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综合检测题 (新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025485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综合检测题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综合检测题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综合检测题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检测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A骄奢(sh) 佝偻(u lu) 荫庇(b)B孱弱(chn) 臆测(y) 馈赠(ku)C踝骨(hui) 芳馨(xn) 瘠薄(j)D云翳(y) 攫取(ju) 沉湎(min)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C )(3分)A稀稀落落难以置信引颈受戮B周道如砥浩瀚无垠遮天蔽日C万籁具寂豁然开朗沉默寡言D郁郁葱葱袅袅烟云山崩地裂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D )(3分)莫言从“内部”_中国社会,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挖掘了其中最隐秘的真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_。以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为代表的一大批平凡人物,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_了沉沦在冷漠与麻木中的人们。A审视期待警醒 B审查期盼唤醒C审查期待唤醒 D审视期盼警醒4下面是某同学在电话中对小强说的一段话,请按要求对加序号的句子进行修改。(3分)小强,你马上立即给我校文学社刊写篇稿子吧!同时,还要请你在班上发动同学积极投稿。来稿文体不限,提倡创新,以不少于600字左右为宜。文章写好后务必交到校刊编辑部,也可直接交给我。(1)第句有一处用语重复,应删去的词语是“马上(或:立即)”。(2)第句自相矛盾,应改为以不少于600字为宜(或:以600字左右为宜)。(3)第句用语不得体的一个词语是“务必”,应改为“请”。5(xx,贺州)依次填入下列文段画线处的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B )(3分)倚立窗前,_,观美景;夜眠围屋,_,做美梦;端坐书房,_,悟人生。吟诗填词写文章看山看树看天蓝听风听雨听叶落A B C D6(xx,青岛)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3分)一天,市民易先生看到一个小孩掉进池塘,不善游泳的他来不及脱衣服,就纵身跃进池塘将小孩救了上来。孩子平安无事,而当筋疲力尽的易先生被别人拖上岸时,孩子的妈妈却已经带着孩子离开了,连声“谢谢”都没说。易先生对此感到有些伤心。如果见到这位妈妈,你会这样对她说:阿姨,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果没有那位先生的舍身相救,你的孩子会性命难保。你是不是应该做些什么?(含标点符号不超过60字)7(xx,贺州)阅读下面材料,请按要求答题。(8分)莫振高,xx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他是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校长,他将“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任教30多年来,莫振高跑遍每一位贫困生的家,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近300名贫困生顺利进入大学,先后筹集3000多万元善款资助1.8万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因积劳成疾,莫振高于xx年3月9日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58岁。(1)【点击师坛】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内容。(2分)示例:感动中国人物莫振高校长的感人事迹。