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D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88824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运用(20分) (共5题;共20分)1. (3分)下列注音中有误的一项是( ) A . 倒坍(tn)引颈受戮(l)哮喘(chun)B . 虬(qi)须周道如砥(d)亲戚(q)C . 佝(gu)偻豁(hu)然开旷嚼碎(su)D . 栖(q)息举镐(ho)挥斧默契(q)2. (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散文犹如中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名作 , 养育着一代代炎黄子孙。每一篇佳作都是历史的折射 , 记录着历史的沧桑。我们从中不仅能汲取文学的精髓;还能了解时代的变迁。(1)文段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脍炙人口B . 养育C . 汲取D . 变迁(2)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B . C . 3. (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B . “拾荒老娘”于化玲,9年来孤身一人在城市独自拾荒,供儿子读书。C . 一个人变好变坏,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D . 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4. (3分)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与朱元思书一文,以书札的形式,描绘了富阳至桐庐一百余里秀丽的山水景物。文章骈散相间,清新隽永,是六朝山水小品的佳作。B . 野望写的是山野春景,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C . 记承天寺夜游如同一篇短小的日记,记述了作者夜游承天寺的经历,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出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D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通过举例、归纳、对比等手法,论述了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5. (6.0分)古诗文名句填空。 (1)_,明月来相照。(竹里馆) (2)杨花榆荚无才思,_。(晚春) (3)蒙曰:“士别三日,_。”(孙权劝学) (4)木兰诗中描写战地寒冷,战斗生活艰苦的句子是:“_,寒光照铁衣。” (5)岁月有痕,记忆有声,无论是金戈铁马时,亦或是觥筹交错间,还是那幽幽独处时,那一圈乡愁的涟漪潜滋蔓长着。穿越千年的古道,有一位诗人,奔赴边塞,东望故园,长路漫漫,诗人轻吟“_,_。”只为不愿让亲人挂念。 二、 现代文阅读(35分) (共3题;共35分)6. (5.0分)阅读名著,回答问题。 1956年2月29日夜亲爱的孩子: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1)选段出自_是_写给儿子_的。 (2)在这封家书中,作者为什么多次提到莫扎特? 7. (16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刷屏致命倚蓝桥刷微信、看视频、搜新闻、拍照片进入信息“大爆炸”时代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即便是走路、吃饭、坐车,眼睛也离不开屏幕。然而,伦敦大学学院( UCL)的最新研究表明,人们若高度专注于眼前事物,就会听不到原本能够听到的声音。这意味着,沉迷刷屏的人可能会出现短暂性失聪。早在2012年3月,伦敦大学学院认知神经学研究所的尼尔利拉唯教授就做过一项实验:要求一百多位参与者在电脑上完成一些测试项目,包括高难度的填字游戏、图片找茬、数列对比等。在参与者紧盯屏幕的过程中,研究人员会突然插播一些引人注意的曲调,并在测试结束后询问参与者是否听见了那些曲调,结果有80%的参与者表示自己没有听到。研究人员插播的曲调音量并不小,参与者是不是没留意,或听到了没记住呢?2016年1月,拉唯教授与该学院耳科研究所的玛利亚柴特博士又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他们将脑磁波描记器连接到13名听力良好的受试者身上,实时检测其听到声音并产生感知的所需时长(即P3数值)。当受试者们专注于电脑屏幕上的视觉任务时,研究人员再次插播歌曲,不料受试者们的脑部扫描却显示,其P3数值一直处于抑制状态中。这表明,受试者们不是有意忽略或者选择过滤掉那些声音,而是确实没有听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失聪现象呢?玛利亚柴特博士解释道:“因为人类的视觉和听觉共享同一块有限的神经资源,当视觉的负荷加重甚至过高时,听觉所能使用的神经资源就大大减少了。这会导致人的听觉感知降低,甚至失效。”所以,你要是和一个沉溺于刷屏的人说话,他多半不会理睬你,因为他很有可能没听见你在说什么。短暂性失聪虽然算不上什么大毛病,但是会给人们的安全埋下隐患。试想一下:在驾驶过程中,被路边广告牌或LED屏幕吸走注意力的司机可能会听不到汽车喇叭声,从而引发交通事故;在行走时,沉迷于手机刷屏的人很容易陷入失聪状态,听不到周遭的路况提醒,从而给自身带来的危险可能是致命的!因此,从安全角度考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顾刷屏幕”的行为并不值得提倡;从社交角度考虑,少刷屏、多交流,更有利于人际关系的改善。(选自知识窗2016年第8期)(1)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伦敦大学学院最新研究表明,人们若高度专注于眼前事物,就可能会听不到任何声音。B . 短暂性失聪虽然是小毛病,但是会给人们的安全埋下隐患。C . 你要是和一个沉溺于刷屏的人说话,他不理睬你,是因为他没听见你在说什么。D . 手机刷屏会陷入失聪状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顾刷屏幕”的行为不值得提倡。(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低头刷屏可能带来的不仅是身体的伤害,还有对人们的精神世界的负面影响。B . 低头刷屏可能导致同事、朋友、亲人之间的话题越来越少,就算是说话也是敷衍了事,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正在降温。C . 文中提到的伦敦大学学院的两次科验,从研究目的来看是步步深入的,在文中的顺序不可调换。