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校联谊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联考试卷A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98744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八校联谊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联考试卷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苏教版八校联谊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联考试卷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苏教版八校联谊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联考试卷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八校联谊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联考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运用 (共7题;共43分)1. (2分)请选出注音正确的一项( )A . 卿(j)今当图掌事B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C . 即更(gng)刮目相待D . 肃遂(su) 拜蒙母2. (2分)下列选项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A . 杳然 奥密 器宇轩昂 粗制烂造B . 滞留 长髯 暗然失色 诚惶诚恐C . 譬如 诘责 油光可鉴 翻来复去D . 解剖 禁锢 鹤立鸡群 油然而生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当四野蛙声和其他虫鸣暂时沉寂时,我所听到的一点歌声则是非常柔和的,与夜色苍茫中的静谧气氛是再合适不过了。B . 因与详讨犹太人与安东尼奥一案,遍稽群籍,折衷是非,遂恳其为鄙人庖代 , 以应殿下之召。C . 一颗枣儿从树上落下,男孩蹑手蹑脚地走过去捡枣儿。D . 威尼斯商人中,紧张激烈的冲突,波澜起伏的情节,出乎意料的结局,让人毛骨悚然。4. (2分)选出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 )A . 作为领导,他总是广泛的听取群众意见。B . 老师教我们一种简便的计算数学题的方法。C . 世界杯足球赛场上,中国女足队员踢出了中国妇女的风度。D . 看到小明进步这么快,妈妈脸上浮现出欣慰。5. (10分)用诗文原句填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 ,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采菊东篱下,_。(陶渊明饮酒)欲穷千里目,_。(王之涣登鹳雀楼)_ ,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_ ,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_ , 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醉翁之意不在酒,_。(欧阳修醉翁亭记)予独爱_ ,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中感谢恩师徐怀中先生,可以说,有了徐怀中才有莫言。这让我们想起韩愈在马说中同样的感慨:“_ , _。”6. (5分)茅盾评价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图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请从上述三个观点中,任选其一,结合该书中涉及的人物及相关事件对你支持的观点进行阐述。 一篇叙事诗 一幅多彩的风图画 一串凄婉的歌谣7. (20分)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1)课文是怎样写西湖雪景的? (2)“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与哪句话相互映衬?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4)这篇文章可谓是痴人赏奇景,你认为奇景“奇”在哪里?痴人“痴”在何处?请分别概括。 二、 阅读理解 (共5题;共86分)8. (10分) 阅读古诗,回答相关问题征人怨柳中庸(唐代)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注:金河、青冢、黑山,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青冢,是王昭君的坟墓,当时被认为是远离中原的一处极僻远荒凉的地方。(1)赏析前两句中的“岁岁”、“朝朝”有什么表达作用?(2)全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9. (15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鲁人刘仁嗜弈,然不精。一日,出市,见有人弈,观者五六,遂滞焉。竟局,胜者欲去,刘要之对局。胜者熟视之,曰:“善”。甫下子,刘占势,诩诩然以为必胜。移时,胜者连出高招。刘愕然,无招架之力,欲起。曰:“汝不闻,欲要取之,必先予之。”观者哂之。【注释】弈:下棋。滞:停留。竟:结束。甫:刚刚。诩诩(x x)然:夸耀的样子。哂(shn):讥笑。(1)翻译划线句子。见有人弈,观者五六,遂滞焉。汝不闻,欲要取之,必先予之。(2)短文对鲁人刘仁棋艺的评价是“嗜弈,然不精”,你从哪里能够看出刘仁的“嗜弈”和“不精”? (3)棋品如人品。生活中我们常会通过下棋一类的小事,感知一个人的性格和为人。