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D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04684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D卷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在海洋深处还有许多尚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其巨大的潜力是不言而喻的。B . 班会课上,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商量着春游的去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C . 执法部门的严厉打击有效地遏制了食品市场上不法分子锐不可当的造假势头,极大地净化了西宁市的食品市场。D . 我们在引用他人著作中的语句时,首先要理解所引用语句的原意,切不可不顾上下文的联系断章取义为我所用。2.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能否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学习的基本目标。B . 如何引导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热爱并且投身于滑雪运动,从而培养这些青少年对滑雪运动的兴趣,是北京冬奥申委正在关注的问题。C . 对南极地区海冰融化现象在南极上空大气运动过程的认识,就必须扩大科学考察区域,加强科研观测精度,改进实验设计方法。D . 各级各类学校应高度重视校园网络平台建设,着力培养一批熟悉网络技术,业务精湛的教师,以便扎实有效地开展网络教育教学工作。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3. (10分)古诗文名句默写。选择无处不在。面对陋室,刘禹锡选择坦然:斯是陋室,_;面对名利,陆游选择淡然:无意苦争春,_;无长兄的木兰选择担当,奔赴战场:_,关山度若飞;博学的孔子选择虚心地向他人学习:_,其不善者而改之;面对书房和战场,杨炯弃笔从戎:_,_;面对官场,陶渊明选择归隐赏菊:_,_。选择有时意味着奉献和牺牲:_,_。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4. (4分)根据拼音写汉字。面对着早已枯j_的千年银杏树,我zh_立许久,思索着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也许我们真的该拥有宽广的胸襟,做到心无旁w_ , 做事情不再nin_轻怕重,让自己的生活永远充满激情,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5. (2分)结合语境仿写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海燕搏击风雨,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翱翔出坚守的信念;_,_;白莲笑迎骄阳,在赤日炎炎的酷暑中绽放出坚定的信念。坚守信念,我们将心灵丰盈成收获的土地;坚守信念,我们将生命吟唱成动人的诗篇。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6. (6分)阅读陈涉世家的节选文字,回答下面小题。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 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1)下面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 A . 苟富贵,无相忘 苟:如果B . 若为佣耕 若:你C . 今亡亦死 亡:逃走D . 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间:中间(2)下面句子中的“之”字没有指代作用的项是( ) A . 怅恨久之B . 世杀之气C . 楚人怜之D . 固以怪之矣(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 . 陈胜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表明自已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B . “天下苦秦久矣”说明百姓痛恨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处处积蓄着反抗的力量。