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93447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西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西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字词书写 (共1题;共5分)1. (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沿石板路前行,路两侧是青青的草坪,森森的梧桐,还有一片松林,累累卧石和簇簇青葱之间,荷叶田田,萼红灼灼,一池晶莹,(yn)然进入世外桃园。尘世间的一切声响都(xio)声匿迹,俗世中的一切事务都了无(j)绊,感受到的只有静谧、肃(m),好一个安祥的世界!(1)根据拼音写汉字。 ynxiojm_然_声匿迹_绊肃_(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 _改为_;_改为_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2. (5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范仲淹岳阳楼记) (2)_,_。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_,_。 (4)人知从太守游而乐,_。(范仲淹醉翁亭记) (5)默写李商隐的无题前四句。 _,_。_,_。三、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7分)3. (2分)依次填人横线的语句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画马的困难在于马本身上,画竹的困难在于竹叶的结合上。_所以在中国画法上,竹是一专门部分。粗看竹画,好像只是墨笔的乱撇。平生专门研究厕竹的画家也有。其实竹叶的方向、疏密、浓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体,都要讲究。A . B . C . D . 4. (15分)学习语文既可以在课堂内,也可以在课外生活中。语文学习机会无处不在,只要留心就有收获。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的语文生活”。 (1)【对联入座】阅读下面的对联,选择相应的店铺对号入座。 A油漆店 B裁缝店好将妙手夸针巧,漫把春光细裁剪。_此是春华秋实事业,并非东涂西抹文章。_(2)【拟写标语】为营造书香校园氛围,请你以“读书”为话题拟写一条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3)【赏评广告】共担风雨,分享阳光。(天气预报) 赏评:运用了对偶和双关的修辞手法。句式工整语意含蓄,“风雨”与“阳光”既指天气现象又分别指人生的坎坷与顺境。“共担”与“分享”两个动词,则体现了责任与关怀饱含人间温情。仿照上述例子,请你赏评。(任选一则)随手关灯一小步,节约能源一大步。(节能广告)滴答水声唤你轻轻一拧。(节水广告)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5分)5. (15分)名著阅读。 傅雷家书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信集,父爱流淌在朴实的文字背后,深沉而温暖。我们可以运用选择性阅读的方法将关注点聚焦在“父子情深”这个话题上。请你结合具体内容,说说父亲苦心说教背后流露出的浓浓父爱。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2分)6. (12分)阅读下面课外选文,完成小题。 蚂蚁唱歌依成人经验,蚂蚁唱歌是骗人的鬼话。换句话说,就算是蚂蚁能唱歌,谁又能听得见呢?可我证明起码有一个人能听得见,而且常常听得如痴如醉。这个人是谁呢?是我老家邻居的女儿小毛豆。毛豆这个名字是我给她起的,她姓黄,合起来就是黄毛豆。她爸不乐意,说,亏你还写文章有文化,就给我女儿起名叫黄豆?不嫌土呀,干脆叫地瓜得了。毛豆只有四岁,调皮得像个野孩子,并且身上永远脏污不堪。街坊邻居都不喜欢她,原因之一,就是她爱撒谎,连她母亲也这么认为。大家喜欢把毛豆和我的女儿作对比,我女儿永远文静、听话,每天早晨早早起床自觉地背英语单词,然后吃饭上学。出门给她五元零花钱,到晚上她不知怎么用就又还给我。黄昏降临的时候,她会自觉打开乐谱架夹上乐谱,练上一小时的小提琴。我有时候也觉得她生活太单调沉闷了,就带她上公园,希望她放开手脚像毛豆那样疯野一下,可她总是斯斯文文地站着,不肯坐在地上。几天前我们回家又看到毛豆,吃饭的时候我也给毛豆盛了一碗饭,毛豆妈看见了,呵斥道:“到一边吃去!”她跟毛豆说话从来都用这种口气。毛豆觉得母亲在外人面前不给她面子,嘟着嘴一脸不悦。我捧着饭碗慢慢凑近她,她见了我立刻笑了起来,吃了一大口饭。我也模仿她吃了一大口。她忽然神秘地冲我说:“昨晚,我下了一个一个天蓝色的蛋。”我故意一惊,说:“哎,蛋在哪儿?”她把我带到她家鸡窝边,一指,说:“在这儿。”我想怪不得大家都说她爱撒谎了。她哪儿是在撒谎呢?她是把孩子的幻想、梦境与现实完全搅和在一块儿了,用作家的观点就是魔幻现实主义。我追问:“蛋呢?”她想了一下说:“让蚂蚁搬走了。”我忙说:“我昨晚也下了一个蛋,是红的。”她一怔,她没想到一个大人会用这样口气和她说话;怔了一会儿,她大笑起来,笑出了鼻涕。她说你的蛋有多大?我说有红灯笼那么大。她激动万分地跑去报告说,陶舒天爸爸也下了一个蛋,比我的蛋还大。她为找到一个同行而心满意足,可是却没人附和她,她显得稍稍有点失望,不过总算找到了一个知音,就老缠着我。我午睡醒来,在厨房后面找到了她,我问她在干什么。她说:“我在听蚂蚁唱歌。”土墙上果然有一窝蚂蚁,我侧耳静听了一会儿,说:“我也听见蚂蚁唱歌了,可好听了。你听,那个蚂蚁王,它像猪哼;那个小细腰蚂蚁,声音又尖又脆;还有那个来回跑的蚂蚁,嘎声嘎气的”她不住地点头,“呃,呃,我天天都来听,天气好时它们才肯唱。”她仰起小脸冲我说着,开心地笑了起来。我羡慕毛豆的快乐与幸福,这份快乐我女儿不会拥有,她长大了多半会成为一个白领吧,机械、冷漠,这与不完整的童年肯定有关。毛豆长大了会干什么呢?干什么都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她拥有一个浪漫的童年,一个会下天蓝色蛋、能听见蚂蚁唱歌的童年。(1)作者主要讲述关于毛豆的哪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根据文意理解:毛豆是一个爱撒谎的孩子吗?为什么? (3)毛豆这孩子具有哪些特点? (4)为什么毛豆会把我当成“同行”、“知音”? (5)毛豆“快乐”“幸福”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7. (20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老海棠树史铁生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桠,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呆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A)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老海棠树下,望着我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叨唠:“就不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艺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了直腰,又凝神糊她的纸袋。