声泪俱下,荡气回肠,毫不掩饰,不管当着什么人。来势极猛,像火山爆发,是一种最真挚的感情的流露。我从此知道什么叫豪恸大悲。暑天八月,我又去看她。她的家人悄悄告诉我,她清晨又曾大哭,只缘想写甲午海战,竟不能提笔,完全没法写下去。我愕然,深深地被她的深仇大恨所感动。以后,冰心先生病倒,住了院。一部大作品,就这样没能写成,实在可惜了。不敢说它必是杰作,但以冰心先生态度的真诚、思想的敏锐、文笔的清晰,它肯定会是一部用心血凝结成的作品,字字都能淌得出血和泪来。有深仇有大恨必有大情,这是能出佳作的基础。十年前,吴文藻先生病逝时,来了许多吊唁的友人和学生,冰心先生当着人没有落过泪。谁都知道,她和吴先生是模范恩爱夫妻。她把泪藏在心里,坦然度过了那段最痛苦的日子。后来写成一篇纪念长文。文字却非常活泼,还写了大量吴先生的笑话。可见,她并不有泪轻弹。冰心先生的豪恸全是为了可爱的朋友,为了多难的祖国。为了民族遭遇的屈辱和劫祸,多少次了,都是这样。她是一位真人,坦诚而透明,她落的泪,就是她的诗,一种最激烈、最博大、最无私、最奔放、最抒情的诗,字字都厉害,铿锵有声。13标题“冰心先生的泪与梦”中的“泪”因何而流?“梦”指的是什么梦想?(4分)标题“冰心先生的泪与梦”是贯串全文的线索。“泪”是因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而使“祖国多难”“民族遭遇的屈辱和劫祸”流下伤心而又愤怒的泪。“梦”指的是“要写一部大作品”纪念甲午海战一百周年的梦想。14选文中写“吴文藻先生病逝时,来了许多吊唁的友人和学生,冰心先生当着人没有落过泪”,这件事情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运用了衬托对比的表现手法,突出冰心先生有泪不轻弹,她的豪恸大悲全是为了可爱的朋友,为了多难的祖国,为了民族遭遇的屈辱和劫祸。15请结合文本,概括说明选文中加点短语“火山爆发”的比喻义。(3分)用“火山爆发”来比喻冰心先生的哭“来势极猛”,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冰心先生“豪恸大悲”的情景。16主张写短文的冰心为何“要写一部大作品”?最后又是什么原因致使她没有写成这部大作品?(3分)(1)想要把自己所知道的甲午海战实况写出来让后人了解并记住那段历史,同时祭奠甲午海战的父辈及像母亲一样的间接受害者。(2)因为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为民族遭遇屈辱和劫祸而哭,哭得不能提笔,完全没法写下去。17细读全文,联系拓展材料,回答问题。(3分)【材料】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了。什么苦楚,什么怨屈都受得了。冰心先生94岁高龄,还打算写一部关于甲午海战大作品,虽然最终没有完成,但是她的爱国情怀是永不磨灭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如何弘扬爱国精神?示例:跟党中央保持一致,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报效祖国打下坚实的基础。(二)(13分)单车倚斜阳几年前,在朋友的怂恿下买了一架旅行车,没想到骑车渐渐成了我这几年最喜欢的运动。周末闲暇时,常常一个人骑着车沿着河堤路徐徐而行。特别是在这春暖花开时节,杨柳依依,不时会撞见一树一树的繁花,心情雀跃。有时骑车出城,或上善公园,或高铁新区。田畴沃野,村庄错落,近水远山,都氤氲着春天的喜悦之气。游走其中,如入画布,景不醉人人自醉。而最醉人的莫过于骑行在旷野的斜阳之下,一抹晚霞,或如血残阳,宁静高远又辽阔的意境,岂止一个醉字形容得了?记得第一次远行,也是一个春日,和朋友去熊耳山和抱犊崮。一日爬两座山,骑行一百三十余里,回来行至山亭区徐庄镇时,已是夕阳在山。群山环绕中的小镇,宛若世外桃源。一条公路如带,向天边延伸,少见行人。偶有汽车从身旁疾驰而过,带来的却是苍茫的孤独感。夕阳渐渐拉长我们的身影时,我突然领悟了那些骑行在川藏线上的行者,为什么会在夕阳下,面对着群山旷野,匍匐在大地上,泪流满面。其实,很多人心中有着这种梦幻,遥远又缥缈,似不真实。而当你邂逅时,带来的却是对生命的惊喜与顿悟,又怎能不泪奔!喜欢马致远的那首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漂泊天涯的旅人,身处异乡,面对此景,情以何堪?悲凉中生出悲壮,而悲会比喜更让人刻骨铭心,更能彻悟生命。没经历过彻骨的悲与痛,人生怎会真实与完整,怕只会流于生命的表层。我常把单车比作那匹瘦马,如能身临异乡的枯藤老树,小桥流水,也许不会有一丝的悲伤了。千年的岁月,已把空间压缩在方寸之内,何来那彻骨的乡愁?体会到的可能就是那触动灵魂的惊喜与顿悟。以至于那次回来,因劳累挂了几天的吊瓶,面对妻子找罪受的埋怨时,却没有一丁点的后悔。因为不经历过,无法明白那种体验所带来的喜悦。后来,我和朋友在骑行去临沂的342省道上又邂逅夕阳。依旧远山含黛,葱翠的行道树外,远处依稀烟火人家。颇有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意境。夕阳在背,仍不急不躁地骑行,不时哼着跑调的歌曲,在他人眼中,岂不是一道风景?而那次绕道沛县去徐州,进徐州市里时,也是黄昏。从徐州的西北郊去云龙湖,一路夕阳相伴。我是第一次穿行在城中的山里,远看无路,车隐山中。异地的天空总是那么新鲜,夕阳的余晖洒满城市。骑行在陌生的城市,望着如流的人群,顿时有种人在旅途的感觉。其实,每个人都走在路上,也走在人生的路上。到处是风景,我们又能经历多少?突然想起一句话:人生有两条路,一条用心走,叫作梦想;一条用脚走,叫作现实。心走得太慢,现实会苍白;脚走得太慢,梦不会高飞。