在与“胜者”对弈的过程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刘仁? 10. (20分)阅读下面小说,完成答题。一个记不住儿子名字的父亲秋冬之交的风萧瑟中带着凌厉。我遇见他的时候,银杏树金黄色的叶子正打着旋儿在风中劲舞。他站在银杏树下,看见我过去,满脸谦卑地问:“你是这里的老师吗?”我没停步,“嗯”了一声。他赶紧跟过来,又问:“高三十七班在哪里?”听到这话,我停下来。我带十七班的语文课。学生家长问话,我不能不回答。“你有事?”我边问边打量他。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旧军装,上面留有一块块云彩似的盐渍,看样子他刚赶了远路,汗渍还留在脸上。也许是汗水浸透了内衣,每一阵秋风掠过,他浑身就一阵轻微的颤抖。我说:“你跟我来吧。”他有些拘谨地跟在我后面,边走边说:“俺想等下课再去找他,怕上课时影响了学习。”到了办公室,我一边拉把椅子让他坐下一边问:“你找谁呀?”“李小牛,俺儿子!”他自豪地说。“李小牛?十七班好像没有这个学生。”我转过头问带化学的丁老师。丁老师想了想,摇摇头。他赶忙说:“李小牛是小名,这大名”他抹了一把有些干焦的短发,满脸歉疚地说,“俺还真记不起来了。”我惊讶地问:“记不起来了?”“记不起来了!”他脸上沁出一层汗,红晕也随着汗氤氲到脸上,像熟透了的桑葚。我带着不满说:“这可就难了。每个班姓李的学生都很多,没名字可不好找。”他一听这话,搓着手说:“你看俺糊涂的,临来的时候想着带上他的一张奖状,好看上面的名字,没想到一着急就全忘了。”我问:“你找他有什么急事吗?”他急忙站起身来,说:“没什么事,没什么事就是想看看他。”我们学校是半寄宿制,远路的学生一个月回家一次。他望了望我,犹犹豫豫地从怀里掏出一个蓝布小包,打开,里面装着几个石榴。石榴都已经熟得裂开了,满肚子的石榴籽红玛瑙般晶莹剔透。他挑出一个大个的,掰开递给我,说:“你吃,甜着呢!”然后把剩下的那一半剥成几小块,分给办公室里的其他人。我拈起一粒放进嘴里,一股特别的清凉和甘甜霎时传遍了全身,感觉很特别。他看着我说:“甜吧?”我问:“你家种了很多石榴?”他摇摇头说:“家里只有一棵石榴树,是俺小牛出生那年栽的,已经十八年了。你别说这棵石榴树还真帮了俺家大忙了。每年它都疯结,那果子坠得整棵树都歪了,树枝快拖到地上了。俺用大竹竿撑着呢!”十八年一棵石榴树,肯定有不少故事。我用眼神鼓励他往下讲。“每年中秋节,俺就把大个的、品相好的摘下来,拿去卖。每年卖的钱差不多就够李小牛的学费了。”我这才记起李小牛的问题还没解决呢!就问:“你能确认李小牛就在十七班?”他想了想,说:“肯定在十七班。奖状上的名字没记清,那数字是记死了的!”我问:“你找他就是为了送石榴?”他“嘿嘿”笑了两声,有点腼腆地说:“对,就是送几个石榴给他吃。”我摇摇头,叹口气,心想瞧这父亲做的。他也叹口气,说:“这孩子到现在还没吃上今年的石榴呢!”说这句话时,他的眼角有点湿润,见我们没吭声,接着说:“每次石榴熟了的时候,俺就想让他先尝个新鲜。他就说:摘去卖了吧。没经过霜打的石榴有点涩,不好吃。我就把那些小个的留着,让它继续长,秋霜一打,涩味就去了,到时再吃,才真甜呢!”听到这里,我们沉默了。他说:“俺娃懂事呢,不然整个村子咋能就他一个考上你们这样的学校呢?眼见天冷了,广播说明天大幅度降温,要上冻呢。石榴不能冻,一冻就烂成水了。俺这就匆匆忙忙送来了”整个办公室一片沉寂,沉寂得有些肃穆。就在这时,下课铃响了。我赶忙说:“老李,走,我带你去找李小牛!”李小牛的确在十七班,叫李克歆,上次全市联考,考了全校第三名。他家住在山左口,一个偏远的乡村,离我们学校大约有35公里。(1)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文章画线语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3)结合上下文语境,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4)积累链接:写出一句体现亲情的诗句。11. (2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洁身自好的莲花一提到莲花,人们会自然地联想到莲叶上滚动的露珠,也许还会想到宋代文人周敦颐的爱莲说,对“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肃然起敬。20世纪7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在研究植物叶面时发现,光滑的叶子表面有灰尘,要先清洗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而莲叶等叶面却总是干干净净。他们利用人造的灰尘粒子污染玉兰、林山毛榉、莲花、芋、甘蓝等植物的叶面,然后用人造雨清洗2分钟,使雨滴滑落,再观察叶面灰尘粒子残留状况。实验发现,有些植物叶面残留的污染物多达40,而莲花等植物叶面的污染物残留比例均小于5。这就是所谓的莲花效应。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莲花效应呢?通过电子显微镜,我们可以观察到莲叶表面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多重微米、纳米级的超微结构。莲叶表面上有一些微小的蜡质颗粒,并且覆盖着无数个约10微米的突包,每个突包的表面又布满了直径仅为几百纳米的更细的绒毛。在突包间的凹陷部分充满着空气,从而使得在尺寸上远大于这种结构的灰尘、雨水等落在叶面上,不会大范围直接接触叶面,而是隔着一层极薄的空气,并且其能接触的点也只是叶面上若干个凸起的点。这是自然界中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正是这种特殊的超微结构,使得莲叶表面不沾水滴,可以保持清洁:当莲叶上有水时,水会在自身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形成球状,风吹动水珠在叶面上滚动时,水珠可以沾起叶面上的灰尘,并从上面高速滑落。这种自洁能力对于防止病原体的入侵也有着特别的意义。像莲花这样的植物,就是生长在很“脏”的环境中也不容易生病。因为即使病原体到了其叶面上,一经下雨就会随雨水冲走;如果不下雨,叶面很干燥,病原体还是生存不了。莲花的这种自洁功能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他们努力模仿这种表面,使应用研究迅速发展。