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D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94551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语文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语文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取缔 瑕疵 门槛 直截了当B . 诘问 防碍 确凿 祸不单行C . 纠缠 嶙峋 恬静 再接再励D . 呻吟 凑和 轶事 累赘拖沓2.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大海鱼棠用十几万张手稿画出古典美,展现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给人创造了一个故弄玄虚的世界。B . 茶圣陆羽茶文化一本茶经传天下,一杯清茶意悠悠,举手投足显风流,在饮茶、品茶中参悟人生的喜怒哀乐。C . 要想成为君子,不但行事要光明磊落,还要有宽宏大量的气概。D . 将莫言作品选入中学教材,是好是坏苟且不论,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的教材编委们在不断思考,在努力探索。3.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大面积从新学年开始使用。B . 微笑着面对生活的人,失去的只是白己的烦恼,赢得的则是整个世界。C . 哈达小区有一半住房甲醛超标,而引发甲醛超标最主要的原因是屠民不合适的装修造成的。D . 阿尔寨石窟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西北部阿尔巴斯山中,是我国元代目前保存最好的石窟。4. (2分)下列相关文学常识的连线和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五柳先生传东晋陶渊明B . 藤野先生现代鲁迅C . 山坡羊 潼关怀古宋词张养浩D . “无怀氏”“葛天氏”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据说在那个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5. (2分)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出自艾青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诗歌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一诗。B . 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诗人对大堰河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这首诗是艾青的成名作。C . 艾青诗歌创作中明显地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诗作具有鲜明的色调,清晰的线条,素描一般的简练、凝重。D . 艾青的飞鸟集中有大量的哲理诗,如:“ 麻雀看见孔雀负担着它的翎尾,替它担忧。”二、 诗歌鉴赏 (共1题;共4分)6. (4分)阅读下列诗段,回答问题。浮云(俄国)莱蒙托夫天空的浮云哦,永恒的流浪汉!恰似一串珍珠项链在碧原上飘荡,你们也和我一样,如同一群流放犯,由可爱的北国匆匆地奔向南疆。是谁把你们驱赶:难道是命运的决断?是出于私下的忌妒?还是公开的怨望?是因为你们蒙受触犯刑律的灾难?还是因为朋友们用心狠毒的诽谤?不,是荒芜的田地使你们感到厌烦你们不知道什么叫激情?什么叫忧伤?你们永远冷漠无情,永远自由自在,你们没有祖国,你们也不会有流放。【注】这首诗创作于1840年5月初,即诗人第二次被流放去高加索的前夕。(1)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珍珠项链”“碧原”形象地描绘了在夕阳的金黄色光辉照射下碧空彩云的画面,美丽的景色排遣了诗人胸中的愁闷。B . 诗人在北国前加上“可爱的”这一修饰语,以表示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对亲人和朋友的怀念。C . “是谁把你们驱赶?”这种设问具有双关的含义,既指风儿把浮云驱赶,又指沙皇将诗人流放。D . 末段通过替云回答,使云回复到自然状态,刻画了云的冷漠无情,从而烘托出诗人热爱祖国,渴望自由的感情。(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诗人通过“浮云”这个形象,抓住浮云与诗人身世中某些共同的和不同的特征,用正比和反衬的手法,寄寓了自己不幸的遭遇,抒发了自己爱祖国、爱自由的情怀。B . “浮云”本来是现实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一种自然现象,诗人在这里用呼告的手法,把“云”人格化了。移动中的“浮云”尚有自己的自由,可“我”却是缺少自由的“流放犯”,通过对浮云的向往反衬出诗人对自由的渴望。C . 全诗没有正面抒发自己爱祖国、爱自由的感情,甚至不正面谈诗人自己,只是用大量笔墨来描绘浮云的冷漠,可字里行间却处处有诗人的存在,诗人忧国忧民之心,跃然纸上。D . 全诗三节十二行,语言精炼,内容丰富。既描绘了浮云的形象,又叙述了诗人的身世,两者结合得非常巧妙;加之使用多种修辞方法,使诗的主题十分鲜明,形象极为生动。三、 语言表达 (共2题;共6分)7. (5分)仿用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请以“时间”开头,结合自己的感悟,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心灵智慧之窗。8. (1分)微话题讨论。春晚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唱红许多人的眼睛,30年父女合影的温暖故事激发起一股歌颂亲情的情感风暴,席卷整个中国!