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中学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入学摸底测试试卷(II )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88920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中学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入学摸底测试试卷(II )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二中学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入学摸底测试试卷(II )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二中学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入学摸底测试试卷(II )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中学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入学摸底测试试卷(II )卷一、 综合题 (共1题;共3分)1. (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武夷岩茶大红袍是福建武夷山的一大特产,因早春茶芽萌(Amn Bmng)发时,远望通树艳红似火,仿若红袍披树,故名“大红袍”。其条形壮硕匀整,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茶汤呈深橙黄色,清澈艳丽,兼有红茶的甘chn(A醇 B淳)、绿茶的清香。武夷岩茶大红袍独有的“岩骨花香”是由武夷山独特的生态环境、气候条件和 甲 (A精湛 B精美)的传统制作技艺造就的。武夷岩茶大红袍是中国茗苑中的奇葩,素有“茶中状元”。茶界泰斗陈椽老先生认为武夷岩茶(乙)(A精彩绝伦 B无与伦比)的传统制作技艺是全世界最先进的,值得中国人民骄傲。2006年,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为文中处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为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处_;处_(2)为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甲_;乙_(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原句:武夷岩茶是中国茗苑中的奇葩,素有“茶中状元”。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2分)2. (2分)古诗默写。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_ , _。杜甫望岳钱塘湖春行一诗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并透露出诗人喜悦之情的诗句是_ , _。子夏曰:“_ , _ , 仁在其中矣。”子张完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古诗默写。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_ , _。_ , _。三、 名著阅读 (共1题;共3分)3. (3分)名著阅读,按要求答题。(1)在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憨态可掬、好耍小聪明的是 , 忠诚老实、勤勤恳恳的是 。(2)“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先言拜借芭蕉扇,不展骁雄耐性柔。”行者在“一调芭蕉扇”中表现得有勇有谋,请具体说说行者的“谋”。(3)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唐僧为何要恼恨驱逐美猴王?请简要说明理由。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6分)4. (16分)阅读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1)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能不能删掉?为什么?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2)作者认为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的做法对吗?作者用这个例子想证明什么? (3)结合选文,说说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4)选文最后一段,“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一句中“实验的精神”具体指什么? 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2分)5. (22分)(2014山东泰安)阅读桥之美节选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里将桥作为画卷的高潮,因桥上桥下,往返行人,各样船只,必然展现生动活泼的场面,两岸街头浓厚的生活情调也被桥相连而成浓缩的画图。矛盾的发展捉成戏剧的高潮,形象的重叠和交错构成丰富的画面,桥往往担任了联系形象的重叠及交错的角色,难怪绘画和摄影作品中经常碰见桥。极目一片庄稼地,有些单调,小径尽头忽然出现一座小桥,桥下小河里映着桥的倒影,倒影又往往被浮萍、杂草刺破。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出形与色的乐曲。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 , 他们寻桥 , 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高山峡谷间,凭铁索桥、竹索桥交通。我画过西藏、西双版纳及四川等地不少索桥,人道索桥险,画家们眼里的索桥却是一道线,一道富有弹性的线!一道孤立的线很难说有什么生命力,是险峻的环境孕育了桥之生命,是山岩、树丛反激流的多种多样的线的衬托,才使索桥获得了具有独特生命力的线的效果。(1)下列诗句与画线句子描写的意境最为相近的一项是( )A .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B .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C .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D .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2)加点句子运用说明方法的效果是什么?