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2020年秋季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01798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大版2020年秋季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西师大版2020年秋季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西师大版2020年秋季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师大版2020年秋季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都有错误的一项( )A . 侧(c)隐 杳(yo)无消息B . 负荷(h) 中流砥(d)柱C . 吞噬(sh) 言简意赅(i)D . 聘(pn)请 如火如茶(t)2. (2分)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坦荡如底 揠苗助长 浮想连篇 惴惴不安B . 不屑置辨 锲而不舍 潜滋暗长 恹恹欲睡C . 妙手偶得 沁人心脾 温文尔雅 冥思苦想D . 彬彬有礼 葱笼茂密 不折不绕 急不暇择3. (2分)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生命的季节,亦如四季的更替,有春的烂漫,有夏的_,有秋的_,也有冬的_。此乃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A . 奔放 成熟 萧瑟B . 奔放 萧瑟 成熟C . 成熟 奔放 萧瑟D . 成熟 萧瑟 奔放4.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很多年来,关于这幅画所反映的事件的真实性,学者们莫衷一是。B . 我国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表示,中国的转基因技术推广按照非食用、间接食用和食用的路线图,发展非食用的经济作物首当其冲。C . 景忠山,古岩峥嵘,苍松蔽日,云雾缥缈 , 1872级台阶直达峰顶,有“灵山秀色”之美称。D . 世人对于金字塔与众不同之处的研究,已经写成了十几本厚厚的典籍专著,他早都一一拜读过。5.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柏林爱乐乐团演出贝多芬的交响乐作品,气势磅礴,乐音沸沸扬扬。B . 焦裕禄虽然离开我们50年了,但他的事迹永远为人们传颂。C . 由于这篇文章,使我们认识到吸烟的害处有多大。D . 教孩子面对挫折,并人失败中取得教训,是现代教育中极关键重要的课题。6. (2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稍远处是一重重长着青冈树的山岗,近处则是一重重种满玉米的丘陵坡地,波浪一般腾向远方。我看清周围都是玉米地,密密的青纱帐郁郁葱葱,一望无际。天渐渐亮了,西天起了一层厚厚的云,可是东边的山坡,涌出明亮的朝霞,又是一个炎热的夏日。西望,最远处是一派连绵青山,那是县城附近的西山,看起来很近,实际上很远。丘陵之间,蜿蜒着一条修好了多年但迟迟未能硬化的乡村土公路,在夏天长满杂草,展现勃勃的生机。A . B . C . D . 7. (2分)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温故与知新并非并列的两件事,关键是要知新,强调了独立思考的必要性。B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谈的是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知之”只是一般的了解,“好之”则会有更大热情投入,而“乐之”才能全身心的置身其中。C . “饭疏食于我如浮云”一章是孔子的自我表白,将他在“富贵”和“义”发生矛盾时,宁愿贫贱而坚守“义”。表明孔子绝对排斥富贵,仁者、君子都不应该追求富贵。D .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二、 默写 (共1题;共8分)8. (8分)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 (1)深林人不知,_。(王维竹里馆) (2)谁家玉笛暗飞声,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_,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4)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5)木兰诗中描写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的句子:_,_。 (6)木兰诗中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的诗句:_,_。 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9. (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越剧夜鱼我问过母亲:为什么我只有六七岁,那么小,就能看懂越剧呢?母亲说:是我们老家那边的戏呀,再说我那时不是给你讲解了么?我说:不对,我依稀记得第一次跟你看红楼梦的时候,你只顾先跟着哼,接着哭,没功夫跟我讲,是我自己懂的。母亲哈哈一乐:好吧,好吧,说明我丫头早慧。其实不是我早慧,该是我前世做过伶人吧,而且就在江浙那一带的水榭歌台里,直唱到人戏不分,直唱到华年枯萎,直唱到黯然失声。那几丈宽的戏台,是否浓缩过我一生的绮丽沧桑和爱恨?不然我如何会在今生听越剧听到发痴。如何会看到戏台就忍不住爬上去,呆呆地抚摸或亮丽或斑驳的柱子,定定地遥望台下,要找当年那个独捧我一人的痴情戏迷。像鲁迅文章社戏里的童年场景在我好像没有过的,可当我第一次读到却感觉熟悉不已。