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98371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语文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语文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8题;共39分)1. (2分)下列各选项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阳夏(xi) 间令(jin) 鸿鹄(h) 驽钝(n)B . 色挠(no) 崩殂(c) 夙夜(s) 遗诏(zho)C . 咨诹(zu) 舴艋(zh) 恢弘(hn) 乐毅(yu)D . 攘除(rng) 猖獗(ju) 枉驾(wng) 的卢(de)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聒噪 阔掉 根深蒂固B . 褴褛 煞白 郑重奇事C . 拮据 萧索 持之以恒D . 惘然 桑辛 歇斯底里3. (2分)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一场暴雨把我困在了公交站台,正在我无可奈何之时,朋友齐鑫拖泥带水的出现在我面前。B . 初夏时节,圣莲岛荷花争艳。各地游客慕名而来,趋之若骛。C . 本次班级文化活动,班长小张从策划到宣传再到组织,真可谓费尽心思,鞠躬尽瘁。D . 共同的兴趣爱好,相同的理想目标常常使他们两人一拍即合。4.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 . 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B . 2003年10月16日,我们靠自己力量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这是中国人永远值得纪念和骄傲的日子。C . 我们要确保安全生产,防止万无一失。D . 近段时期以来,小王电脑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5. (2分)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 . 我最近读了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觉得诗中的意境十分优美。B . “不,我不反悔!”他轻轻地、坚定地说:“哪怕像塞尔维特一样被他们烧死。我认为胜利是可以得到的,而且要勇敢地为它奋斗。”C . 承认不懂,才能从不懂变懂;承认不会,才能从不会变会。D . 为什么昨天答应得好好的,今天又反悔了呢?6. (2分)1978年以后,艾青的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面不属于他这一时期诗歌特点的一项是( ) A . 诗句由原先的长短错落,不求整齐划一变得比较整齐。B . 诗情由原先的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变得比较深沉。C . 写法由原先的尽情的呼告、肆意的排叙变得口语化、散文化。D . 诗意由原先的凝重、深厚变得比较警策,充满哲思。7. (2分)下列句子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由于“鸟道雄关”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冷暖气流在此交汇,形成浓雾缭绕的现象。当鸟变得越来越多的时候,所有的鸟都涌向那个狭窄的隘口,它们互相碰撞,发出各种婉转凄切的叫声。这无疑是借助了鸟类趋光现象,不过科学家至今都没有为鸟类趋光现象给出合理的解释。候鸟至此,分不清路线,不得不停留下来。夜晚,雾气更是浓重,甚至遮住了月亮星辰。此时,当地村民用竹竿击打,不消两三个时辰,即可捕获一两麻袋的鸟,俗称“打雾露雀”。A . B . C . D . 8. (25分)(2014南通)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曾经有过的落日陆平不经意间,望着天际那一轮正在沉沉下坠的落日,忽然心头怦然一动,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很遥远,很亲切,好像在潜意识中已经驻留了好久,感受着一种靠近归宿的温暖,就像一个疲惫的行人,终于在朦胧的暮色间看见了远处可以落脚的村落。而那个时候,你或许正伫立在高楼层自家温馨的窗前,或许正漫步在旷野宁静的小道,或许正骑着车子在下班的人流中。记忆中确实有过那样一刻,扶着把铁锹,痴痴地望着遥远的那轮落日,大地是一片温和得无法表达的金黄。一只不安分的鸟雀盘旋在空中,叫着“归去,归去”。而那里,炊烟早已经袅袅飘起,一盆清冽的凉水,小桌上一海碗汤面,一盘浓浓醋味的洋芋丝,还有一夜甜美的梦。那回出差回来,邻座的小女孩奶声奶气地唱起一支熟悉的歌:“赤足走在窄窄的田埂上/听着脚步噼啪噼啪响/伴随着声声亲切的呼唤/带我走进童年的时光”童稚的歌声天真、质朴。车窗外又是那一轮亲切的落日。那一刻的落日随着长途行驶的列车久久不肯离去。一种不舍的柔情,一种神秘的饥渴,一种久远的感动,更有一种回归的安谧,充盈在疲惫的心头。童年的落日,跟晚年的落日,应该是同一个太阳。落日实在并不比东升的旭日和朝霞低下,尽管人们习惯于对朝阳的赞美。几年前,在西双版纳的一个傍晚几年前,一车 游人已经疲惫地靠向座,连导游也是一副恹恹的模样。这时,落日在凤尾竹编织的绿色网隙展开一幅迷离的情景,若隐若现,似有似无,正如朦胧之中的月牙,还如闪闪烁烁的星辰这从种得天独厚的大自然的赐予,这种灵犀相通的感应,在这个小小的空间,只是属于我的一个人的专利,历为同行者沉溺于旅途的困顿,不再生成这种雅兴。