(2)【礼赞师魂】莫振高校长对都安教育的执着坚守与无私奉献,“感动中国”颁奖词曾用“你是不灭的蜡烛,是不倒的脊梁”来评价他,我们还可以用哪两句古诗词名句来礼赞他?(2分)示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3)【感念师恩】为表达对母校老师的感激之情,小组自发合办一期以“感念师恩”为主题的手抄报送给老师。(4分)大家都在“师恩情深”栏目中写一句表达对老师感激之情的话语,请你也写一句:要求:句子中不得出现真实名字,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即可。手抄报已设计了两个栏目,请你设计另外两个。(不能直接用材料和题目中的四字词语作答)栏目一:师恩情深 栏目二:恩师风采栏目三:师生剪影 栏目四:师生故事二、阅读理解(44分)(一)(16分)生命的选择雷抒雁在我住的这一栋楼的前边,是一片开阔的空地。这片向阳的地方,从早晨太阳一升起,地上便如铺上了红地毯一般,布满了霞光。一直到傍晚,在太阳被西边的高楼遮挡之前,空地上都是一片明媚的阳光。多好的一块空地。花工们便将这里设计成一座小小的花园,四周栽种上一些秋季会抽出茸茸的花穗的纤草,拥围着一个圆圆的花坛。种些什么呢?看见花工们细细地松着花坛里的湿土,人们猜测着。自然是玫瑰了,花工们说。没多久,油黑的玫瑰叶子便密密地遮蔽了黄土;似乎这期间,不过一阵、两阵小雨,人们一如既往匆匆地走过那花坛,忙各自的事情。突然有一日,有人惊奇地喊了一声:“多好的玫瑰!”人们好像一下子被那花惊醒了。红的、黄的、粉的,一时间各色玫瑰,竞相绽放开来,惹得人眼前一亮。有一些美丽的花朵装点生活,日子平添了些色彩、滋味和乐趣。大人、孩子路过时总会留住脚步,欣赏一番。大楼里常年不曾搭话的邻居,此时也都能找到共同的话题了。坚硬的生活,顿时变得柔软多了。人们夸奖过那些花朵、花工之后,便要说因为太阳明亮的照耀,才使花朵有了色彩。不过,谁也说不清是花朵选择了太阳,还是太阳选择了花朵。可是有一日,有孩子突然提醒大人们,到楼后去看看,那里也有花。楼后?怎么可能呢,那里的阳光,结结实实被这楼房遮掩着,而且还有一些高大的槐树,枝丫互相勾扯着,地上永远是潮湿和阴凉的,甚至还有一些灰尘和垃圾被风卷到了那里。春天,所有的地面上都干干的、亮亮的,唯独楼后肮脏的残雪还迟迟不肯化开。那里怎么会有花呢?拗不过孩子的拉扯,就到楼后看看去吧!这时已是傍晚,朦朦胧胧的月光下,人们果然看到一些白花花的已经绽放的花朵。粗粗的、长长的花朵,挺在硕大的绿叶上,倒像是插了满头玉簪、银簪的古代仕女。庄重里透着一些羞怯,没有人能叫出那花的名字,只是花开得雪白、单纯而圣洁,让人燥热的心头有如被一股清凉清凉的水洒洗过一般舒坦。第二天,赶快去问花工,花工回答说:“那是白玉簪,性喜阴凉潮湿,花开得高洁得很哩。”于是,这栋楼更加美丽了。楼前,阳光下,姹紫嫣红;楼后,月光下,洁白如雪。随即,也就有人告诉自己的孩子:你看,生活的路多宽!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对了!这才是生命的选择。生命的伟大也正在于这选择的正确。(选自当代名家散文选,江苏文艺出版社)8玫瑰花和白玉簪花的色彩各有什么特点?这两种花各是在怎样的环境中生长绽放的?(4分)玫瑰花:姹紫嫣红;白玉簪花:洁白如雪。玫瑰花在阳光的照耀下,在松软的花坛湿土中生长;白玉簪花在没有阳光,潮湿、阴凉、肮脏的环境中生长。9文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比喻。生动形象地描写出白玉簪花外在的形态美和内在的气质美。10根据文章内容,说说白玉簪花美在哪里。(2分)一是美在其外观,庄重里透着羞怯,单纯而圣洁;二是美在其精神,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中都不怨天尤人,努力奋发向上,展示着生命的价值。(意近即可)11这是一篇咏物抒怀的美文,请说说作者借花表达了怎样的情怀。(3分)作者在文中描写了两种不同的花,意在告诉人们要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正确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12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阅读本文后的感想。(3分)略(二)(xx,衡阳)(13分)中国古代服饰中的审美意识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不同派别的意识形态渗透到服饰美学思想中,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审美主张。如儒家倡“约之以礼”,墨家倡“节用”,法家倡“自然”,反对修饰。魏晋时期是政治经济最为混乱的年代,但在精神上却是极自由解放的时期。最有名的竹林七贤,主张道家的自然主义思想,抨击虚伪的儒家名教,以蔑视朝廷,不入仕途为潇洒超脱之举。