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胡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那时我大些了,在外工作,从陕北回来看她,奶奶已经腰弯背驼。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唰啦唰啦”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你刚回来,去歇息着吧。”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那一回,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不知道。再说,您学那玩艺儿有用吗?”奶奶立刻不语,惟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B)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无对我的责备。如今,奶奶已离我而去。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飘然而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望着我,或不时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摘编自老海棠树,中国盲文出版社)(1)请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概括我记忆中奶奶所做的事。 春夏秋冬糊纸袋_(2)本文词语运用很有特色,请从文中A、B两处加下划线词中任选一个加以评析。 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她终于抬起头,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3)同样的内容,标点变化后,语气也会发生变化。请你品读第段画线的语句,从语气角度分析“我”心理变化的过程。 (4)请结合全文,探究文章以“老海棠树”为标题的深意。 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8. (6分)阅读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一词,完成小题。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本词上阕描写边塞_,下阕抒情。全词写景和抒情完美结合,表现出一种_的艺术风格。(2)下面对本词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上阕围绕“异”字着笔,调动视觉和听觉,显示了边地生活的艰苦和军事态势的严峻。B . “衡阳雁去无留意”的意思是:衡阳的大雁毫不留恋地纷纷飞离了。烘托出悲凉的气氛。C . “燕然未勒归无计”用了汉代大将军窦宪大破匈奴后刻石记功而返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功业未成的苦闷。D . 整首词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作结,爱国激情与思乡之苦交融,构成了整首词矛盾、复杂、厚重的情绪。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9. (1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周敦颐传(节选)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人,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移郴之桂阳令,治绩尤著。郡守李初平贤之,语之曰:“吾欲读书,何如?”敦颐曰:“公老无及矣,请为公言之。”二年果有得。徙知南昌,南昌人皆曰:“是能辨分宁狱者,吾属得所诉矣。”(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下划线词。 乃委手版归_将弃官去 _语之曰_郡守李初平贤之_(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2处) 如 此 尚 可 仕 乎 杀 人 以 媚 人 吾 不 为 也。(3)“老吏不如也”中“也”写出众人怎样的情感?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4)阅读文章,摘录与“是能辨分宁狱者”呼应的语句。 (5)“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用了对比手法,有何作用?联系爱莲说,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八、 小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小嘉翻阅报刊,发现嘉兴日报南湖晚报上的很多标题颇有文化气息。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个你认为蕴含传统文化的标题,并说明理由。 A唯有苦练七十二变,方能笑对八十一难B院士专家桐乡行,“望闻问切”助发展C叶落归“嘉”吴云心的桑梓情D“网红”只是激动一阵子,“心红”才能幸福一辈子九、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2017温州)根据要求作文谁错过了这一瞬间,它绝不会再恩赐第二次。斯蒂芬茨威格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一团火焰熄了,另一团火焰燃起。罗曼罗兰名人传经典名著中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话语总能激发读者思维的火花。你上两句话给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写作建议】你可以选择两句话中的一句,也可以兼顾两句,确定立意。你可以叙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进行文学创作;可以就自己的理解,发表观点;结合生活和阅读的积累展开论述;可以结合以上名著,写一篇读后感。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字词书写 (共1题;共5分)1-1、1-2、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2-1、2-2、2-3、2-4、2-5、三、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7分)3-1、4-1、4-2、4-3、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5分)5-1、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2分)6-1、6-2、6-3、6-4、6-5、7-1、7-2、7-3、7-4、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8-1、8-2、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9-1、9-2、9-3、9-4、9-5、八、 小作文 (共1题;共5分)10-1、九、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