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浅议小企业贷款风险控制学习中心:内 蒙 古 学 习 中 心学 号: 090F12141021 姓 名: 郭 艳 茹 专 业: 会 计 学 指导教师: 孙 鹂 2016 年 2 月 28 日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指导意见表学生姓名: 郭艳茹 学号: 090F12141021 专业: 会计学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浅议小企业贷款风险控制 指导教师意见:(请对论文的学术水平做出简要评述。包括选题意义;文献资料的掌握;所用资料、实验结果和计算数据的可靠性;写作规范和逻辑性;文献引用的规范性等。还须明确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论文选题合理,符合会计专业要求。针对小企业的贷款风险问题,首先对贷款风险理论进行了阐述,然后分析了小企业贷款风险的成因,最后提出了加强小企业贷款风险控制的措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我国小企业加强贷款风险控制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论文进行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整理,所使用的资料真实可靠,采用案例分析方法,分析结果合理,具有一定的说服力。文献引用规范。从写作规范上看,严格按照学校要求的本科论文进行撰写,文章逻辑性较强。不足之处是文献资料使用单一。指导教师结论: 合格 (合格、不合格)指导教师姓名孙鹂所在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指导时间2016.3.18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评阅意见表 学生姓名: 郭艳茹 学号: 090F12141021 专业: 会计学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浅议小企业贷款风险控制 评阅意见: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中小企业发展中的融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是中小企业融资中外源融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向中小企业合理投放信贷资金是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资金约束问题的重要途径。商业银行建立起完善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管理机制不仅对中小企业融资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对于目前商业银行应对激烈的同业竞争提高盈利能力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选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论文观点明确;选题符合专业要求,材料内容较具体、充分;能运用所学知识阐述自己的观点;结构较为完整,层次较清楚,语言通顺,格式较规范。但我个人认为论文还存在下列问题; 1)未能对小企业贷款风险的特殊性进行论述,是文章缺乏针对性,论述也显得苍白;2)摘要似乎与贷款风险无关而是站在企业的角度论述,与正文不符。3)论文结构需要进一步修改修改意见: 1)根据论文内容重新写摘要; 2)增加小企业贷款风险的特殊性论述。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成绩 (百分制): 62分 评阅结论: 修改后答辩 (同意答辩、不同意答辩、修改后答辩)评阅人姓名叶新宇所在单位经济管理学院评阅时间2016年4月7日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浅议小企业贷款风险控制,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引用他人的文献、资料均已明确注出,论文中的结论和结果为本人独立完成,不包含他人成果及使用过的材料。对论文的完成提供过帮助的有关人员已在文中说明并致以谢意。本人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没有违反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没有侵权行为,并愿意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和法律后果。 论文作者(签字):郭艳茹日期:2016年2月28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摘 要在我国,小企业的数量不仅众多,而且涉及的行业也特别广泛,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为增加税收、解决就业等问题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然而,小企业由于自身的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偏弱等原因,其在融资方面遇到了不小的障碍。尽管金融服务需求巨大,但却得不到满足。根据学者Berger和Udell的研究,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依赖于商业银行的贷款。缺少商业银行的支持,小企业的成长与发展将会受到抑制。