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评估试卷D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05779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评估试卷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鄂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评估试卷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鄂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评估试卷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鄂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评估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1分)1. (1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两千多年前,蒹葭以爱为主题的诗,那片伫立千年的芦苇,见证了远古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追求。B . 纷扬的白雪里,依稀看到她穿着蓝色羽绒衣,在结冰的湖面掷下一串雪团般四处迸溅的清脆笑声。C . 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历史见证。在博物馆里,处处是珍品,步步是文化,那些流逝着历史智慧的文物,让人惊叹不已。D . 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沿袭能够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的家族文化。美好家风的形成是漫长的,不可能一气呵成。二、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3分)2. (3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问题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qi)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j)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l)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瑕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霄灯火是他的伴(l),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划线的汉字注音。qijll_而不舍救_尽心血伴_地壳宝藏仰之弥高炯炯目光(2)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错别字。_改为_;_改为_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9分)3. (9分)根据提示,用诗文原句填空。 (1)_,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 (2)人生自古谁无死,_。(文天祥过零丁洋) (3)_,可以为师矣。(论语) (4)古诗词中以“雨”为意象的诗词句很多,请写出相连的两句:_,_。 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4. (2分)在医院门诊大厅,一位60多岁的老大爷面对就诊导图而不知所措,于是到导医台向担任志愿者的你求助,想买防止肺栓塞的进口华法林钠片,外面药店都没有卖的,只好到医院,可是医院的这个导诊图有点复杂,他根本看不懂。请你以导医台工作人员的身份,向老大爷介绍买药的流程。(80字以内) 五、 名著阅读 (共2题;共4分)5. (3分)名著阅读。 (1)我国古代名著中有许多诗词曲赋,作者根据不同的人物形象而写出不同风格的诗词曲赋。红楼梦中的聪明累有一言“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其中“卿卿”指的是A_。水浒传中“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这首七绝被叹道“笔墨如镜,奇文突兀”。作这首诗的人是B_。三国演义中“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写的情节是C_;“豫州当日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写的情节是D_。 (2)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双璧”的作品是_,刻画了一位千古女英雄形象。“咏絮之才”的典故出自我国古代名著_。 (3)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_的一部长篇小说。下面与这部小说相关的选项有_(多选)。 A羊脂球 B无人孤岛 C“星期五” D诺第留斯号E与野人战斗 F坚韧意志,顽强生存6. (1分)阅读名著,回答问题。 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上生些焰火起来。屋边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行不上半里多路,看见一所古庙,林冲顶礼道:“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1)上文选段出自水浒传中的经典篇目_,这一章回最能体现水浒传“_”的主题。 (2)结合选文相关语句分析林冲此时的性格特点。 (3)金圣叹评价林冲: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做得彻”指的是林冲后期奋起反抗的性格。联系整部小说,哪些情节最能体现林冲“做得彻”?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7分)7. (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赓续汉字音韵之美桂从路最近,一篇网文注意!这些字词的拼音被改了引发广泛关注。不少网友发现,小时候被语文老师改正的错误读音,如今却得到“认证”。对此,教育部有关部门回应,改后的审音表尚未通过审议,还应以原读音为准。说服到底念shu f还是shu f,铁骑究竟是ti q还是ti j?事实上,这些读音出现争议,并非首次。早在2016年发布第三次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征求意见时,一些经常出现的错误读音就成为规范读音。