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21《富贵不能淫》同步练习(II )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27440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21《富贵不能淫》同步练习(II )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21《富贵不能淫》同步练习(II )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21《富贵不能淫》同步练习(II )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21富贵不能淫同步练习(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9题;共18分)1. (2分)下列划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一食或尽粟一石(粟:粮食) 才美不外见(才:才能)B . 执策而临之(临:面对) 其真不知马也(知:认识)C . 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与:和) 夫以子之不遇时(子:你)D . 吾因子有所感矣(感:感触) 为我谢曰(谢:致意)2. (2分)下列划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知而不争 面山而居B . 见公输盘 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C . 愿藉子杀之 胡尔而与之D . 吾义固不杀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3. (2分)下列句子中的“之”当动词用,译为“往、到”的一项是( ) A .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B . 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C .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D . 已而之细柳军。4. (2分)与原文孟子二章中的句子不一致的句子是( ) A .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B .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C .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D . 寡助之至,天下顺之。多助之至,亲戚畔之。5. (2分)文章分析有错误的一项( )A . 智叟和愚公之妻都对愚公移山之事提出了疑问,但愚公之妻是善意的,而智叟的话却句句充满嘲讽。B . 愚公认为移山能够成功,是因为他看到了自然的不变和人的无穷无尽,正确地看待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C . 智叟之所以对愚公移山采取讥讽的态度,是因为他用变化的观点看问题,看到了自然的巨大力量。D . 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抱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6. (2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B .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C .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D .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7. (2分)对下面文段中加横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A . 君将哀而生之乎生:使活下去B . 则吾斯役之不幸斯:此,这C . 向吾不为斯役向:从前D . 则久已病矣病:患病8. (2分)对下面文言语句的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 )A . 但当涉略,见往事耳。只是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B .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雄雌两兔贴近地面跑,怎能辨别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C . 以我酌油知之。因为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D .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9. (2分)句中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殷红(yn) 挚痛(ch) 震悚 (sng) 仰之弥高(m)B . 修葺(q) 猥琐(wi) 字帖(ti) 兀兀穷年(w)C . 告罄(qng) 拖沓(t) 孱头(cn) 怏怏不乐(yng)D . 点缀(zhu) 粗拙(zhu) 污秽(hu) 屏息凝神(bng)二、 小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写法借鉴】文中有不少再现历史情境的细节描写,例如:在燕子矶大屠杀中,重点描写了一个衣着华丽的少妇和孩子的惨痛经历。母亲的鲜血,孩子的呼喊,明晃晃的刺刀,文章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写出了百姓遭受的巨大不幸,控诉了日寇的惨无人道。【片段仿写】仿照本文的写法,运用细节描写,写一个小片段。三、 文言文阅读 (共4题;共81分)11. (30分)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岂不诚:_ 大丈夫:_是焉得:_ 父命之:_戒之曰:_ 必敬必戒:_女家:_ 夫子:_以顺为正:_ 与民由之:_不能淫:_ 不能移:_不能屈:_ 发于畎亩:_举于版筑:_ 举于士:_举于市:_ 空乏其身:_行拂乱:_ 曾益:_恒过:_ 衡于虑:_而后作:_ 征于色:_发于声:_ 而后喻:_法家:_ 拂士:_出则无:_ 敌国:_12. (24分)(2012南通)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欧阳修,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 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注】嶷(y)然有声:人品超群而享有声誉。机阱:陷阱。宽简:宽松简易。便:安逸、安适。(1)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因 取 旧 案 反 覆 观 之(2)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读书辄成诵_晚更号六一居士_虽机阱在前_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_(3)用同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4)当有文人来访,欧阳修为什么不与他们谈论文章?请用文中语句回答。(5)阅读选文第三段,结合下面的链接文字,具体说说欧阳修具有怎样的从政思想。【链接】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13. (17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练就古诗文的“童子功”看中国诗词大会,很多人有这样的感受:自己脑子里残存的诗词记忆好像一下子被激活了。当电视屏幕上那些零零散散的字句呈现出来的时候,或许你已记不清诗的作者是谁,也说不出上下句还有些什么内容,但那些我们小时候背诵过的诗词,似乎自然而然地就浮现于脑海。