表现在装束上则是袒胸露臂,披发跣足,以示不拘礼法。晋记载:“谢鲲与王澄之徒摹竹林诸人,散首披发。”这种人格上的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摆脱了汉代儒教的礼法束缚,直接展示人格个性之美。如果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种内在精神的释放,那么,唐朝的服饰则是对美的大胆追求。其服饰色彩之华丽,女子衣装之开放是历代没有的。唐代出现追随时尚的潮流,其石榴裙流行时间最长。燕京五月歌中“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条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儿女染红裙”。安乐公主的百鸟裙为中国织绣史上的名作,官家女子竞相效仿,致使山林奇禽异兽扫地无遗,充分显示了当时时尚的感召力之大。服饰风格是与现实分不开的,唐朝前期经济繁荣,手工艺发达,对外交流频繁,博采众长,首都长安堪称中国古代的“巴黎”。到了唐代后期,服饰审美中那种真率奔放的阳刚之气不得不让位于细腻含蓄的阴柔之韵,此种审美倾向的转变,是与当时唐朝由盛转衰的经济状况密切相关的。宋朝受程朱理学的影响,服饰以纯朴淡雅为美。明代是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史上最鼎盛的朝代,服饰华丽异常。这是因为明朝已进入封建社会后期,封建意识趋向于追求粉饰太平和吉祥祝福。此外,明代中期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发达的手工业和频繁的对外交流,使其服饰从质料到色彩到图案都追求艳丽,形成了奢华的风气。到了封建社会末期,西洋文化逐渐向东渗透,留学生脱长袍马褂,变西装革履,也与当时所处社会的意识形态有密切联系。在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为巩固自身地位,统治阶级把服饰的装饰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服装除能蔽体之外,还被当作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是阶级社会的形象代言人。唐贞观年间曾两次下诏颁布服饰颜色和佩带的规定。在清朝,官服对于黄色亦有禁例。如皇太子用杏黄色,皇子用金黄色,而下属各王等官职不经赏赐是绝不能用黄色的。纵观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古人审美意识对服装的影响,服装从最早的遮羞蔽体功能,经过岁月的流逝与历史的演变,从等级制度的代言人,到后来标榜个性的象征物,走过了漫长的岁月,而审美意识贯穿其中。今天,我们只有紧抓时尚脉搏,吸收传统文化之精华,了解现代人之审美情结,才能设计出中国民族服装的时尚精品。13文章以时间为顺序,说明了中国古代服饰发展的演变过程。(1分)14各个朝代的服饰有各自的审美意识追求。阅读全文,完成下列填空。(3分)魏晋时期:个性解放(1)唐朝前期:色彩华丽,开放(对美的大胆追求、追求时尚)(2)宋朝:纯朴淡雅(3)明朝:服饰华丽异常(服饰的质料、色彩、图案都追求艳丽)15阅读两段,回答下列问题。(6分)(1)第段中引用晋记相关内容,意在说明什么?说明竹林七贤服饰审美对后人的影响之深。(注:“摹”反映了后人对竹林七贤服饰风格的模仿)突出魏晋时期服饰审美追求自然、个性解放。(或追求人格个性之美)(2)第段中着重介绍安乐公主的百鸟裙,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唐代人追求时尚,追求服饰色彩华丽的审美意识。16简要分析第段画线句中加点词“绝不能”的表达效果。(3分)“绝不能”语气坚决、不容置疑。突出强调清朝等级森严,黄色服饰只有皇室成员才能穿戴。(三)(xx,西宁)(15分)学会赏识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开朗琪罗,沥尽心血雕刻出著名的大卫像。人们皆惊叹于大卫像的辉煌,可在此之前,很少有人对这块雕刻大卫的石材做出褒评。其实并非石头不美,只是无人赏识,而米开朗琪罗发现了它,并赏识它是一块用于雕刻的好石材,然后赋予了它新的价值。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赏识。因为赏识,是一个人心境磊落,视野疏朗的表现;是一个人才智敏锐,气度从容的凸显。没有赏识,自我多了一份自卑,他人多了一份挑剔;社会多了一份冷漠,世界缺了一份美好。因此,我们要学会赏识。学会赏识身份低于自己的人,因为“任何看似愚蠢的东西,都必定有值得喝彩的地方”。台湾作家林清玄曾经评价一位犯案数十起的小偷,赞扬他的细密心思,肯定他的灵巧手法。