小企业融资难也一直是商业银行研究的课题,创新小企业贷款服务模式,为小企业提供配套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则是解决小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途径。重新写关键词:1、小企业 2、贷款风险 3、对策 目 录一、贷款风险理论概述1(一)贷款风险类型1(二)贷款风险控制2二、小企业贷款风险的成因5(一)企业方面5(二)银行方面6三、加强小企业贷款风险控制的措施8(一)严格企业准入机制8(二)控制贷款资金流向8(三)革新担保方式9(四)建立信用等级评定制度体系9(五)强化贷前贷中贷后管理9(六)政府和监管机构在企业融资中充当的角色10四、结论11致谢12参考文献13 一、贷款风险理论概述(一)贷款风险类型1、信用风险信用风险(credit risk)也称之为违约风险,是商业银行金融风险中的最主要风险。根据Mckinsey公司的研究,信用风险在银行总体风险中占60%,而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仅各占20%。学术界一般将信用风险与违约风险视为同一个概念,也就是说,这里的信用风险是狭义的。就其内涵来说,信用风险一般是指企业或者企业的经营者在贷款期间不能按时偿还贷款使其信用质量下降或者其他不能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而给债权人造成损失。具体而言,只要贷款企业出现违约现象,信用风险就不避免地会产生。毋庸置疑,贷款企业的违约增大了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使其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同时又降低了银行开展信贷业务的安全性、盈利性和资金的流动性。信用风险存在于贷款过程的始终。从贷款放出至收回的整个过程中,商业银行都面临着借款者是否会及时归还贷款这一问题。信用风险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非常大,因此为了降低风险并使借款人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银行通常会对借款人加收惩罚性利息。2、市场风险市场风险又称为利率风险,是由于利率的市场水平波动而导致的风险,具体包括外汇风险、商品交易风险、利率风险和股票风险。在贷款业务中,市场风险主要是指抵押物为外汇、有价证券、商品等。这些抵押物市场价格的变动给银行经营带来了风险。3、操作风险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操作风险的正式定义,是指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操作过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而导致损失的直接或间接的风险。该定义较为宽泛,可以泛指在商业银行运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系列损失,这些损失可能是由于业务流程设计缺陷或是电脑系统出现故障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第三方的欺诈或决策失误造成的。其中,内部流程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是指由于流程设计的不合理或在执行过程中的不严格而引起;人员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包括操作失误、违法行为等而引致;系统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是指银行内部存在的系统漏洞或缺陷而引致;外部事件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是因外部欺诈、突发事件及银行自身经营不善而引致。根据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业务运营情况,在各类风险中,最需要给予足够关注并进行防范的风险主要是信用风,因为,信用风险最有可能导致银行遭受财务损失。在这种情形下,商业银行采取一切可行的手段或措施来防范这三类风险就特别重要。(二)贷款风险控制贷款风险增加了银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因此银行需要运用一系列规范、科学、系统的分析方法对信贷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各种类型的贷款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衡量、评估、预测和控制,尽量防范和降低风险损失的发生,从而获取最大的贷款收益。由此可知,提高贷款风险的管理水平对商业银行提升重大风险防范与控制能力有着重要意义。从商业银行为小企业提供贷款业务来看,银行的信贷人员在受理该类业务时,就应该不断识别与评价贷款业务前期、中期和后期各环节的风险是否重大与可控,并通过尽职调查、风险初审、项目评审和项目审批等环节,对借款人进行细致的筛选,从而最大程度地将那些不符合借款人资格的贷款申请人进行剔除。在选择了合格的、优质的借款人之后,还应通过放款环节、贷后管理环节规避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具体见图1。由此可见,风险管理与控制理念应该贯穿于贷款业务的始终。而贷款风险的管理与控制的本质也就是不断地识别、分析、防范、规避与控制各种风险的过程。