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散步同步练习2A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08120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散步同步练习2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散步同步练习2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散步同步练习2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散步同步练习2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或书写无误的一组是( )A . 锤练(lin) 秀颀(q) 潜滋暗长(qin) 坦荡如砥(d)B . 隔阂(h) 绮秀(y) 寻幽览胜(ln) 钟灵毓秀(y)C . 猝然(c) 焦灼(zhu) 自怨自艾(y) 浮躁不安(zo)D . 厄运() 嗥叫(ho) 龇牙咧嘴(c) 奄奄一息(yn)2. (2分)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春天来了,天气 变暖,冰雪开始融化,树枝上也绽出了嫩芽。我和同行的人谈起这件事,大家的 并不十分强烈。这篇文章段落之间 自然,前后相互照应,结构十分严谨。A . 逐步 反映 过度B . 逐渐 反应 过渡C . 逐步 反应 过渡D . 逐渐 反映 过度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汉字听写大赛”考验我们的基本功,我看到冠军们得意洋洋的笑容,敬佩地鼓起掌来。B . 我痴迷于西游记这部古典小说,它起伏跌宕、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使我流连。C . 同学们提议假日里观赏古城风景,我本来不愿意,后来却随声附和地跟着他们去了。D . 王老师讲课幽默风趣,在他的课堂上,同学们常常忍俊不禁 , 学习兴趣非常浓厚。4. (2分)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你现在跟这个犹太人讲理,就像站在海滩上,叫那大海的怒涛减低它的奔腾的威力,责问豺狼为什么害得母羊为了失去它的羔羊而哀啼,或者是叫那山上的松柏,在受到天风吹拂的时候,不要摇头摆脑,发出簌簌的声音。要是你能够叫这个犹太人的心变软世上还有什么东西比它更硬呢?A . 比喻 排比 反问B . 比喻 拟人 设问C . 排比 拟人 反问D . 比喻 排比 设问二、 语言表达 (共4题;共17分)5. (5分)在横线上仿写,所写语句要符合语境,并与上文衔接顺畅。青春好似一首悠扬的歌曲,我们则是柔和的音符:青春好似一股跳动的火焰,我们则是欢快的火苗; , 明了 。6. (2分)有一位同学参加了本次学习活动后,就用一组排比句来抒写自己的感受,但刚写了两个分句就被老师叫走了。请你展开联想,仿照加下划线的句子,将其没有写完的两个分句补全。朋友像汩汩甜润的一汪清泉,像片片飘动的温柔浮云 , _,_7. (5分)通过预习动物笑谈,我的收获和疑惑是什么?8. (5分)读白杨礼赞,作者为什么说白杨树是“不平凡”的而又是“普通”的?三、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3分)9. (3分)“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用_修辞手法,从人的_觉、_觉角度写夏之韵。10. (10分)口语交际。读了这两封溢满父爱的家书后,同学们深受感动,决定举行一次以“我爱我家”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完成下列问题。(1) 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你的开场白是?(100字左右)(2)“儿行千里母担忧”,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令你的父母牵肠挂肚。请描述一下自己对待挫折和成功的态度,让父母放心。对待挫折:对待成功: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7分)11. (34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无言之爱晓晓母亲是个哑巴。在我出世之前就是。小时候的我总是眨着一双奇怪的眼睛,瞅着只会啊啊乱叫和手舞足蹈的母亲,瞅着瞅着,懂些事理了,我便抬不起头,甚至感到羞耻和仇恨。因为母亲的缘故,我额外地多受了他人的欺负。