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单元测试(月考)试卷D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02914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单元测试(月考)试卷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语文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单元测试(月考)试卷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语文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单元测试(月考)试卷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单元测试(月考)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 贮藏(ch) 泥泞(nng ) 锐不可当(dng) 气势磅薄(png)B . 伶仃(lng) 嫉妒(j) 瞠目结舌(chng) 莘莘学子(shn)C . 铜臭(chu) 纤维(xin) 味同嚼蜡(jio) 期期艾艾(i)D . 巢穴(xu) 炽热(ch) 一气呵成(h) 扣人心弦(xun)2. (2分)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他抱着七、八本书急匆匆地走了进来。B . 我心中闪过一句诗:“家是一只船,在漂流中有了爱。”C . 屈原、李白、杜甫等,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D . 什么地方什么条件下可以找到什么样的银杏树?他了如指掌。3.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我们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B . 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C .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左右,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D . 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我在此次演讲中的不足。4.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明做事情从不拖泥带水的,总是很快就完成任务。B . 带着这么一张脸,你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穿什么服饰,也不管在我国什么地方,都不会有一种鹤立鸡群 , 引人注目的可能。C . 我常在这棵月宫仙桂上尽兴玩耍,冥思遐想 , 遨游在美妙的梦境中。D . 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 , 吸引了各国的读者。5. (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作者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文中,从主到次,从内到外,分别介绍花朵呈现红色的六方面原因。B . 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一文指出雨林的消失意味着人类将丧失一大批物种,同时揭示了雨林遭到摧毁的原因。C .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在第一部分(一,二段)和最后一段都采用了说明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D . 统筹方法一文中第二次写了泡茶的几个“工序”间的相互关系,说明只有抓住次要环节,才能找出安排工作进程的最佳方法。二、 书写 (共1题;共4分)6. (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并给划线的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这是一个悠久的千年古国,她有着美丽富饶的平原,她有着巍峨雄壮的高山。她曾经辉煌过,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世界的东方;她也曾被侮r_过,西方列强的铁骑将其无情地踩踏。但是,作为她的子女的我们,对她的爱亘_(Agng;Bgn)古不变,愿为她的荣光而锲_(Aqi;Bq)而不舍地前仆后继,渴m_着一个更美丽的她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三、 默写 (共1题;共6分)7. (6分)古诗文名句填空。 (1)蒹葭萋萋,_。(诗经蒹葭) (2)_,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3)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与桃花源诗中“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描写内容相同的语句是:_,_。 (4)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是人类的不懈追求,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先祖便用“_,_”这一优美的诗句来表达男子对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倾慕之情。(选用诗经关雎中的句子) 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8. (15分)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诗歌的名家代有才人,在中华文明史上蔚为壮观。今天,让我们漫步古诗苑,含英咀华,接受一次美的洗礼。(1)请把班级分为三个小组,并说明各小组的活动任务分别是什么?(2)如果你自己所参与的小组是编一本专题诗集,你拟定的题目是什么?