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030075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泰安市xx年中考生物真题试题第卷 单项选择题1. 图示生长在美洲沙漠中仙人掌科植物甲和生长在非洲沙漠中大戟科植物乙。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 甲乙都有绿色肉质主干,有利于储存水分和进行光合作用B. 甲乙都没有宽大的叶,有利于蒸腾作用保存水分C. 甲乙形态结构的差异是同种植物适应不同地域环境的结果D. 环境中影响甲乙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水【答案】C【解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不论生长在美洲沙漠中仙人掌科植物甲,还是生长在非洲沙漠中大戟科植物乙,二者都有绿色肉质主干,都没有宽大的叶,叶片退化成刺,有利于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影响甲乙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水,因此两种生物均能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甲是仙人掌科植物,乙是大戟科,二者是不同种生物,故选项C错误。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不同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同。2. 为了消灭蚊子,人们向其生活的湖里喷洒杀虫剂。只要杀虫剂含量在950pm以下,都不会对脊椎动物有毒害作用。然而第二年人们发现大量食鱼鸟死在湖中。根据下表(第二年测得的湖中生物体内杀虫剂含量)和能量金字塔,分析错误的是A. 该湖泊生态系统的浮游植物是生产者,浮游动物、鱼、食鱼鸟是消费者B.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食鱼鸟”是该湖泊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C. 由能量金字塔可推断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递减D. 食鱼鸟营养级别最高,杀虫剂通过食物链在其体内积累超过致死量【答案】B【解析】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食物)和氧气的绿色植物。因此该湖泊生态系统的浮游植物是生产者;消费者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需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的动物。因此消费者有浮游动物、鱼、食鱼鸟,A正确;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B错误;从能量金字塔可推断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递减的,C正确;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食鱼鸟”食物链中,食鱼鸟营养级别最高,杀虫剂通过食物链在其体内积累超过致死量,D正确。3.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噬体的蛋白质外壳、叶肉细胞的细胞膜B进行探究实验为减少误差需计算平均值,如探究妈蚁的通讯、探究慢头在口腔中的变化C眼看目镜内,逆田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看到物像,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D取下洋葱片叶内表皮在清水中展开,滴滴加稀碘液,使盖玻片一边接触水滴后轻轻放下【答案】C【解析】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叶肉细胞的细胞膜,A错误;实验时,为了排除偶然性因素的影响,常需要设置重复组,求其平均值的实验多数是一些具有实验数据的实验,例如:测定种子的发芽率;而在探究蚂蚁的通讯时,蚂蚁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是依靠分泌物的气味,不需要测定平均值。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也不需要测定平均值,B错误;左眼向目镜内看,右眼睁开,便于绘图。再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时,寻找物像,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C正确;取下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在清水中展开,使盖玻片一边接触水滴后轻轻放下,然后滴加稀碘液染色,D错误。点睛: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4. 下图示人体结构层次(各结构不是按同一比例绘制),分析正确的是A. 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是,不同的组成人体B. 是受精卵,在人体形成的场所是子宫,它通过不断分裂形成C. 皮肤、血液属于这一结构层次,都是由不同的按一定次序构成D. 有四种基本类型,其中1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4主要由神经元构成【答案】D【解析】观图可知:是细胞;是器官,组织,是消化系统。人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用数字表示为人体,A错误;是组织,受精卵不是在子宫内形成的,是在输卵管中形成的,是通过受精卵分化形成的,不是分裂,B错误;皮肤属于这个结构层次,血液属于这个层次,C错误;中的1是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和分泌等作用,4是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元构成,D正确。5. 下列曲线表示人体的某项生理过程,分析错误的是A. 若甲表示血液中氧气含量变化,A处是肺循环的肺部毛细血管B. 乙表示在消化道内淀粉、蛋白质、脂肪被消化程度,B和C分别是胃和小肠C. 