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现金流量现金流量担保抵押第一还款来源信用支持法律责任还款意愿银行管理第二还款来源非财务因素还款能力还款可能性图1 企业还款可能性分析1、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小企业贷款风险管理的第一个程序,有关贷款小企业的持续经营与未来偿债能力的重要风险是之后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如果起始的风险未能识别,那么后续的一系列风险管理工作都是无效的。商业银行的小企业贷款风险识别是建立在风险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的基础上。风险资料是银行信贷人员识别和度量风险的根本依据,风险资料越完备,信息越充分,对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的效果越好。此外,风险识别还可以通过专家分析、指标预测以及情景分析法等多种技术与工具进行识别。这些工具与技术均利用搜集的风险资料,通过不同角度对风险资料进行分析,从而对风险进行有效识别。信用风险作为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银行在对某一贷款申请评审与决策时,是围绕着贷款损失风险的不确定性的多个方面进行的。贷款的信用风险主要通过银行对贷款申请人的贷前调查进行识别。贷前调查主要分为财务调查和非财务调查,调查的对象是企业客户、个体客户或个人客户,贷前调查中的财务与非财务部分比重可进行调整。贷前财务调查主要以贷款申请人真实的、原始的财务数据为依据,对贷款申请人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并预测出贷款申请人的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以及持续经营能力,从而有利于结合贷款申请人的其他信息做出是否放贷的决策。对贷款申请人的贷款财务调查,既包括对以前财务活动的总结,也包括对其未来贷款期间的财务数据的预测,因此,财务分析是银行进行贷款决策的重要手段和工具。贷前财务调查是识别借款人信用风险的基础,而贷前非财务调查也是风险识别的重要方法,尤其对于小企业、个体工商户而言,财务数据与资料搜集较为困难,因此,贷前非财务调查是决定贷款申请人信用风险的重要途径。非财务调查的方法包括询问、观察、检查、抽查等。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可以了解贷款申请人本身及其所处的经营环境、实物资产数量和价值,从而发现可能对贷款申请人的偿债能力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2、风险衡量在对贷款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后,商业银行需要对相关的风险点或者风险因素通过分析程序进行验证,并对风险点可能会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产生多大的影响进行综合性衡量。作为贷款风险管理的基础性环节,通过对借款人的经营环境、道德品质、经营活动与规模、经营的财务状况和现金流状况进行分析,对其还款能力做出恰当的预测。3、风险评估风险评估主要是审查借款人提供的贷款相关材料,以进一步判断风险分析环节所披露的风险点或风险因素是否存在;分析判断是否还有其他重要风险点没有被识别出来并需要进一步调查落实,判断小企业是否具有能够有效化解风险的防范与规避措施。4、风险决策风险决策是指商业银行决策主体根据相关授权对小企业贷款业务进行决策的活动。风险决策要综合考虑风险评审中提到的重要风险点和风险因素以及风险防范措施等情况,对小企业贷款业务做出是否放贷以及对拟放贷的贷款项目确定恰当的风险管理方案。增加小企业贷款风险特殊性相关内容15二、小企业贷款风险的成因我国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是持有支持态度的,同时也对中小企业贷款进行了一定的政策扶持,这对于我国的中小企业贷款来说是很高的发展机遇,但在中小企业进行贷款过程中,由于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使得我国中小企业贷款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困难,同时中小企业贷款风险问题也是国际信贷管理中的重要难题。 中小企业资金需求旺盛,但是融资渠道少是现在整个国民经济的普遍现象,目前各级政府和银行都在宣传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大力扶持实体产业。鼓励银行给予小微企业更多的资金支持。然而,中小企业贷款目前却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往往是有不同种类的经营,所以相对应的在选择贷款种类时也会有不同的选择,比如说存贷款、贴现、资金结算等,小企业资金运转周期比较短,回收利润也比较快,所以在贷款中可以适应贷款利率变化,企业在进行贷款担保时多愿意选择抵押,抵押方式的也比较多样,常见的有企业管理者个人财产抵押,企业不动产抵押。(一)企业方面第一,小企业规模小,管理水平低,抗风险能力弱,企业信用和经营者的个人信用也相对较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绝大多数小企业尚未建立起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的财务制度使得企业管理缺乏足够高的规范性和透明度,所以,商业银行在为这种类型的小企业提供小额贷款时就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即商业银行在信息方面处于劣势)。在信贷市场上,贷款企业与银行之间由于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因此,贷款企业自身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就有可能会发生,进而增加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特别是小企业在财务信息披露方面缺乏透明度,缺少严谨规范的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来帮助银行进行贷款风险评估,使得银行难以突破贷款企业“信息内部化”障碍。