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创新班.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6036281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创新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创新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创新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2019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创新班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30题,每题2分,共计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赫尔希和蔡斯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分别用35S、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若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复制了三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32P和35S标记同一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B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将35S注入细菌细胞中C在子代噬菌体中,含32P的噬菌体占总数的1/4D该实验可以证明DNA是噬菌体的主要遗传物质2、S型肺炎双球菌的荚膜表面具有多种抗原类型(如、型等),不同的抗原类型之间不能通过突变而发生转换;在特殊条件下离体培养S 型肺炎双球菌可从中分离出R 型菌。将加热杀死的S 型菌与R 型菌混合后同时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肺炎大量死亡,并从患病死亡小鼠体内获得了具有活性的S 型菌;而单独注射R 型菌和加热杀死的S 型菌小鼠均未死亡。此实验结果能支持的假设是 AS 型菌经突变形成了耐高温型菌BS 型菌是由R 型菌突变形成的CR 型菌经过转化形成了S 型菌D加热后S 型菌可能未被完全杀死3、已知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中G碱基的比例为20%,则由此DNA克隆出来的某基因中碱基C的比例是 A10% B20% C40% D无法确定4、下列关于DNA复制和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以同一条链为模板进行复制和转录时所需要的核苷酸相同B同一条DNA分子复制和转录的起点可能不同C转录结束后DNA仍保留原来双链结构D效应T细胞中能发生转录而不能发生复制5、关于DNA分子的结构与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含有a个腺嘌呤的DNA分子第n次复制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n1a个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GC占碱基总数的M%,那么该DNA分子的每条链中GC都占该链碱基总数的M%细胞内全部DNA被32P标记后在不含32P的环境中进行连续有丝分裂,第2次分裂的每个子细胞染色体均有一半有标记DNA双链被32P标记后,复制n次,子代DNA中有标记的占1/2nA B C D6、具有x个碱基对的一个双链DNA分子片段,含有y个嘧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分子片段即为一个基因B该分子片段中,碱基的比例y/x1C该DNA单链中相邻的两个碱基通过氢键连接D该分子片段完成n次复制需要(2xy)2n个游离的嘌呤脱氧核苷酸7、用3H标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含秋水仙素但不含3H的普通培养基中培养。若秋水仙素对细胞连续发挥作用,则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但不影响着丝点的正常分裂B通过对细胞中不含单体时的染色体计数,可推测DNA复制的次数C通过检测DNA链上3H标记出现的情况,可推测DNA的复制方式D细胞中DNA第二次复制完成时,每条染色体的单体均带有3H标记8、大肠杆菌的拟核是一个含有470万个碱基对的环状DNA,内含大约4 288个基因,有关该DNA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470万个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其中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B每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相邻碱基均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C编码蛋白质的基因的两条链均可作转录的模板D每个基因的长度均不超过1 100个碱基对9、下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由图示得知,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BDNA解旋酶能使DNA双链解旋,且需要消耗ATPC从图中可以看出合成两条子链的方向相反DDNA在复制过程中先完成解旋,再复制10、真核细胞内RNA的酶促合成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过程不会发生在细胞质中B该过程两个RNA聚合酶反向移动C该DNA片段至少含有2个基因D该DNA片段的两条链均可作为模板链11、下图是马铃薯细胞的部分DNA片段自我复制及控制多肽合成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注:脯氨酸的密码子为CCA、CCG、CCU、CCC) Aa链中A、T两个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相连B若b链上的CGA突变为GGA,则丙氨酸将变为脯氨酸C与相比,过程中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AUD图中丙氨酸的密码子是CGA12、下图1和图2表示某些生物体内的物质合成过程,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甲和丙表示mRNA,乙和丁表示核糖体B乙和丁的移动方向均为从右向左C图1和图2所示过程均可发生在人体细胞中D图1和图2所示过程使得少量的mRNA分子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13、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14、大鼠的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黄色大鼠与黑色大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黄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BF1与黄色亲本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CF1和F2 中灰色大鼠均为杂合体DF2 黑色大鼠与米色大鼠杂交,其后代中出现米色大鼠的概率为1/4 15、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的雄果蝇中约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是BbXRXrB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占1/2CF1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16D白眼残翅雌果蝇能形成bbXrXr类型的次级卵母细胞16、一杂合子(Dd)植株自交时,含有隐性配子的花粉有50%的死亡率,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 A111 B441 C231 D12117、人类某遗传病受X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只有A、B基因同时存在时个体才不患病。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根据系谱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1的基因型为XaBXab或XaBXaBB3的基因型一定为XAbXaBC1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于1D若1的基因型为XABXaB,与2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418、小鼠繁殖种群中,有毛与无毛是一对相对性状,无毛小鼠终身保持无毛状态。已知无毛由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无毛雄鼠能正常生育,无毛雌鼠繁殖力低,哺乳困难。