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D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87834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同学们看到了陈列在圆明园展览馆里的“雨果的一封信”(即本课所学)。看过这封信,同学们纷纷在微信群里发表感想。下面是四位同学分别写下的感受,其中修辞手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烧名园,掠珍宝,恬不知耻两强盗;作书信,斥罪行,仗义执言一作家。B . 面对焚烧圆明园的卑劣行径,雨果没有一点儿奴颜媚骨,表现了凛然正气。C . 读过雨果的这封信,我们仿佛仍能感受到圆明园在哭泣,在流血,在控诉。D . 圆明园遗址是侵略者给我们留下的课堂,它让我们永远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二、 字词书写 (共2题;共6分)2. (1分)根据拼音写汉字,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xntnxgunlitng_衣草_塌废_浇_缝流_干涸缝隙酬劳琢磨沉默寡言3. (5分)找出下面词语中有错的字并加以改正。 漠不关心 帐蓬 刨根问底 哄堂大笑 虐待捏轻怕重 废墟 沉默寡言 神彩奕奕 禁涸三、 情景默写 (共1题;共8分)4. (8分)古诗文名句填空。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曹操观沧海) (2)正是江南好风景,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女曰:“_。”(世说新语咏雪) (5)远离故土总难免让人伤感,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表现游子思乡之情的名句是“_,_。” 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4分)5. (1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醉翁之意不在酒_援疑质理_曾益其所不能_策之不以其道_6. (13分)阅读文言短文唐临为官,完成下列小题。 唐临为万泉丞。县有囚十数人,皆因未入赋而系。会暮春时雨,乃耕作佳期。唐临白县令:“囚人亦有妻儿,无稼穑何以活人,请出之。”令惧其逸 , 不许。唐临曰:“明公若有所疑,吾自当其罪。”令因请假归乡。临悉召囚令归家耕作,并与之约:农事毕,皆归系所。囚等感恩,至时毕集县狱。临由是知名。(据旧唐书改写)【注】丞:此处指辅助县令的从属官员。白:报告。稼穑:耕种与收获。逸:逃逸,逃跑。明公:对县令的尊称。(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 会暮春时雨_令惧其逸_若有所疑_农事毕 _(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乃”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乃耕作佳期A . 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B .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C . 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D .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赵普)(3)按要求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吾 自 当 其 罪(动宾之间)临 由 是 知 名(主谓之间)(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临悉召囚令归家耕作。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一则)(5)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唐临是一个怎样的官员。 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8分)7. (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完全一样有一颗心!要是上帝赐给了我一点美貌和大量财富,我也会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不是凭着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凭着肉体凡胎跟你说话,而是我的心灵在跟你的心灵说话,就好像我们都已离开人世,两人平等地一同站在上帝跟前因为我们本来就是平等的!(1)上面的文段选自名著简爱,作者是_。说这段话的“我”是_。 (2)“我”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这段话的?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8.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懂得尊重,才有温度李洪兴最近,在一档节目中,主持人董卿为了便于和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交谈,在3分钟内跪蹲3次。这种采访的姿态,被网友们称赞。不少人说“这一跪,跪出了素养”。素养何在?正在“尊重”。尊重,这一应成为常识的文明素质,值得不断重申。无论生活,还是工作,很多人都会遇到各种困扰,如半夜时分电话响个不停、未打招呼就被人找上门,甚至是朋友在公共场合与你“勾肩搭背”。有些可能是工作中的紧急任务,有些可能是朋友间的“情不自禁”,但难免也会让人有一些被打扰的不适,一些不被尊重的不快。每个人都希望被尊重,这是人之常情。不过何为尊重,如何尊重,却还需细细思量。一部纪录片中,家长和孩子的争执,也让人反思尊重的问题:儿子算错了数学题,一旁辅导的爸爸就会大声吼,孩子被吓得错误不断。很多人会认为,“子敬父”是家长和孩子之间唯一的尊重方向,但其实父子交流,同样也是两个主体间的对话。对待晚辈如能平视、对等,遇到问题才能有效沟通,不至于让事情变得更糟。不只是家长,很多人或许都需要补上“尊重的教育”这一课,以独立人格平等互动,岂不是更可贵?的确,尊重常被我们挂在嘴边,但未必见于行动。而在公共领域,有些言行已经不仅不是尊重,更可说是轻慢了。前不久有段视频,很多人排队去摸“霍去病”石碑,据说每天都有上千人,因为相信摸一下真的可以“去病”。摸碑效果的真假显然不难判断,暂且放下基本认知能力不说,不管出于什么心理,仅是把手伸向石碑的一瞬间,对历史、对文化的尊重,就消失殆尽了。呼唤类似的尊重,或许还需要长久的拉锯。以文物为例,“请勿触摸”“请勿拍照”早成规矩,可是一旦兴致来了,手就不听使唤。而实际上,尊重文物不妨让它“静静地美”。如果还有更深层尊重的话,那就如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所说,是给文物以“尊严”。这不仅是最大可能地修复文物、展示文物,像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讲述的一样,而且是在创意与服务中让观众最大程度地理解文物、感受文化。不管是具体的人、细微的事还是陈列的物,给彼此一个舒适的空间、给对方一个合理的距离,才是真正的尊重。很多时候,之所以尊敬少了、轻佻多了,或许只是少了点同理之心。看不到他人的辛劳,才会打“连环夺命call”;不顾及朋友的感受,才会太把自己当回事,始终认为“你的就是我的”;而视代代传承的文脉为玩物,才只会把书画当纸张、把碑刻当石头。无论是“敬”还是“重”,都是诉诸人类情感并培养情操的过程,敬人者会自重、自重者更要敬人,懂尊重的“人设”才能立得住。单个的人是弱小的,所以才需要文化,把不同的个体黏合在一起。而互相之间的尊重,正是“人类黏合剂”中最为重要的成分,是有序社会交往的基础。一位教育哲学家曾说过,人和人之间应该是“我与你”而不是“我与他”的关系。这就是说,对他人不要抱着一种“第三人称”的冷漠,而应该有“第二人称”一样面对面的温度。尤需记住,彼此弯腰致敬时头不会相撞,才是合适的距离,也才有真正的尊重。(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头以董卿跪访嘉宾的事例引出话题,逐层论证,最后得出结论:人与人的交往要保持合适的距离才有真正的尊重。B . 作者认为“子敬父”不是家长和孩子之间唯一的尊重方向,父子交流,是两个主体间的对话,两者应以独立人格平等互动。C . 文章第4段以摸霍去病石碑为例,从正面论证了如何尊重文物;第5段则以纪录片为例,从反面论证如何给文物以“尊严”。D . 文章告诉我们,尊重他人,应怀有同理心,对待他人,不要抱着“第三人称”的冷漠,而应该有“第二人称”一样的温度。(2)下面不能证明文章观点的一项是( ) A . 鲁迅先生在教育孩子方面,认为首先要尊重和理解孩子,“如果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更大碍于孩子发达。”B .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招待印度客人,餐后印度客人把端上来的洗手水喝了,女王面不改色也将其喝了。C . 为了测量石碑,文物普查员选取不同角度测量、拍照,既保证数据精确、拍摄清晰,又不对碑文产生任何细小破坏。D . 有些地方为了追求GDP的增长,发展经济,推倒古村落、古建筑群乃至古祠堂,开发建设楼堂馆所、生活小区等。(3)题目“懂得尊重,才有温度”的含义是什么?联系全文,谈谈在生活中如何做到“真正的尊重”? 9. (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奇妙的唾液唾液,俗称口水、口涎,它是口腔内各种腺体所分泌的黏稠状液体。大的唾液腺有三对: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小的有唇腺、舌腺、颊腺、腭腺等。唾液腺虽小,却是个很勤快的器官,一个成年人,一昼夜可以分泌出10001500毫升唾液。