若丙中x表示健康人肾单位中葡萄糖含量,DE表示管小管D. 若丁中y表示肺容积,ab段曲线表示吸气过程,吸气时胁间肌和膈肌收缩【答案】A6. 下列特征与生物个体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由菌丝构成,细胞没有叶绿体,能产生孢子-蘑菇B. 根、茎、叶有输导组织,能产生孢子-葫芦藓C. 种子由胚、胚乳和种皮构成,有一片子叶-花生D. 植株矮小,茎和叶内没有输导组织-肾蕨【答案】A【解析】蘑菇属于真菌,由菌丝构成,细胞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能产生孢子,A正确;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有茎、叶的分化,没有输导组织,B错误;花生种子包括胚和种皮,胚中有两片子叶,没有胚乳这个结构,C错误;肾蕨属于蕨类植物,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植株比较高大,D错误。7. 下列关于被子植物生长、发育、繁殖的叙述,正确的是A. 种子从萌发到长出幼叶前,体内有机物不断增多B. 受精卵发育成胚,胚包括胚芽、胚根、子叶和胚轴C. 精子和卵细胞在花粉管内结合形成受精卵D. 有机物由导管从叶片运输到植物体的其他器官【答案】B【解析】种子刚开始萌发的时候,只进行呼吸作用,有机物减少,只有到绿叶长出才开始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A错误;传粉受精后,受精卵发育成胚,胚的结构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B正确;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是在胚珠中,不是花粉管,C错误;水分和无机盐通过导管运输,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D错误。8. 下列关于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A. 动物的运动有利于动物寻觅食物、躲避敌害、争夺栖息地和繁殖后代B. 躯体运动产生的过程是:神经传来的兴奋骨骼肌收缩牵引骨绕关节活动C. 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D. “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可用野外采集的幼虫和新鲜白菜叶作为实验材料【答案】D 9. 下列有关传染病或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 引起疾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传染源B. 传染病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的办法进行预防C. 对食物过敏是人体抵抗抗原侵入功能过强造成的D. 溶菌酶破坏病菌细胞壁使其溶解属于特异性免疫【答案】C【解析】病原体是指能够引起传染疾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A错误;通过接种疫苗可以预防传染病,但并不是所有的传染病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如艾滋病,B错误;当免疫功能异常时人体会发生疾病;例如防御感染的功能过强时,对进入人体内的某些药物和食物会发生过敏反应,当自身稳定的功能异常时人体会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当免疫监视功能异常时人体可能会发生肿瘤,C正确;溶菌酶能够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其溶解,属于第二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D错误。点睛:人体具有免疫功能,但免疫并不是总对人体有益的。10. 下列有关安全用药或急救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中药有效成分主要从动植物或矿物质中提取,副作用小,增加剂量可使病情尽快好转B. 某人因受伤导致暗红色血液不断从小腿伤口流出,止血指施是指压受伤血管近心端C. 口对口吹气时,救护者一只手托起病人下颌,深吸一口气后对着病人口部用力吹入D. 心肺复苏时,先做30次心脏按压,保持气道畅通,再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进行【答案】D【解析】凡是药物都带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尽管中药有效成分主要从动植物或矿物质中提取,副作用小,也不能随意增加剂量,A错误;静脉出血时血色暗红,血流较缓和,一般是在受伤静脉的远心端压住而止血,B错误;口对口吹气时,救护者一只手托起病人下颌,另一只手捏住病人的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对着病人口部用力吹入,C错误;进行心肺复苏时,先做30次心脏按压,保持气道畅通,再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进行,D正确。11. 下图为四种单细胞生物结构图,标注的结构及其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1是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B. 2是细胞核,其内的染色体成对存在C. 3是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D. 4是食物泡,摄入细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答案】A【解析】题中的生物依次是衣藻,细菌,酵母菌,草履虫。1是衣藻内的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A正确;细菌的结构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所以2是细胞核,B错误;3应该是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C错误;4是草履虫的口沟,不是食物泡,D错误。12. 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物体表现出来的性状都是由基因决定的 B. 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染色体片段C. 