虽然哑巴母亲会适时出现,拼命护卫着,可是却往往适得其反,让我陷入更无法逃避和尴尬的境地。上学后,我最怕的,是雨雪天的突然降临,因为母亲会第一个把雨具和衣服送到学校。哑巴母亲不知道在哪能找到我,那么大的学校那么多的孩子,她根本就不知道该往哪儿找。找急了的母亲,便只好“问”路了。回答她的,是哄笑,是围观,是模仿,赶也赶不走,自己也脱不了身。她急,简直要出手打人了,这更激发了围观者取笑逗闹的兴致。因急着把东西送到我的手上,最终她还是忍住了愤怒,又是作揖又是赔笑,巴望着逃出重围继续寻找孩子。这一切,全被远远躲着的我看在眼里。我躲得远远的,躲得严严实实。我情愿淋着雨回家,情愿冻得浑身发抖冻出病来,也不愿去接母亲手中的雨具和衣服。直到放学了,我会远远地绕过母亲,偷偷朝家的方向跑,把孤零零焦急寻找自己的母亲扔在学校,像没头苍蝇一样四处乱撞天很晚很晚,学校空寂无人了,母亲才沮丧地回家。一进家门,看见平安坐在那里的我,她眼睛里波光一闪,抽了抽鼻子,放下东西,像没事一样,继续做活儿去了。我却觉得很高兴,有赢了的味道。渐渐地,母亲和我之间,不但没有了任何交流,也越来越陌生。我见到母亲就跑,哪怕在路上遇见了,也像不认识一样。对于母亲在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指手画脚的叮嘱和关心,我要么置之不理,要么回敬以虎狼般的咆哮和拒绝。在我心里只有一个想法,顽固而坚定的想法离开这个让我抬不起头的家,离开只会给我带来羞辱的母亲,离开这片缺乏温情、友好和暖意的土地。于是,我拼命地读书,以超出常人的意志和顽强,从村小学到乡中学,到镇上的高中,再到远在省城的大学。我惟一能做的,似乎只有读书,读得全村乃至全乡人对我只有仰视的目光了,还是读。从上中学起我就开始住校,一个月回家一趟,取些米和咸菜母亲再也不往学校送了。因为父亲老实愚笨,而且身体有病,干不了重活,母亲只得养猪养鸡打柴挖药材,还干苦力挣钱,甚至她还偷偷到远远的地方乞讨。有一次,在外乞讨的母亲被狗咬了,伤口化脓感染了好长时间,我都不知道。偶尔回家的我从不关注母亲的一举一动,我的眼里,只有读书。不幸的是,同村同学告诉了我母亲乞讨的事,我当即气得撕了书本,从学校出走了。后来我才知道,母亲用满满一篮子鸡蛋托人写了厚厚一沓寻人启事 , 四处张贴,村里乡里还有镇上。寻人启事上说:再不去丢人现眼地讨饭了,只要孩子能回来。流浪的我因一连几天吃不上饭,就回来了,从此长住学校,再不回家。终于有一天,大学毕业了的我想把根儿扎在省城。因而,除了父亲去世回家过一次,就再也不曾踏上家乡的土地。母亲一人守着孤单冷清的家,还不停地给我寄钱,把积攒的零钱换成整钱,再央人帮着写好汇款单,汇到城里。我有些不安和内疚,但碍于面子我不能“回头”。每年春秋两季,她还会寄出亲手做的布鞋和棉鞋。母亲从没想过儿子喜不喜欢,会不会穿,只管做,用心地做,不间断地做,当做一年到头最重大的事情来做。上个月,从未出过远门的她,由乡里到镇上到县城再到省城,手里拿着写有我地址的字条,满城市寻找着。等终于看到两年没见面的我时,母亲老泪纵横!黑瘦且布满沟壑的脸,像枯萎的黄菊被浇上了水。她颤巍巍地从里怀摸出一双崭新的布鞋,捧到我眼前。那双松树皮般粗糙的手,指指我的脚,又指指布鞋,一双浑浊却闪着泪光的老眼,定定地盯着我,生怕我会从她视野里消失我再也受不了了,“扑通”一声,万般负罪地跪在了哑巴母亲的面前(1)给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_作揖愚笨积攒沟壑(2)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虽然哑巴母亲会适时出现,拼命护卫着,可是却往往适得其反。对于母亲在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指手画脚的叮嘱和关心,我要么置之不理 , 要么回敬以虎狼般的咆哮和拒绝。(3)文章开头以“母亲是个哑巴”这一句单独成段,在结构和内容上各有什么作用? (4)母亲为“我”送雨具和衣服时,“我远远地绕过母亲”,“把孤零零焦急寻找自己的母亲扔在学校,像没头苍蝇一样四处乱撞”,母亲虽不会说话,课内心一定有许多话,要对自己的孩子说。请你为母亲设计一段内心独白,表达母亲此时的内心情感。 (5)文章中的“我”为什么“读书,读得全村乃至全乡人对我只有仰视的目光了,还是读” (6)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段中画线的句子。 (7)文中“我”最后以下跪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对母亲的情感,我们在生活中也一定有过误解母亲的时候,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以后应该怎样和母亲相处? 12. (23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窗【澳大利亚】泰格特在一家医院的病房里,曾住过两位病人,他们的病情都很严重。