落日没有太多的记忆,落日下的世界却已走过千年万年。二千多年前的屈原,在找到最后归宿地汩罗江之前,无疑也经历过大多的日出日落,也承受到的沐浴,他在天问中感喟“日月安属?列星安陈?自明及晦,所行几里?”。日出日落也给他的心灵带来深长的震动。当乔尔丹诺布鲁诺被捆到那高高的十字架上,木柴在他的足下熊熊燃烧起来时,殉道者吐出的最后一句话是:“火焰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的世纪会了解我,知道我的价值!”而当他最后一次在阴暗的牢房里看到落日的余晖,一定在心里想着:明天的旭日就是今天的落日。落日的故事太多,没有人能够记得住每一个发生在落日下的故事。可是每个活着的人都会面临落日,即使千百年以后的日子里,落日依旧。后人无法记得太多的前人,哪怕最亲爱的长者,可是每一个后人都将经历落日,都会想到曾经有过的落日最美、最热烈地燃烧。(有删改)(1)通读全文,思考作者由眼前的落日联想到哪些曾经有过的落日?(2)结合上下文,说说第段在文中的作用。(3)文章第段画线句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赏析。(4)请结合语境,理解第段中“明天的旭日就是今天的落日”的深刻含意。(5)【甲】【乙】两个片段同写落日,请从作者情感的角度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甲】那一刻的落日随着长途行驶的列车久久不肯离去。一种不舍的柔情,一种神秘的饥渴,一种久远的感动,更有一种回归的安谧,充盈在疲惫的心头。童年的落日,跟晚年的落日,应该是同一个太阳。落日实在并不比东升的旭日和朝霞低下,尽管人们习惯于对朝阳的赞美。(陆平曾经有过的落日)【乙】啊,太阳!人们对它的感情,在自然界中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比拟的。不论是初生的红日还是即将消失的落日,都是红彤彤的巨大的火轮,披着五光十色,一瞬万变的彩霞,给天下万物以无限生机和柔美的抚爱。即使落日给我们留下夜晚的黑暗,那也没有什么可怕,那闪光的星星,仿佛是太阳在黑暗中留下的火种。(柯蓝飞红滴翠记黄山)二、 非选择题 (共4题;共33分)9. (10分)根据课文默写,其中(3)(6)两题还需写出相应的篇名或作者。 (1)五岭逶迤腾细浪,_。(毛泽东七律长征) (2)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3)商女不知亡国恨,_。(杜牧_) (4)红军不怕远征难,_。(毛泽东七律长征) (5)_,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陆定一老山界) (6)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_。(_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7)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_,_”,这两句以比喻的方式写国势和身世,形象地展示了南宋王朝岌岌可危、个人命运动荡坎坷。 10. (7分)阅读古诗题春晚(宋)周敦颐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注释】春晚:暮春傍晚。昏鸦:黄昏时的乌鸦。吟:诵读诗文。(1)诗中“_”一句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诗人笔下的村野有着_的特点。 (2)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说说你的理解。 11. (1分)在_的启发和教育下,保尔懂得了许多关于革命工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道理。12. (15分)(2012南平)朱熹是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在闽北著书讲学,武夷山、建阳、建瓯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近日在南平市召开的“朱子文化座谈会”上,与会者建议将朱子文化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为弘扬朱子文化,学校拟开展以感受朱子“崇文重教,明礼诚信,人格修养”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1)【引经据典话修养】朱熹对胸怀坦荡、宽厚善良、谦和行善、诚实守信等人格修养有过精辟的论述,如:“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班级准备出一期小报,要求每人从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中搜集有关人格修养方面的名言警句,请写出一句你搜集到的名言。(2)【融合互动谈养成】朱熹主张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班主任要求同学们围绕“学习中有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展开调查。请你向全班同学推荐一种学习方面的好习惯,并简述其好处。(3)朱熹曾对礼义作过这样的阐述:“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班级准备开展“知书明理”主题讨论会,班长要求同学们对下面材料进行探究,请说出你探究的结果。