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一)试卷C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08116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一)试卷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鲁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一)试卷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鲁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一)试卷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一)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语文知识积累 (共4题;共36分)1. (8分)根据拼音写汉字。 zhiy ydiqin安营扎_烁烁懈_诚zhngl lrzhu接_而至_在目_动_然2. (10分)根据课文默写,并写出相应的作者或篇名(1)采菊东篱下,_。(陶渊明饮酒)(2)金樽清酒斗十千,_。(李白行路难)(3)山重水复疑无路,_。游山西村)(4)安得广厦千万间,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水何澹澹,_。(曹操观沧海)(6)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7)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_)(8)_,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9)_,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10)一鼓作气,_,三而竭。曹刿论战3. (13分)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止有剩骨 _缀行甚远 _一狼仍从 _复投之 _两狼之并驱如故 _屠大窘 _恐前后受其敌 _顾野有麦场 _苫蔽成丘 _弛担持刀 _眈眈相向 _少时,一狼径去 _其一犬坐于前 _4. (5分)仿写句子。读古诗,如同拥抱美妙的世界。你能领略山的风采:有的婀娜隽秀,有的巍峨挺拔。你能聆听水的旋律:有的婉转低回,_。你能欣赏花的姿容: , 有的灿烂盛开。二、 阅读理解 (共5题;共79分)5. (7分)名著赏析。 (1)对我爱这土地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A . 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B . 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C .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D .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2)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请结合艾青诗选中具体的诗歌说说“土地”凝聚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太阳”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追求? 6. (18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攥一把芳香的泥土厉彦林故乡三面环山,土地不贫瘠也不肥沃,依然保留着传统农耕文明的习俗和风貌。置身故乡的田间地头,格外兴奋踏实。泥土的故乡,扎满我生命的根须,是我心灵皈依和朝拜的圣地。我和妻子借假日回到地处沂蒙山区东部的老家。早饭后,跨进父母精心打理的菜园,只见一片片韭菜、大蒜、小葱、白菜、生菜,你挤我,我挨你,长得亲密而兴旺。夜晚与爹娘拉呱半宿,像品尝味道醇正的陈酿,甘美香甜,余味悠长。盖着母亲提前晾晒过的被子,有一股阳光的味道扑面而来,勾起许多记忆。难忘童年时代,我放学后扔下书包就去沟底岭剜菜、割草、放羊。麦苗浇过返青水,麦苗间弥漫着薄薄的雾气,伴随各种野花的清香,沁人心脾。夏季,田间、沟底、河沿上的野草紧紧抓住大地,长得墨绿、茁壮、坚韧,那是上等的牲畜饲料。我深爱土地,缘于我的祖辈,尤其是我的爷爷。爷爷一生坎坷,七八岁时就为富裕人家放牛。后来,有了自己的土地,便把土地当作命根子,无论是耕种、管理、收获,都精掐细算,妥妥帖帖。每次下地,必须先把鞋脱了,直接光着脚板。爷爷说,地是通人性的,可不能用鞋踏。如果踏了,地就喘不动气了,庄稼也就不爱长了。因而全家人把土地当作恩人、亲人,春夏秋冬,义无反顾地爱惜、保护着。父亲就像能感觉到土地的体温和脉动。他经常把责任田深翻整平、刨垄调畦,体味土地苏醒的喧哗与冲动。记得那年播种前,父亲走到地中央,深深刨了几镢头,轻轻跪下右腿,将十指插入泥土中,用力攥一把,看一看土地的墒情,放到鼻子前闻一闻,口里念叨着:“这土,多润呀!这土,多香呀,这土,多肥呀!肯长庄稼,种啥都成!”那是父亲一生重复了许多次的庄重礼仪和独特享受。人勤地不懒。那普通的土坷垃,在串串汗珠的浸润下,长出一茬茬小麦、地瓜、苞米,点缀着全家人幸福的鼾声。那把弯弯的镰刀,在父母布满老茧的手里,飞快地收割生活的希望。记得童年时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捏泥巴、塑泥哨、摔跤等游戏,每项游戏都离不开泥土。山地上的土壤是砂土质的,干净,爽气。大家沐浴着温煦的阳光,手里抓满温软的浮土,让土从指缝里慢慢漏下来,看细土在头皮上、脖子上、肩膀上、胳膊上水一样流淌,挂在密密的汗毛上,一会工夫,个个除了眼睛外,都成了“泥娃娃”。然后跳到池塘或河溪中冲洗干净,周身光滑。那是多么惬意和幸福的童年!游子在外,根依然扎在故乡的泥土中,血液依然流淌在那片土地上。因为心里装着乡村的碾磨、土坯房、庄稼地和亲人,于是就有了根深蒂固的乡情和刻骨铭心的故园情结。年复一年,土地一声不吭地奉献着。只要用犁深翻,依然露出一层层新土。万物生长于泥土,又回归于泥土。故乡的土地上,有我的祖辈辛勤耕耘的足痕和生活艰辛的泪滴,记载着一代代人的苦乐、荣辱与辉煌,包括安睡在山坡上的坟墓;又孕育着一代又一代新生命,常有婴儿清脆的啼哭划破山乡的黎明赤脚走在故乡的土地上,攥一把芳香的泥土,一股地气从脚底板一下传遍全身,顿增许多昂扬向上的力量。(摘自人民日报,有改动)(1)爷爷、父亲和童年的“我”对土地的感情都很深厚,请结合课文内容,用恰当的词语分别概括出他们对土地的感情,填在表格相应的地方。人物感情爷爷_父亲_童年时的“我”_(2)文章第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3)联系具体语境,完成下列两小题。请赏析第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对文章第段中“芳香”的理解。