在这种情形下,商业银行若将贷款发放给小企业,无疑增加了自身所要承受的风险。而这也恰好是商业银行不愿意为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原因。第二,小企业短期行为较严重,缺乏合理的经营模式,且经营者会经常挪用贷款资金。在贷款资金的使用方面,小企业存在着不按照贷款合同的约定,擅自改变资金的使用用途。贷款企业可能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动机而改变贷款资金的使用用途,将贷款投向于一些投机性项目而增加了银行遭受损失的风险。由此可知,小企业为了从银行获得贷款,把所有的贷款手续全部做的合规化,特别是在资金用途上,然后将贷款转移到不符合贷款条件的用途上。由于银行对其他项目的合法性、可行性和效益性无法进行准确评估和预测,贷款风险无法得到控制,最终影响了银行按期收回贷款本息。第三,根据信号传递和信息甄别理论,为了从商业银行获取贷款,小企业往往会向银行提供一些重要、有一定价值、可变现和抵押的资产数据信息,以保证银行能够将其视为风险小、优质的客户。但根据小企业本身的实际情况和经营特点,小企业所能提供的抵押物较少或不能提供抵押物,进而导致企业的担保有效性不足。在担保体系方面,小企业为银行提供的抵押品一般以房屋、土地、机器设备等为主,而以担保机构和信用作为担保的则较少,即便是小企业找到合适的担保方,担保方也只会以自身利益为先,对企业的制约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银行来说,担保风险也应该高度重视。第四,小企业的信用观念淡薄,以及小企业征信系统的不健全性都会影响银行对小企业的整体授信。小企业在主观上故意违约,不愿按照合约的约定到期偿还债务,使银行在约定时期内无法收回本息。这是商业银行最为担心的风险。信用是借款人的信誉,属于道德范畴,约束力较弱,容易发生变数,从而引发违约现象。这既是一种信用风险,同时又是一种道德风险。小企业在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时,通常不能向银行提供具有高价值的抵押物,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借款人的道德水准在贷款归还中承担了重要角色。由于我国信用环境并不成熟,部分小企业信用意识淡薄,逃债现象严重,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主观上故意违约的风险不容小觑。(二)银行方面第一,信贷人员在实际业务操作中对小企业的风险意识相对淡薄,原因在于:首先,银行在对小企业的支持中属于初始发展阶段,仍在探索方法和理论;其次,信贷人员也是在实际的业务操作中积累经验,提高对小企业风险的认识,在此期间,信贷人员的风险意识较淡薄。第二,银行在处理小企业的审批中,经过漫长的探索和研究才能找到审批的关键点,所以导致审批流程不完善。在小企业的融资过程中,银行充当着担任风险管理的重大责任,不但要面对各式各样的企业的特色的研究,还要面对各类政策的监管,所以银行在解决此类问题时要谨慎的选择和结论,因此银行的审批流程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在实际工作中,银行未将前、中、后台分离,未将审贷分离;在授权类型方面,银行没有科学授权、合理授权,也没有按照被授权人的业务经验、审批经验实行差别授权,以致审批流程不能有效衔接。第三,明确小企业贷款各个环节的责任,清楚内控工作要从基础抓起。目前,银行现行的内控管理制度存在局限性,没有按照业务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定,导致制度和业务实际衔接不上,特别是一些新增的业务情况,规章制度没有做出规定,内控就无从下手。即便是制定了内控的规章制度,一经制定和执行,也不会因为业务的变化在短时间内被改变, 这样就会造成与实际情况脱节的现象。同时,内控制度的执行也缺乏事后监督,没有较为专业的内控管理团队,对于内控发现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整改,让内控流于形式。第四,融资难一直是困扰小企业发展的难题。近年来,虽然国家对小企业融资的问题一直在给予支持,但是小企业的融资仍然是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小企业的特点是小而散,这个特点导致小企业在各国有银行的融资中被排斥,在具体业务中,小企业的调查和分析都面对较大的困难,而且在风险防控方面也出现了较大的困难,现今从事小企业的商业银行和小额贷款机构出现不良贷款的几率较大,如何在风险防控和融资需求两方面解决这个问题,成为各商业银行研究贷款产品和营销策略的重要部分,因此融资难成为现今小企业发展的一大困扰,但是小企业作为中国较大的市场之一,是具有开发潜力的新群体,作为商业银行新业务和新品种的需要,将小企业作为开发重点也愈渐成为趋势。这就制约了银行对小企业贷款准入条件的设置,如果条件设置过高,仍旧不能帮助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如果条件设置过低,无疑是增大了银行的风险。第五,贷后监控流于形式,一直是银行风险形成的重要原因,小企业贷款“重贷轻管”的现象也是一直存在的。贷款发放后,银行人员对监控不认真、不重视。特别是对企业的后续经营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不再进行深入分析,不能及时发现企业贷后风险。部分人员过分依赖贷前调查,缺乏清晰的认知度,以为贷前调查做好、抵押担保做实,贷后监控就可有可无,对于贷后监控报告的填写也是形式化。再者就是部分小企业在贷后发放后,不积极主动配合银行进行贷后监控,也让银行在实际的贷后工作中“知难而退”。