基因携带的遗传信息是可以改变的 D. 生物性状的变异都能遗传给后代【答案】C【解析】生物的性状一般由基因决定,但有的还与环境有关,A错误;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因此,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B错误;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非常稳定但是也有可能发生改变,如基因突变,C正确;生物的变异既有可遗传的变异,也有不可遗传的变异,因此生物的变异不一定都是可遗传的变异,D错误。13. 下列关于生殖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A. 有性生殖为生物界提供了更多的变异个体B. 陆生动物的生殖方式比水生动物的生殖方式高等C. 无性生殖有利于保持亲代的优良性状D. 生物通过生殖和遗传维持种族的延续【答案】B【解析】有性生殖能够获得父母双方的遗传基因,后代具有较大的变异性和生活力,A正确;陆地生存的动物尽管有适合陆生的一些结构特点,但是陆生动物并不都比水生动物高等,比如陆生生物爬行类卵生,而水生生物鲸鱼胎生,B错误;无性生殖的后代是由母体直接产生,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有利于保持亲代的优良性状,C正确;生殖是指生物产生后代和繁衍种族的过程,生物以不同的方式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生物通过生殖、发育和遗传维持种族的延续,D正确。点睛:区别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关键是看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14. 一位科学家每年9月都对同一块草地上的蜗牛进行统计(结果如下表)所有的蜗牛都是同一物种,一些蜗牛的贝壳上有条纹,其他没有条纹。画眉鸟吃蜗牛。根据表中数据,分析错误的是年份菜地覆盖率()贝壳有条纹(只)贝壳无条纹(只)198129472419822635231983633419849734101985964015198687411987986912A. 在草地覆盖率较高的环境中,蜗牛贝壳有条纹是保护色B. 用自然选择理论能合理解释表格中的数据结果C. 研究中仅发现1只贝壳完全为黑色的蜗牛,可能是因为基因突变D. 贝壳有条纹是有利变异,贝壳无条纹是不利变异【答案】D【解析】在草地覆盖率较高的环境中,蜗牛贝壳有条纹是保护色,A正确;用自然选择理论能合理解释表格中的数据结果,B正确;研究中仅发现1只贝壳完全为黑色的蜗牛,可能是因为基因突变,C正确;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贝壳有条纹和无条纹的有利和不利,要看周围的环境,D错误。点睛: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生物进化论的核心内容。自然选择学说的中心论点是:物种是可变的。而且生物具有多样性和适应性。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15. 下列四组生物,有一种生物与其他生物在结构上有显著差异,这些生物是骆驼、蛇、鹰、涡虫蝗虫、蜗牛、蜘蛛、蜈蚣青霉、酵母菌、病毒、木耳松树、梧桐、葡萄、柳树A. 涡虫、蜘蛛、木耳、柳树B. 涡虫、牛、病毒、松树C. 鹰、蜈蚣、青霉、梧桐D. 骆驼、蝗虫、病毒、葡葡萄【答案】B【解析】中不同于其他生物的是涡虫,它是无脊椎动物,其他生物是脊椎动物;中不同于其他生物的是蜗牛,它是软体动物,其他生物是节肢动物;中不同于其他生物的是病毒,它没有细胞结构,其他生物的细胞有细胞结构;中不同于其他生物的是松树,它是裸子植物,其他生物是被子植物。第卷 非选择题16. 生物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生物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包括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转化和输出过程,以维持自身稳定。请分析回答:(1)绿色开花植物从环境中获取的水、无机盐、二氧化碳,氧气等物质主要通过_(填结构名称)进入植物体。这些物质在细胞内参与物质合成和分解,与之相关的主要生理过程是_。植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的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以及植物吸收的大部分水,通过一定的结构散发到大气中,对维持生物圈的_发挥着重要作用。(2)人体从环境中获取营养物质和氧气。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防经过消化最终分别分解成_,这些物质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并运到组织细胞。空气中的氧气通过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进入肺泡后,需要经过_两次气体交换进入组织细胞。在细胞中的_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释放能量,产生的废物通过循环系统、_协调活动排出体外。【答案】 (1). 根毛和气孔 (2).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3). 碳氧平衡、水循环 (4). 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防酸 (5). 肺泡与血液、血液与细织细胞 (6). 线粒体 (7). 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皮肤【解析】(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植物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的过程。气孔是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所以绿色开花植物从环境中获取的水、无机盐、二氧化碳、氧气等物质主要通过根毛和气孔(填结构名称)进入植物体。