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合考试试卷C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08560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合考试试卷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鄂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合考试试卷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鄂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合考试试卷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鄂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合考试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A . 学习委员推测,新来的语文老师大概在二十三四岁左右。B . 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C . 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D . 我们要注意找出并改正作文中的错别字。2. (2分)方回称江西诗派“三宗”是指黄庭坚陈师道与( ) A . 苏轼B . 秦观C . 吕本中D . 陈与义二、 新添加的题型 (共2题;共33分)3. (28分)按要求填空。(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李煜相见欢)(2)子曰:“岁寒,_。”(论语十则)(3)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_(艾青我爱着土地)(4)母亲啊!_ , _ ,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我,谁是我在无遮拦下的荫蔽?(冰心荷叶母亲)(5)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 , _。(陶渊明桃花源记)(6)_ ,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7)陆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与曹操的“_ , _ , ”意境相同。(8)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李煜相见欢)(9)周敦颐的爱莲说中表现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品质的句子是:“_ , _。”(10)子曰:“岁寒,_。”(论语十则)(11)温家宝总理提出:“让每个劳动者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我们期盼在不久的将来,不再有人呼喊:“_ , _!”(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句回答)(1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 , _。(陶渊明桃花源记)(13)写出古诗词中从嗅觉角度进行描写的句子:_ , _。(连续的两句)(14)陆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与曹操的“_ , _ , ”意境相同。(15)周敦颐的爱莲说中表现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品质的句子是:“_ , _。”(16)温家宝总理提出:“让每个劳动者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我们期盼在不久的将来,不再有人呼喊:“_ , _!”(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句回答)(17)写出古诗词中从嗅觉角度进行描写的句子:_ , _。(连续的两句)4. (5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一位年轻人在湖边散步,碰到了几位钓鱼的老人。年轻人一开始饶有兴趣地在那里观看,可是没多久就觉得没意思了,便对一位老人说:“一整天都呆在一个地方钓鱼不觉得枯燥吗?” 那位老人说:“如果你喜欢,自然会找到钓鱼的乐趣。”年轻人又问:“如果钓了一天,看到别人满载而归,自己却一无所获,你难受吗?” 老人们纷纷表示:“我们是一起来钓鱼的,他们钓到对我来说也很高兴,再说我想只要坚持,我也能钓到鱼。”年轻人豁然开朗,钓鱼是这样,生活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或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你可以叙述故事,也可以展开议论,还可以。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三、 字词书写 (共3题;共14分)5. (4分)下列每组词语都有错别字,指出并加以改正。(1)颠沛 咬牙切齿 低媚顺眼_( )(2)晦气 鸡另狗碎 风尘苦旅_( )(3)唏嘘 长途跋涉 穷困了倒_( )(4)呵斥 生死祸福 连声喏喏_( )6. (5分)下列每组词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指出并将正确字书写在方格内。 A哲学 浅尝 孜孜不倦 狂忘自大B策画 聪颖 修剪移接 欣然忘食C顺畅 承认 豁然贯通 文彩藻饰D粗暴 王粲 味同嚼腊 不求甚解7. (5分)指出下面句中划线词语的词性。当我最后能正确地拼写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70分)8. (50分) 阅读下文,完成(1)(5)题。落叶也精彩郑荣来日前一场不小的秋雨,打落了树上的许多黄叶,飘飘零零,构成一色景致。