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2019-2020学年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D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01377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大版2019-2020学年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西师大版2019-2020学年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西师大版2019-2020学年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师大版2019-2020学年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D卷一、 积累与运用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健壮 静默 美不胜收 花枝招展B . 睫毛 霎时 絮絮叨叨 各得其所C . 搓捻 分岐 人迹罕至 浑为一谈D . 嘹亮 捶打 人声鼎沸 喜出望外2. (2分)(2017广元)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一带一路”建设不仅能为区域内国家带来所需的发展资金,还将为各国提供新的发展机遇。B . 博学的爷爷的刚才还有说有笑,突然收敛起笑容,我和弟弟妹妹一脸茫然,不知道哪儿冒犯了他。C . 这次活动失败了并不可怕,但应认真分析其原因,吸取教训,把它当作借鉴,以免重蹈覆辙。D . 针对那样的做法,我们曾经对他作过多次劝告,但是他依旧恍然大悟 , 结果落得了如此下场。3. (2分)选出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 )A . 近200年来,地球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和毁掉,尤其在近50年,部分地区森林减少了一倍。B . 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飘满我们的生活。C . 有学者认为,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将国学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了解、研究传统文化。D . 通过采取机动车“限行分流”等措施,使蝶园路的交通拥堵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4. (2分)给下列语句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什么叫典?因为语言太复杂了,话虽如此,但是要每本字典、词典做到处处符合规范,实在是不容易的事。就是国家制定规范和标准也难以面面俱到。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规范、标准的意思。古人说,“典”者法也,范也,常也。字典、词典之为“典”,是因为他能为社会提供规范字词写法、解释和用法等。A . B . C . D . 5. (2分)(2016福建)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青年人,珍重的描写罢,时间正翻着书页,请你着笔!”这首小诗极富哲理,劝勉青年人勤奋努力地学习。B . 孙悟空火眼金睛,能驾“筋斗云”,会七十二般变化,一路上降妖除魔,为保唐僧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C . 武松恩怨分明,怒杀西门庆,被发配江州途中,在十字坡酒店与母大虫顾大嫂不打不相识,并与其丈夫张青结为兄弟。D . 鲁滨逊敢于同恶劣的环境作斗争,修建住所,种植粮食,驯养家畜,制造器具,显示了硬汉子的坚毅性格。二、 默写 (共1题;共10分)6. (10分)补充句子(1)_,浓睡不消残酒。(如梦令)(2)满面尘灰烟火色,_。(卖炭翁)(3)峰峦如聚,波涛如怒,_。(山坡羊 潼关怀古)(4)杜甫的望岳中不但令全诗有含蓄不尽之味,也是诗人的自我期许,展示青年杜甫的雄心和气概的两句诗是:_,_。(5)雁门太守行中表现官兵戒备森严,显示不可侵扰的气概,给人无比威严之感的诗句是:_,_。(6)天净沙 秋思中写天色渐晚,正面抒发游子漂泊在外、思乡情切的句子是:_,_。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4分)7. (24分)阅读论语十二章,完成下列小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不亦说乎_学而不思则罔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吾日三省吾身_(2)翻译下列语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课文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以别人的短处为警戒的句子是:“_,_。”孔子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_,_。”