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测试试卷D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07123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测试试卷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鄂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测试试卷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鄂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测试试卷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鄂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测试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1. (4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订正在后面的横线上。橱窗 缝制 报歉 信守诺言 _跺脚 完蛋 愚蠢 轰堂大笑 _趋势 和影 魔法 趁热打铁 _抱怨 联邦 热烈 交头结耳 _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2. (10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乡书何处达?_。 (2)_,风正一帆悬。 (3)杨花落尽子规啼,_。我寄愁心与明月,_。 (4)天净沙 秋思中,点明主旨句子是:_,_。 (5)曹操观沧海一诗中展现大海宏伟气魄和诗人博大胸怀的句子是:_,_,_,_。 三、 文言文阅读 (共3题;共45分)3. (2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 , 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选自曹丕典论论文)【注】傅毅:字武仲,东汉辞赋家。班固:字孟坚,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超:班固的弟弟,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自休:(冗长松散)自己也止不住。(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 自古而然_武仲以能属文_鲜能备善_家有敝帚_(2)下列各项中划线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是以各以所长A . 计日以还(宋濂送东阳马生序)B . 以激怒其众(司马迁陈涉世家)C .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D .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3)用“/”划分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夫 人 善 于 自 见(4)翻译下列句子。 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张岱湖心亭看雪)(5)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概述,文人相轻的原因是什么。 4. (12分)阅读列子愚公移山完成各题。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河曲智叟亡以应/诚危急存亡之秋也B . 而山不加增/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C . 何苦而不平/苦其心志D . 以残年余力/不以物喜(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3)本文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赞同愚公的做法?为什么?5. (12分)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问题。【甲】这天上午,我和莎莉文老师为“杯”和“水”这两个字发生了争执。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两者混为一谈,“杯”也是“水”,“水”也是“杯”。她没有办法,只好暂时丢开这个问题,重新练习布娃娃“DOLL”这个词。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洋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碎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发这种脾气,我既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洋娃娃并没有爱。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乙】从这天起,保尔把全部精力投入了这本书的创作。他缓慢地写了一行又一行,写了一页又一页。他忘记了一切,完全被人物的形象迷住了,他第一次尝到了创作的痛苦,那些鲜明难忘的情景清晰地浮现在眼前,他却找不到恰当的词句表达,写出的东西苍白无力,缺少火一般的激情。已经写好的东西,他必须逐字逐句地记住,否则,线索一断,工作就会停顿。母亲惴惴不安地注视着儿子的工作。写作过程中,保尔往往要凭记忆整页整页地,甚至整章整章地背诵,母亲有时觉得他好像疯了。儿子写作的时候,她不敢走近他,只有乘着替他把落在地上的手稿拣起来的机会,才胆怯地说:“你干点别的不好吗,保夫鲁沙?哪有你这样的,写起来就没完没了”对母亲的担心,他总是会心地笑一笑,并且告诉老人家,他还没有到完全“发疯”的程度。(1)【甲】段中的“我”是_ , 而【乙】段节选自_这部书。(2)在选文中,两位主人公各自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们在困难面前有什么样的表现?(3)联系原著内容,说说两段选文的主人公后来分别创造了什么样的生命奇迹。四、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5分)6. (25分)阅读下面选文,回答下列各题。乡土情结柯 灵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过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融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个悲欢离合的家。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方百计的探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裹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但人是不安分的动物,多少人仗着年少气盛,横一横心,咬一咬牙,扬一扬手,向恋恋不舍的家乡告别,万里投荒,去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富有浪漫气息。有的只是一首朦胧诗,为了闯世界,多数却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许多稚弱的童男童女,为了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要求,被父母含着眼泪打发出门,去串演各种悲剧。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浪荡乾坤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但百余年来,许多人依然不得不离乡别井,乃至漂洋过海,谋生异域,出国华工不下千万,足迹遍世界。美国南北战争以后,黑奴解放了,我们这些黄皮肤的同胞,恰恰以刻苦、耐劳、廉价的特质,成了奴隶劳动的后续部队,他们当然做梦也没有想到什么叫人权。为了改变祖国的命运,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发轫于美国檀香山。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很多曾在法国勤工俭学。改革开放后的出国潮,汹涌澎湃,方兴未艾。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做了慷慨的奉献。“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此中情味,离故土越远,就体会越深。科学进步使天涯比邻,东西文化的融合交流使心灵相通,地球会变得越来越小,但乡土之恋不会因此而消失。(文章有改动)(1)既然“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为什么有些人又要告别家乡?选用文中语句作答。(2)请赏析:“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3)文章开头引用王维诗的作用是什么?(4)标题改为“乡土情感”好不好?为什么?(5)请结合上文谈谈你对家乡故土的理解。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7. (10分)班内决定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的两个环节。 (1)请写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名字,并简单概述。 (2)据报载:一出租车司机在救助一位被一辆货车(已逃逸)撞伤的老人时,先让老人写下证明(证明不是自己撞的老人),然后才救助老人,请你对这位出租车司机的行为加以评论。(60字以内,要求观点鲜明,说理透彻) 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8. (5分)请以“这里最美”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作文。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1-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2-1、2-2、2-3、2-4、2-5、三、 文言文阅读 (共3题;共45分)3-1、3-2、3-3、3-4、3-5、4-1、4-2、4-3、5-1、5-2、5-3、四、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5分)6-1、6-2、6-3、6-4、6-5、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7-1、7-2、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