往年立冬一过,更是飘飘洒洒,纷飞不断。特别是那些银杏树,金黄的叶片被阵风吹落,地上如同盖上层层黄金。一阵四五级西北风刮过,树上的黄叶,几乎全部离开枝头,无一残留。大马路边的那两溜同类也是如此,都把金黄献给了大地。步调是如此一致,说走就走,毫不留恋枝头。我住的大院里,有二三十种乔木,落叶时间都各有其序。大道两边的柿树,个性最为特别,它的叶子本属红叶类,但从不大红大紫,只是奉献些微红的颜色,更多的是黄绿相间的斑驳,把红黄让给自己的果实。那柿子也是抢尽风头,总是以自己的丰满和金黄,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当叶子纷纷飘落,它仍独留风姿在枝头,奉献着多彩多姿的美丽。你看那一嘟噜一嘟噜的柿子,展示着与众不同的风韵,让所有的行人都不能不顾盼乃至流连。为数最多的槐树,显示了树多势众的气派,院里的几乎所有的大道小路,都是它的领地,地上都有它的叶片。它们的落叶,不像银杏那样同步,而是先后有序,次第而落。它不断提醒人们,及时注意增添衣服。如同花开的时间,它们同科同属不同种,好几种槐树,总是你刚谢罢我又开,整个夏秋两季,没有间断过,仿佛时刻要人们关注它美丽的存在。它的叶子也是如此,虽不如槐花那样美丽,但那浅浅的黄色,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精彩。树也是不可貌相。那几棵泡桐树,高大魁梧,可谓材大体粗,但落叶却早,与它的个子、块头不相称,老大没有老大的样儿。它尤其经不起打击,西北风一来,比谁都大的叶片,竟哆嗦得厉害,惊吓之声,比谁都大。甚至高叫“怕啦怕啦”,夜深人静时,制造恐怖气氛,真是没出息!我也是念及它叶阔荫大,夏天给人荫凉,对我等有过奉献,也就谅解它了。不然的话,它那叶片抽抽巴巴,不红也不黄,毫无姿色,风一吹就跌落满地,连草地都被遮盖住,给环保工人添了许多麻烦,实在不敢恭维。垂柳却是不同。它身躯较瘦,腰细枝软,体态轻飘,仿佛弱不禁风。但它经得起雪打风吹,那年特大雪,压得柳枝垂地,它们都挺过来了。多少次大风的吹袭,好几场四五级西北风,它都满不在乎。除了松、柏、竹,就数它落叶最晚。看看金台园里水池边的垂柳就知道,它像是要站最后一班岗,大家都撤了它才撤。它真是名副其实的“早来晚走”的敬业者。当春天到来之前,寒风料峭,乍暖还寒,它最早见绿于枝头,率先透露春的消息。春风杨柳万千条,又是它营造了热闹的春意。法国梧桐也值得一说。它在院里落户十几年,都种在很不起眼的地方,远不像它们在南京那么有地位,市中心多少条马路都是它们的地盘。我们现在才见识到,它其实是最有抗争精神者。前面所述各树都不如它,它们的叶子至今还济济一堂于树梢,少有飘落者。它们也是叶阔荫大,但比泡桐坚强得多,勇敢得多。看京城大街上和院里的落叶,精神上丝毫没有抽缩之想。许多人都说喜欢冬天,那是因为,冬日的树木不因叶落而颓败,而是蓄势待发,准备来年更加蓬勃。落叶,奉献了八九个月的绿色,也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现在再以金黄谢幕,也算是一种圆满。你看它们,来时欣欣向荣,走时充满希望。所谓“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诗意,正是它最乐于表达的真情。树叶的一生只有大半年,它没有愧对这一生。它的一生都是为他人而活,春天以嫩绿励人朝气,夏天以浓荫给人荫凉,秋天或以颜色悦人心情,或零落给大地增添营养。它潇洒来去,可谓活得自豪而有价值。落叶是别有风貌的景致,当红叶黄叶铺洒满地,实在是美丽至极的风景,不少人希望此种赏心悦目的金黄,能够多存留一些日子。但在我,却要感谢环保工人,及时打扫落叶,不使行人践踏,让它保留一个完整的身躯,洁净的容颜,留给人们一个完美,也给人一种哲理的思考。(选自中华活页文选2013年初中三年级第6期,有删改)(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2)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3)作者在文中描写了不同树种的落叶,特点纷呈。请你把每种树落叶的特点加以概括,整理出来。(4)作者在文中描写了不同树种的落叶,特点纷呈。请你把每种树落叶的特点加以概括,整理出来。(5)文章依次写了不同树种各自落叶的精彩美丽,请赏析作者运用的写作手法。(6)文章依次写了不同树种各自落叶的精彩美丽,请赏析作者运用的写作手法。(7)请品味下面一段话的语言特色。树叶的一生只有大半年,它没有愧对这一生。它的一生都是为他人而活,春天以嫩绿励人朝气,夏天以浓荫给人荫凉,秋天或以颜色悦人心情,或零落给大地增添营养。它潇洒来去,可谓活得自豪而有价值。(8)请品味下面一段话的语言特色。树叶的一生只有大半年,它没有愧对这一生。它的一生都是为他人而活,春天以嫩绿励人朝气,夏天以浓荫给人荫凉,秋天或以颜色悦人心情,或零落给大地增添营养。它潇洒来去,可谓活得自豪而有价值。(9)文章的最后一段说:“落叶是别有风貌的景致不使行人践踏,让它保留一个完整的身躯,洁净的容颜,留给人们一个完美,也给人一种哲理的思考。”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上下文,揣摩“给人一种哲理的思考”这一句话的深刻含意。(10)文章的最后一段说:“落叶是别有风貌的景致不使行人践踏,让它保留一个完整的身躯,洁净的容颜,留给人们一个完美,也给人一种哲理的思考。”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上下文,揣摩“给人一种哲理的思考”这一句话的深刻含意。9. (20分)阅读风雨中的菊花,回答问题。风雨中的菊花午后的天空灰蒙蒙的,风没有消息。乌云压得很低,似乎要下雨。就像一个人想打喷嚏,可是又打不出来,憋着很难受。多尔先生情绪很低落,他最烦在这样的天气出差。由于生计的关系,他要转车到休斯敦。车站周围的一切他最熟悉不过了。他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是在旅途中度过的。他厌倦了这样奔波的生活,他最急于见到的是上小学的儿子。一想起儿子,他浑身就有力量。正是由于自己整天漂泊,妻子和儿子才能过上安逸的日子,儿子才能上寄宿学校,受到良好的教育。想到这些,他的心情舒畅些。离开车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他随便在站前广场上漫步,借以打发时间。“太太,行行好。”声音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循声望去,他看见前面不远处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伸出鹰爪般的小黑手,尾随着一位贵妇人。