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20年秋季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94728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2020年秋季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苏教版2020年秋季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苏教版2020年秋季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2020年秋季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A . 困厄() 深黛(di) 泠(lng)泠作响B . 潮汛(xn) 缥(pio)碧 分(fn)外妖娆C . 廿(nin)年 烨(y)然 一骑(j)红尘D . 讪(shn)讪 秾(lng)丽 窈窕(tio)淑女2. (2分)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娴熟 滞留 鹤立鸡群 催枯拉朽B . 翘首 胆怯 油光可鉴 和颜悦色C . 轮廓 泻气 筋疲力尽 抑扬顿挫D . 劳碌 教诲 正巾危坐 一丝不苟3. (2分)填入下面句子中空白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我丈夫和我坐在_的书屋里艰辛地研究。我永远追求安静的工作和_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竭力保持_的环境。从我丈夫温和_的性格中我获益非浅。A . 简单 简陋 沉静 宁静B . 简陋 简单 宁静 沉静C . 简单 简陋 宁静 沉静D . 简陋 简单 沉静 宁静4.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这家餐馆师傅的厨艺很高,做出的美味真是脍炙人口。B . 这件事以后,母亲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比以前更加强烈了。C . 张家界优美的自然风光令中外游客流连忘返。D . 省剧院的文艺工作者们一路风尘仆仆 , 昼奔夜宿,希望能早一天赶到老区。5.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在备战入学考试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缺乏的,一是自信心不足,二是学习方法不当。B . 成外的夜晚很美丽,晚风吹来,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C .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政府作出了不准销售、使用、生产一次性筷子的决定。D . 在学霸云集的成外, 学习不能仅凭小聪明,一定要下苦功夫不可。6. (2分)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在生命力最旺盛的日子里,就该像爬山虎一样,向着心中的梦想不断向上攀登,把青春的绿色铺满征途。因一时挫折而灰心丧志,因身处逆境而放弃前行,甚至让享受和偷安在我们内心扎根,那青春何以为青春?心中有阳光,脚下就有力量。青年最大的资本不是经验丰富、胸有成竹,而是敢于做梦、勇于试错。让青春因梦想而激扬。A . B . C . D . 7. (2分)根据你的阅读印象,选出下面内容描述有错误的一项( )A . “一门父子三词客”指的是苏洵、苏轼、苏辙,“千古文章四大家”指的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他们与曾巩、王安石组成了著名的“唐宋八大家”。B . 五猖会记叙了作者少年时一次看五猖会时发生的波折,控诉了封建科举制度对青少年身心的摧残;父亲的病揭露“巫医不分”的名医敲诈勒索、封建迷信,鞭挞了复古倒退的反动;范爱农通过一个爱国知识分子在辛亥革命前、中、后的不同遭遇,深刻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和软弱性。C . 老舍,原名舒庆春,满族,北京人,有“人民艺术家”的称号,骆驼祥子是他的长篇代表小说,小说主要讲述了人力车夫祥子人生中三起三落,由人堕落为“兽”的悲惨遭遇,表达了作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对像祥子一样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苦难命运的同情和关怀。D .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出自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知识就是力量”、“美德比美貌更重要”出自英国培根的培根随笔。二、 默写 (共1题;共8分)8. (8分)古诗文默写。黑云压城城欲摧,_。(李贺雁门太守行)_,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借游鱼侧面描写潭水清澈的句子是“_,_”。祈愿总是寄托着一种美好的情感。明月清辉夜,苏东坡把酒临风,在水调歌头中用“_,_”写出了对亲人的思念,写出了对天下人的祝福;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用“_,_”写出了对天下寒士的关爱,写出了作者的济世情怀。