除了这些日常用语中的读音改动,有些诗词中留存的古音被修改,也引发热议。像“远上寒山石径斜”(xi改为xi)、“乡音无改鬓毛衰”(cu改为shui),这些修改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诗词的合辙押韵,影响了韵律美感。“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不宜。”语言作为沟通交流的工具,发音是约定俗成的,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从春秋战国时期的“雅言”,到隋唐时期民族融合中塑造的“唐韵”,再到近代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形成的普通话,语音的流变从未停止。如果把语言比作一条河流,那么这条河流中既有河水奔腾而下,也随着支流的汇入、地势的起伏,以及地貌、气候、植被的不同而不断变化,这是一个必然的现象。然而河流之下,也有着千万年沉淀而成的河床,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这才是河流的本质。从历史的角度看,语言不仅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有着文化传承的功能,承载着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我们何其有幸,能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中感受委婉的韵致,能从“天似穹庐,笼盖四野(y)”中体会旷野的苍凉,这是语言文字跨越时空的力量。诗词作为一种文学形态,更承载着文化与心灵的密码。中国传统诗歌对字词读音相当讲究,既要押韵,更讲平仄,这是中国传统诗歌之所以有独特魅力的重要原因。即便读音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仍能从这些音调韵脚中,领略唐诗宋词的曼妙音符。而那些处于诗句关键位置的“诗眼”,更保留下日常语言中已经不常见的读音,让人从中感悟音韵之美、语言之美,于反复诵读中感受历史的厚重,找到一脉相承的源头。从这个角度看,人们关注字词读音的修改,正是因为存有一份对传统文化的呵护之心。进而言之,人们希望留存这些“诗眼”,其实也是想为传统文化在汉语发音中留存一些“气眼”,让日常交流的语言,至少在诗歌中能够多一份诗情。我们不可能要求语言一成不变,相反,更有效率、更为实用、更能容纳当下生活的语言文字,本身就是发展的大势所趋。但也应看到,在变动不居中,我们仍然需要找到接续传统的空间。(摘编自人民日报)【注】赓续:继续。(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教育部有关部门回应,修改后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尚未通过审议。B . 诗词中留存的古音被修改,完全打破了诗词的合辙押韵,影响诗歌美感。C . 对字词读音相当讲究,是中国传统诗歌之所以具有独特魅力的重要原因。D . 人们希望留存处于诗句关键位置的“诗眼”,是希望诗歌能多一份诗情。(2)文章段为什么要写“河流”与“河床”?请简要分析。 (3)文章是怎样运用“然而”“进而”等词语展开论述的?请简要分析。 8. (3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论教养(节选)利哈乔夫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但是必须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养。比方说,我确信,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有教养,首先要看他在自已家里、在自已亲属之间的表现,看他和亲人们的关系究竞怎么样。一个男人,假如他在街道上能为陌生的妇女让路,让她先行,乘坐公共汽车时,能让妇女首先上车。甚至亲手为她把车门打开,可是他在家里却懒得帮助疲惫不堪的妻子刷洗餐具那么,我们可以断定这个男人还存在着教养上的缺陷。假如一个男人跟朋友和熟人见面时彬彬有礼,可是在家里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霆那就可以肯定他不是一个有教养的人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对他来说,礼貌待人不仅习以为常,轻松自然,而且能让他的心情愉快。有教养的人对别人一律谦让和礼让,无论接触的人年长还是年幼,是社会贤达还是平民百姓。有教养的人待人处世绝不会自吹自擂。有教养的人懂得珍惜别人的时间(有句谚语说得好:国王的礼貌是恪守时间)。有教养的人允诺别人的事一定尽力去做,他不会摆架子、“翘鼻子”。无论何时何地,他的行为举止都保持一致无论是在家里、在学校、在研究所、在供职的单位,还是在商场,或者在公共汽车上,他都始终如一,稳重随和。谈论“风度”的书籍很多。在社会交往中,比如出门做客或者在家接待客人,在剧场,在工作场合,人究竟该如何自持?如何举止有度?怎么样对待老人和孩子?怎么样谈吐才算得体,不致使对方听了感到难堪?怎么样打扮才算合适,不致让周围的人们侧目而视?对于如此之类的问题,这些书在都有详尽的论述。遗憾的是,人们却很少从这些书中汲取有益的见解。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我认为原因在于这些讲解优雅风度的著作有个缺陷,就是很少解释人们为什么需要优雅风度其必要性究竟何在。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扭捏作态。问题的关健究竟何在呢?要养成优雅风度应该遵循哪些准则?搜集那些难以逐一熟记的天于行为举止的“道德箴言”,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呢?一切优雅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的态度时时刻刻要记住: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切记不要互相妨碍,因此不应当大声喧哗。听到吵闹声不必捂住耳朵在许多场合未必能做到这一点。比如说,吃饭的时候,切记避免吧嗒嘴,把汤匙放在碟子上的时候不要弄出声响,喝汤的时候也不要有声音;嘴里嚼东西的时候不要说话,免得坐在旁边的人担心;不要把勺子放在桌子上,免得给邻座的人造成不便。穿衣要整洁,表明你对别人的尊重。敬重客人,敬重主人,或者说得更简单一点,敬重路上的行人,不要让大家对你侧目而视。不要连续不断地开玩笑,说俏皮话,讲笑话弄得旁边的人心烦,尤其是重复别人的已经说过、听你说话的人已经听过的笑话,那更加让人厌倦。絮絮叨叨会让谈话的对方陷入尴尬的境地。切记不要只顾自已说笑逗别人开心,也要让其他人有机会说点什么。动作举止、衣装服饰、走路的步态,一切都要有分寸,力求优雅。要知道任何优雅都不会让人厌烦,优雅是“社会共享的”。因此,在有教养的优雅举止中总是包容着深刻含义。不要以为优雅仅仅是徒有其表的举止。