这些物质在细胞内参与物质合成和分解,与之相关的主要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植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的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以及植物吸收的大部分水,通过一定的结构散发到大气中,对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和水循环发挥着重要作用;(2)从口腔开始,口腔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转化成麦芽糖,胃中的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中有肠液、胰液、胆汁,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所以人体从环境中获取营养物质和氧气。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防经过消化最终分别分解成 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这些物质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并运输到组织细胞。空气中的氧气通过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进入肺泡后,需要经过 肺泡与血液、血液与组织细胞两次气体交换进入组织细胞。排泄有三条途径:二氧化碳以气体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多余的水和无机盐以及尿素则以汗或尿的形式分别由皮肤和泌尿系统排出。在细胞中的线粒体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释放能量,产生的废物通过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皮肤协调活动排出体外。17. 男孩路经某处时,听见犬吠快速逃离。请据图回答:(1)男孩听见大吠快速奔跑,完成该反应的神经结构是_。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耳的 _;发出指令使男孩做出奔跑动作的神经中枢位于_。奔跑过程中,促使男孩心跳和呼吸加快、血压升高的激素主要是_。(2)图中背景有“提防恶大”的告示,但该男孩却因近视没有看清。造成近视的原因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眼球中的 _调节功能异常。视力正常的人看见“提防恶犬”的告示绕道避开恶犬,该反射的类型是_,因为与_有关,是人类特有的反射。【答案】 (1). 反射弧 (2). 耳蜗 (3). 大脑(大脑皮层) (4). 肾上腺素 (5). 5晶状体 (6). 条件反射 (7). 语言文字(语言中枢)【解析】(1)男孩听见犬吠快速奔跑,完成该反应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耳的2耳蜗;发出指令使男孩做出奔跑动作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奔跑过程中,促使男孩心跳和呼吸加快、血压升高的激素主要是肾上腺素。(2)图中背景有“提防恶犬”的告示,但该男孩却因近视没有看清。造成近视的原因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眼球中的5晶状体调节功能异常。视力正常的人看见“提防恶犬”的告示绕道避开恶犬,该反射的类型是条件反射,因为与语音文字有关,是人类特有的反射。18. 科研人员利用生长状况良好的菠菜作为实验材料进行探究实验。请分析回答(1)科研人员取三支试管,各加入等量检测二氧化碳浓度的指示剂(无二氧化碳时,指示剂呈紫色,随着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指示剂会逐渐变为红色、黄色)取大小和生长状况相同的三片新鲜波菜叶分别放入A、B、C试管中,并做如下处理(如下图所示)静置5小时后,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如下表所示。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通过对各试管指示剂颜色变化的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_。A试管中指示剂呈现紫色,说明该装置中无二氧化碳,原因是_。B试管中指示剂呈现黄色,说明该装置中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原因是_。(2)科研人员在24小时期间,跟踪测量一株菠菜二氧化碳的吸收净量和放出净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一天中,植物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的时间点是_。该曲线图能说明植物正在迅速生长, 依据是_。分析曲线图上字母代表的各时间点,菠菜一天中在_时间段只进行呼吸作用。【答案】 (1). 光照强度 (2). 光合作用越弱,光合作用越弱(光照强度越强,光合作用越强) (3). 叶片光合作用吸取二氧化碳的量大于呼吸作用释成二氧化碳的量,将二氧化碳耗尽 (4). 无光,叶片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5). 18:00和6:00(C点和F点) (6). 一天中,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量大于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的量 (7). DE【解析】(1)图乙中A、B、C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光照强度。根据表中的实验现象可见:光照强度越强,光合作用越强。A装置中的植物在有光的条件下,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由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大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所以装置中无二氧化碳,A试管中指示剂呈现紫色。B装置无光,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所以B试管中指示剂呈现黄色。(2)据图2可见:图中C(18:00)和E(6:00)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等。