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8分)9. (17分)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34个鸡蛋李暖暖从家里跑了。李暖暖是跟她爸赌气走的。原因很简单,她已经快混完大学,马上就可以拿到毕业证了,理所当然地要求她身份显赫的爸爸给她找一份好工作。李暖暖的爸爸说:“你做梦吧。”李暖暖去的地方,是甘肃和青海交界的一个小地方。那也不是李暖暖盲目跑去的,学校早就动员他们去西部做志愿者,李暖暖只是一赌气报了名而已。半年后,在李暖暖她妈也就是我二婶的要求下,我决定趁着出差的机会去看看她。可以想像我的行李有多重,大包小包的包裹里,竟然还有果冻和巧克力。李暖暖的妈妈说,那是李暖暖最爱吃的。没办法,我就拖着几大袋子的零食上火车,下火车,转大巴,下大巴,再转小公共汽车,结果还要步行三公里。那里全是土路,又刚刚下过雨,泥泞得根本抬不动脚。而就在我决定扔掉那个装果冻的袋子时,碰到一个赶着毛驴车的男人。得知我找李暖暖,他二话没说就把我连人带东西全放在毛驴车上。半个小时后,他将我带到了那个镇。很小很小的一个镇,只有一条街道,两旁的房子低低的旧旧的,走到那条街的尽头,转个弯,男人指着一个低矮围墙围起的院子说:“那就是学校。”下课了,许多孩子跑出来。男人跟一个孩子说了什么,那个穿着补丁衣服的小男孩飞快地跑进一间教室,拉了一个女孩出来。女孩穿简单的黑色纯棉T恤和黑色牛仔裤,乌黑的头发短而整齐。她抬起头来看我。那个瞬间,我看清了女孩的面容。我心疼了。我的堂妹李暖暖,她黑了,瘦了,她还剪掉了她一直最最喜欢的长头发。“李大强!”李暖暖在呆了片刻后大喊一声,一把就抱住了我。身边那些孩子不明所以然,在我们拥抱的时候,哄笑着围在了一起。等李暖暖终于从我怀里抬起头时,我看到她哭了。那天下午,李暖暖在镇上最好的一家饭店招待了我,还有她的三个学生。李暖暖说,他们是班上最穷的孩子,可能只有春节的时候才能吃上一顿肉。那顿饭,我几乎吃不下去,只陪她一起看着孩子们狼吞虎咽地吃着。我说再要两个菜,却被她制止了,她小声说:“我不想让他们知道别人可以生活得很优越,也不想让他们为此过早地自卑。”吃过饭,李暖暖叮嘱几个孩子回家,然后我们回到了她的宿舍。李暖暖说,这是全校最好的房子,窗子是玻璃的。墙壁显然是刚刷过不久,不均匀的白色石灰覆盖不住曾经的许多污渍。“暖暖,”我说,“反正也快半年了,你跟我回去吧。”她摇头,很坚决地说:“不行,我答应了这些孩子,一定把他们送到初中!”原本,李暖暖和她爸赌气,非要去个最穷的地方,以折磨自己来惩罚她爸。结果,她就来了,但她来后还没放下行李就后悔了。她没见过这么穷的地方,还有那么破的学校,那些教室的窗子竟然冬天全部都堵上,夏天全部敞开,根本没有玻璃。还有那些孩子,都是脏兮兮的李暖暖当时就想走了,但是她没有走掉,因为所有孩子的家长,竟然都在学校里等她。那些面容卑微的家长等在那里,是为了给她一个愿意来教孩子们英语的老师鞠躬的。当那些乱蓬蓬的脑袋一齐低下去,李暖暖的脚就被钉在了那里,花白头发的校长拿过了她的行李李暖暖的班里有32个学生,从她上课的第一天起,第一排的第一个孩子,拿了一个鸡蛋给她,说是她妈让拿的。第二天,第一排第二个孩子也拿了一个鸡蛋给她,那是个羞涩的男孩,给她鸡蛋时脸红红的,不说话结果32个孩子每天都轮流着拿鸡蛋给她。她以为鸡蛋都是大人让拿过来的,直到有一天,她收到第34个鸡蛋的那天,那个羞涩的不说话的男孩第二次给她鸡蛋,而男孩的奶奶找到了学校告状,说孙子偷家里的鸡蛋。这时她才知道了真相:为了留住她,那些孩子商定,每天送她一个鸡蛋。那个男孩叫路生,早早就没了父母,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那天,她抱着那个脏兮兮的男孩放声大哭。在牛奶巧克力中长大的李暖暖,隐藏在心底23年的爱心,被34个鸡蛋瞬间唤醒了。晚上,我和李暖暖在屋里分那些果冻和巧克力。她分得非常仔细,专注的样子很像一个给孩子分食物的母亲。第二天,李暖暖把我送到车站。在车站,李暖暖一直叮嘱我回去要给她集资,说:“越多越好,没钱给东西也行,给什么要什么。”然后,依旧怨怨地说:“跟我爸要,就说我需要20万赎身。”我答应着,心里始终酸酸的。李暖暖,她认真了,她在认真地过着她现在的生活。我知道有一天,李暖暖会离开那里,回到她曾经生活的地方,可是回来的,已经不会再是曾经的李暖暖。她爸说,等到暖暖回来,我要让她去她想去的地方我把这话传给李暖暖,她呵呵地笑,说:“这老头,我原谅他了。”(摘自中外文摘,有删改)(1)阅读全文,请选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一段单句成行,为下文情节的发展设置了很好的悬念,也为主人公后来的性格发展奠定了基调。B . 李暖暖制止“我”再点两个菜,突出了她心思细密的特点,表现了她对学生的关怀体贴,也清晰地反映了她对社会上的极度贫富不均怀有深深的怨愤。C . 文章后面李暖暖说“跟我爸要,就说我需要20万赎身”,其实她并不是真的感觉被这里拘禁,而是想向父亲求援,给当地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D . 小说以细腻、生动的笔触,叙述了大学生李暖暖的一段支教经历,娓娓道来,情节看似简单,但蕴含着一种温暖人心的正能量。(2)本文题目为“34个鸡蛋”,请分析“34个鸡蛋”这一情节的设置在全文中的作用。 (3)阅读文中画横线的两处,分析其表达作用。 下火车,转大巴,下大巴,再转小公共汽车,结果还要步行三公里。那里全是土路,又刚刚下过雨,泥泞得根本抬不动脚。她分得非常仔细,专注的样子很像一个给孩子分食物的母亲。(4)小说描述了主人公李暖暖的支教经历,她的性格也因支教而发生了很大变化,请简要概括她的性格特点。 10. (21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温暖的菠菜王华下班路上,接到了妻的电话,嘱我买些菜回去。于是拐弯进了一个菜市场。