而当斜顶灰墙,青石小巷,小桥流水成了箱底黑白老照片的背景,再想亲近浸入,已是不能了的时候,只要越剧一开锣,故乡的风物人情,便能随着那抑扬顿挫的曲调,咿咿呀呀地跑出来。而我真正的戏曲童年应该是从安徽合肥附近一个郊县大院子里开始的。周围是稻田、竹篱、青山绿水,大院住了铁道部某分院的几十家人口。铁路部门还是很牛的,除了大卡车不断进进出出地运送物质,还能带大城市的最新稀奇来。一台黑白大电视,羡煞院外无数农人的孩子。那也是我人生第一次有优越感他们不能进来看,我能。不过那个时候电视里的娱乐节目是没完没了的东方红大型歌舞片,这让人们失去了兴趣。每天如火如荼抢占有利地形活动开始衰落,直到越剧电影红楼梦的播映。单位里江浙一带的人很多,这下子家家夜夜黑乎乎的,全都集中到放电视的食堂大厅里,悲悲凄凄地浸到林妹妹的眼泪水里去了。那时,才离开家乡不久,我和母亲的吴侬软语因为同乡众多,还没有成为后来武汉人的笑柄,会说能懂,看越剧得天独厚。就此成了王文娟的迷,迷她一把略显沙哑的磁性嗓音,迷她优雅自然的神韵姿态。那嗓音到老未改,已是高龄依然在夫君的导演棒下将孟丽君演得铿锵婉转。虽然身材臃肿了,面庞肥润了,但精髓还在。贵族气的典雅委婉仿佛已被她唱进了骨骼血液。在戏中将爱情演到痴,演到绝的女子,生活里也是一样,一生一世伉俪情深,到老还是夫唱妇随,不离不弃。恢复了现实姿态的伶人们仍着戏服再三鞠躬谢幕,如雷的掌声里,戏里戏外,台上台下可能皆未醒转,那个刚刚才焚稿焚到悲愤已绝的女子,粉妆上的泪被追光折射得晶莹欲滴,台下那对看痴了的母女,竟然还在哽咽。九十年代盛极一时的小百花曾经来过江城。那时还没有建长江二桥,我和母亲为赶往位于汉口的武汉剧院,早早地就出发了,坐轮渡,转公汽,一路劳顿,一路灰扑扑的阴霾,只为了感受那两三个小时的绮丽流媚。这样的盛况现在很难再见了,母亲如今已经老到没有专车接送,就哪也去不成。和我分住两处,平时也就只是电话联系问候一下而已。母女二人相携了做票友的情景仿佛已是上辈子的事情。去年深秋,母亲不慎摔断了腿,我接她到自己家休养,这才难得地多了一段日夜相聚的时光。怕坐着轮椅哪也去不了的她寂寞无聊,突发奇想,打开电脑视频给她看越剧,她居然还是那么兴致勃勃,跟着哼唱,那个活泼能干的母亲,那个跟我同唱经典名段的母亲,恍惚间,又回来了。哦,已是几十年了,几十年的颠沛流离,几十年如戏一般梦幻啊!一时间我百感交集,几欲涕下。(1)文章开头写“我”与母亲的对话,这对后文叙事有什么作用? (2)文中画线句子在写法和作用上有何特点? (3)品味文中划线词语,简析它们分别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理。 台下那对看痴了的母女,竟然还在哽咽。她居然还是那么兴致勃勃,跟着哼唱。(4)文章结尾说“一时间我百感交集,几欲涕下”,请结合上文简析“我”的复杂感情。 (5)文章的题目是“越剧”,但主要内容是围绕母亲展开怀念的,如果以“母亲的怀念”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10. (20分)阅读鼎湖山听泉 完成后面题目江轮夹着细雨,送我到肇庆。冒雨游了一遭七星岩,走得匆匆,看得蒙蒙。赶到鼎湖山时,已近黄昏。雨倒是歇住了,雾漫得更开。山只露出窄窄的一段绿脚,齐腰以上,宛如轻纱遮面,看不真切。眼不见,耳则愈灵。过了寒翠桥,还没踏上进山的石径,泠泠淙淙的泉声就扑面而来。泉声极清朗,闻声如见山泉活脱脱迸跳的姿影,引人顿生雀跃之心,身不由己,循声而去,不觉渐高渐幽,已入山中。进山方知泉水非止一脉,前后左右,草丛石缝,几乎无处不涌,无处不鸣。山间林密,泉隐其中,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必远远地跑开,仰起笑脸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间。好一个调皮的孩子!山泉作娇儿之态,泉声则是孩子如铃的笑语。受泉声的感染,鼎湖山年轻了许多,山径之幽曲,竹木之青翠,都透着一股童稚的生气,使进山之人如入清澈透明的境界,身心了无杂尘,陡觉轻快。行至半山,有一补山亭。亭已破旧,无可驻目之处,惟亭内一副楹联“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深得此中精神,令人点头会意。站在亭前望去,满眼确是一片浓碧。远近高低,树木枝缠藤绕,密不分株,沉甸甸的湿绿,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直向山顶推去。就连脚下盘旋曲折的石径,也印满苔痕,点点鲜绿。踩着潮润柔滑的石阶,小心翼翼,拾级而上。越向高处,树越密,绿意越浓,泉影越不可寻,而泉声越发悦耳。怅惘间,忽闻云中传来钟声,顿时,山鸣谷应,悠悠扬扬。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清亮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相互应答着,像是老人扶杖立于门前,召唤着嬉戏忘返的孩子。钟声来自半山上的庆云寺。寺院依山而造,嵌于千峰碧翠之中。由补山亭登四百余阶,即可达。庆云寺是岭南著名的佛教第十七福地,始建于明崇祯年间,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寺内现存一口“千人锅”,直径近2米,可容1100升,颇为引人注目。古刹当年的盛况,于此可见一斑。 晚饭后,绕寺前庭园漫步。园中繁花似锦,蜂蝶翩飞,生意盎然,与大殿上的肃穆气氛迥然相异。花丛中,两棵高大的古树,枝繁叶茂,绿阴如盖 ,根部护以石栏,显得与众不同。原来,这是两百多年前,引自锡兰国(今名斯里兰卡)的两棵菩提树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得道于菩提树下,因而,佛门视菩提为圣树,自然受到特殊的礼遇。其实,菩提本身并没有什么高贵之处,将其置于鼎湖山万木丛中,恐怕没有多少人能够分辨得出。鼎湖山的树,种类实在太多。据说,在地球的同一纬度线上,鼎湖山是现存植物品种最多的一个点,已辟为自然保护区,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作生态观测站。当地的同志告诉我,鼎湖山的森林,虽经历代变迁而未遭大的破坏,还有赖于庆云寺的保护。而如今,大约是佛法失灵的缘故吧,同一个庆云寺,却由于引来大批旅游者,反给自然保护区带来潜在的威胁。