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设计方案设计文字(钻孔灌注桩)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6029843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支护设计方案设计文字(钻孔灌注桩)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坑支护设计方案设计文字(钻孔灌注桩)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坑支护设计方案设计文字(钻孔灌注桩)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下室基坑支护设计总说明一、设计依据1、杭州中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福鼎.铂金华城总平面图及地下室结构图;(工程编号:10-05)2、福建省闽东工程勘察院勘察的福鼎.铂金华城3#地块二期(11#、12#楼)、三期(8#10#、13#15#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工程编号:Z200803)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地下室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地下室侧壁安全等级为二级,重要性系数ro=1.00;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5、福建省地方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J13-17-2006);6、计算软件采用北京理正软件设计研究所“理正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软件(FSPW6.00)”,局部作了修正、补充;7、工程场址现周边环境由福建家景置业有限公司提供;8、坑边荷载按地下室边沿地面6m范围内允许堆载15kN/,严禁超载。二、周边环境与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福鼎市潮音岛小区,城关至资国寺路经过,距城关约3公里。建筑物室内地坪设计相对标高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系绝对标高6.150m,自然地面按现场标高5.850m,相差0.300m。底板厚为400m,其底板与地梁顶面结构标高为-3.000m与-5.100m,地下室底板采用地梁带承台片伐底板基础,底板、承台、地梁底为100厚C15素砼找平,其下厚150片石灌砂夯实垫层。桩基工程采用500与600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承台高高度为11001550mm,承台垫层底挖土深度为5.900m6.350m,底板垫层底挖土深度为5.450m。基坑支护总延长米约为518m。基坑挖土深度表:编号几何尺寸(长宽厚)m承台底标高(含垫层)m挖土深度m计算深度m承台形状J1-5001.001.001.1-6.2005.9006.150单桩矩形J1-6001.201.201.1-6.2005.9006.150单桩矩形J2-5001.02.501.35-6.4506.1506.150双桩矩形J2a-6001.202.501.4-6.5006.2006.150双桩矩形J3-6003.202.81.55-6.6506.3506.150三桩形J3c-6001.204.801.5-6.6006.3006.150三桩矩形J4-5002.502.501.5-6.6006.3006.150四桩矩形底板底厚0.40-5.7505.4506.150各承台间三、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一)地基土地层结构拟建场地地基土在勘察深度范围内自上而下可划分为7个工程地质层,现根据地下室范围内土层具体描述如下:素填土广泛分布于场地表层,所有钻孔均有揭示,顶板高程3.986.55m,层厚3.30m7.30m,顶板平缓。土层呈浅灰色、灰黄色,主要由块石、碎、卵砾石、中粗砂及粘粉粒组成,为近期人工堆填,堆填时间为26个月。块石成份为凝灰岩,粒径一般300900mm,含量约1020%,在场地中分布不均,碎石成份为凝灰岩,颗粒一般为2090mm,次圆状,中风化状,含量3060%不等,间隙由泥质、砂砾石充填。呈松散状,湿饱和。卵石分布广泛,所有钻孔均有揭示,顶板埋深3.30m7.30m,顶板标高-2.42m2.25m,层厚11.20m31.90m。土层呈浅灰色,卵石成份为凝灰岩,粒径一般为2090mm,局部夹漂石,粒径可达300mm,次圆状,中风化状,含量5060%,间隙由泥质、砂砾石充填。稍密中密,上部13m呈松散状态,饱和。(二)、地下水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素填土层中的上层滞水,水量贫乏;赋存于强透水层卵石层中的孔隙型潜水,局部微承压,水量较为丰富,埋藏浅;赋存于凝灰岩风化层中的基岩裂隙水,水量较为贫乏,埋藏深。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及同一含水层的侧向补给,以地下水径流形式排泄。施工期间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4.306.50m,稳定水位标高-6.002.77m。地下水水位受季节影响,枯水期水位略有下降,丰水期水位略有抬高,总体上水位变化幅度不大。受潮汐影响,地表水与地下水存在水力联系。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地下水年变化幅度约1.002.00m。四、支护桩及支撑部分设计技术要求1、支护桩 支护结构采用锤击式(空气锤)预应力管桩(AB型)600850,顶底部打至设计标高,桩位水平偏差要求50mm,管桩壁厚110mm,混凝土强度为C30,施工时采用条形连续打方式,保证施工质量,不得破碎桩头等施工质量问题。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桩长的0.5%。围护桩伸入冠梁内100mm。