种种因素都影响到了银行贷后管理工作的有效执行,也弱化了银行风险管控能力。三、加强小企业贷款风险控制的措施银行是中小企业获得资金的重要途径,银行在中小企业贷款不良中受到的是最直接的冲击,银行对于贷款不良的控制应该采取多方面的措施。(一)严格企业准入机制第一,在小企业贷款中,贷款主体多为个体工商户、私营业主,其特点主要表现为经营管理不规范,没有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为更好地控制小企业贷款风险,银行应该从小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和企业以往的信用情况出发。总体来看,银行严格执行小企业准入机制,有利于从源头上控制贷款风险。具体来说,为减少银行对借款企业的信息不对称情形,商业银行要加强对小企业的调查,从多个渠道搜集信息、数据和相关资料,整体上把握小企业的经营实力、担保能力、未来的发展潜力、所处行业的发展特征、企业主的个人品行等。在此基础上,选择经营能力强、经营管理规范、产品市场前景好、还款意愿强烈的小企业作为银行发放贷款优先考虑的客户。第二,在准入机制方面,包商银行只对具有6个月以上经营记录的客户放款,持续的经营时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经营者在该行业的经营能力。并明确将从事贸易、生产、服务及种养殖业、运输业等行业作为明确的目标客户;对于一些手季节性、政策性因素影响较大的行业做出了限制性规定;处于边缘的客户,如有不良嗜好、企业存在违法行为、客户信誉有问题的,银行也作出了相应的限制。(二)控制贷款资金流向贷款资金流向是银行把控风险的难点。小企业贷款具有笔数多、金额小等特点,银行若逐笔跟踪各笔贷款的去向,所需的人力、物力和时间都非常大,产生高额的贷后管理成本。第一,银行应该正确地评估企业的贷款用途,把握贷款中的政策风险和法律风险,在企业申请贷款时,严格审查企业贷款目的的真实性和合理性,结合企业的资产以及盈利情况,判断企业是否有融资需求,特别是在贷款的用途上,是否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贷款发放后,银行应该检查企业是否按照贷款目的使用了资金。 第二,贷款支付上银行可以采用受托支付和自主支付,自主支付是将资金直接交付给贷款企业,受托支付是将资金转交给贷款企业的供应商,以此检验贷款目的的真实性。在贷款资金流向方面,银行应该重点监测并明确小企业支付借款利息的来源,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银行信贷人员识别贷款挪用迹象。(三)革新担保方式小企业普遍存在着自身资产规模偏小,抵押物不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对小企业的扶持政策,要求银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行担保方式的创新,扩大担保范围,放宽担保限制。在抵押担保方式上,包商银行赤峰分行主要采用以下方式:第一,在小企业贷款中,包商银行引进德国IPC技术,注重企业的现金流及企业的经营情况,将企业的经营收入作为第一还款来源,抵押担保方式作为辅助手段。在抵押担保方式上,破除崇拜抵押物。对抵押品采取较为灵活的态度,如存货、生产经营设备、应收账款等都可以作为抵质押品。第二,对于一些不能提供抵质押品的客户,包商银行也采用“圈链”模式,即将散户按照经营类型整合为一个商圈,让每个贷款的客户都加入到这个组织中并按照贷款金额存入一定比例的保证金,该组织中的每一个客户都是相互联保在一起,出现风险后每个客户都负有还款的责任。第三,针对经营模式和经营类型较为集中的客户群体,包商银行采用“三户联保”的方式,按照客户的实际经营和贷款需求及其各自资产情况进行授信,约定在合同期内每个借款人相互承担责任。(四)建立信用等级评定制度体系第一,建立科学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对企业固定资产的评估,对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及企业社会信用调查的评价,特别是对企业债权要进行严格审查,银行人员按照企业提供的固定资产为基础,加上一些专业的评估公司出具的评估报告,并将这些资料汇总向评审委员会提交负责性的评估报告。第二,贷款的决策机构是银行的审贷会,审贷会在审批贷款时应遵循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统一的标准来判断企业的资产情况,从而使信用评价的本身也符合“诚实守信”的要求,确保评定结果真实可信,取得社会公众的认同。第三,银行建立客户信用等级,去除那些缺少还贷能力或者还贷意愿的客户,在银行内部建立系统的信用风险等级查询系统,让信贷员能够及时发现风险。对客户可以采用“逐步增加贷款”的策略,如果客户第一次还款记录良好,在风险可控和生意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客户再次贷款时可以增加贷款额度,也可以让按时还款的客户获得一些其他的优惠服务,如:方便贷款,即减少贷款的申请程序,快速审批等等。(五)强化贷前贷中贷后管理首先,根据信号传递理论,小企业向银行提供信息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贷款,有的小企业为了获得银行贷款,会提供一些编造的数据和信息,即便企业提供了真实的贷款信息,也会存在贷款资金挪用的现象。鉴于此,在贷前,银行应该严把客户准入关,对小企业开展严格的实地调查,对小企业的贷款目的做出严格的规定。包商银行乌海分行在小企业贷款中采用 “财务信息”和“软信息”相结合,财务信息主要是对小企业能够提供的各类财务报表(比如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中的数据进行细致的交叉验证,检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检验企业贷款目的的真实性和合理性。