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试卷(II )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95422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试卷(II )卷一、 基础运用(24分) (共5题;共24分)1. (10分)古诗词默写。 (1)晴空一鹤排云上,_。(刘禹锡秋词) (2)_,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3)露从今夜白,_。(杜甫月夜忆舍弟) (4)_,松柏有个性。(刘桢赠从弟(其二) (5)秋草独寻人去后,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6)争渡,争渡,_。(李清照如梦令) (7)韩愈在左迁蓝关示侄孙湘中,表明效忠朝廷的态度和决心的诗句是_,_。 2. (4分)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填上正确的字。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n_,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光滑,可以供来浣纱捶布;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b_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荒草便繁yn_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竟锈上了绿苔、黑bn_。我们这些做孩子的,也讨厌起它来,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又不足;虽时时咒骂它,嫌弃它,也无可奈何,只好任它留在那里去了。3. (3分)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妈妈为这事批评了他半天,他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心里却_。事情已经严重到这个地步了,他还是_,该吃就吃,该睡就睡。谁也没有想到,幼儿园分别六年后,我们竟然在同一所中学_。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_。A . 不以为意 不以为然 不期而遇 不期而至B . 不以为然 不以为意 不期而至 不期而遇C . 不以为然 不以为意 不期而遇 不期而至D . 不以为意 不以为然 不期而至 不期而遇4. (3分)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当众讲话的能力,是演讲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B . 旅游其实也是一种“阅读”,是认识世界的另一种方式。C . 憧憬美好的社会生活,反思现实的生存状态,是经典作品中的永恒主题。D . 北京市55所高校约4000余人参与了北京大学生音乐节开幕式。5. (4分)我们正值五彩缤纷的花季年华、朝气蓬勃的青春时代,让我们一起来开展“放飞青春”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1)【青春座右铭】少年强,国家强;青春梦,中国梦。请你依据下面一段文字,补写青春座右铭。 青春应立志为国。范仲淹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两弹元勋”邓稼先年轻时就立志要让中国变强盛,将自己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祖国的国防科研事业。青春座右铭: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_。(2)【青春励志会】班主任计划组织青春励志会,拟分别围绕“立志”“拼搏”“奉献”开展三项活动。他已设计好前两项,请你帮他设计第三项。 活动一:讲“立志的青春”故事活动二:宣“拼搏的青春”誓言活动三:_(3)【青春接力棒】百善孝为先。一个“孝”字,上“老”下“子”,彰显着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请仿照画线句子,将文段补充完整。 孝亲敬长,就是耐心倾听长辈的教导,就像鱼儿一直倾听溪流的歌唱;就是真诚回馈长辈的恩泽,_;就是全力实现长辈的期望,就像江河奋力前行终成海洋的宽广。(4)【青春同路人】朋友,是我们的青春同路人。我们应该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怎样与其同行青春路?请探究下面两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管宁、华歆共园中除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选自世说新语)材料二:为了从经济上支持马克思的研究,恩格斯去经商,把挣来的钱不断地寄给马克思。当马克思还没有精通英文时,恩格斯就帮他翻译;当恩格斯写文章时,马克思也常放下自己的工作,帮他写作有关部分。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马克思写信给恩格斯:没有你,我永远不能完成这部著作。二、 阅读理解(46分) (共4题;共46分)6. (10.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给下列划线的词语注音。 _山门圮于河棹数小舟(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众服为确论/岂能为暴涨携之去B . 