以上一段话是新浪微博的一个热议话题,下面是一位新浪网友参与讨论的跟贴,请你也就“时间和亲情”的话题,写下自己的跟贴。(不少于30字)网友跟贴:时间,是疼着我们,念着我们,温暖着我们今生的记忆。时间终究抓不住,它流淌过我们生命所留下的是美好与幸福。朋友们,请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每一秒吧!我的跟贴:_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9. (10分) 用课文原句填空。(1)白日依山尽,_。(王之涣登鹳雀楼) (2)春风又绿江南岸,_。(王安石泊船瓜洲) (3)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4)我寄愁心与明月,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峨眉山月半轮秋,_。(李白峨眉山月歌) (6)乡书何处达?_。(王湾次北固山下) (7)_,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8)_,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9)浊蛉在这里低唱,_。(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0)“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_。(朱自清春) 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10. (12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出师表(节选)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得所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1)出师表是三国时(人名)向(人名)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篇文章。(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划线字的含义。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3)对上述语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作者向后主推荐了文臣、武将中的贤良,提出了亲贤臣、远小人的中肯建议。B . 为保证出师后蜀国的稳定,作者对宫中、营中的人事作了安排,考虑周到。C . 作 者推荐的贤良,都是“先帝简拔,众议推举”的,体现了他做事的公正性D . 作者提及先帝痛恨那些奸佞不分的人,意在告诫后主要牢牢铭记先帝的遗志。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11. (20分)阅读文章,根据要求,回答小题。 木棉英雄树王西冀一个朋友打电话欣喜地告诉我:木棉花开了!这一消息,勾起了我心中深藏的向往,心绪久久激荡。我常常在南疆大地上穿行,无论是匆匆而过,还是徜徉流连,我都对木棉树格外地关注。我很想写一篇赞颂木棉的文章,这种沉淀,时时翻起,这种蕴积,常常涌动,久久牵着我的心,不能释怀。朋友的喜悦又叩启了我的心扉。说起来,我对木棉树的留意始自它的别称。木棉树,被誉为英雄树;木棉花,被赞为英雄花。世间之树,人间之花,有谁能够数得清,为什么把如此豪壮的称谓独独赋予它呢?有人告诉我,这是从明末诗人陈恭尹的一首诗而来:“粤江二月三月来,千树万树朱花开。有如尧时十月出沧海,更似魏宫万炬环高台。覆之如铃仰如爵,赤瓣熊熊星有角。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我想,因这首诗里有“英雄”二字而名之,未免太肤浅了吧。诗人又是如何感悟出这两个字的呢?“浓须大面”之树是何其多!我总想从木棉身上找到一些特殊的理由。我品味过它的身世性格。木棉产于粤、桂、滇、闽一带,又名攀枝花。木棉树不择地,只要温度适宜,落子生根,极易成活,生长迅速。其树姿雄奇,花瓣艳丽。俗话说,红花需要绿叶扶,而木棉花却是先叶而放,叶长花落,直面天然,兀自突现,独领风骚。它不喜欢聚积成林,而是散在田埂地头,沟边溪角,旷野丘陵,一二相列,三五为多,从不择占地势,更不居高自傲。我观察过木棉的盛衰兴替。2,3月的天气,乍暖还寒,万木复苏,千绿竞长,田野大地几乎是清一色之时,木棉花就张开了笑颜,把灿烂和热情送给人们,释放它的风韵。肃杀的冬后有了别样的情调和绮丽,人们生活中也因此有了异样的色彩和激情。而当百花齐放的春天翩然而至时,木棉花已绽放了又悄然退下,化作春泥了。它的大方、它的喜悦、它的鲜艳、它的无私,解了多少百姓劳作的疲乏,给了多少游子奋斗的自信啊!如此看来,这些不是一种英雄心理、英雄形象、英雄行为的写照吗?它给人的感奋、示范、奉献和憧憬,不正如英雄给人们带来的震撼和希望吗?望向窗外繁花似锦的木棉,那勾勒分明的枝干如英雄的铮铮铁骨,傲立于千娇百媚的群芳中,那热情似火的花朵,如英雄绽开的笑脸,鼓舞着每一位热爱生活的人,那独然于世的品格和无私奉献的胸怀,无不昭示着英雄的赤子之心!旖旎三月,木棉花开,英雄永在!(选文有改动)(1)本文从哪些方面写了木棉树的特殊之处,请简要概括。 (2)请简要分析第段画线句子的含意。 (3)第段的句式有何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 (4)本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结合全文,简要说说这种写法的作用。 12. (17分)阅读转基因食品该强制标识吗,完成下列各题。转基因食品该强制标识吗?2016年7月14日,美国众议院以306票对117票通过一部要求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的法案。该法案规定,商家可自主选择标识形式,使用文字,符号或用智能手机读取二维码都可以,这意味着美国消费者将有权知道他们的食品中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根据该法案,也不将在两年时间内制定具体的标识方案,并出台相关执法程序等,美国政府此前并不要求强制标识,理由是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实质等同”。