银行在关注财务报表类信息的同时,还应该重点关注企业的“软信息”,如企业经营管理者实际管理经验、性格特征、人际关系、家庭情况、经营场所、上下游客户、信用记录、行业经营前景等。只有在客户的现金足以偿还贷款时,银行才能发放贷款。在实地调查中,除正面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外,还可以在侧面通过企业的邻居、担保人了解借款人的经营管理状况等,这样银行就可以对借款人的业务经营实力、后续还款能力进行准确地判断,以减少信息不对称。同时,银行还可以借助于内部的信贷集中式台帐系统与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对借款人、借款人的配偶、担保人等人的具体信用信息状况进行联网核查,以保证这些行为人身份信息的真实性。银行将贷前调查工作做细、做透,不仅有助于发现那些有瑕疵的、不适合发放贷款的客户,而且还可以对那些合格客户未来时期经营趋势变化做出定性和定量的预测,进而最大程度地降低贷款风险。(六)政府和监管机构在企业融资中充当的角色政府和监管机构首先要完善融资渠道,突破中小企业融资瓶颈。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还大多从银行贷款融资,为了解决这种单一的状态,丰富中小企业融资渠道,IPO注册制度的推行就是在不断其融资渠道。二是完善财产抵押制度和贷款抵押物的认定办法,目前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抵押物无法获得银行认可,这就需要政府完善财产抵押制度和贷款抵押物认定办法,通过各种途径去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对中小企业抵押物的认可,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去完善抵押物品种和类型,逐步提高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授信额度。其次要严格监管和打击民间融资。政府在鼓励和支持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同时,应该通过不断完善法律和监管手段,将金融公司等民间融资渠道的信息纳入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让银行能及时和准确地获取企业的资产负债信息,这对控制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有较大帮助。最后是建立完善的信贷人员管理体制,政府机构需要和商业银行一起建立信贷人员从准入,同业间流动和最后退出的一整套机制。切实做到信贷责任终身制,防止信贷人员道德风险。最后,政府机关应该避免行政因素影响银行贷款。四、结论近几年,中小企业迅猛发展。随着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促进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包商银行乌海分行积极调整信贷结构、培育信贷文化、明确市场地位、细分客户群体、选择适当的经营模式、提高收益率和分散风险,并据此制定了健全、高效的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经过多来的主动探索,针对小企业无报表、无抵押、无管理这一现象,包商银行坚持德国IPC专家提出的信贷技术流程,即坚持单户分析技术,通过分析客户的现金流来判断客户的还款能力,而不是简单地依赖客户的抵押和担保,以此来加强对小企业贷款的风险控制。强化小企业金融的风险控制既有利于保持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推进小企业贷款既快又好发展,又有利于认清风险本质。致谢我要深表感谢的是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我的论文从选题、研究框架确定、研究设计、论文修改及其定稿的整个过程,均得到导师的悉心指导,其论文的完成无不凝聚了老师倾注的心血。每当我的论文出现困惑不解的时候,老师总是在第一时间给予及时到位的指导,敏锐地指出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向,她那高屋建瓴的见解及巧妙的启迪方式,即便驽钝如我,亦能醍醐灌顶。老师渊博的学识、睿智的言辞、富有创新性的学术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人格等对我产生深远的影响,是我一生学习的楷模,我从中获益匪浅。师恩浩荡,我将铭记在心!参考文献1.尚倩,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22.张萍,中小企业贷款业务风险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23.张莉,C银行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识别与控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134.常海伦,浅析中小企业联保贷款风险控制D,西南财经大学学报,20135.徐发有,吉林省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学报,20136.赵美程,建行沈阳RH支行小企业贷款风险控制案例研究D,辽宁大学学报,20127.吕佳宸,风险共担下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管理D,东华大学学报,20148.于鹏飞,兴业银行长春分行中小企业贷款风险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学报,201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