C . 陈胜打出扶苏、项燕的旗号,寄托了对友人的怀念,并立志替友人报仇。D . 陈胜、吴广派人“置书鱼腹”和“篝火狐鸣”是为起义做舆论准备。7. (18分)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行)【乙】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日:“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狰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王冕读书)【注释】已:止,罢。已而:过后。曷:何,怎么,为什么。依:投靠。恬:安然。(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陈太丘与友期行_去后乃至_尊君在不_辄默记_(2)下列各组句中划线的词的意义、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太丘舍去 冕因去B . 元方入门不顾 窃入学舍C . 未若柳絮因风起 冕因去D . 下车引之 父怒挞之(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4)【甲】文主要表现元方_的特点。【乙】文主要表现王冕_的品质。(5)两篇文章都是刻画儿童形象的,阅读后,试就其中一篇说说你明白了一些什么道理? 六、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72分)8. (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今天,我们为什么需要“艾青诗学”国庆假期,某校九年级语文老师布置学生阅读艾青诗选,阅读中允许学生借助网络学习,来丰富自己对艾青和“艾青诗学”的认识,假期回来班级将开展“艾青诗歌”阅读交流会。以下是小悦同学摘抄的诗选和网络学习的相关材料。请你认真阅读,回答问题。【诗歌甄选】手推车艾青在黄河流过的地域在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手推车以唯一的轮子发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穿过寒冷与静寂从这一个山脚到那一个山脚彻响着北国人民的悲哀在冰雪凝冻的日子在贫穷的小村与小村之间手推车以单独的轮子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穿过广阔与荒漠从这一条路到那一条路交织著北国人民的悲哀一九三八年初盼望艾青一个海员说,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一个海员说,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一九七九年三月 上海【诗学流长】“如果在现代文学史上只选择三个诗人,我毫不犹豫地第一个就选择艾青。”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吴思敬如是说。在第二届艾青诗歌节新闻发布会上,谢冕、吴恩敬、王光明、刘福春、陈晓明、赵振江、黄怒波、程步涛、孙晓娅、张黎明等与会诗人、学者提出,虽然艾青的诗歌广为传颂,但是对艾青的价值挖掘和研究还远远不够。在诗人艾青笔下,不仅有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还有更多未被发掘的理论富矿。他们明确提出,需要建构“艾青诗学”,这不但是文学史研究的需要,更是新时代文化建设和诗歌发展的需要。在吴思敬看来,、与构成了艾青诗学最重要的支撑。艾青“归来”后,首先强调诗人要说真话,做一个真诚的写作者。这本不是个大问题,但在假话、大话、空话流行于世的年代,“诗人应当说真话”就成了一句千钧之重的诗学声音。艾青认为,诗歌最基本的品格就是真,没有真就谈不上美谈不上善,必须要先有真,然后才用独特的眼光表现独特的审美,代表这个时代底层人民的声音,这就是善。在艺术主张上,吴思敬认为艾青对智性的强调在中国现代诗史上是不可忽视的。在艾青的诗学中,诗不是简单的情绪的抒发,也不是简单的哲理的书写,而是把生活的经验通过诗人的构思,凝结成象征性的含义。所以艾青最好的诗,都是用意象说话的。艾青对诗的智性的强调,使我们的新诗能够进入新的水平、新的阶段,而非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抒情上。