课文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8. (20分)文学作品阅读 戏杨轻抒园子里安静得像一支蓝调的曲子。夕阳淡黄,越过老墙,左一划右一拉地抹在只剩下一片半片青瓦的屋顶上。台子是水泥的,但已经看不出水泥的痕迹了,因为上面积了厚厚的一层灰。灰尘这东西很有意思,就像时间一样,一层一层堆上去,要不了多久就有了层次和分量。其实,才多久没打扫呢?好像时间并不长,似乎就在昨天,或者前天。看一个人有没有老,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看这个人是不是开始怀旧。但老邓觉得自己好像并不怎么喜欢怀旧,他只是经常发现自己眼前会晃悠着一些人,那些人都是从古代来的,长坂坡前的赵子龙,虎牢关前的吕布,江东的周瑜,萧生,武松那些人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老邓眼前,他们威猛、精神,他们的声音响亮高亢,直迫云天老邓不认为自己老了,比如刚才用铁钳拧园子门锁的时候,居然一下就拧开了,那锈黄了的铁锁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发出铁锈特有的沉闷的声音,十分的悦耳,很有点像戏剧的开场锣鼓。拧开铁锁那一刻,老邓从腿肚子往上蹿起一股让人战栗的激动。他从灰色的楼梯拐角踏着一级一级的台阶应该是一级一级的台阶上的灰尘,每上一级台阶,老邓都会停一小会儿。那一小会儿时间里,老邓回头,看见自己的脚印印在一级一级的青灰色的台阶上,像朝珠一样,一直串到台子正中央。这时,老邓抬起头,看见墙头外的夕阳正啪啦啦地烧。老邓站到了台子中央觉得这个情景很熟悉,记得很久以前,自己也曾站在这个台子中央,那时,老邓觉得这个台子就是天地,自己是站在天地的中央,四面霞光升腾,自己的影子映在身后没有背景的白墙上,如同庙里的菩萨,光芒万丈。台子正对面刷过石灰的墙已经斑驳,掉了皮,露出下面的青砖。园子的地面是青灰色的,青灰色的泥地上乱七八糟地扔着几条长短不一的木棍,那其实不是木棍,是长凳子的腿。之前,园子里摆着一排排的长条凳,每一条凳子上都紧紧地挤着人,有老有少,有男有女。现在,那儿人没了,连条狗都没有,老邓觉得自己眼中唰地生出了厚厚的青苔。夕阳下去了,稀落的青瓦由黄变蓝,变黑。老邓站在台子中央,像风中的一片叶子。老邓努力站得稳当些,而且很想走个圆场,但试了一下,才发现自己的腿已经抬不起来。抬不起来腿的时候,老邓心里突然觉得有一丝酸,有一道刀光突然从脸上划过去,带着清脆的寒意。老邓看见一只麻雀突然落在对面的墙头上,满眼迷惑,一声不吭。那个下午,在老邓的印象里,一切都很安静:青瓦上的夕阳一声不吭,掉了石灰的老墙一声不吭,那只麻雀一声不吭,连风吹过来,都一声不吭。但是,那只是老邓的感觉,事实上,那个下午,是有一个人偶然走过院墙的外边的,走过墙外的那个人听见了很久都没打开过的园子里传出了一个嘶哑的声音,那声音像是在歌唱不,是唱戏。那个人站在乌桕树下仔细听了一会儿,听出了断断续续的句子:只见那番营蝼蚁似海潮,观不尽山头共荒郊早就没人了的园子里怎么会传出唱戏的声音?那人想了半天,还是没想出个所以然来。后边的事情比较玄,说是周围好多人都听到了老园子里有人唱戏,但园子里怎么会有人唱戏呢?那座曾经的戏园子已经被关了很久了这没啥奇怪的,一座上百年的戏园子,也曾多次被关过,被做过其它用途不同的是,这回听说不久就要拆掉了,拆掉干什么,谁都说不明白,就像不明白当初为什么要把园子关掉一样。更玄的是,说有好事的听见声音还专门跑去看了,看见门锁掉在地上门实在太破了,破得已经挂不住一把锁园子里边空空荡荡,一个人都没有,连只麻雀都没有,只有一楼梯的灰尘,像时光一样,层层叠叠地堆在一起,像旧书页一样,层层叠叠地摞起来。但的确是真的,好多人都说听到了园子里清越的唱戏的声音。而且,还听见了河水一样澎湃的叫好声。(有删改)(1)读完本文,小彤和小琳开始了下面的对话,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将空格处补充完整。 小彤:一口气读完文章,跟着老邓走了一趟戏园,但总觉得这个戏园有些不一样。小琳:是啊,戏园本该灯光炫目,舞台华丽,服饰精美,热闹非凡的。小彤:但小说中的戏园却满眼都是冷色调,你看:一片半片青瓦、_、_。小琳:除了借助画面色彩奠定小说的感情基调,小说在写法上也颇具匠心,小说中独立成段的句子,也寓意丰富,比如第段和第段。小彤:是的,我就特别喜欢第段,作者采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将视觉所见到的夕阳用听觉的方式来表达,啪啦啦地烧着夕阳,为暖色调,与前文的冷色调形成鲜明对比,为下文温暖的回忆做好了铺垫,同时也体现老邓对曾经美好的怀念,写得真妙!(2)小琳:没错,段也是别有韵味的, _。 小彤:除此之外,小说还为我们设置了重重疑团,“那个下午,在老邓的印象里,周围的一切都一声不吭”,但是园子外的人却传起了一个又一个玄乎的传说。你说,那些玄乎的传说到底是不是真的?作者写这些传说有什么用意呢?(3)小琳:我觉得_ 小彤:说到“戏”,我想到了这学期学过的鲁迅的社戏,我觉得两文中的“戏”都蕴含着小说主人公的深情,你觉得呢?(4)小琳:是啊, _9. (13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慕田峪观云海暮春的一天,一位朋友约我去慕田峪长城看桃花,我却意外地看到了像黄山那样的云海。几年前我游黄山时,那“倏来倏去的云,扑朔迷离的雾,绮丽多彩的霞光,雪浪滚滚的云海”,曾使我激动不已,久久难忘。那天凌晨,小雨刚刚扫过慕田峪,空气中弥散着新鲜的潮意。我与朋友沿着登城步道拾级而上,阵阵雾气迎面扑来,愈往高,雾愈浓。雾气中依稀伴着清馨的花香,沁人心脾。我们登上了长城,凭高远眺。方圆几公里的范围内,聚集着一片茫茫的白云。周围的群山时隐时现,远远望去,宛如一个个小岛出没在波涛滚滚的白浪之间。