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2020~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05394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2020~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鲁教版2020~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鲁教版2020~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2020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故曰:教学相长(zhng)也。(礼记虽有佳肴)B . 男有分(fn),女有归。(礼记大道之行也)C . 抟(tu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庄子北冥有鱼)D . 高者挂罥(jun)长林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2. (2分)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_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内涵远不限于此,倘若没有发自肺腑的热爱,怎有废寝忘食的付出?没有超今冠古的追求,怎有_的卓越?没有物我两忘的境界,怎有脚踏实地的淡定?工匠精神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的生命哲学,也有_的人生信念。A . 尽善尽美 出类拔萃 清新脱俗B . 炉火纯青 脱颖而出 清新脱俗C . 炉火纯青 出类拔萃 超然达观D . 尽善尽美 脱颖而出 超然达观3. (2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让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世界逐渐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去掉“让”)B . 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干预、预防和处理的机制,保障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将“处理”与“干预”对调)C . 汉语取代8语成为韩国第二外语的原因,是因为韩国人意识到中国的影响力正在不断增强。(去掉“的原因”或“因为”)D . 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往往决定了一个地区经济健康发展。(在“经济”之后加“能否”)4. (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文的核心是“人”,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B .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C . 这次我们班大概有五、六个同学被推选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汉字听写大会”。D . 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5. (2分)下面对黄鹤楼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黃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黃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A . 这首诗前两联,均是先写神话传说,再写眼前景物的格局,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以神话传说起笔,则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大大丰富了诗歌的内容。B . 这首诗前两联连用三个“黄鹤”,读来却没有啰唆之感,只因为诗意一气贯通,顺势而下,尤其二、三句两个“黄鹤”顶针连锁,一气呵成,读来毫无滞碍感。C . 颈联转写登楼所见的阴雨天气,诗人也从现实中又回到怀古之思中来。这一联所写为登高所见,境界阔大,色彩灰暗。D . 尾联以抒情作结。这一联由景生情,形象鲜明,诗人凭栏远望,故乡却为暮霭所隔,望不可见而生无限愁思的形象仿佛可见。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6. (6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母亲的画像谢祺相他从没见过自己的母亲。母亲生他时难产,送到医院已昏迷不醒,医生告诉父亲,大人和孩子只能保一个。当父亲艰难地说出保大人时,母亲突然醒了,用尽全身力气乞求医生和丈夫:“保孩子!”这是母亲最后说出的三个字,也成了对还没见面的他最博大的爱。他刚懂事时,也曾哭喊着要母亲,可看着奶奶流眼泪,父亲揉眼睛,便再也没有提过母亲。渐渐长大的他,每天都在想,母亲是什么样子呢?父亲再婚后,他对母亲的思念也越来越强烈,可是翻遍家里每个地方,也没有找到母亲的照片。母亲竟连张遗像也没有留下来,为此,他陷入极度的难过与恐慌之中。后来,内心慢慢平息之后,他决定根据想象把母亲的模样画出来。从来没有见过的母亲怎么画呢?由于母亲早逝,父亲再婚,他和外婆来往并不多。但是他想,母亲是外婆的女儿,怎么说也应该跟外婆有些相像吧!外婆脸部的轮廓很柔和,于是,他把母亲的脸型画成外婆的鹅蛋脸。但是,眼睛眉毛鼻子嘴巴呢?他想起奶奶这么多年对自己的好,小时候讲故事给自己听,唱儿歌哄自己睡觉,奶奶留给他印象最深的是嘴巴,那是天下最温情的嘴巴,于是他把奶奶的嘴巴画了上去。他每天面对的继母是个温柔善良的女人,虽然心中还有些抵触,但每次见到继母怜爱的眼神,心中会生出一股暖意,于是,他将继母的眼睛画了上去。画好眼睛嘴巴以后,他停了好长时间,不知道该如何继续这幅画像。不久,他考上市里最好的中学,和小学班主任老师告别的时候,老师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泪珠挂在鼻子两旁,鼻翼不停地扇动着,那一刻,他也很感动,非常感激自己敬爱的老师。回去后。他按照老师的鼻子画在母亲的画像上。暑假,他经常去一个同学家玩,那个同学的母亲对他特别好,经常做好吃的留他吃饭。同学母亲能说会道,给他印象最深的是眉毛,弯弯的,随着讲话一跳一跳,好像会跳舞。于是,他把同学母亲的眉毛画在母亲的画像上。此时,只差耳朵和头发了。那天他坐公交车回家,车到半途,开车的女司机突然一个急刹车,然后下车把路边一位跌倒的老人搀扶起来,还顺带送到医院。女司机面对满车人的劝阻和担忧,似乎充耳不闻,坚持着自己的友善行为。回到家后,他把女司机的耳朵画给了母亲。他又想起了有一次_。他又把她的发型画给了母亲,他觉得这是最适合自己母亲的。画像画好以后,他一直珍藏着,没事偷偷拿出来看。许多次,他想拿给奶奶和父亲看,想问他们母亲是不是这个样子,可他又没有勇气,害怕奶奶和父亲摇头。许多年后,他有次巧遇母亲的一位同学,她还保留着当年的毕业照,当她指着照片中的母亲给他看时,他惊呆了。照片中的母亲,和他所画的一模一样。(1)文中的母亲汇集了众多女性的美好品质,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母亲形象?请根据全文内容,概括回答。 (2)第段在文章有什么作用? (3)赏析第段划线的句子。 (4)请在文章划线处补写一段话。要求:与上下文相契合,100字左右。 (5)文章末尾说:“照片中的母亲,和他所画的一模一样。”你觉得这是一个巧合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7. (14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人关键性的发现。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像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1)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是怎样“格”竹子的? (2)文中“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和“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这两句中的“此”和“这样”分别指什么? (3)在这几段文字里,作者想要表述的观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4)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是我们应该掌握的。