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III).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6023170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I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I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I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III)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1白虎通记载:“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上述材料反映的史实是A种植经济的出现 B采集经济的出现 C渔猎经济的出现 D畜牧经济的出现2土地私有、小农经济、精耕细作是占代中国农收发展的重要因素。毛泽东曾经说过:“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下列哪些做法符合中闺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刀耕火种江南地区稻麦兼种使用翻车灌溉使用曲辕犁A B C D3“生产的变更和发展始终是从生产力的变更和发展,尤其是从生产工具的变更和发展上开始的。”下列古代生产工具依据用途划分,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东汉水排B曹魏翻车C唐代筒车D风力水车4汉代晁错在论贵粟疏中写道:“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A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 C连续性 D脆弱性5我国传统农业的基本模式是_A男耕女织 B精耕细作 C小农经济 D自给自足6周朝实行“工商食官”的政策,但其束缚在后来先后被冲破。打破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和私营手工业超越官营手工业,分别是在A汉朝、唐朝 B春秋战国时期、明朝 C明朝、清朝 D唐朝、宋朝7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自然经济长期没有根本性突破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中国古代经济曾颇具竞争优势A B C D8明代中后期的小说醒世恒言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施复夫妇是苏州织绸的小户人家,不到十年,积累了大量财富,后来又买了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成为了新兴的丝织业工场主。这反映此时期出现了A官营手工业 B资本主义萌芽 C家庭手工业 D民营手工业9下列哪一项是中国最早银行的雏形?A飞钱 B交子 C柜坊 D票号10全球通史记载:“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是( )A私商成为商人主体 B工商业市镇兴起 C出现最早纸币交子 D白银的广泛流通11明清时期的商帮,是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自发组成的区域性商人群体。这一时期涌现出的著名商帮有A徽商、闽商 B晋商、浙商 C徽商、晋商 D闽商、浙商12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高峰。下列史实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出现了区域性商人群体诞生了最早的纸币A B C D13井田制的性质是:A土地公有制 B国王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C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D奴隶土地所有制14下列言论中均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A B C D15对明清时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封关闭疆,一概禁绝外商来华贸易 B长期与世隔绝,落后于世界潮流C其目的在于防范西方殖民入侵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存在是深层原因16有人说:“新航路的开辟标志着天主教开始冲出欧洲,走向世界。”这句话说明葡萄牙、西班牙支持开辟新航路的目的之一是A掠夺黄金 B掠夺原料 C传播天主教 D开辟海外市场17一位航海家在航海日志中写到:“船队在离开孔塞湾(注:即今天的鲸湾,位于纳米比亚)之后不久,遭遇了风暴,船队被风暴向南推去并远离海岸线。待风暴结束,船队继续航行,却无法再找到原本南北走向的海岸线,于是转向北航行,数日之后,海岸线再次出现,这无疑给了我们明确的指示-我们到达了前人未涉足的新地方!”据此推测,这位航海家最有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18在商业资本压倒一切的阶段,它迎来了令人羡幕的“黄金时代”。从世界贸易中汇集了庞大的商业资本,其造船业无论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居世界之首,被誉为“海上马车夫”。文中的“它”是指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荷兰1919世纪中期的英国人出门旅游可选择的现代化交通工具可以是飞机汽车火车汽船A B C D20下列不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出现的新兴的工业部门的是A电力部门 B石油部门 C通讯部门 D钢铁部门2116和17世纪,英国先后创建了非洲公司,东印度公司、土耳其公司等殖民垄断公司。这些公司在19世纪中后期先后解散。与此同时,托拉斯、卡特尔、康采恩等形式的垄断组织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出现。这两类垄断组织都A适应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 B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C只给广大亚非拉国家带来了灾难 D是政府直接对经济干预的产物22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小农经济开始解体。这一现象开始于A鸦片战争后 B中法战争后 C甲午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后23李鸿章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圆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动以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这表明李鸿章( )A认识到了中国贫穷的根源 B发现了洋务运动的根本弊端C找到了工业生产的规律 D认为办洋务运动的重心应该转移24某同学用“千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无可奈何花落去”四句诗形象地概括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其中导致“忽如一夜春风来”的因素有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辛亥革命的促进掀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官僚资本主义的推动A B C D25中国工业化的开端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分别是_。A鸦片战争和新中国成立 B洋务运动和一五计划C洋务运动和三大改造 D鸦片战争和三大改造26近日央视热播的转折中的邓让我们对邓理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四大 C十四届三中全会 D十五大271988年,我国放开了物价管制,除少数重要商品外,绝大多数商品价格由市场调节。放开后各地物价上涨很快,并最终演化成抢购风潮。这一现象的出现反映了A市场经济体制不适合中国 B人民物质需求未得到满足C体制转型中矛盾的复杂性 D生产关系调整出现了失误2820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对外开放经历了“点线面”的发展,其中“面”指的是_。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经济开放区 D经济技术开发区291979年7月,中国通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80年代相继颁布涉外经济合同法外资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等。这些文件的发布A表明中国已经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B巩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C表明中国开始注重对外经济立法 D增强了政府对外开放的可信度301984年庆祝新中国成立35周年的游行队伍中,北大学生打出“您好”的醒目横幅,引起现场群众的一片欢腾。邓赢得当时群众支持的原因应不包括A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开辟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C开放部分沿海港口城市 D实施改革开放二、材料题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固素迅速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材料二:工业革命之前,人类使用的动力主要是自然力,如畜力、风力、水力。蒸汽动力的出现,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第二次工业革命因为有了电力这种高效、便捷的能源作为动力,达到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它给人类文明带来的深刻影响是l8世纪的蒸汽动力所望尘莫及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岳麓版必修经济成长历程材料三:“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l00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材料四:资产阶级凭借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l9世界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高中历史教科书岳麓版必修经济成长历程(1)“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是指什么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事件对欧洲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8分)(2)据材料二概括两次工业革命在人类使用的动力方面有哪些革新?(4分)(3)据上述材料概括两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影响?(8分)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连环画牛郎织女中的一幅插图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摧毁了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瓦解着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面临“千古未有之变局”。摘自历史学家茶座(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及特点。(10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自鸦片战争到19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经济结构出现的变动。(10分) 靖远四中xx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答题卡高一历史(文科)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二、非选择题(共50分)31、(1)(2)(3)32、(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