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8《古代诗词四首》过零丁洋教学案例 苏教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024569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8《古代诗词四首》过零丁洋教学案例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8《古代诗词四首》过零丁洋教学案例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8《古代诗词四首》过零丁洋教学案例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过零丁洋1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本诗相关背景,有感情的诵读这首诗。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反复朗读、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情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理解文天祥高尚的民族气节和慷慨悲壮的爱国情怀。2学情分析 学生能流畅读诗,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但是考虑问题不全面,我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品读感悟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从而深刻体会作者情感。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反复朗读、合作探究,体会文天祥高尚的民族气节和慷慨悲壮的爱国情怀。教学难点:品读鉴赏诗中精练概括的语言。4教学过程 4.1 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导入新课 南宋王朝风雨飘摇,它的覆没是必然的,但是它输得却是这样的惨烈,这样的有节烈之气!因为面对外族的入侵,有像文天祥这样的抗元名臣、民族英雄。文天祥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元军南侵,文天祥坚持抵抗,后兵败被俘,在押经零丁洋时作了过零丁洋这首诗。元将张弘范强迫他写信劝抗元将领张世杰投降,文天祥就抄录这首诗给张弘范以明志。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文天祥在这首诗中表明了怎样的心志。活动2【活动】二、初读入境 听范读(以什么样的情绪来读?)跟读(情绪由沉郁转为激昂)自由朗读,指名读。活动3【活动】三、再读会意 说说你对这首诗的理解(试试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表述)思考,指名回答。活动4【讲授】四、品读悟情 师:我们了解了诗人的历程,从读书做官到起兵抗元再到兵败被俘,这期间包含了诗人多么复杂的情感啊!让我们再读这首诗,来体会诗人复杂的情感。(齐读全诗)你觉得这首诗哪一联最神奇?(生答后)老师觉得“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这一联绝对最神奇。“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这一联绝对,神奇在哪里?(背景:抗元兵败,率残部由惶恐滩撤退,被俘后押经零丁洋时作了这首诗)生思考-讨论-交流:对仗工整。巧妙借用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来抒写诗人的惶恐不安的心情,惶恐不安的心情和孤苦伶仃的感觉正与地名暗合。(读一读,读出惶恐不安的感情)师板书:惶恐不安师指导学生朗读。1、诗人为何如此惶恐不安?(哪几句是他忆往昔叹如今)“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回顾了哪两件大事?(背景:以全部家产充当军费,组织抗元义军)生思考-讨论-交流: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入仕途; 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抗元。以微薄的兵力苦苦支撑了四年,这诗句包含了多少辛酸多少遗憾。(读一读,读出辛酸遗憾的感情)师板书:心酸遗憾师指导学生朗读。“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这两句有何联系?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背景:“山河破碎”当时大宋江山基本上被元军占领。就在文天祥被俘的次年,元将张弘范攻破宋军的最后据点厓山,大臣陆秀夫背着年幼的皇帝赵昺跳海而死,南宋灭亡。“身世浮沉”中状元后,文天祥历任刑部郎官及湖南、江西等地方官职。元军南侵后,朝廷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赴敌营谈判,被扣留,后从镇江逃脱,流亡至通州,渡海南归,祥兴元年在五坡岭战败被俘。)生思考-讨论-交流:国家山河支离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风飘絮”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国势如柳絮飘散,败局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自己的孤苦无依、景象凄凉。用了比喻的修辞。命运是这样的悲苦凄凉,我们来读一读,读出这种悲苦凄凉的感情。(读一读,读出悲苦凄凉的感情)师板书:悲苦凄凉师指导学生朗读。师:读到这里,我们已经感受到文天祥的情绪是如此的沉郁凄凉,他的内心是如此的惶恐不安,那么他究竟会做出怎样的取舍?在诗中有没有告诉我们?2、如此惶恐不安,他究竟会做出怎样的取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背景:文天祥被押至大都后,迭经威胁利诱,不屈而死。元将张弘范强迫他写信劝抗元将领张世杰投降,文天祥就抄录过零丁洋这首诗给张弘范以明志。张弘范读罢此诗,除对他的遭遇同情外,心中肃然起敬,说:“他是个忠义至性的男儿”。)(这是文天祥毫不犹豫的选择)读这两句诗我们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生思考-讨论-交流:感受到了诗人慷慨悲壮的爱国热情。表现出诗人高尚的情操(崇高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这两句慷慨悲壮,已成为爱国志士激励民族气节的警句名言。(读一读,读出慷慨激昂的感情)师板书:慷慨激昂师指导学生朗读。学生活动:再读全诗,深深体会诗人慷慨悲壮的爱国热情。活动5【练习】比较阅读,深刻感受慷慨悲壮的爱国热情。 别云间 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这首诗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都是诗人在被押解途中所作,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有什么共同点?(别云间是明代少年抗清英雄,著名诗人夏完淳的作品,该诗是诗人在故乡松江府华亭县被清兵逮捕时,写就的一首绝命诗,诗人最终不屈而死,年仅17岁。)字词注释:1、云间:上海松江区古称云间,是作者家乡。1647年,他在这里被清兵逮捕。2、三年:作者参加抗清斗争至被捕共三年。3、羁旅:寄居他乡,生活飘泊不定。羁:音(j),停留。4、南冠(gun),被囚禁的人。5、泉路:黄泉路,死路。6、毅魄,坚强不屈的魂魄。7、灵旗,又叫魂幡,古代招引亡魂的旗子。这里指后继者的队伍。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同:都包含着诗人对山河破碎的满腔悲愤、对救亡图存大业未就(不能守土复国)的遗憾和强烈的爱国之情、视死如归的精神。活动6【活动】总结寄语 幻灯出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师读)师生共同活动:中华民族有很多像文天祥这样的仁人志士,比如:蔺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苏武执汉节牧羊十九年;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最终死在风波亭上; 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刘胡兰在敌人铡刀下慷慨就义 中华民族还有很多类似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样的诗词名句,比如: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 狱中题壁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明 于谦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陈毅师:我们以生在这个伟大的民族而自豪!我们以身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骄傲!活动7【作业】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写一写,你将用怎样的语言和行动表达你的爱国热情?活动8【活动】板书设计 板书:过零丁洋文天祥辛酸遗憾悲苦凄凉惶恐不安慷慨激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