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040262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按顺序它们分别应代表A. 儒、道、墨、法B. 墨、儒、法、道C. 法、儒、道、墨D. 道、法、墨、儒【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是指道家,道家提倡清静无为、顺应自然;“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指的是法家,法家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是墨家,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指的是儒家,儒家主张“仁”的思想,主张为政以德。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百家争鸣思想。本题抓住题干中对各思想流派描述的关键词,结合各流派思想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2. 下列各项符合道家观点的是A. 清心寡欲,顺应自然B. 爱人如已,崇尚和平C.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 善于权术,独操威柄【答案】A【解析】略3. 如果介绍孔子,下列表述中你不会采用的是A. 生活在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B. 思想核心是“仁”和“礼”C. 伟大的教育家,被誉为“万世师表”D. 著有论语产生重大影响【答案】D【解析】略4. 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A. 不以人助天B. 制天命而用之C.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D.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不以人助天”,出自庄子,就是不要以人为之心越俎代庖,去干预自然的进程,符合题意,A正确。“制天命而用之”,是荀子的思想,主张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造福人类,排除B。“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道德经,意思是天地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天地生了万物,并没有想取回什么报酬。与题干中的崇尚无为没有关系,排除C。“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出自荀子,意思为大自然的运行有其自身规律,这个规律不会因为尧的圣明或者桀的暴虐而改变,与题意不符,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的思想。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各选项中语句的意思,再结合所学百家争鸣中各思想流派的思想主张加以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答案。5.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A. 君子、侠客、隐士、英雄B. 英雄、侠客、隐士、君子C. 君子、侠客、英雄、隐士D. 英雄、隐士、侠客、君子【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6. “大一统的封建帝国需要这样一种宗教:用统一的神权来神化君权,用祖先崇拜来巩固宗法等级制度,用天定的禁欲主义清规戒律来束缚民众,用教主崇拜来管制思想经历两次改造,儒家变为儒教,孔子抬高为被崇拜的偶像。”使“儒家变为儒教”的两次改造指的是A. 孟子主张施行“仁政”;董仲舒提出“存天理,灭人欲”B. 荀子提倡“仁义”和“王道”;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C. 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三纲五常”;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D.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用统一的神权来神化君权”,指的是董仲舒借助“君权神授”、“三纲五常”思想巩固君主专制;“用天定的禁欲主义清规戒律来束缚民众”,指的是程朱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来压制、束缚人性。故正确选项是C。孟子主张“仁政”,主张君主要轻徭薄赋,与题意不符,A错误。荀子提倡“仁义”和“王道”,主张君主对人民施行仁义,与题目不符,B错误。王阳明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主张人们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与题目无关,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词“用统一的神权来神化君权”、“用天定的禁欲主义清规戒律来束缚民众”,进行分析,得出是董仲舒和朱熹的思想,即可得出答案。7. 无论“焚书坑儒”,还是“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其本质都是A. 为加强中央集权制造理论B. 剔除不适应当时社会需要的思想C. 为削弱诸侯势力提供理论依据D. 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思想。依据所学可知,无论“焚书坑儒”还是“罢黜百家”都是思想专制的体现,只是具体的方式不同而已,故D项正确;A项包含在D项之中;B项错误;C项不符合“焚书坑儒”。所以应选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的演变8. 秦王嬴政读韩非子的书,感叹曰:“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你认为嬴政发此感慨的最主要原因是A. 韩非子认为今胜与昔,“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B. 韩非子主张“法不阿贵”、“以法为本”C. 韩非子主张君主专制,中央集权D. 韩非子提出“富国以农”,认为耕可得以富,战可得以贵【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秦王嬴政处于战国后期,兼并战争频繁,面对当时的社会环境,他急于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C正确。ABD都是韩非子的思想,但其他的法家思想代表人物,如商鞅,已经对此有所论证,并在商鞅变法时实施,商鞅不是题目的最主要的原因,排除。点睛:本题考查韩非子的法家思想。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集于一身,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思想为中国第一个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9. 我们把下面三位思想家归为一类,主要是根据他们的思想主张 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天下为主”主张“工商皆本”、强调经世致用、发展唯物思想主张推翻帝制,建立人民主权的国家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总清算,创立了新的思想体系A. B. C. D. 【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中的“把下面三位思想家归为一类”,即三位思想家的思想具有相似之处,即: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工商皆本、强调经世致用,是三者的共同点。三位思想家虽然提出反对君主专制,但没有上升到反对帝制的高度,也没有提出建立人民主权的近代国家的设想,错误。三位思想家的思想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地继承,仍属于儒家思想范围之内,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是B。点睛:本题考查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明清之际,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儒家思想也出现了新的动向,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位思想家对传统儒家思想提出了批判,但其仍未脱离儒家思想范畴。