当求之于上流/生于忧患C . 其反激之力/然则天下之事D . 如是在啮/如其言(3)对下列句子翻译不当的一项是( ) A . 沿河求之。(顺着河流寻找石兽)B . 石必倒掷坎穴中。(用石头把坑洞填满)C . 寻十余里无迹。(寻找了十多里,也没有石兽的踪迹。)D . 竟不可得。(最终没找到)(4)请谈谈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并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5)寺僧们、讲学家和老河兵分别代表了哪三种生活态度? 7. (9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资治通鉴作者是_,_(时期)政治家、史学家。 (2)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但当涉猎_及鲁肃过寻阳_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_自以为大有所益_(3)文章是怎样表现吕蒙学习进步的? (4)孙权在劝说吕蒙时说:“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请你谈谈孙权这样劝说的好处。 8. (10.0分)阅读下列两段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_的黄蜂伏在菜花上,_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宵里去了。单是周围的_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_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_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乙】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身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_一块雪,_地面,用一枝短棒_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_些秕谷,棒上_一条长绳,人远远地_着,_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_,便_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1)依次填在【甲】横线处填的词是_、_、_、_、_、_。 A肥胖 B肥硕 C轻捷 D轻快 E短短 F长长G莲蓬 H莲房 J肥大 K臃肿(2)【甲】文中的静态景物描写顺序是:_。【甲】文中的动态景物描写顺序是:_。 (3)【甲】文所用的修辞方法有A_;B_;C_。 (4)根据课文把适当的动词填在横线上。 _一块雪,_地面,用一枝短棒_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_些秕谷,棒上_一条长绳,人远远地_着,_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_,便_住了。(5)用原文回答: 捕鸟的条件:_。捕鸟的结果:_。(6)捕鸟的过程用了一系列动词,它的作用是什么? 9. (17.0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读书不妨多一些“慢阅读”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了让读书活动成为更多人的精神爱好,品味到读书的快乐和雅趣,不妨多一些“慢阅读”的意识。所谓“慢阅读”,是指虽然当下进入了“加急时代”、“超音速发展时代”,读书,却仍需要优哉游战的慢节奏、慢速度以及慢情调。因为只有在“慢”中,与生俱来的机智情趣才能和书香琴韵达成自然衔接,读书应该完成的精神活动,“体验”、“思考”、“质疑”、“沉淀”才能完成得从容不迫、饱满自在。最重要的是,只有“慢”,兼收并蓄才能得到充分实现,让厚重书香成为人格发展的重要构件。人因为爱书,所以智慧不断提高,书因为有了人的青睐赏爱,而陡增诸多妙趣。其实,从思维发展规律方面认识慢阅读,也是很有科学性的。思维是活生生的精神活动,是一种灵感的产物,所以,就需要给予它足够的时间积蓄、思考余地和宽松环境。遗憾的是,电子阅读提高了阅读效率,也陷入了不少误区。其一,读书速成化,不论看什么书籍,都喜欢速战速决,蜻蜒点水,错过了“品味”的好时机。其二,就是俗浅化,满足于走马观花,比如很多人热衷于读图和漫画,宁愿让幽默化的图画牵着“思维鼻子”,也不愿主动探究、提出质疑和深度思考。其三,就是功利化。对有用的图书非常着迷,而对于那些所谓的名著和闲书置之不理,正如读书推广大使白岩松所言,“走到新华书店,全是一些有用的书,考试类的健康类的工具书啊。这个社会都在倡导有用,什么叫有用呢?跟钱、权、名利有关,就有用!”上述读书看似有成就,轰轰烈烈,其实不然。因为思考不够深入,印象不够深刻,往往会成为“速朽”,陷入“快速、快感、快扔”的读书模式中。这种阅读倾向更容易让人们的精神气质变得非常浮躁和极端功利化,而将最应该坚守的情趣、品格和高尚人格忘掉一边;干什么事情都喜欢急于求成,不愿意等待和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很多中学生“无心读名著”,不正是这种浮躁心态的表现吗?因此,人读书的时候,应该多一些慢阅读。注重心灵和图书的微妙互动,多培养恬淡闲适、从容独立、质疑探索、自由发展的读书性格,从高品质文字中寻觅乐趣和意义,真正闻得到书香,为自己带来更多的精神愉悦、发展进步!