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测试试卷B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93733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测试试卷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测试试卷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测试试卷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测试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1. (4分)请根据语境及拼音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 灯笼,在如今人们的心中,只是孩童的玩具和节日喜庆的象征;但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承(zi)_着厚重的文化内(hn)_。手中灯笼点亮,指引人们返回温暖的家中;村口红灯高照,慰(ji)_着孤行客“四面虚惊”的心;宅(d)_红灯高挂,则显示着主人的地位和权势。吴伯箫的灯笼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自己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2分)2. (12分)古诗文名句填空。 (1)攀条折其荣,_。(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2)_,狐兔翔我宇。(曹植梁甫行) (3)思悠悠,恨悠悠,_。(白居易长相思) (4)回看天际下中流,_。(柳宗元渔翁) (5)_,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 (6)_,霜刃未曾试。(贾岛剑客) (7)_,晓月当帘挂玉弓。(李贺南园十三首) (8)春冬之时,则_,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 (9)刘桢赠从弟中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突出松柏的傲雪凌霜的美好品格,对堂弟寄寓了无限期望的是_,_。 (10)王老已退休多年,但他仍在勤奋著书。如果要写一幅书法作品送给他,以表敬佩之情。用曹操龟虽寿中的诗句“_,_”作为内容就很合适。 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1分)3. (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甲】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对曰:“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行刑不疚,以免于难。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假货居贿,宜及于难,而赖武之德以没其身。及怀子,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可以免于难,而离桓之罪,以亡于楚。夫郤昭子,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恃其富宠,以泰于国。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不然,夫八郤,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一朝而灭,莫之哀也,唯无德也。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宣子拜,稽首焉,曰:“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叔向贺贫)【乙】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或谓郑相曰:“子嗜鱼,何故不受?”对曰:“吾以嗜鱼,故不受鱼。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节选自汉刘向新序节士)(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戎狄怀之 怀:归服B . 假贷居贿 居:储积C . 以亡于楚 亡:死亡D . 有馈鱼于郑相者 馈:赠送(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B . 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C . 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D . 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叔向认为贫不可怕反倒值得祝贺。当韩宣子为与叔向名位相同,却没有叔向富有而担忧时,他却表示祝贺。B . 叔向认为贫而修德可以避免灾难。栾武子虽然不富有,但他宣传德行为他赢得了好名声,使他免于灾难。C . 叔向认为恩德和恶行会影响子孙。桓子放纵,但因栾武子的恩德而得善终,怀子修德却因桓子骄奢获罪。D . 叔向认为重要的是德行而非财富。卻昭子虽然势力强大、深受宠幸,但不修德行,最后身死、宗灭。(4)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4. (10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耳。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1)用简明的语言说说蒋氏“汪然出涕”的原因。(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下面的句子。君将哀而生之乎?四、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5. (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不过,这个代替物却不能太高。在实验开始时,我原和小鸭子一样匍匐在草中,后来我逐渐换成坐的姿势。可是,等我一旦站起来试着带它们走,它们就不动了;A它们的小眼睛焦急地向四周探索,却不会朝上方看,没有多久,就像被弃的小鸭子一般,发出细细的尖叫,哭起来了。B因此,为了要它们跟着我,我不得不蹲着走,这自然颇不舒服。尤其糟的是,做母亲的水鸭子得时刻不停地叫唤,只要有半分钟的时间忘了“呱格格格、呱格格格”地唱着,小凫的颈子就拉长了,和小孩子拉长了脸一样。要是这时我不继续叫唤,它们就要尖声地哭了。好像只要我不出声,它们就以为我死了,或者以为我不再爱它们了。这真是值得大哭特哭的理由呢!(1)语段中,作者在做带小鸭子走路的实验中有了怎样的新发现? (2)本段语言生动幽默,请你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做简要赏析。 (3)本文作者劳伦兹把小水鸭子当作自己的孩子,把鹦鹉可可当作自己的朋友甚至是家庭的成员,他和动物和谐相处的生活趣事令人向往,读完本文,给你怎样的启示? 五、 中国名著 (共1题;共7分)6. (7分)名著阅读。(1)下列关于水浒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武松被金圣叹誉为“水浒第一人”,但并没有被塑造成一个“完人”,是因为武松身上还存在着刚愎自用、虚荣自负、杀人过多等缺点。B . 水浒传中描述了林冲由一个安分守己、乐知天命的朝廷武官,发展为投奔梁山“落草为寇”的起义英雄的全过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其中最精彩的片段,表现出林冲的性格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决定性转变。C . 水浒传中“道服裁粽叶,云冠剪鹿皮,阵法方诸葛,阴谋胜范蠡。华山谁第一,”,这首诗赞的是梁山好汉朱武。D . 水浒传通过各路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上层统治者的罪恶,表现了“替天行道”的主题。(2)“行天莫如龙,行地莫如马。”古往今来,那些宝马良驹成就了多少英雄豪杰的功名伟业。水浒传中也不乏这样的名马,其中最有名的是照夜玉狮子马,它浑身雪白,能日行千里,原为大金王子所骑,最后成了谁的坐骑?请简要说说这其中的曲折故事。六、 语言表达 (共1题;共8分)7. (8分)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播出后好评不断。某班也开展与朗读有关的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材料一】美国著名亲子阅读专家吉姆崔利斯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坚持为孩子们朗读。在他看来,朗读是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情感交流方式。【材料二】我们总是羡慕那些口若悬河即兴演讲的人,仰慕那些说话头头是道有条有理的人,喜欢那些文采飞扬出口成章的人。但是人的口才也不是天生的,它是练出来的。一个人口头说话的能力怎样训练?我觉得最直接的途径就是朗读。如果我们面对一篇现成的文字尚不能大声流利地读出来,难道还能指望即兴地说出流利的话吗?【材料三】我们大声朗读,品味诗词文章的语言美,领略诗词文章的节奏美,欣赏诗词文章的韵律美,领悟诗词文章的情感美,体会诗词文章的意境美,从而感受中国语言文字和语言艺术的魅力。 (1)探究上面的材料,说说朗读有什么好处。 (2)每一期朗读者都有一个关键词,例如“陪伴”“选择”“第一次”等,请你依照示例也确定一个关键词,围绕这个关键词再从初中语文课本中选择一篇课文,并说说选择它的理由。示例:关键词:母爱 课文题目:金色花理由: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之一,泰戈尔的金色花以诗一般的语言抒发了对母亲的眷恋和热爱之情。关键词:_课文题目:_理由:_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8. (5分)同学给我的丝丝情谊,我不曾忘记;师长给我的缕缕关爱,我不曾忘记;书本给我的点点启迪,我不曾忘记;生活给我的滴滴印记,我不曾忘记现在,让我将它们一一拾起。 请以“拾起的一点滴”为题,叙写自己真实的生活故事。要求: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600字。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1-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2分)2-1、2-2、2-3、2-4、2-5、2-6、2-7、2-8、2-9、2-10、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1分)3-1、3-2、3-3、3-4、4-1、4-2、四、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5-1、5-2、5-3、五、 中国名著 (共1题;共7分)6-1、6-2、六、 语言表达 (共1题;共8分)7-1、7-2、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