菜市场不大,是露天的,只有十几个摊位。附近是一个新建的居民区,还没建正规的市场,卖菜的摊贩们自发集聚在这里,便形成了个小市场。摊贩们都是清一色的妇女,一个个都把自己包裹得很臃肿,像硕大的粽子,只露出眼和鼻子要在这寒风中站一整天,这样的装备必不可少。我在一个摊位前选了几样青菜。摊贩是位中年妇女,一一给我称了。最后我拿一捆菠菜时,摊主说:“对不起,菠菜不卖。”我很奇怪:“怎么不卖呢?”她抱歉地笑笑说:“饭店已订购了,你上那边那个摊上买吧,她的菠菜是自己种的,好吃。”她指给我看,隔着五六个摊位,一位穿黄军大衣,头上裹着黄围巾的妇女守着一辆三轮自行车,专卖一样菜,车上是成捆的菠菜。我不想舍近求远,就走到紧挨着的一个摊上,想买她的菠菜。让我没想到的是,那位女摊主也说不卖。再走到下一个摊位,摊主同样说不卖,同样让我到穿黄军大衣的那个摊位上去买。我很是诧异,乘出租有拒载的,没想到买菜还有拒卖的。我一边嘟囔着“邪门”,一边来到穿黄军大衣的妇女的摊位前。虽然只看见女摊主的眼和鼻子,但我还是能感觉到她在谦和地笑。她望了望我刚才问过的那几个摊主,说:“你别怪她们,她们是为了照顾我的买卖,为了我好。”我问:“你们是亲戚?”她说:“不是。都是卖菜认识的。”那些天,妻在单位加班,一连十多天,我都去那个菜市场买菜。但无论在哪个摊位买菜,买菠菜时,摊主都无一例外,让我到穿黄军大衣的女摊主那里去买。渐渐地,我也自觉了,只要买菠菜,我就到穿黄军大衣的女摊主那里去。和这个女摊主慢慢地也熟了起来。有一次我问她:“这菠菜是你自己种的?”她说:“是啊,我种了一大片呢。”“是在大棚里吗?”我问。她说:“不是,是在露天种的,菠菜很抗冻,只是晚上会盖上一层塑料纸。”我想,这菠菜是纯天然的,营养应该更丰富吧。有一天,卖菠菜的女摊主没来。有摊主说:“菠菜从我这里买吧。”我说:“你们不是不卖吗?”她们都笑,说:“我们那是想照顾她的买卖。她的家庭很困难,男人卧病在床,家里家外只能靠她自己支撑着。我们想让她早卖完了早回家,她男人需要照顾。”我知道,她们说的“她”,是穿黄军大衣的女人。在饭桌上,我把这个故事讲给了妻和儿子听,妻沉默了片刻,说“那我们以后多吃菠菜。”一向不喜欢吃菠菜的儿子说:“我最喜欢吃杏仁菠菜了,以后我们顿顿吃菠菜。”我说:“是啊是啊,我们都爱吃。”我这样说着,不知怎的,心中涌起一股细细的暖流。(1)文章的叙事线索是_。 (2)用简要的文字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3)请任选一个角度(如修辞手法、描写方法等)赏析第段中画线的句子。 (4)作者说儿子“一向不喜欢吃菠菜”,儿子却说“我最喜欢吃杏仁菠菜了”,前后矛盾吗?为什么? (5)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心中涌起一股细细的暖流”的理解。 四、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5分)11. (2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论语二十篇也。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案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字词。普少习吏事习: 家人发箧视之发:太祖常劝以读书以:碎裂案牍掷地碎裂: (2)翻译下面的句子。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3)有一个成语出自选文的第一节,请你找出并解释。成语: , 意思是: (4)对赵普的举荐,太祖的态度是“不用”、“亦不用”、“卒用”,你从赵太祖的这种变化中读出了什么?(5)仔细阅读上文及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赵普)七月卒,年七十一。上(赵太祖)闻之震悼,谓近臣曰:“朕君临以来,每优礼之,普亦倾竭自效,尽忠国家,真社稷(代国家)臣也 , 朕甚惜之!”请从选文中找出与材料中画线句意思相近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并请从选文中找出根据来证明赵普确如材料中宋太祖对他的评价。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2. (10分)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小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意思是什么?(2)请说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千古名句的原因是什么?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 (5分)作文。文题:请将题目“毕业了,真_”(好、留恋、后悔、感动)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1、2-1、3-1、4-1、5-1、6-1、7-1、二、 默写 (共1题;共8分)8-1、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8分)9-1、9-2、9-3、9-4、10-1、10-2、10-3、10-4、10-5、四、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5分)11-1、11-2、11-3、11-4、11-5、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2-1、12-2、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