学生需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结合材料及设问即可得出答案。10. 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德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A. 百家争鸣趋于合流B. 社会长期动荡不安C. 奴隶制度全面崩溃D. 封建经济逐步兴起【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孔子、孟子、墨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题干中三者思想希望社会和谐、人人相爱、统治者以德治民,可知当时的社会长期动荡不安,B正确。百家争鸣时期各家思想都有自己突出的特点,未合流,A错误。春秋战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奴隶制并未全面崩溃,C错误。封建经济逐渐兴起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但与题干中的观点无关,D错误。11. 黄宗羲的“法治”思想与韩非子的“法治”思想的本质区别在于A. 维护君主专制B. 反对君主专制C. 加强对人民的控制D. 减轻对人民的控制【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韩非子的“法治”思想的提出,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而黄宗羲的“法治”,指的是“以天下之法取代一人之法”,实质是反对君主专制,B正确,A错误。黄宗羲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不涉及对人民的控制问题,排除CD。点睛:本题考查韩非子和黄宗羲的“法治”思想。韩非子的“法治”思想是为专制主义服务的,黄宗羲的“法治”思想是主张把君民都放在法律体制之下,是反对君主专制的。本题学生需结合所学知识,联系时代背景进行分析。12. 朱熹的理学和王阳明的心学的共同点有认为伦理道德即是天理倡导用道德标准支配人的行为都是主观唯心主义思想都坚持“性善论”和儒家“仁”的思想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旨在考查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范畴;而王阳明主张“发明本心,致良知”,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范畴,故项错误,即排除BCD三项。进一步可知三项均表述客观,符合史实,本题正确答案选A。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朱熹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比较【名师点睛】准确把握宋明理学。首先,从宏观上把握,包括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二者均属于儒学范畴,只不过得到“理”的方法不同,前者强调通过外部事物得到理,后者则强调内心即理。其次,把握宋明理学的作。A.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B.积极: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13. 六祖法宝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与慧能思想最相近的是A.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B.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C.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D.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答案】B【解析】略14. 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A. 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B. 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C. 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D. 认为孩子犯错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答案】C15. 中国传统美学的精髓、山水画的灵魂是A. 写实B. 写意C. 意境D. 布局【答案】C【解析】略16. 苏轼对下图画作评价说:“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由此可见该作品A. 讲究布局构图B. 色彩强烈,富有个性C. 在绘画技法上吸收了印象派的文化特色D. 反映了传统文人画注重诗意的特点【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古代的绘画,根据所学和材料中的描述可以知道文人画的特点是注重诗意。所以正确的是D项,BCA不符合题意。17. 假如你生活在北宋时期,你不可能做到的是A. 用突火枪抵御西夏的进攻B. 阅读到用活字印刷术印制的章回长篇小说C. 借助罗盘针进行航海活动D. 阅读到大书法家苏轼写的诗词【答案】B【解析】略18. 郭沫若为张衡墓题词:“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中亦所罕见。”此评价的依据之一是张衡A. 创制了简仪B. 最早做了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C. 制定了大衍历D. 最早对月食作了科学的解释【答案】D【解析】本题需要判断出张衡的突出贡献。A项为元代郭守敬的成就;B项是西汉时期的天文学成果;C项为唐代僧一行制定,故A、B、C三项均应排除。19. 中国古代戏剧成熟的标志是A. 傩戏的出现B. “参军戏”的出现C. 元杂剧兴起D. 京剧兴起【答案】C【解析】略20. 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展的主要保障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发展开放政策的一贯推行A. B. C. D. 【答案】C【解析】科举制考查的内容与科学无关,明清时期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故排除。21. 有学者认为,春秋战国以来,中国文化将道德视为终极关怀,道德逐渐成为判别人的行为和社会行为是否正当的根据,政治秩序逐渐被看作道德秩序的延伸,政治权力的合法性也越来越需要道德的合理性来论证。下列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 古代中国“士”阶层通常将儒家价值观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B. 汉代以后官方用儒学来教化天下,维护“三纲五常”的秩序C. 古代帝王荒淫奢侈、朝政腐败和暴虐无道极易导致王朝更迭D. 明清之际思想家们用“主权在民”思想否定了帝权的合法性【答案】D【解析】略22. 下面的绘画作品突出体现了A. 教会神学思想B. 人文主义思想C. 唯物论思想D. 启蒙思想【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和题干所知,传统宗教题材中的圣母充满了神的威严,但材料中的圣母怀抱圣子,充满了母亲的慈爱,体现了人的感情,与人文主义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相符,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B正确。教会神学思想,应以神为中心,突出了神高于人的思想,与题目不符,A错误。唯物论主张无神论,与题中的圣母相违背,C错误。启蒙思想的核心是理性主义,题目中并未体现,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人文主义思想。本题学生易误选A,文艺复兴时期的大量艺术作品均以宗教为题材,这是由当时资本主义萌芽兴起、发展不充分决定的,文艺复兴中的文学家和艺术家们需要在宗教外衣的保护下宣扬人文主义精神,所以本题体现的仍是人文主义精神。23. 智者学派的主要思想有他们认为了解宇宙的本质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有些人尊重习俗和法律,主张城邦公民应认真遵守有些人要求废弃约束和违反自然的法律、习俗和伦理奴隶制度不符合人性A. B. C. D. 【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智者学派是古希腊时期一些有偿教授辩论、演说、修辞技巧和参政知识的职业教师。