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适应性检测试卷C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91812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适应性检测试卷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苏教版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适应性检测试卷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苏教版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适应性检测试卷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适应性检测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运用(14分) (共3题;共14分)1. (3分)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莅临_棱镜_屋檐 _凄冷_吝啬 _淅沥 _干涩 _草垛 _咄咄逼人_粗gung_静m_花bo_绿yn_2. (8分)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诗文原句。 (1)_,鲜克有终。 (2)见善则迁,_。 (3)桃李不言,_。 (4)_,关山度若飞。 (5)_,散入春风满洛城。 (6)杨花榆荚无才思,_。 (7)岑参在逢入京使一诗中用一声“传语”表达思亲之情的诗句是:_,_。 3. (3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射者中,弈者胜”中的“射”,指投壶,与“六艺”中的“射”含义不同。B . “君与家君期日中”中“家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常用的谦辞还有:家父、舍弟、鄙人、劳驾、赐教、寒舍、见谅等。C . 桃花源记中“具答之”的“具”是“详细”之意。D . 成语“趋之若鹜”中的“趋”与送东阳马生序“尝趋百里外”的“趋”意思相同,都是疾走、快走的意思。二、 阅读理解(48分) (共5题;共48分)4. (9.0分)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明天就要把书稿寄到列宁格勒,请州委文化宣传部审阅。如果他们同意给这部小说开“出生证”,就会把它送交出版社,那么一来想到这里,他的心不安地跳动起来。那么一来新的生活就要开始,这是多年紧张而顽强的劳动换来的。这本书的命运决定着保尔的命运。如果原稿被退回来,那么,他就完了,如果它的缺点是局部的,还可以由他进一步加工来消除的话,那么,他就马上开始新的进攻。母亲把沉重的包裹送到邮局去了。紧张期待的日子开始了。保尔一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焦急地等待着来信。从早班信盼到晚班信,可是列宁格勒仍然没有回音。出版社的沉默越来越急人。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明显了,保尔觉得:如果他的著作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也就是他的灭亡。那样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在这时候,他又想起了郊区滨海公园的那一幕情景。他反复地问自己:“为了挣脱铁环,争取归队,使自己的生命变得有用,你是否尽了一切努力了呢?”他每次的回答都是:“是的,我似乎已经尽了一切努力了!”许多天过去了,正在等待得难以忍受的时候,他那跟一样激动的母亲突然走进屋子,喊道:“列宁格勒来信了!”那不是信,是由州委会打来的电报。电报上只有简单几个字:小说备受赞赏。即将出版。祝贺成功。他的心又怦怦地跳起来了。他日夜盼望的梦想已经实现了!铁环已经被砸碎,现在他拿起新的武器,回到战斗的行列,开始了新的生活。(1)结合原著,选文中保尔“铁环已经被砸碎”具体是指_。 (2)保尔写作成功的原因有多种,请结合原著,说说有哪些因素? (3)有位教育家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都应该读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什么这部小说值得一读呢?请从两个角度,联系原著谈谈你的看法。 5. (12分)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一)智真长老便唤首座、维那,商议剃度这人;分付监寺,都寺,安排斋食。只见首座与众僧自去商议道:“这个人不似出家的模样。一双眼却恁凶险!”众僧道:“知客,你去邀请客人坐地,我们与长老计较。”知客出来请赵员外、鲁达,到客馆里坐地。首座、众僧禀长老说道:“却才这个要出家的人,形容丑恶,相貌凶顽,不可剃度他,恐久后累及山门。”长老道:“他是赵员外檀越的兄弟。如何撇得他的面皮?你等众人且休疑心,待我看一看。”焚起一柱信香,长老上禅椅盘膝而坐,口诵咒语,入定去了;一炷香过,却好回来,对众僧说道:“只顾剃度他。