(4)联系本文和链接材料,比较两位作家所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链接】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在诞生、成长、繁衍、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律又好像泉水汩汩滤过心田,冲走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遐想孕育生机,滋润万木,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 (谢大光鼎湖山听泉)7. (25分)阅读议论文让雷锋精神在我们的时代发扬光大,完成小题。让雷锋精神在我们的时代发扬光大瞿方业学雷锋,树新风。这是多年来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每年的三月,社会都会举办各种纪念活动,宣传雷锋精神。但是,年轻一代对于雷锋精神所蕴含的价值还是缺乏深刻的认识和体会。许多人的理解停留于“学雷锋做好事”这一层次。的确,雷锋生前做好事无数,无私奉献做好事也是其精神的内核之一,但这并非雷锋精神的全部。只有搞清楚雷锋精神的内涵,才能更好地追随这位先行者的脚步,与他的崇高精神无限地接近。雷锋的精神内涵非常丰富,包括无私奉献精神、“钉子精神”、“螺丝钉精神”、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等。无私奉献,就是愿意尽可能地服务他人,方便他人。常说的“学雷锋做好事”,正是其无私奉献精神的生动诠释;“钉子精神”,就是要像钉子一样刻苦学习和钻研业务,尽量挤出时间学习,补己之不足;“螺丝钉”精神就是愿意在平凡岗位上踏实工作,刻苦钻研,像一颗螺丝钉一样,干一行爱一行。完善的市场经济,一方面要求人们通过市场为自身的聪明才智寻找出路,获取财富,实现自我,另一方面,还要通过道德情操,克服市场制度本身的天然性不足,让财富和才智运用到更加高尚的目的,这样的市场制度才更加完善,更加有益于人的生存,更利于社会的发展。在当下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雷锋精神仍然具有非常深刻的内涵,对于社会仍然具有很大的启发性意义,完全应当成为人们道德情操的组成部分。雷锋精神并没有走远,他和时代所需要的精神有着很大的贴近性和接近性,雷锋式的人物在当下的时代仍然需要,而且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在我们的身边都并不少见。雷锋身上体现的无私奉献精神,在这些人身上都得到了生动的体现,只是需要更加努力地发扬光大。今天学习雷锋精神,就是结合时代的特点,让他身上的一些美好品质争相为大众所效仿。无私奉献,就是要求每一个人在发展自己的同时,内心要有他人,要能够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这正是现代慈善的真义所在,那些援建希望小学的人,帮助贫困学生的人,那些看到他人受难就伸出援助之手的人,都是在为人民服务,都是在无私奉献,因此,雷锋精神在当下的时代,完全就是热心公益、乐于助人、扶贫济困、见义勇为、善待他人的代名词。还有干一行爱一行的螺丝钉精神,勤奋好学的钉子精神,对每个人来讲也同样适用。干一行,爱一行,就不会做对不起他人的事,就不会做问题食品、三聚氰胺牛奶,就会用良知来做事,诚实守信,就会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来爱护行业的发展,让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得到良性发展。干一行爱一行,就会恪尽职责,执法者公正执法,监督者勇于监督,守法者尊法守法,让社会上的邪恶之事没有容身之所。这些事情,平凡而具体,就在你我的身边和手边,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也应当做到,只要像雷锋那样敬业,那样有一种认真劲儿,具有对他人的爱心,许多事情都可以做到尽善尽美,社会就会在这种精神的照耀下,更加美好。让雷锋精神在这个时代发扬光大!(选文略有改动)(1)选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从论证思路上看,选文第段有什么作用?(3)认真阅读第段,说说这段主要使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4)请为第段补写一则事实论据,使论证更加充分。(5)雷锋精神的内涵除“无私奉献精神”“螺丝钉精神”“钉子精神”外,还有很多。下面摘自雷锋日记的话,也体现了雷锋精神,请谈谈你的理解。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8. (10分)(2017盐城)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送日本国僧敬龙归韦庄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注释】敬龙:日本来唐朝学佛求经的和尚。扶桑:传说中的日出之处。与师谁:指敬龙法师,“与师谁”即“谁与师”(1)诗歌第二句中的“东更东”意在强调什么?(2)诗歌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9. (19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潮。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选自湖心亭看雪)【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节选自与朱元思书)(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上下一白 一:_及下船 及:_急湍甚箭 甚:_窥谷忘反 反: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横柯上蔽,在昼犹昏。(3)【乙】文通过描写富春江的山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甲】【乙】两文画线句都写环境的幽静,但艺术手法不同,请简析。 三、 写作 (共2题;共10分)10. (5分)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或多或少地感受过孤独,试以“我的孤独”为题,写一段话,字数不限。11. (5分)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中的“知之”“好之”“乐之”可以理解为学习的三种境界。“知之”是懂的如何学习,“好之”是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乐之”是享受学习的快乐。你达到了哪种境界?请结合自己课内外的学习生活实践,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写作提示:不少于600字;内容切忌笼统、空泛;语言要有感染力;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书写规范,卷面整洁。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语文知识积累 (共4题;共36分)1-1、2-1、2-2、2-3、2-4、2-5、2-6、2-7、2-8、2-9、2-10、3-1、4-1、二、 阅读理解 (共5题;共79分)5-1、5-2、6-1、6-2、6-3、6-4、7-1、7-2、7-3、7-4、7-5、8-1、8-2、9-1、9-2、9-3、9-4、三、 写作 (共2题;共10分)10-1、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