20世纪末,基于“莲花效应”的涂料陆续问世,在越来越多的建筑中得到应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周围将会出现不会脏的地板、墙壁和没有灰尘的无线电用品。(1)第一段中写到“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其作用是什么?(2)请根据第二段文意,简要解释“莲花效应”。(3)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所指代的内容。这是自然界中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莲花的这种自洁功能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4)“莲花效应”能给植物本身带来哪些好处?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12. (21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面相与品相人啊,露得最多的是这张脸,最爱遮掩的,也是这张脸。击剑运动员训练比赛,先得把脸罩起来。江洋大盗与窃贼,都爱扮成蒙面人,只露两眼。人害臊,不好意思,失态掩饰的也都是脸。可见,人在面孔这张脸之外还有一张脸,一张显露道德和觉悟、自尊和自律的脸。如此说来,人就有了两张脸,一张面孔的脸,一张德行的脸。面孔脸是爹妈给的,不可改变,他人不能说三道四,我叫它面相;德行脸是后天自修来的,可以改变,可予以道德褒贬和舆论监督,我称其为品相。若再谛视,发现人们对两张脸的重视程度大不一样。具体分三种情况:一曰“面相与品相并重”;二曰“面相第一,品相第二”;三曰“为了面相,不惜品相”。以当今某些成年人的基本倾向而言,若说“重面相,轻品相”,至少不离大语。个人愚见,第一、第二种情况都属可以理解,第三种若不危害社会不违法也管不着。但若就“重面相,轻品相”说道说道,该不算“狗拿耗子”。有种说法叫“读书是女性的深度美容”,是从提高修养、改变气质意义上讲美的塑造的,说的主要就是品相。其实,不只女性,男性也如此。可无论人数还是程度上,人们往往更注重表层,不大关注“深度”。不信睁眼看看,没病也动刀,无恙也花钱,还有种种膜、霜、膏、素、水儿投入的就是这张脸。可你若问问她(他)们在“深度美容”上投入了多少,恐怕自己都脸红。或许,这是个别,可一谈表层美容就津津乐道就来神,一说“深度美容”就打不起精神就犯困,一本书捧一年读不完,却断不是个别的现象。现实中,“重面相,轻品相”以至“有面相,无品相”的活剧不时上演。莫看西装革履,珠光宝气,人五人六,照样脸拾掇得很光鲜,事做得很难看。他们不讲公义、不讲公德、不讲规则,损人利己、贪占便宜,不尽义务、只享权利。像某些人,洋溢着满满的优越感,啥事都“抢”字。抢倒是抢到了,可脸却没有了。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后来,曹丕在与王朗书中进一步阐发:“人生有七尺之形,死为一棺之土。唯立德扬名,可以不朽。”无疑,这里说的是人的品相,且是事关身后的品相。现今有句时语叫“喜欢一个人,始于颜值,陷于才华,终于人品”,说脸决定了会否第一眼就喜欢这个人,才华决定了能否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然而,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人品内涵。古言时语,何其一致。(作者:于文岗,选自广州日报)(1)揣摩第段划线句子,品析这句话的语言表达效果。 (2)研读第段,指出文段最主要的一种论证方法并简析其作用。 (3)如果将下面的材料放到文中作为论据,你认为放到哪一段合适?某女明星长相漂亮,拥有众多“粉丝”,拿着巨额片酬,却很少承担社会責任,偶尔参加公益活动,也只是蹭蹭热点,还弄出诈捐、逃税的丑闻。(4)第段引用“古言”“时语”,想要表达的观点是:_。 (5)有人从文中发现了商机,准备开一家“深度美容院”,请你为这家美容院写一句广告词。 三、 写作表达 (共1题;共5分)13. (5分)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一)命题作文痴迷,就是深深的迷恋。徜徉书海,醉心音乐,欣赏比赛,学习技能痴迷其中的那份快乐难以割舍,痴迷其中的那份执著不易改变。因为这份痴迷,生活有了更多的色彩;因为这份痴迷,世界多了进步的动力。请以“不变的是那份痴迷”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不得抄袭,不要套作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二)给材料作文美丽的大森林是百鸟共同的家园。这天,乌鸦飞到森林南面,发现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它决定在此安家。不久,又飞来一只猫头鹰,它对正在忙碌的乌鸦霸道地说:“喂,这是我早看中的地盘,你赶快离开!”为此,它们争吵到百鸟之王面前,百鸟之王平静地听完它们的叙述,对乌鸦说:“森林这么大,可以栖息的大树有很多,你救礼让一下又何妨?大家相处,贵在礼让。”接着,它又对猫头鹰说:“你也要自律一些,对待别人不能那么粗暴,大家和谐相处,不好吗?”从此以后,大森林中很少再听到争吵声,鸟儿们礼让、自律,逐渐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大森林便一直鸟语花香,和乐安宁。这个故事至少给我们这样一些启示:人与人之间要和谐相处;礼让是人应具备的美德;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得抄袭,不要套作。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运用 (共7题;共43分)1-1、2-1、3-1、4-1、5-1、6-1、7-1、7-2、7-3、7-4、二、 阅读理解 (共5题;共86分)8-1、8-2、9-1、9-2、9-3、10-1、10-2、10-3、10-4、11-1、11-2、11-3、11-4、12-1、12-2、12-3、12-4、12-5、三、 写作表达 (共1题;共5分)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