强调人的价值,反对迷信、强调自由,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材料中的均是智者学派的观点,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智者学派。本题较为简单,学生只需识记基础知识即可得出答案。24. 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本原因是A. 资本主义萌芽最先在意大利出现B. 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C. 天主教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D. 意大利有杰出的文化遗产【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文艺复兴运动发生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文艺复兴实质上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意大利首先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因此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所以答案选A。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本原因25. 马丁.路德进行宗教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 免除封建地租B. 取消什一税C. 反对出售免罪符D. 建立适应本阶级需要的新教会【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ABC项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内容,其本质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在思想意识上的反应,建立符合资产阶级的宗教,所以D项正确。26. “对哲学家来说,死是最后的自我实现。是求之不得的事,因为它打开了通向真正知识的门。灵魂从肉体的羁绊中解脱出来,终于实现了光明的天国的视觉境界。”此话最有可能出自A. 泰勒斯B. 普罗塔哥拉C. 苏格拉底D. 芝诺【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即美德”、“认识你自己”,强调知识、美德作为个人存在价值的重要内涵,也是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C正确。泰勒斯是古希腊哲学家,提出了水本原说,即“万物源于水”,是古希腊第一个提出“什么是万物本原”这个哲学问题的人。普罗泰哥拉是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主张是“人是万物的尺度”。芝诺是古希腊哲学家,最著名的是“芝诺悖论”。ABD三项均与题目无关,排除。27. 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使人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为了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宗教改革家主张A. 对上帝的信仰才能使人得救B. 在教会的指导下阅读圣经C. 依靠个人的善行来赎罪D. 世俗政权服从天主教会【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宗教改革知识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得知为了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宗教改革家主张对上帝的信仰才能使人得救。B项是错误的;人们可以直接阅读圣经。C项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D项应该是世俗政权高于天主教会的权力。所以选A。28. 下列言论不符合人文主义精神基本内涵的是A. “人就是人,是自己命运的主人”B. “哲学是神学的婢女”C. “幸福在人间”D. “谁不尊重生命,谁就不配有生命”【答案】B【解析】略29. 加尔文宗教主张中体现资产阶级进行资本原始积累这一意识形态的是A. 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B. 主张共和式的长老制C. 主张选民要以奋斗精神取得事业的成功D. 主张议会负责世俗事务【答案】C【解析】略30. 文艺复兴中的文学作品和美术作品大多和宗教有关,宗教改革家也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这说明A. 文艺复兴是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复兴B. 资产阶级不反对天主教会C. 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较低,资产阶级没有成熟的理论体系D. 宗教改革中改革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振兴基督教【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文艺复兴中的文学作品和美术作品大多和宗教有关,宗教改革家也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较低,资产阶级没有成熟的理论体系,只能借助于宗教,因此选C。ABD都不符合材料,排除。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背景31.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二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史记太史公自序材料三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来往寒,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朱子语录材料四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是公其是非于学校黄宗羲原君请回答:(1)材料一集中反映了董仲舒什么思想主张?其对于西汉王朝的统治有何意义?(2)材料二对于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识?(3)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根据材料三说明其“新”在何处?(4)材料四作者提出了哪些新的观点?这些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5)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答案】(1)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意义:巩固国家政治统一,加强中央集权。(2)认识:认为儒学有助于维护封建等级秩序(或对维护君臣、长幼秩序方面有可取之处)(3)把理和儒家传统道德结合起来(或把儒家传统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4)观点:批判君主专制,藐视君主权威,限制君主权力。经济根源: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5)历程:春秋战国儒家学派产生;汉武帝儒家成为正统;宋明儒家发展为理学;明清儒家正统受到冲击,但仍为主流。【解析】(1)根据材料一“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可知,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再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其意义是巩固国家政治统一,加强中央集权。(2)根据材料二中的“;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可知儒学有助于维护封建等级秩序。(3)根据材料三中的“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来往寒,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可以得出其“新”在把儒家传统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4)根据材料四中的“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可得出新观点是批判君主专制,藐视君主权威,限制君主权力。