你是凭借你自已的举止表现你的素质。自我修养,与其说是注重行为举止,莫不如说是重视行为举止的内涵,是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世界:敬重社会,珍惜大自然,甚至珍惜动物,珍惜花草树木,珍惜当地的美丽风光,珍惜你居住地的历史,等等。无须背诵数以百计的格言信条,只须记住一条: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如果你懂得了这一点,再加上几分随机应变的智慧,那么风度就会自动来到你的身边。换句话说,你会自然而然地记住保持优雅举止的具体做法,你将乐于实施并且善于把这些法则付诸实践。(1)下列对选文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确信,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有教养,首先要看他在自已家里、在自已亲属之间的表现,看他和亲们的关系究意怎么样,而不是看他对别人怎样。B . 有教养的人,必定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从不妨碍别人。C . 有教养的人,珍惜别人的时间;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尽力去完成;行为举止都保持一致,始终如一,从不两面。D . 谈论“风度”的书籍很多,人们却很少从这些书中汲取有益的见解,是因为这些书谈的多是风度的外表,没有谈到风度的关键问题:人们为什么需要优雅风度其必要性究竟何在。(2)下列对选文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的中心论点:真正的教养的本质是尊重,要做一个有教养、有优雅风度的人。B . 文章思路清晰、严密:首先开门见山,引入论题;接着以大量生活现象阐述:“什么是真正的教养”;然后探究优雅风度的本质是尊重;最后总结出结论: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C . 第段列举了大量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来阐述优雅风度的深刻含义,针对性很强,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D . 段运用对比的论证方法。先列举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对比鲜明,突出强调了“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的观点。(3)根据本文的观点,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怎样才能做一个有教养、有优雅风度的中学生?”(80字以内) 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分)9. (1分)古诗阅读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 这首诗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写景,以“_”字为线索,以“_”季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2)展开联想和想像,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八、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4分)10. (4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岳阳楼记(节选)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_薄暮冥冥_至若春和景明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览物之情,得无异乎?(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选文第段中“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是洞庭湖千变万化的特点。B . 选文第段中的“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引起下文。C . 选文第、段除写景之外,还分别抒发了迁客骚人登楼时“喜”和“悲”的情感。D . 选文写“暗景”用语雄浑浓郁,状“明景”用词清丽明快。九、 小作文 (共1题;共1分)11. (1分)按要求作文。生活中,总有一些我们发自内心热爱的人和事。因为热爱,我们心存感激;因为热爱,我们满怀忧愤;因为热爱,我们坚持不懈;因为热爱,我们决不敷衍请以“因为热爱,我 ”写一篇文章。要求:请把题目补充完整;文体自选;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十、 材料作文 (共1题;共1分)12. (1分)读李白早发白帝城及相关资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说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李白因水王磷案遭贬,流放夜郎。行至白帝城,忽遇大赦,惊喜交加,旋即放舟东下,速返江陵。诗中寓情于景,流露出作者重获自由的欢快心情。假若:时间倒流,你就是当年的李白,请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必须用第一人称;可以合理想像,补充相关人物和情景;可以参考并运用其他的资料。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题;共1分)1-1、二、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3分)2-1、2-2、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9分)3-1、3-2、3-3、3-4、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4-1、五、 名著阅读 (共2题;共4分)5-1、5-2、5-3、6-1、6-2、6-3、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7分)7-1、7-2、7-3、8-1、8-2、8-3、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分)9-1、9-2、八、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4分)10-1、10-2、10-3、九、 小作文 (共1题;共1分)11-1、十、 材料作文 (共1题;共1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