以这几段文字为例,你发现作者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在今后的写作中,你准备怎样去做? (5)作者说“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你身边有这样的同学吗?如果有,应当怎样劝说他改变? (6)每个人都会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好奇心,比如小时候观察蚂蚁搬家,探索蜜蜂采蜜的途径等。你肯定会有一些有趣的经历,试着用简洁的话语将经历表述出来,与大家交流。 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7分)8. (6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解释下列划线字词的意思。 与友期行_尊君在不_入门不顾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待君久不至,已去。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期行”是指陈太丘与他的朋友约好一起出行,交待了故事的起因。B . 陈元方小小年纪却能驳倒父亲的朋友,“友人”致歉后,陈元方喜不自禁,头也不回走进屋内。C . “怒”与“惭”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神化,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D . 这个故事表明守信对于处世立身的重要性,劝告人们要做一个守信之人。9. (11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不亦说乎_人不知而不愠_不逾矩_人不堪其忧_不舍昼夜_(2)文中有很多词句已成为成语,请你写出其中的两个。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4)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中提到的“为人谋”“与朋友交”“传不习乎”的内容,在今天有意义吗?谈谈你的感想。 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10. (7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2)_,_,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_,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4)生活中难免经历痛苦与挫折,请你用李白行路难中的句子对身处逆境的同学进行激励或劝勉:_,_。 (5)请把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默写完整。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_,_。_,_。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6分)11. (6分)阅读本文从“冬天的早晨”至“自此,我家永不养猫”,回答问题。 (1)选文中“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中“我”为什么认为咬死芙蓉鸟的“一定是猫”?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猫“畏罪潜逃”了。“我”不喜欢这只猫。猫常对着鸟笼凝望。“我”看见了猫嘴里好像在吃着鸟腿。A . B . C . D . (2)为什么“自此,我家永不养猫”?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 对猫的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B . 确保以后不再出现这种过失。C . 永远愧对这类弱小的生命。D . 见了猫就会触发灵魂的伤痛。(3)对选文表达的主题思想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 表现了“我”莽撞急躁的性格特征。B . 表现了弱者悲惨的生活和对自己命运的抗争。C . 表达了希望社会都能保护、关爱小动物的美好愿望。D . 表达了知识分子的自省意识和悲天悯人的宽厚情怀。(4)对“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运用的描写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 心理描写肖像描写B . 心理描写动作描写C . 动作描写语言描写D . 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六、 名著阅读 (共2题;共7分)12. (1分)步入初中的大门,意味着成长的又一个重要时段开始了。生命每一个成长的时段都不可重复,不可替代,不要把初中的学习仅仅看成是为未来做准备,很多美好的事物只能在初中阶段才能有最深的感悟,很多优秀的品性只有在初中阶段才能养成,错过便是一辈子的遗憾。而读书和思考对于你们初中时段的成长意义重大。推荐一本书,并说说你阅读这本书的体会。(含书名、作者及两点体会) 13. (6分)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青春终于胜利了。保尔没有死于伤寒。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在床上整整躺了一个月之后,苍白消瘦的保尔已能够勉强用两条摇摇晃晃的腿站起来,摸着墙壁,在房间里走动了。他的母亲搀着他走到窗口,他向街上望了很久。雪在融化,积成了小水洼,在早春的阳光下闪亮,外面已经是初次解冻的温暖天气了.但是他一想到,明天他就要离开这里,回到那个大城市去,再度和他的朋友们、同志们,所有那些亲爱的人们在一起,他又高兴了。这大城市以及它沸腾的生活,活跃的气氛,加上那川流不息的人群,电车的轰隆声和汽车的喇叭声,都吸引着他。而最最吸引他的,却是那些巨大的石头厂房、煤烟熏黑的车间、机器,以及滑轮的柔和的沙沙声。他的心已经飞到巨大的飞轮疯狂旋转、空气中散播着机油气味的地方,飞到那早已成为他不能分离的整个生活上去了。(1)这段文字选自原苏联著名作家_的名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保尔已经是第四次跨过死亡的门槛。”结合全书,用简要的语言把“四次跨过死亡的门槛中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内容概括出来。 【资料衔接】第三次,是繁重紧张的肃反工作击倒了有着伤病的保尔,不得不离开岗位,回家养病;第四次,是在铁路快修完时,保尔得了伤寒和大叶性肺炎。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4. (5分)以下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一)题目:我们都是追梦人作文(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2018年度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刘传健,几乎成了家喻户晓的英雄机长。他凭借顽强的意志、过硬的本领,在万米高空,把驾驶窗前挡风玻璃脱落、座舱失压的飞机安全着陆,确保了119名旅客的生命安全,成就了他英雄机长的传奇。其实,成就英雄机长的背后,是他的坚守、担当与不懈追求!平凡生活着的我们,也可以演绎自己的传奇。每天坚持奔跑的少年;挥洒汗水追梦的同学;食堂做义工不怕脏的女孩;夜以继日默默耕耘的老师们;校门口为你风雨无阻站岗的保安大家都在用执着和担当演绎自己的传奇!这段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思考或感悟?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可以先自己的经历、感受。也可以写你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套作。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1、2-1、3-1、4-1、5-1、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6-1、6-2、6-3、6-4、6-5、7-1、7-2、7-3、7-4、7-5、7-6、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7分)8-1、8-2、8-3、9-1、9-2、9-3、9-4、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10-1、10-2、10-3、10-4、10-5、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6分)11-1、11-2、11-3、11-4、六、 名著阅读 (共2题;共7分)12-1、13-1、13-2、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