远处的云雾洁白如雪;近处的云雾似阵阵清烟缠绕在山腰之中。而飘忽不定的山风,一会儿把连在一起的云撕开,一会儿又把几块云衔在一起,一会儿又把云塑成了各种难以名状的造型真是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我们就像置身于飘渺虚幻的仙境里。云雾中不断传来游人的说笑,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我被这奇妙的景观陶醉了,心潮就像那云海一样起伏不平,感触万千:那云雾缭绕的山峰多么像黄山俊秀的倩影;那挺拔苍劲的古松又多么像黄山的迎客松我忽然想到,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该有多少黄山,该有多少云海奇景啊!正因为慕田峪一带群山环抱,草木苍翠,风微沙沙,气候湿润,雨雪天后,才容易出现云雾。像今天这样壮观的景象真不多见。我们正谈着,一大片白云慢慢飘来,把我们前面的山坡遮盖了,而连绵起伏的长城恰似一条巨龙,昂首翘尾,穿云破雾,伏在这茫茫云海上,大有奔腾欲飞之势。烽火台上,一缕青云正徐徐升起,一眼望去,真像是当年御敌报警的“狼烟”。一阵轻风袭来,云雾渐渐淡了,对面的山峰在一线蓝天的映衬下,格外隽秀。白色的云团在山腰浮动,墨绿色的山峦远近高低,层层叠叠,溶在蓝天白云之中,构成了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我指着对面的山峰问朋友,那是什么地方?他说,那个地方叫苇店。据说,当年修筑长城的壮举感动了二郎神,他在夜间挑了两块巨石赶来相助。刚走到苇店时,鸡叫了,二郎神不愿露其真身,放下石头埋好扁担回去了。后来,那里就留下了两块巨石,当地人叫“一担石”。人们还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上苇店,下苇店,中间藏着金扁担。”人们说,谁若是能找到金扁担,谁就能过上好日子。这时,一束阳光透过云层,射到大地,天晴了。阳光照着风景如画的旅游区,照着长城内外一排排红砖青瓦的农家新房,照着蜿蜒如带的柏油公路,照着一望无际的肥沃农田阳光下,山显得更青了,云显得更白了。(1)文中描写长城时所使用的修辞方法是下列哪一项,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A . 排比B . 比喻C . 拟人D . 夸张 (2)文中描写长城时运用了四个四字词语,它们依次是:_五、 名著导读 (共1题;共10分)10. (10分)阅读选文,回答问题。周瑜愈怒。忽又报孔明遣人送书至。周瑜拆封视之。书曰:“汉军师中郎将诸葛亮,致书于东吴大都督公瑾先生麾下:亮自柴桑一别,至今恋恋不忘。闻足下欲取西川,亮窃以为不可。益州民强地险,刘璋虽暗弱,足以自守。今劳师远征,转运万里,欲收全功,虽吴起不能定其规,孙武不能善其后也。曹操失利于赤壁,志岂须臾忘报仇哉?今足下兴兵远征,倘操乘虚而至,江南齑粉矣!亮不忍坐视,特此告知。幸垂照鉴。”周瑜览毕,长叹一声,唤左右取纸笔作书上吴侯。乃聚众将曰:“吾非不欲尽忠报国,奈天命已绝矣。汝等善事吴侯,共成大业。”言讫,昏绝。徐徐又醒,仰天长叹曰:“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寿三十六岁。后人有诗叹曰:“赤壁遗雄烈,青年有俊声。弦歌知雅意,杯酒谢良朋,曾谒三千斛,常驱十万兵。巴丘终命处,凭吊欲伤情。”(1)本文选自古典文学名著_,作者是小说家_。(2)周瑜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为东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从选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他心系国事,忧虑吴国命运?(3)诸葛亮和周瑜是这部名著中最具才华的英雄,却因各为其主貌合神离,各揣心事。结合选文内容,分析一下周瑜连叫数声“既生瑜,何生亮!”而亡的心理。六、 写作题 (共1题;共5分)11. (5分)岁月匆匆,读九年级的我们已走进人生的花季,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份幼稚;多了一份思索,少了一份盲从;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偏激;多了一份行动,少了一份幻想;还多了一份责任、理想与憧憬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的,我们的道路正在向未来延伸。请以“现在,我多了一份_ ”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要求:请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校名。书写清楚,卷面整洁。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与运用 (共5题;共10分)1-1、2-1、3-1、4-1、5-1、二、 默写 (共1题;共10分)6-1、6-2、6-3、6-4、6-5、6-6、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4分)7-1、7-2、7-3、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8-1、8-2、8-3、8-4、9-1、9-2、五、 名著导读 (共1题;共10分)10-1、10-2、10-3、六、 写作题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