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 郑重而严肃地写出了孩子们喜欢热闹的特点。B . 亲切而生动地写出了画家们画桥的爱好。C . 委婉而巧妙地写出了田野的静。D . 明白而筒洁地写出了桥的美。(3)文末“具有独特生命力的线的效果”指的是什么?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 一道富有弹性的线。B . 一道孤立的线。C . 山岩树丛及急流。D . 险峻的环境。(4)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创作目的是为了表现桥之美。B . 绘画和摄影作品中的桥重叠交错,构成了丰富的画面。C . 画家们寻找到的不仅仅是桥,更是心灵的安静。D . 索桥在普通人眼里是“险”,但在画家们的眼里是具有生命力的美。6. (20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脚下的流沙放学回到家,母亲在院子里看到我回来了,抬头看了看我,皱起了眉头,说道:“怎么,放学后又到小河边玩去啦?”我心中慌乱地赶忙回答道:“没有啊,一放学我就回来了。”母亲听了,脸一下子拉下来了,她有些生气地说道:“你撒谎,你脚下的流沙告诉了我,你到小河边玩耍去了。”母亲铿锵有力的一句话,吓得我赶忙低下头看着自己的脚下,这一看,不禁令我大吃一惊,只见两只鞋边粘上了点点粒粒的沙子,没想到,这粘在鞋上的沙子,竟成了无可抵赖的证据。我无话可说,只好羞愧地低下了头。母亲走了过来,拿来一双干净的鞋,让我将脚上的鞋换下来。母亲将那双鞋拿到水池边,边洗刷鞋上的流沙,边说道:“脚踩到哪儿,流沙就跟到哪儿,即使细小到你眼睛看不见,但别人也能看得见。流沙,就是一个人的足迹,也是一个人的人生。”我惊讶地望着母亲,没想到,我那没有多少文化的母亲,竟说出了这么富有诗意的话来。那一刻,我感到母亲好聪明,甚至好伟大。那是在我七八岁的时候,第一次听到流沙这个词,原来流沙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它就像影子一样,如影随形,伴随在人的脚下。一次,老师让同学们用“沙”这个字组词,班上同学大都组成了沙漠、沙发、沙子、沙滩、沙地只有我一个组成了“流沙”这个词,当时课本上还没有学过这个词。老师特意在全班表扬了我,说这个词组得好,并问我是怎么知道这个词的。我将那个鞋上粘有流沙的故事说给了老师听。老师夸我有一个十分聪明的妈妈。听到老师的夸赞,我心里充满了自豪和甜蜜。二十多年后,当年的同学聚会,许多同学还向我说起那个我在班上说过的流沙的故事。他们说,这么多年了,只要一看到自己鞋上粘上的那些流沙,他们就会想起我,想起我说过的那个故事。我听了,一下子感动莫名,眼睛一下子湿润了。少年时,大家在一起的许多时光,都已淡忘、模糊了,但课堂上偶尔说过的一个故事,竟然让同学们记了几十年,甚至触景生情,思绪万千,不能不令人感慨万千,心如潮涌长大了,我离开母亲,到过许多地方,并在很远的城里安了家。每次回家,母亲看到我,总是先低下头,看我脚上的鞋。我开始不明就里,问道:“妈,您在看什么呢?”母亲认真地说道:“我在看你脚上的流沙,看你是否走错了道,沾上了不该粘上的流沙。”母亲轻轻的一句话,惊出了我一身冷汗。孩提时的那一幕,像电影蒙太奇,又在眼前浮现,真真切切,恍如昨日。我下意识地在努力检索自己所走过的路,心中隐隐地有些忐忑和不安。这么多年过来了,尽管母亲不在自己的身边,但我仿佛感到她一直就在自己的身边,她的一双眼睛一直在紧紧地盯着我脚下所走过的路,使我丝毫地不敢懈怠和放纵,生怕自己一招不慎,走错了路,脚下沾上了不该有的流沙。母亲说得对,人走到哪儿,流沙就跟到哪儿,无论自己行走的多么隐蔽,都隐藏不了脚下的流沙。这世界上有一种孝,就是努力走好自己人生的路。可以平凡、可以寻常、可以贫穷,但绝不能走错了人生的路。只有走得正直、走得刚强,才是对母亲最大的孝。(1)本文以“脚下的流沙”为线索讲述了哪几个小故事? (2)你对本文第中划线句子的含义怎样理解? (3)“二十多年后的同学聚会,许多同学还向我说起那年我在班上说过流沙的故事。”“流沙的故事”为什么给同学们留下这么神的印象? (4)“我”长大后,每次回家,母亲总是先低下头,看“我”脚上的流沙。你对母亲的这种举动是怎样看的? (5)标题中的“流沙”在文中有哪些含义? (6)读完本文,你有什么感想或体会,请用简洁的语言下下来。 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7. (14分)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东方朔救乳母葛洪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帝欲申宪 , 乳母求救东方朔。朔曰:“帝忍而愎 , 旁人言之,益死之速耳。汝临去,慎勿言,但屡顾帝,我当设奇以激之。”乳母如其言。朔在帝侧曰:“汝宜速去!帝已壮矣,岂念汝乳哺时恩邪?尚何还顾!”帝虽才雄心忍,亦深有情恋,乃凄然愍之,即敕免罪。(选自西京杂记,略有改动)【注释】申宪:依法惩处。申,按照。宪,法律。 愎b:固执任性。愍mn:哀怜。(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但屡顾帝 顾:_汝宜速去 宜:_(2)下列划线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 告之于帝B . 旁人言之 何陋之有C . 我当设奇以激之 无从致书以观D . 乃凄然愍之 乃不知有汉(3)体现东方朔“设奇激之”的句子是( )A . 汝宜速去!帝已壮矣,岂念汝乳哺时恩邪?尚何还顾B . 帝虽才雄心忍,亦深有情恋,乃凄然愍之,即敕免罪。C . 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帝欲申宪,乳母求救东方朔。D . 帝忍而愎,旁人言之,益死之速耳。(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帝已壮矣,岂念汝乳哺时恩邪?(5)东方朔不直接向武帝求情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8. (5分)写作,阅读材料按照提示和要求作文。走进自然,阳光、泥土、野花哇,好香!推开家门,爸爸的茶香,妈妈的饭菜哇,好香!一杯奶茶,一本新书,一个自由的午后生活中,到处充溢着沁人心脾的芬芳。请你以“哇,好香”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明确文体,不能写成诗歌。不少于600字。不要出现含个人信息的地点、校名、人名等。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综合题 (共1题;共3分)1-1、1-2、1-3、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2分)2-1、三、 名著阅读 (共1题;共3分)3-1、3-2、3-3、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6分)4-1、4-2、4-3、4-4、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2分)5-1、5-2、5-3、5-4、6-1、6-2、6-3、6-4、6-5、6-6、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7-1、7-2、7-3、7-4、7-5、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