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试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90909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教版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浙教版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运用(20分) (共4题;共20分)1. (4.0分)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文化的(z)养、城市的肌理,如同一本古书,而建筑是凝固的文字,是一座城市的文脉。在新一轮城市化进程中,椒江区坚持突出本地特色,前(zhn)谋划,科学布局,使历史文化街区与山海水城相_相映。章安古郡、海门卫城、葭沚老街不同年代的历史建筑是椒江这座古老而年轻的滨城延续的文脉,我们借此读懂椒江这座城。“粉墙黛瓦曲巷,小桥流水人家,吾心安处即故乡。”(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zzhn_养前_谋划(2)填入文中“_”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溶B . 融(3)划线字“曲”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 ) A . qB . q2. (10分)根据提示填空。 (1)安得广厦千万间,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_,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白居易卖炭翁中,表现卖炭翁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 (4)十二章中,论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 (5)习近平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请你从学过的古诗中写出含有“绿”或“青”字的连续两句(课内外均可)_,_。 3. (3.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干戈:代指战争B . 惶恐:惊恐不安C . 零丁:是指孤苦的样子D . 汗青:汗水(2)对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诗选择文山先生全集,作者文天祥,体裁是七绝。B .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运用比喻、对偶的修辞。C . “风飘絮”比喻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就像是被狂风吹散的飞絮一样,散乱不堪。“雨打萍”比喻作者的一生也像暴雨扑打的水上浮草一样,动荡不安。D . 表达作者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崇高心愿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4. (3.0分)班级兴趣小组准备拍摄一部反映明朝文人生活的微电影秀才传,并编写了各位演员的台词,请阅读后完成任务。 人物介绍丁秀才:浙江钱塘人,参加了嘉靖二十年的会试,中举人。黄秀才:浙江钱塘人,参加了嘉靖二十年的会试,中举人。李老爷:在这次会试中向主考官推荐了丁、黄二人的卷子。你我同在桑梓 , 今后当相互帮衬。丁同年 , 有缘与兄会试中举,以后定多多讨教。多谢两位仁兄今日登门,日后必向上头举荐!感谢房师提携,晚生荣幸之至!(1)请解释“你我同在桑梓 , 今后当相互帮衬”中“桑梓”一词的意思:_。 (2)根据人物关系,你认为对话中称呼不当的一项是( ) A . 同年B . 仁兄C . 房师D . 晚生二、 阅读理解(57分) (共5题;共57分)5. (8分)判断下列有关名著的内容是否正确。 (1)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作品。纪实作品是记录人与人交流、相处的作品,其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 (2)在众多以长征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中,李鸣生的长篇纪实文学长征是非常突出的一部。 (3)法布尔笔下的蝉是聋子,听不到任何声音。 (4)蕾切尔卡森作为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的先驱,其代表作寂静的春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6. (1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柳和折柳赠别中国古人送别时,常常折一截青青的柳枝送给远行的友人。三浦黄图桥有这样的记载: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折柳赠别。后来,人们经常用“折柳”作为送别之词。在中国古代抒写离情别绪的文艺作品中,“折柳”是使用频率极高的词语,如“甲”,甚至一些惜别怀远的乐曲,也以“折柳”为曲名,比如“乙”。古人为什么要在送别时折一段又轻又软的柳枝呢?一是因为“柳”与“留”谐音,含“留恋”“留别”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丙”,借柳条随风飘扬,似牵衣人,来表达难分难离,依依不舍的心情。二是因为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里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三是因为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所以古人折柳相送,也寓意友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其实,古人折柳赠别,赋予柳树种种感情,其文化源头是他们对于柳的崇拜。在中国古人看来,青青的柳树不只是一种单纯的自然界的植物,而且还是一种象征物。中国古代的神话中,太阳西沉的地方叫柳谷。古人认为太阳正是在有柳树的山谷里得到了生气,获得了力量,第二天早上才能那么新鲜、光明、温暖,从东方升起。另外中国古代棺材盖上的装饰,送葬的灵车都可以称作“柳”。这也曲折反映了古人希望死者能像“柳”一样,获得再生。柳树在中国古代还经常被用作消灾祈福的工具:正月里,门前插一枝杨柳,可以挡住百鬼;有些地方认为柳枝可以驱除蛇蝎等毒虫;满族的巫师萨满们用柳枝祛除鬼怪;白族新婚的家庭以柳驱邪。很多地方有清明戴柳的习俗,认为这样可以使全家安康;满族祭祖时还用柳枝蘸水洒在儿童头上,这是向孩子赐福。由于中国古人对柳有这样的认识 , 所以,他们送给远行之人的一段柳枝,虽然谈不上尊贵,却包含着殷切而深远的祝福祝远去的人在任何环境中都能顽强而蓬勃地生存和发展;祝远去的人一路平安,来日幸福。