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一)试卷(II )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95459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一)试卷(II )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一)试卷(II )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一)试卷(II )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一)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运用(24分) (共4题;共24分)1. (4.0分)小舟阅读了研学方案,查阅了相关资料,对嘉兴南湖有了初步印象,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南湖四季如画。春天,(nn)柳吐翠;夏日,荷花摇曳;秋季,菱香四(y);寒冬,银装素裹。古往今来,文人雅士相聚南湖,或鸳鸯湖泛舟对弈,或烟雨楼吟诗作画,为南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美妙绝轮的画卷。正是他们浓浓的南湖(qng ji),赋予了南湖深厚的人文底蕴。(1)书写时,有几个字词小舟用拼音代替,请你帮他补写。 nnyqng ji_柳菱香四_(2)小舟不小心写了一个错别字,请你找出来并帮他订正。 2. (14.0分)古诗文名句填空。 (1)国破山河在,_。(杜甫春望) (2)无可奈何花落去,_,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3)不应有恨,_?(苏轼水调歌头) (4)孟子在富贵不能淫中所说的“妾妇之道”是_。 (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揭示新生事物必然会取代旧事物这一规律的诗句是_,_。 3. (3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词人精心选择了夕阳、落花、归燕等景物,以白描手法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B . 全词语言圆转流利,清丽自然,意蕴深沉,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C . “几时回”三字道出了今昔的迥异,吐露出词人难以藏抑的轻松喜悦和怀人的情感。D . 词牌名,即曲的谱子。曲谱短小的词牌称小令,浣溪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令。4. (3分)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 幸甚至哉:至:_ 撒盐空中差可拟:差: _相委而去:委:_ 不亦说乎:说:_博学而笃志:笃:_ 应傍战场开:傍:_二、 阅读理解(53分) (共7题;共53分)5. (3分)下列名著中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张飞大意失荆州(三国演义)B . 宋江大破连环马(水浒传)C . 孙悟空计盗紫金铃(西游记)D . 许云峰保护李敬原(红岩)6. (4分)请从以下名著人物中选择你最熟悉的一个,参照示例,为其制作一张人物档案卡片。 猪八戒 虎妞 鲁智深 简爱示例:人物档案卡片人物:于勒出处:羊脂球外貌特征:衣衫褴褛、满脸愁容典型情节:船上卖牡蛎简单点评:年轻时行为荒唐,后有所醒悟人物档案卡片人物:_出处:_外貌特征:_典型情节:_简单点评:_7. (13.0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薄荷有一年,小姨从城里回来,给我们带了一包糖。小姨说,是薄荷糖呢。小姨的眼里竟然还闪着光。我一听“薄荷”二字,本来像阳光般在花枝上跳来跳去的欢欣,呼啦啦落了一地。薄荷有什么可稀罕的呢?乡下孩子虽没见过世面,但对植物有一种天然的熟识感,且这薄荷在乡下实在太普遍,甚至到了令人漠视的程度。去学校的路上,有一段马路,马路两边有深深的沟,一丛丛的,都是浓青青的薄荷,落满了尘。每天来来回回好几趟,几乎不会多看薄荷一眼。薄荷的味道也不怎么样,家里西屋药房的柜子上放着一瓶薄荷做的药片,父亲曾给我吃过,凉凉的底色里竟藏着辣。我悄悄把那薄荷片吐了,之后再路过那满沟的薄荷,开始有几分厌烦。对薄荷的感情,现在想来,和对故乡的感情竞有几分相似。那时候,人是小小的,心却大得很,轻狂得不行,热热切切地要去外面的世界。眼前的简单素朴,泥土和植物,太熟悉以至于腻烦。后来到底出去见识了,从小城到大城,又到了天子脚下,看起来热热闹闹的喧嚣世界,很多时候却不由自主会想起曾经令人腻烦的宁静乡土,还有光阴里一丛丛宠辱不惊的薄荷。到超市买东西,看到标签上的薄荷二字会无端升腾起莫名的亲切感。生活日用品,不知道什么时候都换成了薄荷味的。出门时手包里会塞上一小包薄荷味的口香糖,并不为吃,只为能常常看包装上那片绿绿的薄荷叶。有一回,在居住附近的集市上碰到卖花人,这卖花人特别,竟只卖一种植物,是薄荷!天太热,他把一盆盆青郁郁的薄荷小心放在刚下过雨的浅水沟里。水沟虽不太干净,可那薄荷却越发的青茂。我站在一旁看得痴,那一盆盆薄荷,在记忆里绵延开来,延展为一条明亮的乡路,通往那无忧无虑简单清寂的乡村岁月。