这间病房十分窄小,仅能容下两张病床。病房有一扇门和一个窗户,门通向走廊,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界。其中一位病人经允许,可以分别在每天上午和下午扶起身来坐上一个小时。这位病人的病床靠近窗口。而另一位病人则不得不日夜躺卧在病床上。当然,两位病人都需要静养治疗。使他们感到尤为痛苦的是,两人的病情不允许他们做任何事情借以消遣,既不能读书阅报,也不能听收音机、看电视只有静静地躺着。而且只有他们两个人。噢,两人经常谈天,一谈就是几个小时,他们谈起各自的家庭妻小,各自的工作,各自在战争中做过些什么,曾在哪些地方度假,等等。每天上午和下午,时间一到,靠近窗户的病人就被扶起身来,开始一小时的仰坐。每当这时,他就开始为同伴描述起他所见到的窗外的一切。渐渐地,每天的这两个小时,几乎就成了他和同伴生活的全部内容了。很显然,这个窗户俯瞰着一座公园,公园里面有一泓湖水,湖面上照例漫游着一群群野鸭、天鹅。公园里的孩子们有的扔面包喂这些水禽,有的摆弄游艇模型。一对对年轻的情侣手挽着手在树荫下散步。公园里鲜花盛开,主要有玫瑰花,但四周还有五彩斑斓、争相斗妍的牡丹花和金盏草。在公园那端的一角,有一块网球场。有时那儿进行的比赛确实精彩,不时也有几场板球赛,虽然球艺够不上正式决赛的水平,但是,有得看总比没有强。那边还有一块用于玩滚木球的草坪。公园的尽头是一排商店。在这些商店的后边,闹市区隐约可见。躺着的那位病人津津有味地听着这一切。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他来说都是一种享受。描述仍在继续:一个孩童怎样差一点跌入湖中,身着夏装的姑娘是多么美丽动人。接着,又是一场扣人心弦的网球赛。他听着这栩栩如生的描述,仿佛亲眼看到了窗外所发生的一切。一天下午,当听到一名板球队员正慢悠悠地把球击得四处皆是时,不靠窗口的病人,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偏偏是挨着窗户的那个人,能有幸观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应得到这种机会呢?他为自己会有这种想法而感到惭愧,竭力不再这么想。可是,他愈加克制,这种想法却变得愈加强烈,几天以后,这个想法已经进一步变为紧挨着窗口的为什么不该是我呢。他白昼无时不为这一想法所困扰,晚上,又彻夜难眠。结果,病情一天天加重了,医生们对其病因不得而知。一天晚上,他照例睁着双眼盯着天花板。这时,他的同伴突然醒来,开始大声咳嗽,呼吸急促,时断时续,液体已经充塞了他的肺腔,他两手摸索着,在找电铃的按钮,只要电铃一响,值班的护士就会立即赶来。但是,另一位病人却纹丝不动地看着。心想:他凭什么要占据窗口那张床位呢?痛苦的咳嗽声打破了黑夜的沉静。一声又一声卡住了停止了直至最后呼吸声也停止了。另一位病人仍然盯着天花板。第二天早晨,医护人员送来了漱洗水,发现那个病人早已咽气了,他们静悄悄地将尸体抬了出去,丝毫没有大惊小怪。稍过几天,似乎这时开口已经正当得体。剩下的这位病人就提出是否能让他挪到窗口的那张床上去。医护人员把他抬了过去,将他舒舒服服地安顿在那张病床上。接着他们离开了病房,剩下他一个人静静地躺在那儿。医生刚一离开,这位病人就十分痛苦地挣扎着,用一只胳膊肘支起了身子,口中气喘吁吁。他探头朝窗口望去。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1)概括小说中“不靠窗的病人”心态变化的过程。愉悦陶醉_心满意足惊愕不已 (2)设想小说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一种情景或结局,并阐明理由。示例:他感到被欺骗,贪欲变成仇恨,病情加重,一命呜呼。理由:按人物性格发展逻辑,顺理成章。 (3)小说题目的含义及“窗”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4)就小说运用的一种写法做简要赏析。 (5)这篇小说意蕴丰富,试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从中受到的启示。 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题 (共4题;共8分)1-1、2-1、3-1、4-1、二、 语言表达 (共4题;共17分)5-1、6-1、7-1、8-1、三、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3分)9-1、10-1、10-2、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7分)11-1、11-2、11-3、11-4、11-5、11-6、11-7、12-1、12-2、12-3、12-4、1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