唾液实际上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之一。唾液的作用很多,我们的1:2腔里假如没有唾液,咽不下食物是不必说的,就连嘴巴恐怕也张不开。因为我们的舌头之所以能在口腔里“运转自如”,完全是因为有唾液在里面起“润滑油”的作用。而这种“润滑油”一旦失去的话,舌头就会和上颚或者下颚的表皮粘在一起,于是我们口腔内的一整套“机械”也就只好“柬之高阁”了。唾液具有抗菌和凝血的作用,所以口腔里的伤口往往比其他地方好得快。拔牙或牙龈手术后很少发生感染,主要原因就在于唾液中的溶茵酶有杀菌的能力,可阻止口腔内细菌大量繁殖。美国科学家发现,唾液中有一种特殊的化学特质唾液生长因子,它能显著地缩短伤口的愈合时间,并可以止血。近年来,医学家们发现唾液对污染食物中的致癌物具有消毒作用。日本生物化学专家研究发现,唾液中有很多免疫球蛋白,对食物中的异常蛋白质有极高的凝聚力,可增强人体的防卫功能。唾液中所含的溶菌酶对强烈致癌的黄曲霉素、苯并芘、亚硝胺有很好的解毒作用。也就是说,唾液相当于一种天然防癌剂,具有令致癌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功能。它将发霉食物中的致癌物质黄曲霉素与自己混合,再作用于动物体内细胞,使原来具有较强致癌作用的毒性物质几乎全部消失。古代中医说:“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育我度长年。”意思是,常咽唾液可以健康长寿。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唾液中还含有一种能使人保持年轻的激素,这种激素是由三大唾液腺之一的腮腺分泌的,被称为“腮腺激素”。它之所以能使人年轻,是因为它能助力肌肉、血管、结缔组织、骨骼及软骨、牙齿的活力,尤其能增强血管的弹性和结缔组织的活力,只要腮腺激素充盈,血管和皮下组织(疏松结缔组织)的作用就会加强皮肤的弹性就会得到保持。唾液的特殊功能触发了化妆品制造商的灵感,他们开发出“唾淀化妆品”抗皱霜、洗面奶等。(摘自百科知识,有删改)(1)下列不属于“唾液作用”的一项是( ) A . 抗菌和凝血B . 润滑口腔C . 对污染食物中的致癌物具有消毒作用D . 使人永远年轻(2)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题目点明了说明对象,简洁明了,“奇妙”二字是对唾液特点的概括,也起到了吸引读者的作用。B . 第段画线句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口腔内伤口与其他地方伤口的愈合速度进行比较,突出了唾液的作用。C . 第段中的划线词“几乎”表示十分接近表明具有较强致癌作用的毒性物质大部分消失,并不是全部消失,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D . 文章按照逻辑顺序,介绍了唾液及其作用,让读者从几个方面了解到了唾液的奇妙之处。(3)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唾液腺虽小,却是个很勤快的器官,一个人,一昼夜可以分泌出10001500毫升唾液。B . 唾液中的溶菌酶有杀菌的功能,可阻止口腔内细菌大量繁殖,所以拔牙或牙龈手术后很少发生感染。C . 唾液相当于一种天然防癌剂,它所含的溶菌酶对强烈致癌的黄曲霉素、苯并芘、亚硝胺有很好的解毒作用。D . 唾液中还含有一种能使人保持年轻的激素,这一特殊功能触发了化妆品制造商的灵感,他们开发出“唾液化妆品”。七、 小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与过去相比,我们感觉年味越来越淡了,每逢佳节,若看到一家人亲情减淡,你会怎样做以维系大家的感情呢?试加以说明。字数不超过80字。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在文中;作者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并恰当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把四季的雨写得有形有声有色;极富感染力。请你借助这一写法;任选一个季节或景物写一段描写性文字;150字左右。 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1、二、 字词书写 (共2题;共6分)2-1、3-1、三、 情景默写 (共1题;共8分)4-1、4-2、4-3、4-4、4-5、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4分)5-1、6-1、6-2、6-3、6-4、6-5、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8分)7-1、7-2、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8-1、8-2、8-3、9-1、9-2、9-3、七、 小作文 (共1题;共5分)10-1、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