卖花人笑着告诉我,薄荷-点不娇贵,好养得很。从乡村出来的我当然知道薄荷的脾性,薄荷是乡下人的植物,与泥土打交道的人多半是没有矫情的习惯的。我坚定地买了两盆薄荷抱回家,养在客厅亮亮的窗台上。而此时,这明亮的窗台俨然已是薄荷环绕的一个清新简素的世界,没有姹紫嫣红,只有一片令人心清心宁的青碧。之前,家里的窗台,上已养着好几盆薄荷了,还有几瓶剪下枝养在清水里的。可是,当出门碰到薄荷,总有他乡遇故知的亲切温暖,会不由自主地驻足问候。不忍心擦肩而过,错过这缘分,便要带回去一些养着。家里那人笑我,你呀,这是要在窗台上养出一片故乡嘛。我一愣,还真是如此,光阴流转,往时光深处,心却小了,不再渴慕外面广阔的热闹天地,只想清清静静、简简单单、素素朴朴地过日子,像从前的故乡。也像字句简单的一首诗,像木心的从前慢。和一位朋友聊天,他说最想念幼时家中的院落,母亲在院子里种菜种花, 那才叫生活,真美。这位朋友是生意人,走南闯北,见过大风大浪大繁华。当他说起这世间的美味莫过于他母亲做的清炒苦瓜时,那眼里也闪烁着一种光,和小姨当年说薄荷时的神色一样。朋友说苦瓜是自家院落里种的,一点都不苦。才明白,当年小姨眼中的光,是一种何等的意味。如今,我也早已爱上了那薄荷味,那清新,那凉,那寂,甚至那辣。周末,摘几片薄荷叶,清洗干净,泡一杯薄荷茶,坐在窗边,翻几页书,发一会儿呆,看几朵云。只想把生活变慢,把日子过得像故乡的薄荷一样。(1)阅读全文,请筛选出薄荷的特点。 (2)用简洁朴素的语言解释下列句子。 我一听“薄荷”二字,本来像阳光般在花技上跳来跳去的欢欣,呼啦落了一地。(3)第一段中“薄荷有什么可稀罕的呢?”意思是作者_。原因是_。 (4)依据文章内容,理解倒数第二段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才明白,当年小姨眼中的光,是一种何等的意味。(5)结合全文内容,作者对薄荷情感变化的词语依次是漠视、_、_、_。 (6)请简要分析倒数第三段的作用。 (7)读完全文,你觉得作者向往的生活方式是什么?你是否认同,为什么? 8. (12分)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人间有味是读书(王崇菊)有人喜欢垂钓江边,享受那份心静如水;有人喜欢在旅途中行走,享受如画的风景;有人喜欢在舞场起舞,享受那份欢畅和潇洒。我独喜欢在书海中遨游,享受书籍带给我的宁静和快乐在书中总能遇到无限的美好和催我前行的动力。读书能够静心。纷扰的尘世,繁琐的事务,让人心焦躁不安。若抱书在手,聆听作者的美妙故事,感受妙趣横生的语言,瞬间就可驱散心头乌云。特别喜欢一个人呆在房间,一边读书一边做笔记,恨不得把所有美好的语言,精美的编排结构,跌宕起伏的情节塑造,都记在脑中!想象着自己也化成一支神笔,写下万千文字,被同我一样的读者喜欢。许多闲暇时间我都是在读书中度过的,所以少了人世纷纷扰扰的浸染,少了琐事纠纠结结的苦闷。读书能够开启智慧。培根在谈读书中这样论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鲁迅的书让人学会深刻和思考;周国平的书教会人辩证看问题;余秋雨的散文让人心胸大气磅礴旷达辽远;丁立梅的文字使人温暖有情有义 不同的作者传递不一样的感悟,带来不同的心灵震撼,在书海中,智慧被开启,灵魂被升腾。读书是种享受。工作之余,我时常把自己交给书籍,像一尾鱼自由自在地在书海中游弋。读到开心处就哈哈大笑,读到痛苦处就眉头紧锁“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每每读书,我总是沉浸在美妙的意境中而不能自拔,好像跟多年未见面的好友在一起交谈。有书为伴,真的是其乐无穷啊!读书能够美颜。一个人书读得多寡,从他(她)的外在就可以看得出来。读书人的气质与众不同。一些容貌并不美丽的人,因为长时间浸染在书海里,便具有了不同寻常的气质风范,如很多老者,暮年时仍然有异乎寻常的年轻容颜和吸引人的魅力,其秘诀就在于读书很多,善于思考,善于修为。三毛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里。”读书的营养价值高过许多化妆品的功效。103岁的杨绛就是最好的明证岁月只增加了她的年龄,她的容颜和气质却让人难忘和佩服,温婉、淡定、从容成为她的代名词。书的世界干净,宁静,美好。读书的人会在书中遇到温暖,美丽,温柔,真诚,真情。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位道德高尚的人交流;读一本好书就是用一颗美好的灵魂滋养自己的灵魂;常读书,读好书,做幸福的人,享受幸福的生活人间有味是读书!(1)下面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读了本文,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读书的人就是幸福的人,只有读书的人才可以享受幸福的生活。B . 通过本文内容,我们可以明白读书有静心、开启智慧和美颜等作用。C . 作者善于运用引用论证阐述问题。如第段引用培根的名言,论证了“读书能够开启智慧”这个分论点。D . 本文中心论点为“人间有味是读书”。作者采用了分层论述的方法,层层论述了读书的作用,论据充分,从而有力地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2)若将下面句子放入第段破折号之前,你认为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龙应台作品里的文字意义非凡,意蕴悠长,启人深思。B . 