(3)在展示活动成果时,前一组是古诗配乐朗诵,下一组是古诗歌舞表演,你作为主持人,如何把两个小组的节目巧妙连接起来?请写几句串台词。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5分)9. (15分)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小题。沁园春雪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上阕中作者望见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2)体会“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中“封”“飘”的妙处。(3)全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10. (14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卖油翁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1)本文选自_,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_。 (2)翻译下面句子。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3)下列划线的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以】公亦以此自矜 以钱覆其口B . 【之】康肃笑而遣之 无丝竹之乱耳C . 【而】康肃笑而遣之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D . 【乃】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蒙乃始就学(4)文中“有卖油翁释当而立,睨之,久而不去”,将“睨”换成“看”“望”等词可以吗?为什么? 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5分)11. (15分)阅读刘根生的当心“掉在两把椅子之间”,完成小题。若干年前有位年轻人从师范学院毕业后问父亲:我今后是当教师还是按志趣和特长争取当歌唱家?其父说:我只能告诉你,应该选定一把椅子,如果想同时坐两把椅子,你只会掉在两把椅子中间的地上。年轻人最终选择了唱歌,他就是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贪婪者无成。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时,“选定一把椅子”格外重要。该割舍时毅然割舍,集中精力放大优势,方能把一件事做到极致。“想同时坐两把椅子”,难免因左顾右盼和精力分散,使两件事都干不好。故而古人云: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一般来说,人总是喜欢得到,不喜欢失去。得到每每心情愉悦,失去则苦痛。于是,凡物来皆不拒,什么都要照单全收。应当说,只要合法合理合情,求多得也无可厚非。但若不知限制,则可能连原本能抓住的也抓不住。“选定一把椅子”,以免“掉在两把椅子中间”,实际上也是学会限制自己,体现的是一种清醒和睿智。有位大学教授,在就任该校党委书记时说,任职期间不再申请和承担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全身心投入管理工作。这就是一种自我限制,为的是更好地履职尽责,守好权力边界。如果既恋官位又恋学术地位,则不难想见,拿到科研项目和经费更容易,还可能以行政权力谋取学术利益。如此,不仅污染学术领域,还会毁了自己的形象和前程。现在有些干部,“一朝权在手,便把私来谋”,官商勾肩搭背共谋不义之财,几乎是春风得意即失蹄者的共同轨迹。政府创造环境,人民创造财富。为官掌权就得如老子所言:“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如果手中握着权,心里想着更高官位应等于更多财富,则不仅会坏了市场秩序和官场风气,自己迟早也会权财两空。与其计较价钱,不如想想价值。“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最最要紧的东西还是价值啊!”一位老艺术家如是感慨。价钱是量化货币,价值则更多是审美、志趣、信念、理想、品质。一流人物令人敬仰,就在于其精神境界超越价钱而升华到了价值层面。艺术家以传播真善美为己任,科学家以追求真理为荣,人民公仆甘为人民作奉献,都奉行的是“价值至上”。确然,以正确人生观及价值观为准绳,才能“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不为“两把椅子”所累,在选定的那把“椅子”上发光发热。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做一篇以生命为题目的文章。这篇文章,可能很恢宏,也可能微不足道;可能很辉煌,也可能很平常。不因浮躁而在“两把椅子”面前犹豫,不因急功近利而被世俗所淹没,不因“价钱”而神魂颠倒,把“兴趣、擅长、价值与贡献”融合起来,方能做好生命这篇大文章。(摘录自读点经典20173)(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说说文章第段有哪些作用。 (3)第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分析其作用。 12. (40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1至4题(一)倾听草木的呼吸曹洁烟花三月,没有下扬州,只一路北上,抵达在北京的鲁院,与草木在一起。一个人,走遍院子的每一个角落,安静极了,听得见阳光落地的声音。浴在蓝色的光里,某些无可名状的情绪被洗净,身体与灵魂如水一样清透。这个院子,就是一个世界,这么小,也这么大。轻轻踏在大地上,一步一步,踏稳了走,放慢了走。每一棵草木都在春阳中舒缓呼吸。我看见神的目光,隐在树林、云端、风里,默然注视,寂静观照。草木是他的孩子,他赋予它们父亲一样的深爱。小院花欲燃,“燃”不单是梅的艳红,更是一种奔放热烈的开放姿态。白玉兰也在燃,花瓣舒展,花香浓烈,开得奔放,落得决绝。梅种很多,丰厚梅花、淡丰厚梅花、杏燕梅花、白蝴蝶梅花、垂枝梅、腹瓣梅花等等,以前从未见过。不言其他,单名字就已是绝代天香了。这梅的名字真是好。梅是贴近女子的花,以梅为名,是梅的幸,也是人的幸。花人两相映,自然才美,生物才活,人类才安生。悄悄靠近一棵玉兰树,看看她,也让她看看我。玉兰花大雅大俗的美,惊艳满树。这是一种古老的花,也是贴近生命气息的花。