(1)填入文中甲、乙、丙三处的诗句依次应该是(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新知折柳赠,旧侣乘篮送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A . B . C . D . (2)第段划线词“这样的认识”是指什么?(3)古人折柳赠别的原因是什么?(4)本文是从“折柳送别”的_、原因和_等方面来介绍古人“折柳赠别”这一习俗的,文章的说明顺序是_。(5)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哪一段中最恰当?请具体阐明理由。为什么呢?这要从柳树本身的特点说起:古人很早就认识到柳树断了可以重新生长,倒着插,横着插都可以存活。每到冬去春来,柔弱的柳树总是最先吐出小小的嫩芽。柳树顽强的再生力、旺盛的生命力给十分重视草木的古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7. (11.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车夫老马老舍正说到热闹中间,门忽然开了,进来一阵冷气。车夫们几乎都怒目地往外看,看谁这么不得人心,把门推开。门外的人进来了,也是个拉车的。看样子已有五十多岁,穿着件短不够短、长不够长的棉袄。两个耳朵冻得通红,红得像要落下来的果子;眉上、短须上都挂着些冰珠。一进来,摸住条板凳便坐下了,挣扎着说了句:“沏一壶。”茶还没有沏来,老车夫的头慢慢地往下低,低着低着,全身都出溜下去。大家马上都立了起来:“怎啦?怎啦?”说着,都想往前跑。“别动!”茶馆掌柜的有经验,拦住了大家。他独自过去,把老车夫的脖领解开,就地扶起来,用把椅子戗(qing,支撑)在背后,用手勒着双肩:“白糖水,快!”糖水刚放在老车夫的嘴边上,他哼哼了两声。“喝点水!”掌柜的对着他耳朵说。“啊?”老车夫睁开了眼,看见自己是坐在地上,腿蜷了蜷,想立起来。“先喝点水,不用忙。”掌柜的说。大家几乎都跑了过来。“哎!哎!”老车夫向四围看了一眼,双手捧定了茶碗,一口口地吸糖水。慢慢地把糖水喝完,他又看了大家一眼:“哎,劳诸位的驾!”说得非常的温柔亲切,绝不像是由那个胡子拉碴的口中说出来的。说完,他又想往起立,过去三四个人忙着往起搀他。他脸上有了点笑意,又那么温和地说:“行,行,不碍!我是又冷又饿,一阵儿发晕!不要紧,不要紧!劳诸位哥儿们的驾!”这时候,老者的干草似的灰发,脸上的泥,炭条似的手,那个破帽头与棉袄,都像发着点纯洁的光,如同破庙里的神像似的,虽然破碎,依然尊严。大家看着他,仿佛唯恐他走了。听到老车夫说肚子里空,祥子猛地跑出去,飞也似的又跑回来,手里用块白菜叶儿托着十个羊肉馅的包子,一直送到老者的眼前,说了声:“吃吧!”“哎!”老者像是乐,又像是哭,向大家点着头。“到底是哥儿们哪!拉座儿,给他卖多大的力气,临完多要一个子儿都怪难的!”说着,他立了起来,要往外走。“吃呀!”大家几乎是一齐地喊出来。“我叫小马儿去,我的小孙子,在外面看着车呢!”一个中年的车夫开开了点门缝:“小马儿!小马儿!你爷爷叫你哪!”老者用手摸了好几回包子,始终没往起拿。小马儿刚进门,他拿起来一个:“小马儿,乖乖,给你!”小马儿也就是十二三岁,脸上挺瘦,身上可是穿得很圆,立在老者的身旁,右手接过包子来,左手又自动地拿起来一个,一个上咬了一口。“哎!慢慢的!”老者一手扶在孙子的头上,一手拿起个包子,慢慢地往口中送,“爷爷吃两个就够,都是你的!吃完了,咱们收车回家。”小马儿对着包子点了点头,吸溜了一下鼻子:“爷爷吃三个吧,剩下都是我的。我回头把爷爷拉回家去!”“不用!”老者得意地向大家一笑,“回头咱们还是走着,坐在车上冷啊。”老者吃完自己的份儿,等着小马儿吃净了包子,立起来,绕着圈儿向大家说:“劳诸位哥儿们的驾啦!”伸手去拉小马儿。祥子呆呆地立在门外,看着这一老一少和那辆破车,心中感到一种向来没有过的难受。在小马儿身上,他似乎看见了自己的过去;在老者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将来!(选自骆驼祥子第七章,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有删改)(1)根据选文内容,填写下表。 关于情节关于人物老马一进茶馆就晕倒老马生活很贫苦_老马待人很_老马对孙子很疼爱爷孙吃包子,谢别众人老马因孙子孝顺而得意(2)联系上下文,揣摩下面的句子。 “哎!”老者像是乐,又像是哭,向大家点着头。(为什么老马会有“像是乐,又像是哭”的表情?)(3)茶馆掌柜的处理车夫忽然晕倒的状况很有经验,这说明了什么? (4)骆驼祥子中,老马和小马最终的命运如何?老马这个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 8. (17.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湖中人鸟声俱绝( )上下一白(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及下船(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3)如何理解文末舟子的话“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9. (5.0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 , 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注】这首诗作于作者晚年隐居,游览农家之时。陂bi:指山坡。漪y:指细细的水波。腔:曲调。(1)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所展示的画面。 (2)有人提议,把“衔”不如换成“连”字贴切,而“横”字又不如“跨”字准确,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进行简要分析。 (3)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三、 写作(68分) (共2题;共73分)10. (8分)百草园的景色很美,想必你的家乡景色也一定很美,请用你的慧眼看家乡美景,用你的妙笔写家乡美景,可自选角度,200字左右。 11. (65分)根据提示,按要求作文。八年级的生活丰富多彩,可能是因为整理头型引发的风波;可能是围绕手机发生的故事;还可能是因为板报,因为运动会,因为某次考试,因为引发了太多回忆、太多故事。请以 的故事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先完成题目,然后作文;要有真情实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运用(20分) (共4题;共20分)1-1、1-2、1-3、2-1、2-2、2-3、2-4、2-5、3-1、3-2、4-1、4-2、二、 阅读理解(57分) (共5题;共57分)5-1、5-2、5-3、5-4、6-1、6-2、6-3、6-4、6-5、7-1、7-2、7-3、7-4、8-1、8-2、8-3、9-1、9-2、9-3、三、 写作(68分) (共2题;共73分)10-1、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