艾青的诗学中,对自由精神的渴望是最重要的一点。在发布会现场,吴思敬对艾青的诗论出口成诵:“诗是自由的使者”“诗的声音,就是自由的声音;诗的笑,就是自由的笑”。很难想象,如果丧失了对自由精神的追求,艾青一身铮铮铁骨如何练就。可以说,艾青的一生和他的诗学就是自由的化身,自由就是艾青探索诗学之深的方式。当下诗歌书写疼痛,却没有灵魂的痛苦。“我们的诗人面对灾难的时候,更多的是用身体感到疼痛,而没有用灵魂感受到痛苦,但艾青做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刘福春的发言令人深思。诗歌如何表达民族国家的重大苦难,诗人如何书写时代,这是艾青一生的探索,也是我们今天的诗歌创作依旧没能解决的问题。刘福春谈到,汶川地震后涌现出诗歌创作的热潮,这些诗作让人感动,但是能被传颂的不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们缺乏重量,只停留在了疼痛的层面。同样,抗日诗选很多,但是在今天依旧被阅读的却不多,可艾奇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依然是20世纪诗歌史上不朽的名篇。在诗中,艾青“在没有灯光的晚上”对着“中国”书写“无力的诗句”,他对“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的人们深表同情,对“敌人刺刀”“烽火”强烈憎恨,而这一切,都是他在武汉看到流离失所的难民后的创作。这种对个人、民族、国家切肤之痛的联结,构成了艾青诗学中强有力的一方面。艾青“让西方的诗歌传统落在中国大地”,把“法兰西的芦笛”转换成“中国的号角”,艾青把中国的现代白话文写成诗,让中国的现代汉语走向世界。与会者认为,确立艾青诗学是建设新时代中国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创作意义深远,他们希望能及时、深入、系统地整理艾青诗作,把艾青的诗学发扬光大。【诗韵纷争】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的。它和日常语言相比,更有利于情感的抒发。但是艾青的诗歌呈现口语化、散文化的特点,缺乏诗意美。网友的话艾青的诗,好在那雄浑的力量,直截了当的语言,强烈鲜明的意象。聂华苓口语是美的,它存在于人的日常生活里。它富有人间味。它使我们感到无比的亲切。而口语是最散文的这样的语言,能比上最好的诗篇里的最好的句子。最能表达形象的语言,就是诗的语言。称为“诗”的文学样式,音韵不能作为决定的因素,最主要的是在它是否有丰富的形象任何好诗都是由于它所含有的形象而永垂不朽,却绝不会由于它有好的音韵。艾青诗论(1)下列表述与上述材料相符的一项是( ) A . 当今时代,我们需要建构“艾青诗学”,这完全是新时代诗歌发展的需要。B . 艾青的诗学中,诗用意象说话,对智性的强调是最重要的一点。C . 汶川地震后涌现出诗歌创作的热潮,但是这些诗作不能被广泛流传,其原因主要是未将个人和民族、国家的切肤之痛联结在一起,诗歌缺乏重量。D . 艾青认为,只要是口语化、散文化的语言就是诗歌中最好的语言。(2)艾青的诗歌创作在20世纪30年代和“归来”后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参照手推车盼望两首诗,简要概括艾青这两个时期诗风不同之处。 (3)阅读【诗学流长】部分,下列哪个选项更适合依次填在画线句子处,请联系上下文进行选择,并陈述理由。 A真诚 智性 自由B自由 真诚 智性(4)结合【诗歌甄选】或我爱这土地,联系上述材料,说说吴思敬教授在中国现代史中选三位诗人,为什么会首选艾青? (5)小悦同学在阅读艾青诗选的过程中向同学说出了自己的疑惑,期待同学们在交流会上能够为其解惑。请结合上述材料和你的阅读体验,写一段话以便在会上回复小悦。 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正确书写汉字,准确使用标点,规范运用语言;150字左右。9. (25分)阅读文段人生的老师,回答各小题。人生的老师卞 杰少年梁实秋的老师姓徐,脾气大,学生给他起一绰号“徐老虎”。徐老师虽凶,但极敬业,他自己选辑教材,刻成蜡版,油印分发给学生。内容有古文,有白话,新旧兼收,这在当时是很开通的做法。所选文章篇篇文思精警,辞采斐然,说实话,梁实秋从心里喜欢国文,虽然有点怕徐老师。徐老师之“凶”,还表现于批改作文上。普通的批语“清通”“尚可”他是不用的,提起笔来,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洋洋千余言的文章,经他勾抹后,所余无几。梁实秋初次遭此斧削,很觉灰心气短。