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2020~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考试试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15189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2020~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考试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鲁教版2020~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考试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鲁教版2020~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考试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2020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知识积累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隔漠 重蹈覆辙 媚上欺下 心无旁鹜B . 禁锢 孤军奋战 涕泗横流 化为乌有C . 喑哑 歇斯低里 恪尽职守 记忆尤新D . 殒落 恼羞成怒 自知之明 郭然无累2. (2分)下列加横线成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百团大战这部电影中有许多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让观众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战争中八路军战士奋勇杀敌的牺牲精神。B . 有这种诗人灵魂的传统的民族,应该有气吞斗牛的表现才对。C . 你客观地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重蹈覆辙 , 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D . 雨果先生慷慨激昂的演讲,博得了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3. (2分)下列各句中,正确的一项是( )A . 我们应遵守交通规则,以免发生事故。B . 能不能获得模范班级旗帜,关键在于大家对跑操的重视。C . 在节约型社会里,人们有效利用资源进一步增强。D . 莫言的作品生死疲劳以幽默的方式讽刺了社会中的某些现象,这种艺术风格影响和吸引了相当一批的读者。二、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共3题;共28分)4. (10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_苔痕上阶绿_孔子云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无丝竹之乱耳,无牍之劳形。(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通过对陋室的环境、人物和生活的描写,表达了一种高洁做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B . 篇首“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四句运用了环境描写手法,烘托了陋室的不陋。C . 本文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富有音韵美。D . 结句引用孔子的话进一步说明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相呼应,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5. (9分)阅读“阳光青春”主题活动的寄语,完成下列小题。 青春,青春青春是生命中最美的诗行,“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青春是绿色的,如草原蓬勃坦荡。青春是金色的,如阳光普照四方。青春是彩色的,如百花迎风绽放。以勇敢战胜怯懦,用梦想指明方向。向前,向前因为我们选择了远方。裹足不前?不,我们无惧担当;墨守成规?不,我们自有新的篇章。同学们,朋友们志存高远,百折不no,让青春无怨无悔,让岁月溢彩流光!(1)对寄语中划线字的注音、笔顺及横线处字形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怯(qi)懦 “如”字的第一笔是:一 百折不饶B . 怯(qi)懦 “如”字的第一笔是: 百折不挠C . 怯(qu)懦 “如”字的第一笔是:一 百折不挠D . 怯(qu)懦 “如”字的第一笔是: 百折不饶(2)对寄语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寄语中将“青春”比喻成“初春”“朝日”“百卉之萌动”,表现了青春的蓬勃与美丽。B . 寄语中反复使用“向前”,强调了青年人在梦想指引下所具有的勇敢与执着的特点。C . 寄语中用设问“墨守成规?不,我们自有新的篇章”,强调开拓创新是青年人的品格。D . 寄语中“让青春无怨无悔,让岁月溢彩流光!”运用对偶,抒发了对青春的留恋之情。(3)冒号用在称呼语后边,表示提示下文;叹号用于句尾,表示感叹、祈使的语气。你认为寄语中方格处可以运用哪种标点?结合寄语内容说明理由。 6. (9分)根据课文默写。(1)剪不断,理还乱。_。(2)无可奈何花落去,_。(3)_,直为斩楼兰。(4)_,春风不度玉门关。(5)_,单于夜遁逃。(6)_,春江水暖鸭先知。(7)_,望峰息心;_,窥谷忘反。(8)岳阳楼记中体现范仲淹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三、 语言运用 (共2题;共10分)7. (5分)(2015浙江温州)根据要求,完成任务。