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阶段性质量调研(期中考试)试卷D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02748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阶段性质量调研(期中考试)试卷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阶段性质量调研(期中考试)试卷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阶段性质量调研(期中考试)试卷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阶段性质量调研(期中考试)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书写 (共1题;共4分)1. (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我妄下断语,yun wng_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我想那pio mio_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他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jng y qi jng_。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hi rn tng wn_了。二、 名著导读 (共1题;共2分)2. (2分)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出生北京城的祥子他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工作,但生活三起三落,最后失去了生活信心。B .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C . 童年是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另有在人间、我的大学)。小说讲述了阿廖沙三岁到十岁的童年生活。D . 英国文学家夏洛蒂勃朗特所写的小说简爱,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朴实无华的爱情故事,反映主人公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望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三、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3. (5分)利用对联常识给下面这则新闻拟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国家博物馆迎来大批游客。公众的积极参与使博物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的社会价值得到最大化,但同时不文明现象也日益突出,成为博物馆管理方面的一大难题。在“古代文明”展区,青铜器、陶器、瓷器等大部分展品都被围在了玻璃罩里。为数不多的几件没有玻璃罩的展品,都难逃参观者的“毒手”。在一块“双凤麒麟纹石雕”前,两位参观者围着石雕看了许久,在将下方摆着的说明牌与文物本身进行了仔细对照后,其中一位突然伸手向石雕摸去。旁边的文明引导员眼疾手快,及时制止了这一行为。不远处摆放的“安济桥石栏板”也同样险遭“毒手”。石栏板上,两条互相缠绕的龙雕栩栩如生,引得不少参观者忍不住想要伸手触摸。文明引导员只好对它进行特殊照顾,近距离“盯梢”。据了解,以前很多文物都没有用玻璃罩罩起来,可以让参观者近距离观看。但由于被摸的次数太多,一些青铜器的边角甚至已经发亮。近两年来,国博不得已将这些文物陆续用玻璃罩罩了起来,以起到保护作用。A参观国博踊跃,文物展出为难B国博开放文明引导,参观展览民众热情C触摸难以禁止,文物被迫罩起D文物展示历史渊源,国博宣传民众受益四、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0分)4. (5分)综请对下表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写出结论。2011年、2012年全国1870周岁国民阅读情况调查表图书阅读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读取2011年53.9%29.9%27.6%5.4%2.4%2012年54.9%32.6%31.2%4.6%1.6%5. (5分)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材料一;东北王张作霖有一次给日本人题字,落款“张作霖手黑”,他的秘书在旁小声提醒,应是“手墨”而不是“手黑”。张作霖眼睛一瞪,故意当着日本人的面大声斥道:“墨字下带土,土地也能送给日本人吗?”材料二:天平上/国土的一粒细沙/比头颅更重韩作荣塞上曲五、 默写 (共1题;共10分)6. (10分)句子积累默写句子。(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_。(2)论语十则:见贤思齐焉,_。(3)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_。(4)满江红小住京华:四面歌残终破楚,_。(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马作的卢飞快,_。(6)陋室铭:_,往来无白丁。(7)海燕: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天空!_,_;(8)雁门太守行中体现敌军来势汹汹,守城壮士雄姿英发的句子是:_,_。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7. (15分)阅读文言文,回答相关问题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邪!(1)选出划线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 自:自以为大有所益自是指物作诗立就B . 闻:余闻之也久不能称前时之闻C . 但:但当涉猎,见往事耳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D . 之: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于舅家见之(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3)本文安排材料,详略得当。课文详写_,的情形略写_的情形。王安石认为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根本原因是_。(4)本文与孙权劝学都谈到了学习,比较一下两篇文章在写法和内容方面的不同。