那个妇女牵着一条毛色纯正、闪闪发亮的小狗急匆匆地赶路,生怕小黑手弄脏了她的衣服。“可怜可怜,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给一美元也行。”考虑到甩不掉这个小乞丐,妇女转回身,怒喝一声:“滚!这么大点小孩就会做生意!”小乞丐站住脚,满脸的失望。真是缺一行不成世界,多尔先生想。听说专门有一种人靠乞讨为生,甚至还有发大财的呢。还有一些大人专门指使一帮孩了利用人们的同情心向过路人乞讨,说不定这些大人就站在附近观察,更说不定这些人就是孩子的父母。如果孩子完不成定额,回家就要挨处罚。不管怎么说,孩子也怪可怜的。这个年龄本来该上学,在课堂里学习。这个孩子跟自己的儿子年龄相仿,可是这个孩子的父母太狠心了,无论如何应该送他上学,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多尔先生正思忖着,小乞丐走到他跟前,摊着小脏手:“先生可怜可怜吧,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给一美元也行。”不管这个乞丐是生活所迫,还是欺骗,多尔先生心中一阵难过,他掏出一枚一美元的硬币,递到他手里。“ 谢谢您,祝您好运!”小男孩金黄色的头发都连成了一个黑块,全身上下只有牙齿和眼白是白的,估计他自己都忘记上次洗澡的时间了。树上的鸣蝉在聒噪,空气又闷又热,像庞大的蒸笼。多尔先生不愿意过早去候车室,就信步走进一家鲜花店。他有几次在这儿买过礼物送给朋友。卖花姑娘认出了他,忙打招呼。“你要看点什么?”小姐训练有素,礼貌而又有分寸。她不说“买什么”,以免强加于人。这时,从外面又走进一人,多尔先生瞥见那人正是刚才的小乞丐。小乞丐很是认真地逐个端详柜台里的鲜花。“你要看点什么?”小姐这么问,因为她从来没有想小乞丐会买。“一束万寿菊。”小乞丐竟然开口了。“要我们送给什么人吗?”“不用,你可以写上献给我最亲爱的人,下面再写上祝妈妈生日快乐!”“一共是20美元。”小姐一边写,一边说。小乞丐从破衣服口袋里哗啦啦地摸出一大把硬币,倒在柜台上,每一枚硬币都磨得亮晶晶的,那里面可能就有多尔先生刚才给他的。他数出20美元,然后虔诚地接过下面有纸牌的花,转身离去。这个小男孩还蛮有情趣的,这是多尔先生没有想到的。火车终于驶出站台。多尔先生望着窗外,外面下雨了,路上没有了行人,只剩下各式车辆。突然,他在风雨中发现了那个小男孩。只见他手捧鲜花,一步一步地缓缓地前行,他忘记了身外的一切,瘦小的身体更显单薄。多尔看到他的前方是一块公墓,他手中的菊花迎着风雨怒放着。火车撞击铁轨越来越快,多尔先生的胸膛中感到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冲击。他的眼前模糊了。(1)读了上文,你认为多尔先生是在什么情况下掏出一美元硬币给了“小乞丐”的?(2)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是上文的特点之一。请选择描写小男孩的具体一例进行简要分析。(3)上文最后写到“多尔先生的胸膛中感到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冲击”,你认为引起他内心强烈冲击的原因是什么?(4)上文最后写到“多尔先生的胸膛中感到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冲击”,你认为引起他内心强烈冲击的原因是什么?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0. (10分)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1)发挥你的想像,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所展现的画面。(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1分)11. (21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生论善学者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这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这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夫善学者不耻下问A . 夫善学/者不耻下问B . 夫/善学者/不耻下问C . 夫/善学者不耻/下问D . 夫善/学者不耻下问(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 吾悉能志之_李生说之曰_不应而还走_迨年事蹉跎_(3)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4)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用原文回答) (5)从文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新添加的题型 (共2题;共33分)3-1、答案:略3-2、答案:略3-3、答案:略3-4、答案:略3-5、答案:略3-6、答案:略3-7、答案:略3-8、答案:略3-9、答案:略3-10、答案:略3-11、答案:略3-12、答案:略3-13、答案:略3-14、答案:略3-15、答案:略3-16、答案:略3-17、答案:略4-1、三、 字词书写 (共3题;共14分)5-1、6-1、7-1、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70分)8-1、答案:略8-2、答案:略8-3、答案:略8-4、答案:略8-5、答案:略8-6、答案:略8-7、答案:略8-8、答案:略8-9、答案:略8-10、答案:略9-1、9-2、9-3、9-4、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0-1、10-2、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1分)11-1、11-2、11-3、11-4、1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