若科研人员需要将无毛小鼠扩大繁殖,理论上有四套交配方案,最佳方案是A雌无毛小鼠雄无毛小鼠B雌无毛小鼠雄杂合有毛小鼠C雌杂合有毛小鼠雄无毛小鼠D雌杂合有毛小鼠雄杂合有毛小鼠19、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性状分离比为97,那么F1与隐性个体测交,与此对应的性状分离比是 A13 B11 C121 D933120、下列生物学现象由基因重组引起的是 A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得到杂种植株B高茎豌豆与高茎豌豆杂交得到矮茎豌豆C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导致后代性状改变D受精作用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21、某二倍体生物经适宜浓度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组数目增加一倍。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组加倍,发生了可遗传变异B染色体组加倍,形成了新物种C染色体组加倍后,杂合子变成了纯合子D染色体组加倍后,基因型发生了改变22、下列有关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B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CAa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群体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D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23、将两个植株杂交得到种子,再进一步做如图所示处理,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由至过程中产生的变异多数是不利的B由到的过程涉及减数分裂和细胞全能性的表现C若的基因型为AaBbDd,则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D由到过程可能发生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24、右图为四个物种的进化关系树(图中百分数表示各物种与人类的DNA相似度)。DNA碱基进化速率按1%/百万年计算,下列相关论述合理的是 A四个物种都由共同祖先通过基因突变而形成B生殖隔离是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C人类与黑猩猩的DNA差异经历了约99万年的累积D大猩猩和人类的亲缘关系,与大猩猩和非洲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相同25、下列不属于血浆蛋白功能的是 A参与氧气运输 B参与免疫C参与生命活动调节 D维持渗透压26、导致图中ab和de段人体体温变化的事件可能是 A非自主颤栗和发热 B骨骼肌收缩和排尿C吹电风扇和剧烈运动 D寒冷环境和汗液分泌增加27、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B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C效应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B细胞致其死亡D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28、右图表示人体中甲、乙、丙、丁4种体液之间的某种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可发生在甲中B乙表示组织液,丙表示淋巴C丁中O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D甲、乙、丙中可有激素、尿素、葡萄糖、CO229、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下图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升高B刺激X下丘脑胰岛A细胞是体液调节C激素发挥作用后灭活,需不断产生D若靶细胞为肌细胞,则激素刺激可促使糖原分解为葡萄糖30、下图1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的ab段bc段;图2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刺激b处,a、c处可在同一时刻检测到膜电位变化B的内容物释放到中借助了生物膜的流动性C兴奋从d到e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刺激c处,肌肉和e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共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31、下列与遗传育种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用紫外线照射萌发种子,只会引起基因发生突变B杂交育种过程中的连续自交能不断提高纯合子的比例C单倍体育种过程中亲本杂交能将优良基因集中到同一个体D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获得植株的所有细胞中染色体均加倍32、下列有关实验材料的选择及理由合理的是A植物花粉数量多、易获取,适合用于培育单倍体B黑藻小叶由单层细胞构成,适合用于观察叶绿体C果蝇易饲养、繁殖快,适合用于遗传学研究D甘蔗糖分足、近乎无色,适合用于还原糖鉴定实验33、某种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相关免疫细胞所起作用,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毒,暴露其特有的抗原B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阻止内环境中病毒的扩散C病毒侵入细胞后,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释放病毒D同种感冒病毒再次侵入人体后,记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清除病毒34、低体温症患者的体温会下降到35度以下,严重的低体温症患者常有意识障碍、血压下降、心动过缓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低体温症是由于患者垂体中体温调节中枢受损导致的B体温下降是患者产热总量明显低于散热总量的直接结果C若人体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分泌过多可能导致低体温症D可通过隔离保温、吸入暖的氧气等对低体温症患者进行抢救35、右图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 该遗传病是由一个基因控制的B. 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不在性染色体上C. 若2不带致病基因,则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D. 若2带致病基因,则3与4再生一个正常女孩的几率是1/4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题,共计25分。36已知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鸡的羽毛颜色,BB为黑羽,bb为白羽,Bb为蓝羽;另一对等位基因CL和C控制鸡的小腿长度,CLC为短腿,CC为正常,但CLCL胚胎致死。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一只黑羽短腿鸡与一只白羽短腿鸡交配,获得F1。(1)F1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若让F1中两只蓝羽短腿鸡交配,F2中出现_种不同表现型,其中蓝羽短腿鸡所占比例为_。(2)从交配结果可判断CL和C的显隐性关系,在决定小腿长度性状上,CL是_;在控制致死效应上,CL是_。(3)B基因控制色素合成酶的合成,后者催化无色前体物质形成黑色素。科研人员对B和b基因进行测序并比较,发现b基因的编码序列缺失一个碱基对。据此推测,b基因翻译时,可能出现_或_,导致无法形成功能正常的色素合成酶。(4)在火鸡(ZW型性别决定)中,有人发现少数雌鸡的卵细胞不与精子结合,而与某一极体结合形成二倍体,并能发育成正常个体(注:WW胚胎致死)。这种情况下,后代总是雄性,其原因是_。37肾上腺素和迷走神经都参与兔血压的调节,回答相关问题:(1)给实验兔静脉注射0.01%的肾上腺素0.2 mL后,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心脏活动加强加快使血压升高。在这个过程中,肾上腺素作为激素起作用,心脏是肾上腺素作用的_,肾上腺素对心脏起作用后被_,血压恢复。肾上腺素的作用是_(填“催化”“供能”或“传递信息”)。(2)剪断实验兔的迷走神经后刺激其靠近心脏的一端,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脏活动减弱减慢、血压降低。在此过程中,心脏活动的调节属于_调节。乙酰胆碱属于_(填“酶”“神经递质”或“激素”),需要与细胞膜上的_结合才能发挥作用。(3)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在作用于心脏、调节血压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_(答出一个特点即可)。1C 2C 3D 4A 5A 6B 7D 8B 9D 10A 11B 12D 13B 14B 15C 16C 17C 18C 19A 20C 21C 22D 23C 24C 25A 26C 27A 28C 29C 30B31AD 32ABC 33AB 34BD 35BCD36(1)蓝羽短腿蓝羽正常2161/3(2)显性隐性(3)提前终止从缺失部位以后翻译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4)卵细胞只与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极体结合,产生的ZZ为雄性、WW胚胎致死37.(1)靶器官灭活传递信息(2)神经神经递质受体(3)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