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1分)8. (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瓜们的寓言微风和煦。丝瓜俯视着南瓜,说:“我的藤蔓很长,所以我可以爬得很高。每天清晨,我可以望着极远方的朝阳缓慢地升起,将自己洁白的光辉毫不吝啬地洒向刚刚苏醒的大地。朝阳的光芒,像初生婴儿的眼光一样,纯真与不屑世俗。每天傍晚,我可以看见那一轮残阳带着血色的光芒,承载着大地上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沉入地平线。夕阳的余辉终究还是无法承受所有的记忆而沉睡,回归于曾经的起点和理在的终点。每到夜晚,繁星点点,在星光的照耀下,我可以看见远处星罗棋布的村庄,稀疏的几间屋子外摇晃的灯光。我以俯视者的眼光,注视着人们灵魂的干枯,以及闹市最深处的万籁俱寂。”丝瓜说完转向南瓜,说:“那么你呢?”“我并没有丝瓜你那样可以俯视大地的高度,所以,我今生永远无法看见你所描述的朝阳初升,日薄西山,繁星点点,更无法看见人们灵魂的干枯。因为我的藤蔓很短,果实很重,所以脆弱的茎无法支撑这果实,我无法攀爬上高高的架子。但是我贴着土。我喜欢这样的感觉,踏实。我从未觉得泥土是污秽的东西,因为大地是滋润我们的初源。没有泥土,我也就不会降生,更不会知道还有日光这样温暖得如同解冻了的春风一样温暖的东西。所以我也不愿意往上爬,我不想离开大地。”说到这里,南瓜低下了头。一阵大风到来,丝瓜的藤蔓被吹落在地。当丝瓜正想以惯常的姿态俯视一眼南瓜的时候,却猛然楞住。他已无法再俯视南瓜了。因为他和南瓜一样高了,甚至说,比南瓜还要矮一些。他没有了那个架子,又怎能俯视大地呢?没了架子,我们都一样。(1)你认为选文中丝瓜“高高的架子”寓指什么? (2)丝瓜凭什么可以俯视大地? (3)这是一则寓言,你认为寓言中的南瓜具有怎样的品质? 9. (6分)阅读社科类作品,按要求回答问题人占了理,讲起话来自然底气充盈,往往不给对方留一点余地和情面。殊不知,以这样的态度讲话,常常损人颜面;以这样的态度为人,往往失了君子风范。所以,理直也不必气壮,不妨豁达一些,心平气和地说话,待人。如此一来,既不伤人心,又不失人情,最终使人心服口服,从心底里感激和敬重你,岂不更好?东吴丞相顾雍,早年遭奸臣吕壹的陷害。后来吕壹罪行暴露,被捕下狱,恰逢顾雍受命审理他。此时吕壹穿一身囚服,再无昔日风光。照理说,顾雍面对曾经迫害自己的小人,是有充足理由和底气对其嘲弄一番的。然而,他没有那样做,而是像对待平常人一样和颜悦色的与之交谈。临走时,顾雍再一次问他:“你的意愿都表达清楚了吗?还有什么要说的吗?”吕壹感动得只是叩头谢罪,无话可说。此时,站在一旁的尚书郎怀叙可没有顾雍那般客气,忍不住怒气冲冲地辱骂起吕壹来。顾雍回过头来责备道:“国家有法律惩罚他,何必这样骂人呢。”足见一代名相的气度和境界。当一个人占理的时候,据理力争,讨回公道,固然无错。但这并不能成为不顾及别人尊严,恣意教训、奚落他人的理由。试想,当别人得势时,你敢怒不敢言,唯唯诺诺;别人一旦落魄,你便指东道西,不依不饶,看似理直气壮,实际与小人又有何区别?落井下石非君子,幸灾乐祸真小人。据说,周作人家里以前有个雇工,负责采购之类的杂活儿,有爱贪小便宜的毛病。当时用钱,要把银元换成铜币,时价是一块银元换460铜币。很少理财的周作人一次与同事聊天时偶然谈及此事,坚持认为一块银元能换300多铜币,并说自家雇工一向就这样对他讲的,同事笑他受了骗。后来,他回去经过一番调查,发现事情果真如此。于是,一天晚饭后,周作人把那个雇工唤来,委婉和气地说:“因为家道不济,没有许多事做,你还是另谋高就吧。”对方做了亏心事,自然心虚,当即苦苦求饶。周先生见了,心一软,说“唉,刚才的话就当没说,不要在意,要是想留下就留下吧,以后改掉便是了。”后来,那个雇工彻底改掉了毛病,与周作人一家相处甚洽。得理时,讲话的最终目的是明是非,道善恶,是要让对方心服口服,进而改正错误,而非以理压人,制人。倘若不依不饶,恶语相待,即使你再占理,也会令理亏之人觉得你是在以理压人。所以,周先生理直气不壮,和和气气,点到为止,处处为对方着想,并且给了他一次重新做人的机会,最终使其改邪归正。胸襟博大,厚德载物,这般君子气度,如何能不令人敬重、信服?所以说,君子理直气不壮,理直气和,润物无声,才是为人处世、化解纷争的至高境界。(选自2012年2月24日京郊时报)(1)对本文论点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 理直气壮,往往失了君子风范。B . 君子应该做到理直气不壮。C . 落井下石非君子,幸灾乐祸真小人。D . 理直气和、润物无声,才是为人处世之道。(2)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列举了两个事例,一个是古代事例,一个是现代事例,这就使论证更具说服力。B . 周作人的做法既表现了他的君子风范,又突出了他为人善良的性格特征。C . 本文在论证中心论点时,举例确凿,说理充分,因而说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D . 文章两段是举例论证,两段是说理论证。(3)对文章第段画线句子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个句子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朗读起来铿锵有力,朗朗上口。B . 这个句子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周作人的博大胸怀,表达了敬重之情。C . 这个句子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周作人的做法,令人敬重和信服。D . 这个句子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10. (1分)任选一题作文(一)请以_中的快乐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在学习、生活方面快乐的事以及给你的感悟等。(二)以“那一天,我笑了”为题。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中出现的校名、人名可用某某代替;诗歌除外,文体不限;书写工整,字数不少于500字。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书写 (共1题;共4分)1-1、二、 名著导读 (共1题;共2分)2-1、三、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3-1、四、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0分)4-1、5-1、五、 默写 (共1题;共10分)6-1、6-2、6-3、6-4、6-5、6-6、6-7、6-8、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7-1、7-2、7-3、7-4、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1分)8-1、8-2、8-3、9-1、9-2、9-3、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