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98117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读书(12分) (共2题;共12分)1. (2分)请将下面的诗句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在方格中,要求正确、美观。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2. (10.0分)名句默写。 (1)水何澹澹,_。(曹操观沧海) (2)_,定然有美丽的街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3)_,秋风吹散马蹄声。(谭嗣同潼关) (4)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描写边塞夜色荒寒凄冷的句子是_,_。 (5)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表达出久别重逢、“同是天涯沦落人”感慨的句子是_,_。 (6)时光匆匆,已是期末考试,一学期即将过去了,小华不禁感叹“_,_”,余下的初中生活我们可要好好珍惜了。(请用论语十二章中的一句话填写) 二、 读思(38分) (共9题;共38分)3. (2分)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或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 . 斟酌(zhu) 分泌(m) 喷嚏(t) 举箸投笔B . 舀(yo)水 横(hng)线 鞠躬 眼花潦乱C . 晨曦(x) 荒谬(ni) 差(chi)使 自渐形秽D . 星宿(s) 衔接 竹篱(go) 转弯末角4. (2分)下列各项中词语的词性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 . 曾经 刚刚 立刻 马上B . 除了 按照 关于 为了C . 对于 为了 但是 而且D . 并且 如果 虽然 只有5. (3分)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成语“门庭若市”、“无人问津”、“咏絮之才”,分别出自战国策桃花源记世说新语。B . 契珂夫,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代表作有变色龙等,他与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普希金,都是俄国作家。C . 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的称谓,按从小到大的排列有:“而立”、“始龀”、“不惑”、“弱冠”、“耄老”。D . 古诗词中常可见到“节气”的身影,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分别写到了“白露”、“惊蛰”两个节气。6. (3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荡漾(yng) 婆娑(shu) 隽(jun)妙 眼花瞭(lio)乱B . 岑(cn)寂 贮(ch)藏 清晰(x) 小提(t)大做C . 恻(c)隐 虔(qin)诚 哺(p)育 因地治(zh)宜D . 晨曦(x) 热忱(chn) 骊(l)歌 余音绕梁(ling)7. (3分)下列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屋舍俨然B .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 . 是亦不可以已乎 然胡不已乎D . 万钟于我何加焉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8. (3分)下面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译文: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马说韩愈)B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译文:只不过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闲散无聊的人罢了。(记承天寺夜游苏轼)C .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译文: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醉翁亭记欧阳修)D .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译文: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疯了吗?(河中石兽纪昀)9. (3分)读课文皇帝的新装,老大臣说假话的主要原因是( )A . 骗子的骗术天衣无缝。B . 老大臣怕别人说自己不称职和愚蠢。C . 老大臣既虚伪又愚蠢。D . 为了保住自己的官职。10. (6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泛爱乐善。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_是进亦忧:_微斯人:_性至孝:_以母在时方贫:_(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3)【甲】文中“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是什么?请用原文句子回答。 (4)结合甲】【乙】两文,概括范仲淹的形象。 11. (13.0分)我国是一个诗歌大国,“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到了现当代;诗坛上又出现了一大批新诗人,新诗作。为了让同学们学会诵诗、赏诗、悟诗,九年级(3)班举办了我与诗歌亲密接触”的主题班会,请你一起参加。 (1)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开场白。(100字左右) (2)学习了第一单元后,穆旦诗歌语言的清新秀丽、情感的饱满充实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是一位同学选取的穆旦的一首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诗歌。请你一起来品读这首诗,并写一段赏析性文字。 春穆旦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蛊惑着的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你们被点燃,卷曲又卷曲,却无处归依。呵,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三、 读写(70分) (共4题;共70分)12. (5分)下面是某同学在学校贴吧上发的帖子,请你跟帖。(要求: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至少用一个例子加以阐述,字数 30字左右。) 某同学的帖子:读书可以养气。腹有诗书气自华,宋濂遍观群书,则有儒雅之气;苏轼饱读诗书,则有豪放之气。故多读则气足,气足则文华。你的帖子:读书可以_。13. (15.0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麦与镰的季节屈绍龙时光,以镰刀的脚步,一步一步走近。阳光的移动,河水的流逝,月亮的圆缺,燕去雁归,土地在河水中移动,这就是时间的脚步。在收割着地面的一切,不知不觉间,夏季来了。麦子在逐日褪去身上的绿色外衣,披上淡黄色的衣衫。立夏过后,扬花的麦子,总是羞涩地将两点花瓣儿挂在穗头,麦地里就多了一层淡雅的粉白。粉白不起眼,只是很温情,像乡村的少女,匆匆赶路,总是散着一绺头发,低着眉,红着脸,青春的气息,舒畅而又细腻。麦子是土地的女儿,也是养育乡村的母亲。就像乡村的女孩儿有一天也会感到受孕的幸福,以生命创造生命,在痛苦的幸福中祈福。初夏,楝子花开,是麦子逐渐成熟的标志。羽状的复叶是苦的,粗糙的树皮是苦的,椭圆的果实是苦的,深埋的根须也是苦的,苦心的苦楝树,淡紫色的小花朵浓郁地开满整个灌浆时节,一种独特的苦香四处弥漫。麦子的成熟,是和石榴花开相应和的,饱满的麦粒,堆满我们的院落,火红的花朵,摇曳在我们的每一段岁月。岁月,让人的感情发生着变化,就像葡萄在时间的催化下变成美酒一样,浓郁芳香醉人。我曾在柔和的春夜漫步田间,微朦的月光下,小麦,在风中摇曳,显示出努力生长的模样,土地是软绵绵的,踏上去有一种舒服的感觉,新翻的泥土散发着一种特有的气息,与小麦散发的清香味糅合在一起,有一种给人向上的力量的感觉。月光如水,静静地泻在田野作物的叶面之上,像洁白的乳汁。作物在春的时节,努力地拔节生长,似乎能听到生长的声音,一种向上的音响。麦子是温柔的女子,在召唤阳刚的镰刀。初夏时节,麦子成了待阁的少女。我手握镰刀,弯腰低头,向麦子致敬。或许是她们太矮小,不,是她们太牵挂母亲。我只好蹲下,与她们近距离接触。我再一次对她们感念,我单膝跪下,进一步向她们致敬。一分神,手指被锋利的镰刀轻轻划破,殷红的血液,在光洁的镰刀上留下斑斑痕迹。不知是麦子柔弱,还是土壤疏松,镰刀时而割断麦子,时而又将麦子连根拔起,麦芒刺伤我的手指和手背,隐隐作痛。远方的养牛院子里,牛的尾巴在不停地摇摆,驱赶着身边的蚊蝇,姿态很甜美,旋律也很优雅。或许,牛儿们知道麦子成熟,收割后,被轧扁的麦秸是它们最好的食粮,麦田就是它们天然的谷场和食料厂。有些植物追求肥沃,有些植物则追求空间,而麦子,是既追求肥沃,又追求空间的农作物。当冬日万物沉睡时,麦子则在广袤的土地之上苏醒,绿色在田野间镶上了边框,她们是那么纤细,是那么弱小,是那么新绿。此刻面对金色麦田,她们过往的绿色身影,在我们的眼前不停地晃动。绿色,是最感人,最有情的。她们不像红色那样热,不像蓝色那样冷,她们柔和美好,给人安慰,使人安静,叫人思索。手指上的鲜血,给她们配上热烈的色彩,使她们显得更加美好柔和,给人安慰,给人安静,让人增添无限的思索(选自2017年第5期散文选刊,有删节)(1)根据文章内容,将表格补充完整。 扬花的麦子成熟的麦子_收割麦子赞美麦子温情_努力生长牵挂母亲_(2)文中两处画线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麦子在逐日褪去身上的绿色外衣,披上淡黄色的衣衫。我只好蹲下,与她们近距离接触。我再一次对她们感念,我单膝跪下,进一步向她们致敬。(3)第段写麦子成熟季节时,还写到了楝子花开和石榴花开,有何作用? (4)请你谈谈对“手指上的鲜血,给她们配上热烈的色彩,使她们显得更加美好柔和,给人安慰,给人安静,让人增添无限的思索”一句的理解。 (5)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岁月,让人的感情发生着变化,就像葡萄在时间的催化下变成美酒一样,浓郁芳香醉人。(屈绍龙麦与镰的季节)正像保存葡萄最好的方式是把葡萄变为酒;保存岁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把岁月变为永存的诗篇或画卷。(冯骥才日历)以上两段文字都感悟岁月,请根据你的理解,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14. (15.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总有一些感恩有始无终米立待在家里的那几天,父亲的脸笑成了一朵花,我却犯了愁:一是连着几日,我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养老院;二是我不知道该怎样跟父亲提这件事。