入夜,山中万籁俱寂 。借宿寺旁客房,如枕泉而眠。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泉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 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至于泉水绕过树根,清流拍打着卵石,则轻重缓急,远近高低,各自发出不同的音响。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在诞生、成长、繁衍 、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律。我俯身倾听着,分辨着,心神犹如融于水中,随泉而流,游遍鼎湖;又好像泉水汩汩 滤过心田,冲走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遐想。啊,我完全陶醉在泉水的歌唱之中。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我却道“山不在名,有泉则灵”。孕育生机,滋润万木,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这一夜,只觉泉鸣不绝于耳,不知是梦,是醒? 梦也罢。醒也罢。我愿清泉永在。我愿清泉常鸣。(1)阅读全文请概括作者的行踪顺序。(2)本文善用修辞,语言富有表现力。请赏析下面句子。受泉声的感染,鼎湖山年轻了许多,山径之幽曲,竹木之青翠,都透着一股童稚的生气,使进山之人如入清澈透明的境界,身心了无杂尘,陡觉轻快。(3)作者是带着一种怎样的心情来到鼎湖山游览的?在听到这泠泠淙淙的泉水声时,他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联系全文看,作者说“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说说这“别有一番滋味”指的是什么?四、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11. (1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各题。萧颖士风节萧颖士为唐名人,后之学者但称其才华而已。予反复考之,盖有风节识量之士也。为集贤校理,宰相李林甫欲见之,颖士不诣,林甫怒其不下己。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安禄山宠恣,颖士阴语柳并曰:“胡人负宠而骄,乱不久矣。东京其先陷乎!”即托疾去。禄山反,往见郭纳,言御守计,纳不用。叹曰:“肉食者以儿戏御剧贼,难矣哉!”闻封常清陈兵东京,往观之,不宿而还,身走山南,节度使源洧欲退保江陵,颖士说曰:“襄阳乃天下喉襟,一日不守,则大事去矣。公何遽轻土地,取天下笑乎?”洧乃按甲不出。洧卒,往客金陵,永王璘召之,不见。李太白,天下士也,特以堕永王乱中,为终身累。颖士,永王召而不见,则过之焉。(选自容斋随笔,有删改) (1)下列加下划线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颖士阴语柳并曰阴:暗中B . 胡人负宠而骄负:依仗C . 往客金陵客:旅居D . 则过之焉过:责备(2)为文中画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A . 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B . 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C . 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D . 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萧颖士对宰相李林甫、永王李璘的召见均辞而不去。B . 萧颖士预言了安禄山即将叛乱且东京将会陷落。C . 郭纳、封常清没有采纳萧颖士的守城计策。D . 节度使源洧听从了萧颖士坚守襄阳的劝说。(4)将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肉食者以儿戏御剧贼,难矣哉!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3分)12. (3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注】潇湘:潇水在零陵县与湘水会合,称潇湘。(1)下列关于这首诗的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醉别江楼橘柚”,直叙其事,并交代了地点和季节。B . “江风引雨入舟凉”,写出了诗人迎风沐雨的畅快。C . 诗人想象,朋友不久就要到达潇湘,那时夜泊江上,孤月高悬,两岸猿啼声声入梦。D . 末句的“长”字写猿声,使人想起三峡中的“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_的感情。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 (5分)作文:以“_悄悄地来”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1、2-1、3-1、4-1、5-1、6-1、7-1、二、 默写 (共1题;共8分)8-1、8-2、8-3、8-4、8-5、8-6、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9-1、9-2、9-3、9-4、9-5、10-1、10-2、10-3、10-4、四、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11-1、答案:略11-2、答案:略11-3、答案:略11-4、答案:略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3分)12-1、12-2、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