此人上应天星,心地刚直。虽然时下凶顽,命中驳杂,久后却得清净。正果非凡,汝等皆不及他。可记吾言,勿得推阻。”首座道:“长老只是护短,我等只得从他。不谏不是,谏他不从便了!”(二)话说当日智真长老道:“智深,你此间不可住了。我有一个师弟,现在东京大相国寺住持,唤做智清禅师。我与你这封书,去投他那里,讨个职事僧做。我夜来看了,赠汝四句言,你可终身受用,记取今日之言。”智深跪下道:“洒家愿听偈言。”长老道:“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州而迁,遇江而止。”鲁智深听了四句偈言,拜了长老九拜,背了包裹,腰包,肚包,藏了书信,辞了长老并众僧人,离了五台山,迳到铁匠间壁客店里歇了,等候打了禅杖,戒刀,完备就行。寺内众僧得鲁智深去了,无一个不欢喜。长老教火工、道人自来收拾打坏了的金刚、亭子。过不得数日,赵员外自将若干钱来五台山,再塑起金刚,重修起半山亭子,不在话下。(1)结合原著简述鲁达到五台山出家的原因及其离开五台山前往东京大相国寺途中的遭遇。 (2)结合选文和原著对鲁智深在五台山所作所为的叙述,简要分析鲁智深的形象特点及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3)众僧皆厌恶鲁智深,而智真长老却认为此人“正果非凡”,请谈谈你的看法。 6. (12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乡村教师【银河系中心】在距地球五万光年的银河系的中心,一场延续了两万年的星际战争已接近尾声。在这场战役中,硅基帝国的最后舰队被碳基联邦舰队赶到银河系最荒凉的区域:第一旋臂的项端。现在碳基联邦舰队将完成最后一项使命:在第一旋臂的中部建立隔离带,隔离带中的大部分恒星将被摧毁,以制止硅基帝国的恒星蛙跳。隔离带一旦产生,硅基帝国将再也无法对银河系中心区域的碳基文明构成任何严重威胁。为了银河系中其他大多数的碳基生命,联邦的除星行动冷酷而无慈悲。不过在摧毁隔离带中的恒星前,将对它们进行生命的保护甄别,唯一能逃过这场绝对毁灭的方法就是被发现的生命已经具备足够的文明水平。【地球上】他所在的山区,是这个国家最贫围的地区之一。但穷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那里的人们对现状的麻木。但娃们还是有指望的,那些在冬夜寒冷的教室中,盯着烛光照着的黑板的娃们,而他就是那蜡烛。这一次进城,肿瘤医院的医生委婉地告诉他,食道癌,还有半年。他的想法是幸好还有半年,至少能送走这届毕业班了。不管能点多长时间,发出的光有多亮,他总算是从头点到尾了。夜深了,烛光中,全班的娃们围在老师的病床前。“老师歇着吧,明儿个讲也行的。”一个男娃说。他艰难地苦笑了一下:“明儿个有明儿个的课。”“今天我们讲初中物理。物理你们以前可能没有听说过,它讲的是物质世界的道理,是一门很深很深的学问。”“下面讲第一定律:当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不变。就是说,你猛推一下谷场上那个石碳子,它就一直滚下去,滚到天边也不停下来。宝柱你笑什么?是啊,它当然不会那样,这是因为有摩擦力 , 摩擦力让它停下来,这世界上,没有摩擦力的环境可是没有的”是啊,他人生的摩擦力就太大了。他接家挨户拉人家的娃入学,跑到县里,把跟着爹做买卖的娃拉回来上学,抬着胸脯保证垫学费这一切并没有赢得多少感激。关键在于,他对过日子的看法同周围人太不一样,按周围人的说法,他成天想的说的,都是些不着边际的事,这是最让人讨厌的。在查出病来之前,他曾从教育局跑回一笔维修学校的款子,村子里想拿出一小部分,过节请个戏班子唱两天戏,结果让他搅了。学校倒是修了,但他扫了全村人的兴,以后的日子更难过这些摩擦力无所不在,让他心力交瘁,让他无法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不得不停下来了。他想用手比划一下,但手已抬不起来了,时间不多了【碳基联邦舰队】四维波束在三维太空中以接近无限的速度到达地球,穿过那所乡村小学校舍的屋顶,很快,孩子们的数字复制体形成了。“开始3C级文明测试,试题1号:请叙述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间力的关系。”孩子们说:“当一个物体对第二个物体施加一个力,这第二个物体也会对第一个物体施加一个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C文明测试试题2号:对于一个物体,请说明它的质量、所受外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孩子们齐声说:“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文明测试通过!确定目标恒星500921473的3号行星上存在3C级文明。”“真是不可思议,在这么篇凉的地方竟会存在3C级文明!”舰队统帅感叹说。“这个行星上生命体记忆遗传的等级是多少?”“他们没有记忆遗传,所有记忆都是后天取得的。”值勤军官回答。“那么,他们的个体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是什么?”“极其原始的声波,以每秒1至10比特的超低速率进行交流。”“一个没有记忆遗传、用声波进行信息交流的物种,能创造出3C级文明?而且是在没有任何外部高级文明培植的情况下自行进化的?”舰队统帅难以置信。