小瓯在温州江心屿看到一处石头上的题字,很喜欢,便拍下照片(见图1)与家人分享。请你以小瓯的身份,参考图2,从下面选项中选择一位亲人向他(她)介绍。A爷爷 B上小学的妹妹要求:根据选择的对象,得体、清晰地介绍;至少包含内容、字体特点两方面;正确书写汉字,准确使用标点,规范运用语言;120字左右;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8. (5分)当你漫步大街上,商店鳞次栉比,店名也各具特色。请列举一个你最欣赏的店名,并说说理由。店名:_ _理由:_ _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2分)9. (17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惟有少年心昝圣骞整理书柜时,在角落里发现一旧课本,我有点好奇的想看看。伸手一拿竟感觉有点阻力,于是稍微用力把它从书柜壁上揭了下来,只听“刺啦”一阵响。捧在手中,我慢慢地抚摸着它的苍老,几道灰白的折痕上,模糊的“昝圣骞”三个字告诉我,这是我十岁读初中二年级时用过的语文课本。我一直认为,自己比同龄的孩子少了许多童年的乐趣。因为父母急盼着我成材,五岁就进了小学,但妈妈还是嫌慢,于是又跳过了四年级,最后以小学的年龄上了初中。正常学龄孩子的童年是随着小学毕业而毕业的,而我的童年却一直延伸到初中。看着十岁时读过的课本。翻开它吧,我对自己说,去找一找童年的踪迹。长期被挤压在柜壁上,书页间已没了空气,很实在,也变的难以翻动。我尽量温柔地慢慢捻开相邻的两张,缓缓掀起,再轻轻放下,无声无息,全然没有翻动新书时“哗哗”的响。这一连串的动作在我看来是如此慎重与长久,仿佛过去了一个世纪。我不敢用力,只想轻轻唤醒一篇篇记忆深处的文章,唤醒熟睡已久的九年前的心。一页页翻下去,仿佛是走进一片宁静的大海,波澜不惊。九年,竟让一本书也厚重了、成熟了。穿过了白杨礼赞,望见了背影,看到了杨修之死他们都被我打上了儿时的烙印空白处密密麻麻都是字。小小的年纪学那样的经典,只知道把老师讲的内容赶紧写下来。我那时大概属于“好读书,不求甚解”的那类学生吧,对课文大多是囫囵吞枣。只是在用一片片、一行行稚嫩而工整的文字,向老师,向父母,也向自己证明:当众朗读,是那时语文课上的一大快事,务求读得抑扬顿挫,神采飞扬,不破句不倒句,以博得同学的羡慕,老师的赞许。童年就是这样一个痛快的年纪:展示自己不会被说成“出风头”,投入感情也没人认为是 “做作”。我的朗读一向很好,又少年不知“羞”滋味,所以在一群很“老成”的同学中,我很容易争取到读书的机会。但有多少次“眉色飞舞”的朗读,我已经不记得了。手里这册旧课本与案头的书相比,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写在书中的字迹的颜色了。小时候对红颜色的字十分敬畏,全然不似现在,随手“朱批”。那个时候总认为红笔代表了正确,代表了辈分,代表了学问,是老师、父母才能用的。敬畏之余,更多是羡慕,期盼自己快点长大,这样就可以自由自在地用红笔了。现在大了,这个愿望彻底实现了。所看之书,随手的圈画批注都是红笔,内容也都是自家之言了。自由是自由了,但反而觉得少了些什么。忽然想在这语文书里找找自己年少顽劣的痕迹,果然找到了,一看忍不住笑出声来。那是上课无聊时,画在页脚的一幅简笔画,简单到画中仅有的两个小人全由不规矩的圆和歪歪扭扭的线组成。我会心地向后翻去,果然连续十几页都有。一页页单独看,是看不出个所以然的,连续翻过去,人物都活了。内容是两个武林高手过招,有持流星锤的,有舞狼牙棒的,还有在远处发气功的。翻着,看着,耳边犹闻打斗声。在课本的方寸之地,在四十分钟里,忙里偷闲,上演一场场孩童心中最简陋的功夫戏,也算是老师眼皮底下最快活的童年了。想起宋人章良能的小重山:“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旧课本中的情景仍历历可寻,但年少时的那种情怀,却无从寻觅了。(1)阅读第段,依次概括作者找到的童年踪迹。(每空四个字)勤做笔记_敬畏红字_(2)体会第段中画线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这一连串的动作在我看来是如此慎重与长久,仿佛过去了一个世纪。(3)在第段的结尾处作者感叹“自由是自由了,但反而觉得少了些什么”,请结合本段内容,说说觉得少了些什么呢? (4)文章结尾写道“旧课本中的情景仍历历可寻,但年少时的那种情怀,却无从寻觅了”,少年时的情怀是什么,请联系全文作答。 10. (15分)短文修改。人活着要吃饭,人活着也要读书;吃饭是人的本性,读书也是人的本性。读书可以有目的地读,也可以无目的地随便翻翻。书海无边,只能有选择地读一些代表作。读得好不好,要看_(实验、实践、实力)。读死书,死读书,结果造就了两脚书橱,“百无一用是书生。”但是如果是个“读书种子”,带着乐趣读书;就能兴味盎然地吸收书中,长成大树,成为栋梁。(1)文中第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写出修改方法。(2)从第句的括号内三个备选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3)第句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方法。五、 写作 (共1题;共5分)11. (5分)现代汉语词典对“风雨”一词作如下解释:【风雨】风和雨:风雨无阻风雨大作。比喻艰难困苦的事情:经风雨,见世面。所有的岁月,所有的经历,都是我们自己的财富,请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以“不畏风雨”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不出现本人姓名、校名。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知识积累 (共3题;共6分)1-1、2-1、3-1、二、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共3题;共28分)4-1、4-2、4-3、5-1、5-2、5-3、6-1、三、 语言运用 (共2题;共10分)7-1、8-1、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2分)9-1、9-2、9-3、9-4、10-1、10-2、10-3、五、 写作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