(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4月24日,略有改动)(1)结合全文,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段由“世界读书日”引出论题“慢阅读”。B . 第段作者从正面展开论证,与上文形成对比,突出了“慢阅读”的好处,论证了中心论点。C . 文中到段从电子阅读的误区和危害两个方面对电子阅读进行了分析。D . 第段总结全文,再次提倡慢阅读,并列举了慢阅读的诸多好处。(2)下列与本文所说的“慢阅读”含义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慢阅读”中的“慢”在文中的意思是读书需要优哉游哉的慢节奏、慢速度以及慢情调。B . “慢阅读”能够达成与生俱来的机智情趣和书香琴韵的自然衔接,从容不迫、饱满自在地完成“体验”、“思考”、“质疑”、“沉淀”等精神活动。C . “慢阅读”需要读一 些有用的书, 如考试类的、健康类的、工具书等。D . “慢阅读”让兼收并蓄得到充分实现,厚重书香成为人格发展的重要构件(3)结合第段并联系自己的阅读体验,举一名著为例,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开展名著阅读。 三、 作文(50分) (共1题;共50分)10. (50分)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题目一:幸福,人人希望获得,它需要你通过不懈的努力去追求、去赢得。努力,恰如助推器,助力你抵达幸福的彼岸。而在努力的过程中,你会深刻地感受到,不断地努力,可以让幸福感持续叠加。请以“越努力,越幸福”为题,写一篇文章。题目二:生活中,一缕幽幽弥散的书香,一番耐人寻味的话语,一段感人肺腑的真情,一次不同寻常的经历都浸润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感悟到生命的美好。请以“ , 浸润我心”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如选择题目二,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四、 附加题(10分) (共1题;共10分)11. (10.0分)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有关问题。 (A)他的手摸到了口袋里光滑的勃朗宁手枪,手指习惯地抓住了枪柄。他慢慢掏出手枪。“谁想到你会有今天?”枪口轻蔑地直视着他的眼睛。他把手枪放到膝上,恶狠狠地骂了起来:“你算什么英雄,纯粹是冒牌货,老弟!任何一个笨蛋,随便什么时候,都会对自己开一枪。这样摆脱困境,是最怯懦、最省事的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对懦夫来说,也不需要更好的出路。你试过去战胜这种生活吗?你尽一切努力冲破这铁环了吗?你忘了在诺沃格勒沃伦斯基附近,是怎样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枪藏起来吧,永远也不要对任何人提起这件事。就是到了生活已经无法忍受的时候,也要善于生活下去,要竭尽全力,使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B)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全身没有一点干松地方;隔着草帽,他的头发已经全湿。地上的水过了脚面,已经很难迈步;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与背,横扫着他的脸,裹着他的裆。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他像要立定在水中,不知道哪是路,不晓得前后左右都有什么,只觉得透骨凉的水往身上各处浇。他什么也不知道了,只心中茫茫的有点热气,耳旁有一片雨声。他要把车放下,但是不知放在哪里好。想跑,水裹住他的腿。他就那么半死半活的,低着头一步一步的往前拽。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出的任着车夫在水里挣命。雨小了些,祥子微微直了直脊背,吐出一口气:“先生,避避再走吧!”“快走!你把我扔在这儿算怎回事?”坐车的跺着脚喊。祥子真想硬把车放下,去找个地方避一避。可是,看看身上,已经全往下流水,他知道一站住就会哆嗦成一团。他咬上了牙,趟着水不管高低深浅的跑起来。刚跑出不远,天黑了一阵,紧跟着一亮,雨又迷住他的眼。拉到了,坐车的连一个铜板也没多给。祥子没说什么,他已顾不过命来。雨住一会儿,又下一阵儿,比以前小了许多。祥子一气跑回了家。抱着火,烤了一阵,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1)A段中保尔为什么产生自杀的念头;从B段内容看,祥子的痛苦来自哪里,请概括出两点。 (2)B文段最后将哆嗦的样子比喻成“风雨中的树叶”,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3)比较两文在刻画人物形象上所用的艺术手法有什么不同。 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运用(24分) (共5题;共24分)1-1、1-2、1-3、1-4、1-5、1-6、1-7、2-1、3-1、4-1、5-1、5-2、5-3、5-4、二、 阅读理解(46分) (共4题;共46分)6-1、6-2、6-3、6-4、6-5、7-1、7-2、7-3、7-4、8-1、8-2、8-3、8-4、8-5、8-6、9-1、9-2、9-3、三、 作文(50分) (共1题;共50分)10-1、四、 附加题(10分) (共1题;共10分)11-1、11-2、1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