父亲似乎看出我的顾虑,一再追问,我被迫说出此番回来的目的。我说:“爸,我在北京的工作很稳定,没法回来陪你,但是,我的收入又不高,不能把你接到北京照顾,所以,我想帮你找家养老院,你在那里生活,我也会放心一些。”我极尽诚恳地说着这一切,但心里明白,只是借口而已。父亲听完,神情黯淡下来。虽然我知道他不会和我一起去北京,他肯定舍不得离开这个生活了一辈子的家,可他如果真要待在家里,我难免又会心烦。毕竟这是生我养我的父亲,在他的生活快要不能自理的时候,我不允许自己不以为意。没想到,父亲回过神来,笑着说:“我觉得咱们社区的那家就很好,我明个儿就搬过去。”那家养老院,我考察过,环境太差,我于心不忍。父亲固执地开始收拾一些生活用品。他一边收拾,一边喃喃自语:“去养老院好,去养老院好,去了,孩子也省心。”看着父亲在昏暗的灯光下佝偻的背影,我再也忍不住了,鼻子发酸,潸然泪下。但是很快,我就抹去腮边的泪水,生活让我只能这样选择。那个晚上,父亲的言语一直不多,他不停地摆弄家里的物件,翻翻这个,动动那个,一副极其舍不得又无奈的表情。我不忍看下去,早早回到自己的房间。那天晚上,我久久无法入睡,从门缝里钻进来的灯光告诉我,父亲也是一夜未眠。夜晚那么漫长,父亲的叹息声时不时地穿过厚厚的门板,冲击着我的耳膜。第二天一早,当我肿胀着双眼,出现在父亲面前时,他一脸快乐的表情,仿佛从来就没有伤感过,没有失落过。早餐是父亲做的,煎蛋、豆浆,还有几个热乎乎的包子。我一眼便认出那几个包子是原来上中学时,校门口那家的。我非常喜欢吃他们家的包子,后来上大学,偶尔回来,父亲一大早便骑上自行车,给我买回来。现在,父亲老了,骑不动车子了,一定是早上赶了好远的路才买回来的。父亲见我发愣,笑着说:“快吃,快吃,一会凉了,我早上晨练,专门用保温瓶给你带回来的。”最后,我把早点一扫而光。收拾完毕后,父亲最后一次检查家里。一路上,父亲一直走在前面,我看不清他的表情,但我能看到他的背影。想起年少时,父亲第一次送我上幼儿园的情形:他一直把我抱在怀里,直到进了幼儿园,才极其不舍地把我交给老师。初去的那几天,我总是哭闹,后来,父亲把我送到幼儿园,他一直站在幼儿园的栅栏门外,看我在院子里玩耍。隔着栅栏门,看到父亲,我再无惧怕,玩得很开心。现在,我依然清晰地记得那时的感觉。每天放学,我都渴望父亲早些出现在幼儿园门口而此刻,父亲就像一个孩子,我把他送进养老院,他是否也会不适应,是否也会想着有一天,我会出现在养老院门口,接他回家。我再也忍不住了,泪如泉涌。正是眼前这个人,给了我一个家,陪着我渐渐长大。我从背后抱着父亲,开始觉得我是那样渺小、自私、卑鄙不堪。以前,父亲有我有家,后来,我离他越来越远。现在,我竟然让他连个家都没有。想到这里,我忍不住失声痛哭,父亲一直没有转过身,但我感觉到手背上有父亲掉落的泪。我哽咽着说:“爸,咱不去了,咱回家吧。”他拼命地点头。几天后,我带着父亲回了北京。我可以吃得差一点、穿得差一点,可是给了我生命、给了我家的这个男人,我再也不想让他受半点委屈。自此以后,我会一直在父亲身边,站成一棵树,开满一树感恩的花,花叶不败,感恩无终。(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文章细致地描写了“我”在打算送父亲去养老院的过程中内心的几番纠结,使故事一波三折,深深打动了读者,引发读者对“感恩”主题的深思。B . 对父亲送“我”上幼儿园一事的回忆,是“我”改变决定的转折点,因为这让“我”意识到年老的父亲现在对“我”的依赖犹如幼时的“我”对他的依赖。C . 第段中父亲得知“我”送他去养老院一事后“神情黯淡下来”,可见年老父亲的内心无比失落无奈,以及对儿子不满。D . 文中“我”因现实生活的压力而要送父亲去养老院一事,可以引起人们对社会普通关注的“敬老、养老”这一问题的思考。(2)人们常说“父爱如山”,文中父亲“如山的父爱”具体表现在哪些事情上? (3)品析词语。 有人认为第段画线句中的“固执”一词用得不好,你的看法如何?请说明理由。文章第段中划线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品析。(4)选文三次写到“我”流泪。这三次流泪分别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 (5)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自此以后,我会一直在父亲身边,站成一棵树,开满一树感恩的花,花叶不败,感恩无终。”? 15. (35分)作文:我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有很多的经历是难以忘怀的,例如习惯养成、难题探究、同伴合作、社会实践这些丰富的经历,使我们有了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悟,获得了成长。请你以“我懂得了”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大胆想像,讲述故事,也可以抒发感情,发表议论。要求:题目中的空白处可填上一个词语或短语,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自选。文章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读书(12分) (共2题;共12分)1-1、2-1、2-2、2-3、2-4、2-5、2-6、二、 读思(38分) (共9题;共38分)3-1、4-1、5-1、6-1、7-1、8-1、9-1、10-1、10-2、10-3、10-4、11-1、11-2、三、 读写(70分) (共4题;共70分)12-1、13-1、13-2、13-3、13-4、13-5、14-1、14-2、14-3、14-4、14-5、1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