这是个快节奏的社会,为了更好地生活,每个人都在忙忙碌碌。忙碌中慢慢变得浮躁起来。多像一只蜜蜂,只盯着花蕊,却忽略了花的美丽。别忘了,生命中还有另一种梦想,另一种体验与感悟。别相信来日方长,一架单车,或许就能让梦想飞翔。18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子。(2分)运用比喻的修辞,“如入画布”这一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一路骑行所见到的春天繁花似锦的景象。运用拟人手法,“氤氲着春天的喜悦之气”形象地写出了面对春天美景作者内心的喜悦和骑行的惬意。19文章三段都写夕阳,意境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2分)第段写夕阳渐渐拉长我们的身影,此时群山环绕中的小镇,宛若世外桃源。一条公路如带,向天边延伸,少见行人。给人带来苍茫的孤独感,带来对生命的惊喜与顿悟。第段写夕阳在背,仍不急不躁地骑行,远处依稀烟火人家。颇有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意境。夕阳在背,不时哼着跑调的歌曲,成为他人眼中的一道风景。写出了骑行的惬意。第段是写骑行在陌生的城市中,夕阳西下,增添了一种人在旅途的感觉。20文章的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3分)文章的线索是骑车出游。结构上贯串全文,也暗示主旨:生命中还有另一种梦想,另一种体验与感悟。21请探究文章结尾画线句的意蕴。(3分)骑车挑战人生,丰富人生阅历,感受生活美好。换一种生活方式,可能就会改变人生的梦想追求。人不能仅仅是忙忙碌碌,在忙碌中很容易慢慢变得浮躁,生命中还有另一种梦想,另一种体验与感悟。22细读全文,联系拓展材料,回答问题。(3分)【材料】我骑着自行车出发/天不怕地不怕/我心中的梦想不会倒下。像自行车一样的梦想不需要复杂/一步一步向前踏。我应该不是千里马/只管不要停下/就让梦想在你手里开花。(梦想自行车歌词)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单车依然存在,帮人圆梦。你是如何看待单车人生的?示例:单车打通了出行的最后一公里,缩短梦想的距离。单车骑行,健康长寿。单车旅行,快乐人生。五、语言综合运用(10分)23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3分)这流沙河的妖怪,因为在天有罪,堕落此河,忘形作怪。他曾被菩萨劝化,愿归师父往西天去的。(1)这段文字出自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选段中的妖怪是沙悟净。(2)写出一个与流沙河的妖怪有关的内容。蟠桃会上打碎琉璃盏。24综合性学习。(7分)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班里准备在这天下午3点在教室开展关于读书的主题班会活动。假如你参与了这次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1)为营造活动氛围,教室里需要张贴几条名人语录,请你推荐一则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包括作者和名言)。(2分)莎士比亚: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2)“小演说家”明明准备在活动中做“我是如何读书的”主题演讲。他为撰写演讲稿搜集到以下三则材料,但有一则不符合他演讲的主题要求,请你帮他找出来,并说明不符合要求的理由。(3分)材料一:现在常听人说:“多读杰作,学取技巧。”这话是不错的,但倘使他读杰作的时候,心里总惦记着“快学技巧呀”,他在杰作的字里行间时时都发出“这是不是技巧”的问号,那他决学不到什么技巧。(节选自茅盾论“入迷”)材料二:那些有学问对我有用处的书,我用吃橄榄的办法阅读,反复咀嚼,徐徐品味;那些有学问然而对我用处不大的书,我用吃甘蔗的办法阅读,啜其甜汁,吐其渣滓。材料三:最近,东方图书市场内各类包装精美的高价图书特别畅销,不少人买它是要作为礼品送给亲戚朋友的。对此现象,有关学者认为,将包装精美的图书作为礼品送给别人,虽然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人们对文化的重视,但如果仅限于此,就会流于形式,导致读书浮华风气的蔓延。材料三不符合要求。因为材料三是对社会上读书浮华风气的批评,与演讲的主题无关。(3)4月22日下午,你去邀请语文老师王老师参加这次班会活动。请你将对王老师说的话写出来。(2分)示例:王老师,明天下午3点我们班将在教室里开展关于读书主题的班会,请您到场指导。可以吗?第卷(交流表达 共40分)六、作文(40分)25按要求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1)大海之于高山,是另一个地方;乡村之于城市,是另一个地方;社区之于校园,是另一个地方远方对于眼前,未来对于当下,书中世界对于现实生活也都是另一个地方。凝视自己的生活,遥望另一个地方,我们思潮涌动,我们好奇神往那么走,到另一个地方去。这是生活的变奏,是内心的召唤,是精神的指引。请以走,到另一个地方去为题,写一篇文章。(2)以成长中的二三事为题,写一篇文章。写作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本卷中的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