D . 本文主要说明了刷屏会导致“短暂性失聪”,甚至带来生命危险的原因,意在告诉人们不要刷屏。(3)读了本文后,你应该怎样劝说自己身边的“低头族”? 8. (14.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其实我们可以不生病健康就像幸福一样,对我们来说是非常珍贵的东西,但却经常被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忽略了,牺牲了。得知健康不再时,你是否想过,到底健康去哪儿了,是谁悄悄地偷走了你的健康?垃圾食品新解对于人体来说,所谓的垃圾就是人体没法利用的东西。这些无法利用的东西有两种来源,一种是身体无法排泄的东西,另一种是被我们津津有味地放进嘴里的垃圾食品。很多食物放久了我们都会把它们当成垃圾扔掉,但奇怪的是,当94r-J变成另一种形式,我们却经常不能把它们认出来。例如,变成速冻水饺的肉馅的猪肉、变成火腿肠的鸡肉、变成果脯的蜜枣等等,我们忘了去想想这个猪肉、鸡肉、蜜枣,在被我们吃进肚子里的时候,到底在货架上、在贮物室中放了多久。难道仅仅是因为它们利用先进的食品加工技术如防腐技术等处理后,看起来还新鲜,吃起来没有怪味,我们就认为那依然对我们的健康有益吗?显然不是,对于我们的身体来说防腐剂更是一场噩梦。此外,不当的食物摄取、药物使用、缺乏运动、情绪低落等,都会使毒素以某种形式在体内积累起来,导致基因的异常表达,产生疾病,这些你都得保持警惕。糖带来的浩劫很多人并不喜欢糖,也不吃甜食,在并没有觉得自己摄入了过多糖的情况下,怎么还会因为糖而影响健康呢?事实上,糖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它很少以单一形式存在,大多以添加剂的形式被添加到各种食物当中,使我们不知不觉摄入了大量的糖。所以,不妨好好地看看你放进嘴里的各种食物,是否含有过多的糖分。有一种毒物叫街边小吃在中国,小吃因为它诱人的美味而无处不在。但在美味的背后,却可能隐藏了许多危害健康的因素。出于对最大利润的追求,许多商贩为了降低成本,千方百计地寻找最廉价的材料,而这些廉价的材料,往往都是劣质的、对健康有害的。比如烤红薯(山芋),小贩都用废油漆桶来烤,用的燃料煤球也对身体有伤害。烤山芋最好用木炭做燃料,但是使用木炭成本要比煤球高好几倍,小贩自然会想到用煤球。再例如,八成以上的街边小吃使用的油是有问题的油,像麻辣烫、油条、油饼、煎饼果子等小吃,部分经营者使用二次油,这些劣质油对食客的健康伤害是非常大的。地沟油含黄曲霉毒素、苯、砷和铅等数不清的有害物质,其中黄曲霉毒素是头号肝脏杀手,可以导致肝癌。(1)根据文中内容,请用简洁的文字为“垃圾食品”写个定义,不超过30个字。 (2)细读文章最后一段,说说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的作用是什么。 (3)日常生活中还有些生活方式、习惯或多或少影响着我们的健康,请模仿文中小标题的句式写出一种错误的生活习惯或现象。(不超过10个字) 三、 古诗文阅读(20分) (共2题;共20分)9. (15.0分)文言文阅读。论语十则(节选)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解释句中加线的词语。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是知也( )死而后已 ( )(2)请翻译下列语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简要谈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两句分别让你知道了什么道理?10. (5.0分)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 山中(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登楼(韦应物)兹楼日登眺,流岁暗蹉跎。坐厌淮南守 , 秋山红树多。【注】唐代山水田园诗人,身居官场,常怀归隐之心。守,担七任太守。红树,只是满树红叶。(1)“坐厌淮南守”一句直接抒情,表达作者对官场的厌恶;山中一诗中也属于直接抒情的一句是“_”。 (2)结合全诗说说,你对“流岁暗蹉跎”的理解,并分析其作用。 (3)下列诗句,所表达的情绪与“秋山红树多”表达的情绪不相近的一项是( ) A .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宣宗宫人题红叶)B .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王勃山中)C .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D .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四、 语言表达与作文(45分) (共2题;共45分)11. (5分)针对下面材料,请你任选角度,对这一事件发表你的看法并阐述理由。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表达得体,100字左右。 10月28日上午,重庆市万州区公交车上,乘客刘某因错过目的地站要求停车,司机冉某以该处无公交车站拒绝。刘某对司机大加指责,司机不断回头解释与争吵,乘客大多选择旁观不语,矛盾逐渐升级。当车经过万州长江二桥时,刘某突然拿起手机两次砸向司机头部,司机冉某放开方向盘进行回击,双方开始殴打,最终导致车辆失控,与迎面的小轿车碰撞后冲出二桥护栏坠江,造成车上15个鲜活的生命在3秒内瞬间消逝。12. (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除了备受关注的“空巢老人”之外,“空巢青年”一词近年也逐渐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与“空巢老人”的被动独居不同,“空巢青年”大多是指主动选择独居并且单身的年轻人他们远离家乡,在大城市中打拼,还大都有一份收入尚可的工作。“空巢青年”这个群体大都来自于社会最底层,来自于老百姓的家庭,他们都是最普普通通的人。可是“空巢青年”未必就是人生大树上永远的绿叶,也能通过自己的奋斗成为红花。请根据以上材料的含义,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注意】题目自拟,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得抄袭、套作。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运用(20分) (共5题;共20分)1-1、2-1、2-2、3-1、4-1、5-1、5-2、5-3、5-4、5-5、二、 现代文阅读(35分) (共3题;共35分)6-1、6-2、7-1、7-2、7-3、8-1、8-2、8-3、三、 古诗文阅读(20分) (共2题;共20分)9-1、9-2、9-3、10-1、10-2、10-3、四、 语言表达与作文(45分) (共2题;共45分)11-1、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