读雪小禅的散文,我们能够感受到雪小禅文字把人的意境盛放在莲花瓣的禅意中。C . 屈原小时候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D . 读金庸的武侠小说,让人感受到中国传统的侠客精神种大仁、大义、大勇、大无畏的精神。(3)除了选文的内容,你认为读书的作用还有哪些?请再说两点。 9. (4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洛桥(唐)李益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独上洛阳桥”中的“独”字有何妙处?结合全诗,简要分析。10. (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籍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受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节选自陈涉世家)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即恒楚将”。是时恒楚亡在泽中。梁曰:“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守曰:“诺。”须臾,梁睨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注释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睨:斜眼看。(1)试解释下列加点词字的意思。吴广素爱人素:比至陈比:使公即恒楚将 将:恒楚亡在泽中亡:(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3)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4)从甲乙两文所叙的事件中,可看出陈涉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11. (13.0分)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小题。【甲】臣本布衣 , 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 ,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节选)【乙】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 , 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节选)【注】信:韩信。萧何:刘邦的丞相。上:帝王,这里指刘邦。(1)解释文中划线词语。臣本布衣 _先帝不以臣卑鄙 _何闻信亡 _王许之 _(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此乃信所以去也。(3)【甲】段中,诸葛亮为什么向刘禅追叙先帝的知遇之恩和自己以身许国的经过?(4)【甲】【乙】两段中,先帝刘备与萧何在对待人才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三、 作文(68分) (共2题;共68分)12. (8分)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 2019年10月1日,我们迎来伟大祖国的七十华诞。学校准备开展“祖国在我心中”主题演讲活动,作为本次活动的策划者,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2)小明向你请教撰写演讲稿的技巧。你会给小明提供哪些写作技巧,帮他写好演讲稿?(至少说出三点) (3)学校定于本周五下午3点在阶梯教室举行“祖国在我心中”主题演讲比赛。校团委书记李勇负责通知全校学生参加。根据通知的写作要求,请你代他拟写一则通知。 (4)小宇作为选手,对参加演讲信心不足。你会用怎样的话语鼓励他增强自信? 13. (6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易卜生说:“你最大的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相信你有过把自己铸造成器的种种努力,一定也见过同样专心致志铸造自己的同道。回顾过往,你一定有不少联想与思考。请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题,写一篇作文。题目一:走着走着,花就开了题目二:每一步,都算数题目三:他(她)努力的样子闪闪发光要求:不少于600字;文体(诗歌除外)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运用(24分) (共4题;共24分)1-1、1-2、2-1、2-2、2-3、2-4、2-5、3-1、4-1、二、 阅读理解(53分) (共7题;共53分)5-1、6-1、7-1、7-2、7-3、7-4、7-5、7-6、7-7、8-1、8-2、8-3、9-1、10-1、10-2、10-3、10-4、11-1、11-2、11-3、11-4、三、 作文(68分) (共2题;共68分)12-1、12-2、12-3、12-4、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