材料:在2012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中国选手荣获16金中的10金。在交换礼物时,外国小朋友送上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而中国选手因没准备,只好回赠人民币。三、 阅读与理解 (共3题;共68分)13. (2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亲爱的麦子周涛我想说:“亲爱的麦子。”我想,对这种优良的植物应该这么称呼。这并不显得过分,也不显得轻浮。而且我还想,对它,对这种呈颗粒状的、宛如掉在土壤里并沾满了土末的汗珠般的东西,人类平时的态度是不是有些过于轻视和随便了呢?它很美。尤其是它的颗粒,有一种土壤般朴素柔和不事喧哗的质地和本色。它从土壤里生长出来,依旧保持了土壤的颜色,不刺目不耀眼,却改变了土壤的味道。这就使它带有了土地的精华的含义。特别是它还保持着耕种者的汗珠的形状,这就像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某种提醒、某种警喻,仿佛它不是自己种子的果实,而是汗珠滴入土壤后的成熟。这一切使它更美。麦子,它是如此的平凡,然而却是由天、地、人三者合作创造的精品。它使我们想到天空的阳光和雨水,想到土地默默的积蓄和消耗,想到人的挥动着的肢体它还可以使我们毫不费力地想到镰刀、饥馑、战争、死亡等等最关乎人类生存的问题。但是面粉不容易使人想到这些。这就是麦子掩藏在朴素后面的那种深刻的美。我是一个热爱粮食的人,因此,我非常乐意在春天的吉木萨尔翻弄麦子。我们住的地方没有面粉厂,也没有粮店;庄户人只能分得麦子,到一个河上的磨坊去磨成面粉。连续几天,我和父亲把一麻袋麦子倒进院里架起的一个木槽里,然后倒水冲洗,直到一颗颗麦粒被洗出它本来的那种浅褐色的质朴,透出一股琥珀色的圆满的忧伤。然后晾晒几天,再装入麻袋。我看得出来,麦子的色泽里含有一种忧伤的意味,一种成熟的物质所带有的哲学式的忧伤。这种忧伤和它的圆满形态、浅褐色泽浑然和谐,与生俱来而又无从表述,毫不自知而叉一目了然。正是这,使它优美。于是有一天,我们起得绝早。我们向邻居借来了一头驴和一辆架子车,像是户儿家的一个重大行动似的,把装麦子的麻袋搬上驴车,朝磨房去了。路上,我突然觉得我和父亲像是两只松鼠,或是连松鼠也不如的什么鼠类,正运载着辛苦了一年收集来的谷物,准备过冬。我们如此重视的两麻袋麦子,其实正相当于老鼠收集在洞里的谷物。我感到了滑稽,有点哭笑不得。人一旦还原到这种状态时,生存的形象就分外像各种动物了。这就是我们的麦子,一粒一粒的,从田亩中收集回来的养命之物。颗粒很小,每一粒都不够塞牙缝儿的;但是我们就是靠着这样一些小颗粒,维持生命,支撑地球上庞大众多的人群发明、创造、争斗、屠杀、繁衍、爱憎不管人类已经进化到了何种程度,它还在吃麦子这就够了,这就足以说明人类依然没有摆脱上帝的制约,依然是生存在地球上的无数种类生物中的一种,而不是神。被小小的麦粒制约着的伟大物种啊!麦子进了磨坊。缓慢迟重地在水磨上被磨损,被咀嚼,被粉化。我想着一颗颗饱满的麦粒被压扁、挤裂、磨碎时的样子,想着它们渐渐麻木、任其蹂躏的状态,有一丝呻吟和不堪其痛的磨难从胸膛里升起,传染给我的四肢。我真真实实地感到了我和它们一样,和这些麦子一样,正在一座类似的生活的水磨上被一点一点地、慢吞吞地磨损着。11我就是麦子。我芬芳的、新鲜的肉体正挤在历史和现实两块叉圆又平的大石盘间,在它们沉重浑浊的歌声中,被粉化。我欲哭无泪,欲喊无声。因为我就是泪水和汗珠平凡的凝聚物一麦子。我将一代代地生长,被割掉;成熟;被粉化;被制成各种精美的食品,被吃掉;然后再生长。人们把我叫作“麦子”。只有一个诗人这样称呼我,他说:12“亲爱的麦子。”(选自周涛散文,有删改)(1)作者笔下的麦子很美,请根据文意概括其美在何处。(2)文中划线句“被小小的麦粒制约着的伟大物种啊!”应怎样理解?这句话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3)本文耐人寻味。请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对文章第11段(“麦子进了磨坊慢吞吞地磨损着”)进行简要赏析。(4)结合全文,请你说说“亲爱的麦子”这个题目的有哪些含义。14. (2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住在母亲的掌心查一路(一)接到母亲的电话。母亲问,今天是什么日子?我想了半天。母亲说,今天是你的生日啊。三十几年了,母亲不怎么看日历,儿子的生日却一次不落地记得。小时,日子过得再怎么艰难,母亲到了这时总给我煮两个鸡蛋。而且,母亲总要将手长时间放在我的头顶上抚摸,让我周身流遍慈爱。儿子回家了,我问儿子,今天是什么日子,儿子说,今天星期五,明天不用上学了。妻子回家我问妻子。妻子说,今天18号,好像还是星期五,有同一首歌。连我自己都不记得,他们还会记得?儿子的生日只有母亲记得。因为几十年前的那个寻常日子,一个生命的诞生,对其他人无足轻重,而对一位母亲来说,却惊天动地。(二)母亲犹豫了好长时间,她有些急切,又有些迟疑。终于,她拿出了一块玻璃。我不知道她这是干什么。母亲说,把它放在你的电脑前面,兴许能挡挡辐射。这是一块普通的窗户玻璃,不普通的是,边角已被母亲用砂轮磨得光滑如水。这才回想起,母亲一段时间以来,不断向我打听有关电脑辐射的知识。我日夜坐在电脑前写作。母亲不知从何处听说,电脑辐射对人体的伤害。“伤害”被紧张和担忧无限夸大。而她又一直认为她的儿子是何等的粗心大意。能想像出,多少个不眠之夜,母亲冥思苦想,才想出了“高招”。当儿子对一切都粗枝大叶掉以轻心时,母亲的心,却像敏感的雷达,小心地捕捉着可能对儿子构成伤害的蛛丝马迹,母爱无微不至。(三)每次去看望母亲,她都会整上一桌子山珍海味。她静静地坐在桌边,希望能看到儿子昔日狼吞虎咽的样子。可是,我现在的食量不能让母亲满意。后来几次去,就发现阳台上放了几口大缸。缸里是为我制作的泡菜。我边吃边赞美泡菜,重新做出狼吞虎咽的样子。