小偷听说后,金盆洗手,成为四十多家连锁店的老板。一位年轻人因一首情诗离开学校后,福楼拜给予他鼓励、赏识。终于,这个年轻人写出了著名的短篇小说羊脂球。这位年轻人,便是莫泊桑。是赏识唤回了迷途的羔羊,是赏识使其得到认可和肯定,是赏识激发其奋发努力的勇气,最终获得新生。那么,我们为何不学会赏识?学会赏识自己,因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学会赏识自己,要有太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豪放;要有苏轼“西北望,射天狼”的雄心壮志;要有杜甫“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无私旷达;要有屈原“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的坚贞不屈。因为赏识自己,诸葛孔明才会自称卧龙,未出草庐而知晓天下三分;因为赏识自己,毛遂才会以锥自喻,在大殿上据理力争;因为赏识自己,陈涉才会石破天惊,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赏识可以给自己动力,使自己迈上新阶梯。因此,我们为何不学会赏识?学会赏识那些强于自己的人,因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廉颇因为不赏识蔺相如的治国才能,居功自傲,处处刁难。而蔺相如赏识廉颇的韬韬武略,不计前嫌。两人终化干戈为玉帛,彼此赏识,才有“负荆请罪”的美谈流传至今。孔夫子赏识他人,才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断言。学会赏识,才会看到别人的长处,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完善自己。既是如此,我们为何不学会赏识?真正的智者,他们会在赏识的同时,把自己投入到铸就辉煌的熔炉之中,把自卑熔炼成自信,把不满锻造成竞争,把孤傲挥洒成谦逊,把萎靡升华成振奋,把失意挤压成动力,把挫折捶打成练达。我们应该学会赏识。学会赏识,对己,是一种超越;对人,是一种幸福。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我们应该学会赏识(或我们为何不学会赏识?或我们要学会赏识。)18文章第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第段是本文的引论部分,即由米开朗琪罗赏识一块石材并用来雕塑大卫像这件事引出中心论点。并为本文进一步地论证我们应该怎样学会赏识的观点做铺垫。由此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9简要分析说明第段的论证过程。(3分)第段先从个人角度(正面),即从赏识是一个人心境的磊落和才智凸显的方面,论证了我们应该学会赏识的必要性。然后又从社会层面(反面),即从没有赏识会给自我、他人、社会带来的不利因素方面,进一步论证我们应该学会赏识的重要性。(或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我们应该学会赏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最后强调了本文的中心论点。20说说第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论证方法:举例论证法(例证法);引用论证法(引证法或道理论证)。作用:通过列举李白、苏轼、杜甫、屈原、诸葛亮、毛遂、陈胜等的事例,以及引用他们的言论,从多方面论证了我们应该怎样学会赏识自己,并进一步论述了赏识自己的作用和益处。21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第段中“学会赏识,对己,是一种超越;对人,是一种幸福”这句话的。(3分)你只要学会了赏识,对自己而言,赏识自己就是“给自己动力,使自己迈上新台阶”;赏识那些强于自己的人,你“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完善自己”,才能完成对自我的一种超越(或超越自己)。而对于那些身份低于自己的人来说,被人赏识,就是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肯定,就会激发起他人奋发努力的勇气,从而得到新生,获得被人赏识的幸福。三、作文(50分)22请以“你用爱温暖了我”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定立意;(2)不少于600字;(3)要有真情实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