那么转基因食品该不该强制标识呢?正方:转基因食品至少跟传统食品一样安全。科学家培养转基因作物时,能确切知道转过去的基因的结构与功能,这样就能知道转基因作物同传统作物在成分上是否有本质区别,有哪些不同的成分。而用传统育种方法将两种亲本进行杂交时,我们对杂交出来的作物基因信息基本上是茫然无知的,无法预知其可能的风险,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对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有更大的把握。目前,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都经过了严格的安全检验,在安全性上是不用担心的。由于检验成本所限,传统食品反而做不到这一点。转基因食品强制标示有何必要?反方:有两种亲本存在,大自然理论上也可以自行产生出他们的杂交品种,人工杂交只是加快了这一进程。但转基因可不一样,在自然演化下,一个物种的基因自行转移到另一个物种的基因组上,概率接近于零。人类?这是人工制造出新的物种,本身就蕴含着新的风险,一个基因很可能有多个功能,再转到另一个物种的基因组时科学家很可能只了解其部分功能,这意味着不可预知的风险,在这个意义上,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真的实质等同、一样安全吗?能给将来一切可能的转基因食品背书吗?对批准的转基因食品进行强制标识,恰是一种对科学负责,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是尊重消费者知情权的体现。正方:转基因食品当然有风险,就像传统作物有风险一样,关键在于转基因作物的风险是否显著大于传统作物?如果不是,凭什么把转基因食品单独拉出来强制标识?由于一些人对转基因技术的妖魔化,部分民众对转基因食品存在没有根据的恐慌与负面评价。如果强制标识会强化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负面印象。因此必须反对强制标识,还应该把“转基因农业”改名为“精准农业”,以弱化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负面印象,增加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接受度。反方:公众对转基因作物安全性有顾虑,不是很正常的吗?在某种意义上,转基因作物是新创造出来的物种,人们不随随便便接受一种新物种食物,恰恰是刻在基因上的自我保护本能在起作用,也是一种合适的慎重态度,以为改成“精准农业”就能消除这种疑虑,太天真了吧?在强制标识之后,认同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人,就可以选择吃;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有顾虑的人,现在可以选择不吃,将来观念改变了也可以选择吃。两不干扰,有何不可?正方:强制标识会拍高转基因食品的价格,对穷人不利。强制标识不仅是标注一行字或一个符号,还需要检测,实施起来成本太大。因为一种食品往往包含多种成分,逐一检测是否转基因。一次检测,就是一大笔费用。如果消费者愿意对非转基因食品支付滥价,厂家会主动标识“非转基因”授其所好。反方:如果你生产的食品某些成分的原料是转基因作物,你会不知道?标注一下有多大成本?至于检测也不是那回事。监管机构可以通过抽样检测来确认商家有没有在标注上作假,检测成本占生产成本的比例是微不足道的。(南方周末第一争议20160725)(1)转基因食品该强制标识你吗?这一争议是由什么新闻事件引起的?正反双方从哪三个方面展开辩论?请简要概括,完成提纲,不要求字数一致。(2)选出下列表述与材料相符的一项( )A . 正方认为,一般来说,传统育种方法杂交出来的作物的基因信息是没法辨别的。而转基因作物的基因信息是可以确切知道的。B . 反方认为转基因,就是一个物种的基因在自然演化下自行转到另一个物种的基因组上。C . 正方认为转基因农业改名,精准农业,能消除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疑虑。D . 反方认为强制标是不会抬高转基因食品的价格。(3)辩论需要一定的语言技巧,以下面句子为例,分析双方多次使用反问的表达效果。在这个意义上,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真的实质等同,一样安全吗?(4)结合上面辩论中的相关言论,分析产生下面试验结果的原因。美国科斯坦尼格罗教授用实质相同的苹果对消费者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一】 在标识非转基因的苹果和无标识的苹果中人命,愿意多付38.6%的钱购买非转基因苹果。【试验二】 在强制标识转基因的苹果和无标识的苹果中人们愿意多付94.2%的钱购买无标识苹果。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 (5分)作文。题目:想起要求:(1)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文章。(2)以记叙为主,可以适当议论、抒情。(3)不要少于500字。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1、2-1、3-1、4-1、5-1、二、 诗歌鉴赏 (共1题;共4分)6-1、6-2、三、 语言表达 (共2题;共6分)7-1、8-1、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9-1、9-2、9-3、9-4、9-5、9-6、9-7、9-8、9-9、9-10、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10-1、10-2、10-3、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11-1、11-2、11-3、11-4、12-1、答案:略12-2、答案:略12-3、答案:略12-4、答案:略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