这时徐老师一改凶相,在办公室很耐心地对他解释:“你拿去细细地体味,你的原文是软趴趴的,冗长,懈啦光唧的,我给你勾掉了一大半,你再读读看,原来的意思并没有失,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梁实秋静下心来,细一揣摩,果然。就在这删削之间,见出老师的功力。小小梁实秋由埋怨而钦服,乃至成名后仍念念不忘:“如果我以后写文章还能不多说废话,还能有一点硬朗挺拔之气,还知道一点割爱的道理,就不能不归功于这位老师的教诲。”如果说梁实秋的老师是严师,那么陆文夫童年的老师几乎就是慈父了。老师姓秦,乡间塾师。陆文夫原名陆纪贵,老师嫌缺少文气,给他取了现在的名。陆文夫聪明好学,在蒙童中被老师另眼相看。秦老师到外面处馆也要带上他,将之作为“附学”。“附学”的饭食也是由主家供给的,可抵偿束脩的一部分,老师宁可少些收入。在馆舍,秦老师并不逼他死读章句,除了经史,也教他吟诗填词,习字作画,并允许看闲书。秦老师桌上有许多不属于课本之类的书,其中还有小说。傍晚散学后,陆文夫便可翻看,诸如精忠岳传施公案七侠五义三国演义等都拿来看了。晚间无事,秦老师兴致一来,爱和他神侃,讨论书中的故事,臧否人物的忠奸,品评文辞的优劣,师生之间,无拘无束,谈得津津有味,忘乎所以,每至夜深。“这些都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生下了根,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私塾取消,秦老师回家种田,日子过得很艰难。但他没有忘记他的学生,常来陆文夫家,将他的藏书送给他,有古文,有诗词,还有碑帖。一代宗师金庸的启蒙老师是谁呢?陈未冬。陈未冬是金庸上小学时的班主任,教国文,也教历史。一次上历史课,讲到鸦片战争,清政府腐败无能,清军将士虽然奋勇抵抗,但刀矛枪剑怎抵得坚船利炮?他边讲边悲愤不已,情绪激动,突然掩面失声,金庸和同学们也都跟着哭了。这件事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使他从小就感受到爱国激情。金庸功课好,作文出色,陈老师十分赏识他。金庸喜读课外书,尤爱古典小说,但那时社会还很保守,红楼梦水浒传被视为诲淫诲盗,在班上,陈老师唯独允许金庸一人看,金庸有写作天赋。陈未冬在我的故事中说:“我对他的每篇作文都细加圈点,认真批改,作为范文在课堂上评析。我曾把他的作文本交给诸暨民报的骆文华,他看后认为很不错,还选了几篇在诸暨民报上刊登了。”陈未冬还让金庸跟他一起编校刊。金庸从组稿到修改、誊清,干得不知疲累。开头出半月刊,后改为旬刊、周刊,小小校刊办得有声有色。金庸一生笔耕不辍,倾力办报,大约正得益于这初始的锤炼。这三位文学大家的启蒙师,除陈未冬外,其余两位“已归道山”,一生籍籍乎无名。“乡曲儒生,老死翰墨,名不出闾巷者,曷可胜道!”但正是这些默默无闻的启蒙师点燃了文学大师幼时的文学心灯。这就是为什么几十年后他们仍要作文怀念,倾注深情。其实,不独文学家,我们每个人的一生,总有一个或几个老师令我们感恩,并铭心不忘。(选自新青年2015年11期)(1)选文写的三位老师性格特征鲜明,请用简洁语言分别概括。(2)阅读第段,梳理出梁实秋的心理变化。(3)阅读第段中的画线句子,说说你从这一细节描写中读到了什么?(4)阅读第段,说说陈未冬给金庸的成长带来了哪些影响。(5)在写作中,过渡非常重要。请找出文中的一个过渡句并写下来,简要分析其妙处。10. (25分)课外文学作品阅读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朱成玉临终时,祖母颤巍巍地示意我们点上一根儿蜡烛,说要和它一起熄灭。祖母望着蜡烛,眉头舒展,窃贼瞄见金子一般,灵光乍现,随即又仿佛一个跋涉了许久的旅人到达了目的地,长舒一口气,卸下所有。祖母没有活过那根蜡烛,先它一步,咽了气。祖母的脸上露出久违的微笑,酒窝像一朵莲花。她奋力伸出手去,骨瘦如柴的手,指着我们。像菩萨的手,伸到我们中间。祖母去了,电却来了,电灯照亮所有人的忧伤,却再也照不亮祖母的前额。父亲吹灭了蜡烛,说,“留着这根蜡烛,等出灵的时候,点着它,给你奶奶在那边照个亮儿。那边太黑了。”那边是哪边?父亲又没去过,怎么就知道那边是黑的?年少的我满是疑惑,可是看着一张张因为悲伤而严肃异常的脸,我又不敢问太多。父亲似乎看出我的疑惑,接着说,“你奶奶这一辈子苦啊,在晦暗的地方呆得时间太长了。”祖父和祖母结婚一年后便当了兵,然后杳无音讯,祖母一生没有再嫁,独自一人养大父亲和叔叔。因为祖父当的是国民党兵,所以文革的时候免不了受了很多红卫兵的“声讨”和欺辱。祖母忍受着尘世带给她的一切苦楚,正如她那苦命的村庄,终日沉默,一言不发。只有无限猛烈的狂风抽打它时,它才勉强挣扎一下。她在村庄里扎下根去,哪都不去。她说就算临死前最后一刻,也要等着祖父,她就那么执拗地信着,祖父还活着。那段日子,祖母常常去当铺。