可见,小时候熟记的古诗文,长大后也很难忘记,即使长时间不用,但只要一提起,与之相关的记忆便会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这种扎根在脑海深处的诗词印象,这是浸透在血液之中的古文积淀,这就是“童子功”的厉害之处。因此,我们要从小诵读古诗文,让中华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古人云,“_,_”。想要练就古诗文的“童子功”,必须要多读多记,才会烂熟于心、出口成章。若是腹内草莽,必然不可能口吐莲花。诗词大会舞台上,选手们精彩的表现背后,又何尝不是他们从小的阅读背诵和长年的储存积累!当然,多读多记不等于死记硬背,理解体会至关重要。在当前古诗文教育中,有些家长只看重孩子背诵的数量和准确度,有些老师“考什么就教什么”,这样的填鸭式灌输不仅把传统文化弄得意境全无,也让学生们在实际运用中“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比如,我们说杜甫的诗歌风格是“沉郁顿挫”。许多孩子只记住了这四个字,但究竟什么叫沉郁顿挫、怎么沉郁顿挫的、为什么沉郁顿挫却一概不知,更不用说再进一步去了解杜甫这个人和他背后的时代。某地考试时,出题人出了一首诗:“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明明是赏心乐事,但学生总认为杜甫就应该是沉郁顿挫的,所以强行歪解,硬要把诗意往愁闷失意上引。如此古诗文教育显然与文化传承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古诗文的底子要从小打下,更要常读常新。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它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就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来说,小时候我们按照表面意思理解,或许只能明白这是苏轼借月亮表达对弟弟的思念之情。但若干年后,当我们一个人身居异乡,又恰逢中秋之夜,当我们抬头仰望圆月,心中再次涌现出这句诗时,自然别有一番滋味,对词的意境和感情的理解也更深了一层。所以,从小打下深厚的古诗文功底会终身受益。当我们从小诵读古诗文、练就“童子功”时,不妨想想我们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显摆炫耀、获得关注,为了提高成绩、寻求加分,还是为了让我们获得审美的体验,为了让传统文化得以血脉相传?恐怕后者才是我们期待的答案。就个人而言,读古诗文能让我们成长在一个美的环境中,用古雅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就民族而言,读古诗文能让我们接续古人的思绪,继承先人的智慧,让古今文化互联互通,从而建立起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和自信。中华上下五千年,诗词歌赋浩如烟海,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让我们在诗书雅乐的环境中成长,练就一身古诗文的“童子功”,在我们心中刻下传统文化的基因,如此,中华文化才有十足的底气,才能生生不息。(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在下列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论据填在选文第段空格上( ) A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B .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C .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D .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3)选文第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4)请简要分析选文第段的论证思路。 14. (10分)阅读孙权劝学,完成后面题目。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但当涉猎_即更刮目相待_(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卿言多务,孰若孤?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孙权的循循善诱、吕蒙的坦率直爽、鲁肃的真诚爱才都在文中得到表现。B . 本文详写孙权劝学和吕蒙学习的情况,而略写鲁肃赞学,有力地突出了中心。C . 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使人感到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心理。D . 吕蒙以“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来回答既显示了他颇为自得的神态,又巧妙地接应了鲁肃的赞叹,表现出一种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四、 其他 (共2题;共8分)15. (6分)解释下列文言句子中划线词语。负势竞上 _ 窥谷忘反(_造饮辄尽 _ 不戚戚于贫贱_策之不以其道_ 同舍生皆被绮绣_16. (2分)根据水浒传里的情节,完成下列填空。晁盖、吴用等七人因_ , 事发后被官府追捕,走投无路,遂投梁山。朝廷前来梁山招安,_(填人名)从梁上跳下,把诏书扯碎,揪住便打,致使第一次招安失败。五、 语言表达 (共3题;共20分)17. (15分)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可能由自我探讨或哲理的清谈而_得。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的过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_就可以得到知识的。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具体细致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_。至于这一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1)在句的横线处选填合适的词语。_A求B寻C获_A随随便便B轻而易举C袖手旁观_A引路者B向导C希望(2)用一句话概括选文大意。 (3)下列能体现作者观点的句子是( ) A . B . C . D . (4)文中划线词的作用是什么? 18. (4分)解释下列划线词。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 _先帝不以臣卑鄙 _吾妻之美我者 _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_19. (1分)_是培根的主要哲学著作之一,首次发表于1620年。六、 字词书写 (共2题;共17分)20. (15分)给下面划线字读音_赃物箱箧杀戮制裁纳粹荒谬_瞥见给予珐琅惊骇鞠躬憧憬_丰功伟绩荡然无存片纸只字21. (2分)文言选句填空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登斯楼也,则有_,_,_,其喜洋洋者矣。A . 去国怀乡 把酒临风 心旷神怡B . 忧谗畏讥 满目萧然 把酒临风C . 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 把酒临风D . 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宠辱偕忘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9题;共18分)1-1、2-1、3-1、4-1、5-1、6-1、7-1、8-1、9-1、二、 小作文 (共1题;共5分)10-1、三、 文言文阅读 (共4题;共81分)11-1、12-1、12-2、12-3、12-4、12-5、13-1、13-2、13-3、13-4、14-1、14-2、14-3、四、 其他 (共2题;共8分)15-1、16-1、五、 语言表达 (共3题;共20分)17-1、17-2、17-3、17-4、18-1、19-1、六、 字词书写 (共2题;共17分)20-1、2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