屈子“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将玉兰推向春秋。“已向丹霞生浅晕,故将清露作芳尘”,这是玉兰花的幸。玉兰的香是清香,无药味;玉兰的花是柔软的,即使落地,踩上去也不是脆的。捡拾几片落花,摊在手心,默然对视,想听懂她干干净净的语言。她开时极盛,谢时决绝,有一种清绝的孤勇与优雅。唐人言“晨夕目赏白玉兰,暮年老区乃春时”。若女性晨夕赏阅玉兰,嗅其芳香,可人老心童,留驻岁月。其实,这不是歌者妄言,若以本真之心感受,诗吟出来了,春也留驻了。花树之外,是荷塘水畔的两株垂柳。嫩黄的颜色,已泛出春暖的绿,像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每一日都在变化,柳烟、柳色、嫩黄、嫩绿、黄绿,而今,已是蓬蓬勃勃的绿了。它们在水边相依,在水里拥抱,穿树而过的风,是他们亲和的呢喃吗?坐在青柳里,眼前是绿的,水里是绿的,朱自清先生的眼睛也成了绿色。在自清的光阴里自清,休息凡尘倦意,那倦怠轻飘飘地,被绿色淹没。一边花谢,一处柳绿,一水相依,两样风物。花儿的殷红与嫩柳的青色,水汽一般氤氲,坐在花红柳绿的云气上,仿佛连自己也花红柳绿了。这让我想到林清玄的花燃柳卧:“如果说荷花是一首惊艳的诗,柳树就好像诗里最悠长的一个短句,给秋天做了很好的结论。”先生借花柳言说事理,一“燃”一“卧”,摹其各异风姿,突出彼此的默然衬托。无意褒扬谁,也无意贬斥谁,只说:大家只愿当鲜花,无人当陪衬的绿柳,但季节过去,怒放过的花被野风一吹就无形迹了,只余下旁边不起眼的柳树风貌展;再美的荷花,没有绿柳陪衬,恐怕也黯然失色了。不伤花谢,不羡柳青,花柳为木,树生盎然,这是朴素真纯的生命风度。小时候盼望长成一棵树,长大才明白,人不能成为树不是因为不能像树一样高大,而是缺失树干净、坚守、温暖的灵魂。所以,先得学着好好做人,而后,学着做一棵向着阳光的树。我不是树,但行走草木间,总能看见自己的灵魂,干干净净。我在这世界里渐渐欢喜,散着长发,往深处而去,风不冷,只是远,远得吹不来暖,也带不走寒。这是自然常态,也是人间常态。这个春天,繁华落尽的背景上,我又看到了生命的沧桑。这沧桑活着,活在树上,也活在树外,活在每一朵落蕊的香。它接纳生命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而不失真纯,它铺展风雨人生中的每一个场景而不暗光泽,它储藏人性本初的每一种善恶而不冷阳光。还有荷塘和竹林。等着再暖一些,等着夏天来了,荷花会开,竹子也会青。鸟儿也不甘寂寞,它们在你看得见、看不见的地方鸣叫,叫出三月的小欢喜。我懊恼楼太高,树太低,站在窗前,伸长了耳朵,用眼睛聆听。每每被鸟鸣诱惑,离开书桌,雀跃下楼,小院生长在土地上的欢腾立刻包裹了我。夕阳从城市的高楼缝儿洒进来,院子沐浴在柔和宁静的光里,这光紧紧地包裹着院子的安宁与吉祥,外物难侵。这是一个相生共荣的院子,花树、鸟鸣、沉默的大师们。这是小院的福气,更是我可以安居在小院的福气。我愿自己也是这里的草木和鸟鸣,生长在三月的土地上,每天发出一节一节上拔的声音,哪怕一点点,一点点。但日子太快,悄然远去,不再回来。当我欣喜于花树的尽情绽放时,花儿已在凋谢的过程里。在微观的世界里,事物有自身的可逆性,但宏观世界里,任何事物都没有可逆性。这是科学与现实的悖逆。所以,在这个质量与能量守恒的社会里,人类惟一可以选择的能力,就是让自己成为一个道德主体,要为自己选择的行为负责。但凡人间百味,棱角相触,枝节相依,倘得彼此滋润,则柔软圆融,自成天地。我们一定得反观自我,思考一条洁净出路:究竟该怎样经验好自己的生存圈子,并与别的圈子共存荣,彼此滋生、促进、助长,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一个相对独立于外部的世界,一个灵魂的牧场,沉下心来,护好自己和他人的心,让生命安立,让世界安生。三月,是春天最后的笙歌。玉兰轻轻地为三月画了一个花朵的句号,又轻轻地带了一下,带出一抹一抹的绿,绿起人间四月天。三月如桃花一样,红灼灼的,缤纷惹人;四月则似青柳,绿葱葱地,教人如何不喜欢?仓促的红尘之外,我与草木在一起,一起呼吸,滋养性灵。时间如舞台,一直在,在或不在的,是我们。当生命属于我们时,万不可贪求所欲,肆意挥霍;也无需过分矜持,错失美意。当遵从一心,踏浪而往,纵千山万水,也要抵达。这是三月草木告诉我的语言。(选自2014中国散文年选花城出版社2015版 有删改)(1)从文中分别摘录出体现“玉兰”和“树”高贵品质的词语。(2)从文中分别摘录出体现“玉兰”和“树”高贵品质的词语。(3)请从写作技巧的角度赏析第段。(4)请从写作技巧的角度赏析第段。(5)文章第段写到“这个院子,就是一个世界,这么小,也这么大”,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文章第段写到“这个院子,就是一个世界,这么小,也这么大”,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7)通读全文,分析全文的主旨。(8)通读全文,分析全文的主旨。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 (5分)茶能醉我不需酒,书能香我何需花。冰心曾说过:“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闻着书香,一路成长,被感动、被鼓舞,有欢笑、有哭泣请以“一路书香一路_”(歌、笑、痛、阳光、春风)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后再作文;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卷面整洁,字迹清楚。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1、2-1、3-1、4-1、5-1、二、 书写 (共1题;共4分)6-1、三、 默写 (共1题;共6分)7-1、7-2、7-3、7-4、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8-1、8-2、8-3、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5分)9-1、9-2、9-3、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10-1、10-2、10-3、10-4、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5分)11-1、11-2、11-3、12-1、12-2、12-3、12-4、12-5、12-6、12-7、12-8、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