母亲终于满意了。每次她用一只很大的玻璃瓶装好泡菜让我带回来。坐在车上,我把泡菜放在掌心。脑海里想像着白发的母亲,是怎样快乐地在几口大缸之间围绕穿行。在那个寒冷的季节,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每次的玻璃瓶都用一块毛巾包好,外面再套上网兜。让我的手掌时时感到温暖。车子载着我离家几百里。我在外漂泊,我已经不是一个孩子。可是在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就像手中的泡菜,仍然住在母亲的掌心。(1)文中写了母亲的三件事情,请分别拟一个小标题:(每个不超过6个字)第一件事:第二件事:第三件事: (2)请结合语境说说“当儿子对一切都粗枝大叶掉以轻心时,母亲的心,却像敏感的雷达,小心地捕捉着可能对儿子构成伤害的蛛丝马迹。”加点词语的含义。 蛛丝马迹: (3)作者说“我边吃边赞美泡菜,重新做出狼吞虎咽的样子。”为什么他要作出狼吞虎咽的样子?(4)文章标题有什么深刻含义?(5)也许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也忽视了很多这样的细节,请你写出自己类似的经历并说说自己的感受。15. (2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乙)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丙)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回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臭,烨然若神人;余则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1)下列对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题目。词人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讽刺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昏庸无能。B . 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沉郁顿挫,悲愤激越,读之令人怆然泪下。C .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两句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意思是说中原土地已非我有,寓有“故国之思”。D .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两句化用了杜甫的诗句“不尽长江滚滚来”,含蓄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无穷愁绪和伤亡之感。(2)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其间千二百里(三峡)B .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卖油翁)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C . 高峰入云 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 . 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3)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坐断东南战未休 坐断_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_尝趋百里外 趋_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遗_(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5)(乙)文作为一篇山水名篇,请结合文段分析其意境美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6)(丙)文中最后一段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四、 作文 (共1题;共5分)16. (5分)生活中,遗憾总会时常出现,但是在我们的生命中,总有那么一个“满分”,让你铭刻在心,甚至终身难忘。请以“满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选材真实,情感真挚。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班名、人名。书写工整规范。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8题;共39分)1-1、2-1、3-1、4-1、5-1、6-1、7-1、8-1、8-2、8-3、8-4、8-5、二、 非选择题 (共4题;共33分)9-1、9-2、9-3、9-4、9-5、9-6、9-7、10-1、10-2、11-1、12-1、12-2、12-3、三、 阅读与理解 (共3题;共68分)13-1、13-2、13-3、13-4、14-1、14-2、14-3、14-4、14-5、15-1、15-2、15-3、15-4、15-5、15-6、四、 作文 (共1题;共5分)1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