再结合所学知识,联系时代背景,得出经济根源是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5)结合所学知识,按时间顺序,从春秋战国、汉朝、宋明、明清之际等朝代角度出发,结合儒家思想的具体发展进行分析。32.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五千年中华文明成就辉煌,但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成为中国向前发展的包袱。先民修筑了万里长城,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但也限制了自己的视野和对外交往。先民开凿了大运河,沟通了中国南北,但这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满足了专制者游玩的需要。运河往来最多的是官吏们的游船和运送皇粮的漕船。中国拥有“四大发明”,这固然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是罗盘针可以导航亦可看风水;火药可以制造喜庆的鞭炮亦可制造杀人的武器。更为关键的似乎是文化的取向,中国有远航,郑和下西洋早在哥伦布诞生之前,但主要的目的不在于开辟国际贸易,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提高生产力没有显而易见的深远的促进作用。【材料二】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古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的制度的成法,是古代辉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立论,言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子日诗云;行事,祖宗成法不可更改。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另一种“色彩”。以上材料均摘自中西对比500年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华文明的特征,并再举个例子加以说明(不能引材料中的史实)(2)材料中所提到的火药与罗盘针的发明对欧洲社会的进步、世界文明的发展有何作用?(3)根据材料二分析说明四大发明没有起到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原因。(4)科学技术在西欧和中国的不同作用说明了什么?【答案】(1)特征:一方面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另一方面这些成就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例子:印刷术和造纸术可以促进文化新发展亦可用来大搞迷信活动;儒家思想核心是“仁”、“礼”,可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营造和谐社会,也可以被统治者改造成为封建统治的精神工具。(2)作用:火药在欧洲的应用和发展,推动世界从冷兵器时代进入到热兵器时代,利于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指南针的使用,使欧洲人开辟了新航路,加强世界的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出现。欧洲人率先进入近代社会,整个世界在其推动下,逐步从古代向近代演变。(3)原因:封建统治思想的束缚和完备的封建制度;因循守旧、不思变革的保守心理。(4)认识: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制度、社会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社会对科学技术的认识等方面,提到其中一个方面即可视为正确,但整个答案的意思不能改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第(1)题,依据材料内容提取有 效信息。第(2)题,结合材料加以概括。第(3)题,从科学技术与社会环 境之间的关系的角度回答。 答案:(1)特征:一方面创造辉煌的成就,另一方面这些成就在某种程度 上束缚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例子:印刷术和造纸术可以促进文化新发展, 也可以用来大搞迷信活动;儒家思想核心是“仁”、“礼”,可以协调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营造和谐社会,也可以被统治者改造为封建统治的 精神工具。 (2)封建统治思想的束缚和完备的封建制度,因循守旧、不思变革的保守 心理。 (3)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的论证和阐述问题的能力。对中华文明的特征应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依据材料“中国拥有“四大发明”,这固然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罗盘针可以导航亦可看风水;火药可以制造喜庆的鞭炮亦可制造杀人的武器”内容提取有效信息。(2)本题主要考查的论证和阐述问题的能力。从科学技术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的角度回答。火药在欧洲的应用和发展,推动世界从冷兵器时代进入到热兵器时代,利于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指南针的使用,使欧洲人开辟了新航路,加强了世界的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出现。欧洲人率先进入近代社会,整个世界在其推动下,逐步从古代向近代演变。(3)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结合材料“先民修筑了万里长城,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但也限制了自己的视野和对外交往”“先民开凿了大运河,沟通了中国南北,但这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满足了专制者游玩的需要”加以概括四大发明没有起到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原因。(4)本题主要考查的论证和阐述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科学技术在西欧和中国的不同作用说明了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制度、社会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社会对科学技术的认识等方面,提到其中一个方面即可视为正确,但整个答案的意思不能改变。)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科技成就33.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材料二“美德即知识”。材料三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一段独白材料四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路德选集请回答:(1)材料一、二分别是古希腊时期哪位先哲的思想?(2)材料三中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哪一重大变革运动?其核心是什么?材料三反映的内容与材料一、二有何关系?(3)阅读材料四,如何理解马丁路德“因信称义”学说的人文主义色彩?【答案】(1)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2)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是古希腊人文精神的继承与发展。(3)否定教皇的权威,打破了教会的精神枷锁,使人们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树立了人文主义宗教观。【解析】(1)根据所学可知,材料一是普罗泰格拉的思想、材料二是苏格拉底的思想。(2)根据材料三中的莎士比亚对人的赞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发生了文艺复兴,其核心是人文主义。材料三是对材料一、二的继承和发展。(3)根据材料中的“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可知马丁路德否定教皇的权威,从这一角度分析其人文主义色彩的表现,即打破了教会的精神枷锁,使人们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树立了人文主义宗教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