据图2可见:一天中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大于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的量,有机物有所积累,所以植物正在迅速生长。据图2可见:图中DE段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19. 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请分析回答:(1)某些生物与生活环境和习性相适应,形成不同的呼吸结构。如蚯蚓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与此相适应的呼吸结构及其特点分别是_;家鸽飞行需要大量氧气,与之相适应的呼吸方式和辅助呼吸的结构分别是_。(2)某些生物与环境相适应形成具有一定作用的体表结构。如蛔虫体表有_,能防止人体消化液侵蚀,适于奇生生活;蝗虫和蜥蜴体表分别有_,起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适于陆地生活。(3)某些生物与生活环境和习性相适应,以一定的生殖发育方式维持种族的延续。如青蛙的发育方式是_。蝌蚪生活在水中,主要以藻类为食,青蛙成体水陆两栖生活,主要以昆虫为食。这些生活习性,可以减少同种生物之间_的生存斗争。(4)生物进化是_共同作用的结果,经过亿万年的进化,形成多种多样的生物。【答案】 (1). 体壁,湿润、内含毛细血管 (2). 双重呼吸、气囊 (3). 角质层 (4). 外骨骼、角质鳞片 (5). 变态发育 (6). 争夺食物和空间 (7). 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因素【解析】(1)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家鸽的体内有很多气囊,这些气囊与肺相通。家鸽吸气时,空气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同时一部分空气进入气囊暂时储存;呼气时,气囊中的气体又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这样,家鸽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进入肺,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样的呼吸方式叫做双重呼吸。双重呼吸是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它大大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即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是肺,气囊只是起辅助呼吸的作用。(2)蜗虫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体表有角质层,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蝗虫和蜥蜴体表分别有外骨骼、角质鳞片,能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适于陆地干燥环境生活。(3)青蛙的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有尾,适应水中生活,幼体蝌蚪和成体青蛙在形态结构上有较大的差别,所以为变态发育。从食性上看,蝌蚪是以浮游植物等为食,而青蛙则是以昆虫等小型动物为食。这些生活习性,可以减少同种生物之间争夺食物和空间的生存斗争。(4)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物,是由35亿年前的原始生命进化而来;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的直接的证据,通过对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的研究,能够比较直观地了解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和规律;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这说明现在的各种生物是由原始生命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变化而来的,而不是一次在地球上出现的;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而生物进化和发展的原因是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恐龙灭绝的重要原因就是不能适应变化的环境。20. 科研人员对爱斯基摩大正常体形和侏锅体形这一相对性状(基因用A、表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1)根据组合_可以判断_是显性性状。(2)组合3亲代的基因型是_,亲代再生一个子代是侏儒体形的概率是_。(3)为测定某正常体形爱斯基摩犬的基因型,合理简便的方法是将其与_体形的爱斯基摩犬交配,若后代全部为正常体形,则其基因型是_;若后代既有正常体形,也有侏儒体形,则其再生一个正常体形爱斯基摩犬的概率是_。【答案】 (1). 3 (2). 正常体形 (3). Aa、Aa (4). 25%(1/4) (5). 侏儒 (6). AA (7). 50%(1/2)【解析】(1)由表中第三组数据可知:亲代都是正常体型,子代中出现了侏儒体形,侏儒体形是新出现的性状,说明正常体型是显性性状,侏儒体形是隐性性状。(2)正常体形和侏儒体形这一相对性状(基因用A、a表示),组合3亲代都是正常体型,子代中出现了侏儒体形,正常体型是显性性状,侏儒体形是隐性性状,则侏儒体形的基因一定是aa,侏儒体形的基因分别由亲代正常体型各提供一个a,遗传亲代正常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图:从遗传图解看出,亲代再生一个子代是侏儒体形的概率是25%。(3)常用的判别显隐性的思路:根据以上实验的结果,判断出正常体型是显性性状,侏儒体形的是隐性性状。为测定某正常体形爱斯基摩犬的基因型,合理简便的方法是将其与侏儒(基因aa)体形的爱斯基摩犬交配,若后代全部为正常体形,则其基因型是AA;若后代既有正常体形,也有侏儒体形,则其基因型是Aa,遗传图解如所示:若后代既有正常体形,也有侏儒体形,其再生一个正常体形爱斯基摩犬的概率是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