从最开始的手镯,到后来的银饰,甚至她最割舍不下的香炉,银制的烟袋锅,都一一典当出去,只为了让她的孩子们不挨饿。为了孩子,她把自己典当得干干净净,空剩一副嶙峋的瘦骨。老了,本想着该享享清福,却不想又得了重疾。祖母是个极其干净的人,大家闺秀,年轻时候有洁癖,她的床,别人坐过之后,她都要重新洗一遍。每天会洗好几遍手和脸,爱用香皂。可是她老了,病了,臭气在体内发生。她的所有器官都坏了,功能丧失,大便经常要由父亲和叔叔轮流用手指头抠出来。每当这时候,祖母只能无可奈何地拉被子遮脸。有时候她会像疯子一样发火,有时候会像小孩一样哭。一生的尊严和坚守,劈哩啪啦全毁了。最难熬的是夜。一切都停了下来,唯独疼痛,还在漫无边际地爬。祖母在黑暗中,忍着疼痛,她的手紧紧攥着,她的嘴紧紧咬着被子,她不喊叫,她心疼她的儿孙,不想让自己的喊叫惊醒了我们。祖母在黑暗中,被疼痛戳醒,就那么睁着眼睛,我想,她的脑海中定是一遍一遍地播放着往日时光,这岁月的皮影戏,终于要演到最后一幕。令我们意想不到的,祖母在黑暗里对抗疼痛的方式,竟然是给我们一颗颗地嗑着瓜子,早上醒来,她的枕头边儿上堆满了很大的一堆瓜子瓤。只有早晨这会儿,她才能睡一会儿,我们轻手轻脚,从她的枕头边搬走一座山,尽量不弄出一点儿声响来。想起父亲说的话,祖母更多的时光都是在黑暗里,而她并没有因此消沉,照样带领我们把日子过得柳暗花明,风生水起。说白了,祖母是一个可以驾驭苦难的人,苦难这烈马,一旦驯服,可以驮一个人奔往幸福。在黑暗里又怎样?那就去做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这是祖母的哲学。终于知道祖母为何在临终前执意要点上一根蜡烛,她是需要这根蜡烛为她送行。她不想,临死前的最后一刻,都是黑暗的啊!想起祖母的这个夜里,我把灯关上,点燃一支蜡烛。倾听黑暗的蜡烛,时儿被风吹熄,时而被风吹亮。忽明忽暗的蜡烛,是奄奄一息的祖母,为了祖父和她的孩子们,咯尽了最后一滴血。夜里的云朵在窗玻璃上颤抖着,想借点光亮取暖,捎带着擦亮了属于思念的小半个天空。(1)面对深重的苦难,祖母表现出哪些优秀的品质? (2)说说你对第段加下划线词语“戳”的理解。 (3)分析文章结尾第段划线处景物描写的作用。 (4)文章标题“一只倾听黑暗的蜡烛”好在哪里? (5)第段划线句子“苦难这烈马,一旦驯服,可以驮一个人奔往幸福”蕴含深刻的哲理, 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十年前你是谁,一年前你是谁,甚至昨天你是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天你是谁,以及明天你将成为谁。当然,你可以像魏大力一样,不仅仅局限于自己能当全军游泳冠军;你也可以像董卿一样,不仅仅局限于自己能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绽放光彩;你还可以像千千万万的“老实人”一样,默默撑起局面,让诸事得以运转每天让自己进步一点,每天给自己一些希望,世界再大,也会因你的努力而变得更好。或许我们不是最好的,但是我们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请你以“成为更好的自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叙述真实经历,可以虚构故事,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要求:内容自选,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可套作,不得抄袭。从本份试卷的3篇现代文中至少选择一个事例材料合理使用在文章中。文中不得使用生活中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第 18 页 共 18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3-1、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4-1、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5-1、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6-1、6-2、6-3、7-1、7-2、7-3、7-4、7-5、六、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72分)8-1、8-2、8-3、8-4、8-5、9-1、9-2、9-3、9-4、9-5、10-1、10-2、10-3、10-4、10-5、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