“阁下,确实如此。”“这个物种根本不可能在每代之间积累和传递知识,而这是文明进化所必需的!”“他们有一种个体,有一定数量,分布于这个种群的各个角落,这类个体充当两代生命体之间知识传递的媒介。他们叫教师。”“教师?”最高执政官说:“在银河系联邦时代,独立进化的文明十分罕见,我们应该让这个文明继续不受干扰地进化下去,对它进行观察和研究。”“那就把这颗恒星周固一百光年的范围列为禁航区。”舰队统帅说。北半球失眠的人,会看到星空突然微微抖动,那抖动从空中的一点发出,呈圆形向整个星空扩展,仿佛星空是一汪静水,有人用手指在水中央点了一下似的(刘慈欣/文,选自乡村教师,有删改。)(1)解释第二部分中两个“摩擦力”的含义。 它当然不会那样,这是因为有摩擦力。他人生的摩擦力就太大了。(2)请用一句话说说片段【地球上】中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3)乡村教师是一部非常特别的科幻小说。读完选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或产生了哪些感想? 7. (3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算子咏梅(宋)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1)解释词语“一任”“零落”的意思。 (2)这首诗托物言志所言的“志”是什么? 8. (12.0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牡丹说(清)袁枚冬月,山之叟担一牡丹,高可隐人,枝柯鄂韡 , 蕊丛丛以百数。主人异目视之,为损重赀。虑他处无足当是花者,庭之正中,旧有数本 , 移其位让焉。幂锦张烛,客来指以自负。亡何花开,薄如蝉翼,较前大不如。怒而移之山,再移之墙,立枯死。主人惭其故花且嫌庭之空也归其原数日亦死。客过而尤之曰:“子不见夫善相花者乎?宜山者山,宜庭者庭。迁而移之,在冬非春。故人与花常两全也。子既貌取以为良,一不当,暴摧折之,移其非时,花之怨以死也诚宜。夫天下之荆棘藜刺,下牡丹百倍者,子不能尽怒而迁之也。牡丹之来也,未尝自言曰:宜重吾价,宜置吾庭,宜黜汝旧,以让吾新。一月之间,忽予忽夺,皆子一人之为。不自怒而怒花,过矣!庭之故花未必果奇,子之仍复其处,以其犹奇于新也。当其时,新者虽来,旧者不让,较其开孰胜而后移焉,则俱不死;就移焉,而不急复故花之位,则其一死,其一不死。子亟亟焉,物性之不知,土宜之不辨,喜而左之 , 怒而右之。主人之喜怒无常,花之性命尽矣!然则子之病,病乎其己尊而物贱也,性果而识暗也,自恃而不谋诸人也。他日子之庭,其无花哉!”主人不能答,请具砚削牍 , 记之以自警焉。【注】鄂:同“萼”。韡:繁感,音wi赀:同“资”。本:用于植物,指棵、张。幂锦:以锦缎作遮盖。亡何:没过多久。尤:责备相;鉴别。亟亟:匆匆忙的样子。具:准备,削牍;写字的竹木片。【乙】裴给享宅白牡丹(唐)卢纶长安豪贵惜春残,争玩街西紫牡丹。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1)解释下列横线字的意思。 子不见夫善相花者乎_忽予忽夺_不自怒而怒花,过矣_庭之故花未必果奇_(2)用“/”给文中画波浪旋的句子断句,(限断3处) 主人渐其故花且嫌庭之空也归其原数日亦死。(3)用要代汉语写出文中面横线句子的意思。 物性之不知,土宜之不辨,喜而左之,怒而右之。(4)【乙】诗中“玉盘”即白牡丹。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将白牡丹称作“玉盘”的用意。 (5)【甲】【乙】两文皆采用了“借物抒怀”的写法。结合诗文具体内客,说说两文表达的情志分别是什么。 三、 写作(54分+4分) (共1题;共58分)9. (58分)(2014重庆)以下两题选做一题。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500字;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不得抄袭。(1)鲜花的身后是绿叶,幼苗的身后是泥土,小溪的身后是山峰。身后的爱抚,身后的温暖,身后的坚强,支撑着我们走过一个又一个冬季。请你以“有你在我身后”为题作文。(2)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长跑途中,儿子不时地对爸爸抱怨跑得很辛苦。跑到江边,儿子看见逆水而游的鱼,又开始借题发挥:“这些鱼真傻呀,逆水而游,多辛苦。”“可他们正在享受快乐呢!”爸爸说。“明明很辛苦,怎么会快乐呢?”儿子嘟哝着。“他们享受的是奋斗的快乐啊!”爸爸说。“顺水而行,不是更安逸、更舒适吗?不是可以享受一种更大的快乐吗?”儿子反驳说。“你看见那片枯叶了吗?”爸爸指着漂流在江面上的一片枯叶说,“它就在顺流而下”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运用(14分) (共3题;共14分)1-1、2-1、2-2、2-3、2-4、2-5、2-6、2-7、3-1、二、 阅读理解(48分) (共5题;共48分)4-1、4-2、4-3、5-1、5-2、5-3、6-1、6-2、6-3、7-1、7-2、8-1、8-2、8-3、8-4、8-5、三、 写作(54分+4分) (共1题;共58分)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