2、冠梁冠梁断面尺寸为宽800高700mm,支撑采用钢管作水平内撑或斜撑,焊于压顶梁内侧预埋件上,冠梁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以上结构的纵筋均通长配置,保护层厚度为30mm。搭接长度为35d。各节点施工参照节点详图。冠梁施工困难时如要留置施工缝,应按有关规范要求执行。隔五根桩(5.1m)不灌心,在压顶梁中设3604钢管作为管井来降水。3、内支撑塔吊配合下作好支撑安装完毕后,各钢管连接处及钢管与预埋件连接处进行满焊,焊接厚度6mm;必须待地下室底板垫层浇筑完毕,外壁外侧面防水砂浆粉刷,并将土方回填夯实后,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拆除钢管内支撑。4、换撑砼在底板和支护桩之间浇注厚度、强度同底板的素混凝土进行换撑。待换撑砼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内支撑。五、喷锚网支护结构设计要求1、钢材:钢管采用D=48mm,t=2.5mm(D=48mm,t=3.0mm)的焊接钢管,骨架钢筋采用14(HRB335),挂网钢筋采用6.5 250250(HPB235);2、水泥:注浆和喷射砼均采用3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注浆配合比为水泥:砂=1:0.2(重量比),水灰比为0.45;喷射砼配合比为水泥:石子:砂=1:2:1.5(重量比),石子粒径为510mm;3、土钉墙面层喷射砼的强度相当于C20,面层厚度为100mm,其中初喷为3040mm。4、锚管上的注浆孔开口直径为8mm,螺旋型布置,单面孔间距300mm;注浆压力0.40.6MPa;5、D=48mm,t=2.5mm锚管注浆量大于30kg/m(水泥用量指标);D=48mm,t=3.0mm锚管注浆量大于35kg/m(水泥用量指标);6、锚管的锚固体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其强度等级M10;7、焊条HPB235钢筋采用E4300E4313, HRB335钢筋与HPB235钢筋焊接采用E43系列;其余钢材电焊均采用E5001E5014,6.5分布筋与14骨架筋相互交叉搭接处采用点焊。六、基坑排水与阻水1、沿基坑外围按现场实际情况设排水沟,做好有组织的排水。2、利用预应力管桩隔五根设置一管井降水,埋设3604.0 L=1m预埋管在冠梁中。3、采用废钢筋在桩间定位,及时在桩内侧挂6.5250250钢筋网片并二次喷射C20 厚100细石砼,进行桩缝间阻水。4、主楼部分采用环形井点降水法进行降水。5、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工程桩(预应力管桩)孔中进行抽水。6、为防止基坑底部积水,基坑开挖施工期间可在坑底设置临时性的排水土沟,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施工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坑底设置排水沟、集水坑排水,坑底排水沟应离开基坑底边线2m以外。七、基坑监测与检测(一)监测1、监测内容(1)支护结构顶水平位移与沉降监测(二者合为一,每隔1520m设一点);(2)地下室支护施工前对周边工程桩及道路进行监测,并作好记录,施工时均纳入监测范围;(3)沿基坑周边设置6点深层土体监测点(长度为20m/根)。2、监测频率在地下室开挖期间每天监测一次,变形较大处每天测二到三次,其余时间两到三天一次,具体视现场情况而定,监测周期根据变形速率、监测精度要求、不同施工阶段和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综合。3、监测报警值(1)变形达到10mm/d并且连续三天不收敛或累计变形量达到或超过1H/100(H为开挖深度)时报警,以便分析原因,及时采取加固措施。八、土方开挖及回填要求1、支护施工前,先挖运自然地面高出设计标高部分的土方,挖土时必须坚持“分层分块”原则,严禁超挖。挖至坑底标高后,应抓紧浇注配筋的垫层,尽量减少地下室底土体暴露时间。垫层浇注后方可进行相邻区块的开挖;2、挖土方向由根据现场确定,初定从西往东;3、挖土标高:机挖标高定在底板垫层底,底板垫层底以下的小承台土方宜采用人工开挖。九、施工应急措施总包与挖土单位必须做好应急措施准备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做好作业人员、机具和器材等方面的应急准备,如发生坑壁失稳预兆或移量过大时,可立即实施增强加固施工。地下室支护施工,由于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发生各种险情,只在有备在先,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就能使险情得到缓解和遏制,以保证工程顺利进行,为确保地下室土方开挖的安全,我们将采取如下措施:1、严禁地下室边6m范围内堆载不得堆载;2、在地下室周围必要设水平位移观测点与垂直沉降观测点;3、在挖土阶段进行支护移位观测每天一次;4、围护边坡壁位移过大时,停止土方开挖,根据现场监测的变形数据及时调整;5、围护边坡壁突然发生位移增大时,则应撤离地下室内的工作人员,并增加用砂袋堆叠挡土,或用挖土机回填土方,待支护结构稳定后,再商量对策;6、严禁挖土机通过钢管水平与斜向内支撑;7、若遇雨天,应防止地表水下渗;8、平时备好2000个编织袋,其中1000个预先装好砂,发现位移增大可用砂袋回填反压;9、平时备好钢管与锚管,一旦发现位移增大可进行加固处理;10、地下室失稳原因多种多样,具体处理方法只有现场分析原因,再根据实际情况分析责任,由责任单位作出相应处理措施。 十、其他1、地下室边沿6m范围内严禁超载,在未浇毕地下室底板前不能随意建造施工用房及搭设配电设施等,否则,应通报设计人员采取加固措施;2、正式施工前应拆除支护边施工用房与围墙;3、清除高出地面的杂填土,复核现有的地面标高,若与设计不符或基底标高遇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与设计人员联系;4、挖土严格做到减少基底土体暴露时间,合理组织分区分块挖土;当开始施工底板时,再连续施工至0.000,必须严格核算底板抗浮能力;5、地下室施工前,要进行施工交底,贯彻设计意图,周边环境、施工进度、施工方法、降水要求等问题;6、若自然地面标高有所改动,由业主核实后提供;7、未尽事宜按国家现行有关规范、规程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程建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