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试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88700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浙教版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浙教版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与运用 (共8题;共58分)1. (8分)古诗文名句默写。读诗是一种享受。追随杜甫到东岳泰山,一起见证“_,_”不是险阻的雄心壮志;相伴陶渊明结庐在人境,享受“_,悠然见南山”的恬静。读诗是一种启迪。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_”,让我们坚信希望就在前方;龚自珍“_,_”,让我们明白人应该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读诗文是一种收获。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_,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我们感悟四时之景的诗情画意;读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_,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让我们锤炼意志,挑战人生风雨。2. (15分)培根先生说过:“知识就是力量。”值此“世界读书日”之际,九年级某班开展以“经典作品 伴我前行”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活动中,班级宣传栏上有两则材料,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材料一:“开卷有益”是人们的共识。每一个人要想在知识的山峰上登得越高,眼前展现的景色越壮阔,就越要拥有渊博的知识。知识是人类通向进步、文明和发展的唯一途径,书是前人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它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源泉。我们要让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必须多读书,读好书。材料二: (2)学校计划开展“经典阅读”大赛,比赛开始前,记者对部分学生进行了采访,如果记者问你对此活动的态度,并阐明理由,你会怎样回答? (3)请仿照下面画波浪线句子的内容和结构仿写两个句子。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读艾青的诗歌 , 我坚定了不断前行的信念;读史铁生的散文 , 我鼓起了直面人生的勇气;读托尔斯泰的小说 , 我充满了对精神家园的憧憬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3.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同学们要厉行节约,杜绝不浪费水电等不良行为。B . 在这次煤矿事故中,李创是遇难的矿工中唯一的幸存者。C . 各级干部是否廉洁奉公,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命运的大问题。D . 经过事实的教育,全体医务人员对正确继承祖国医学遗产的问题上提高了认识。4. (2分)下面语段中,表述没有错误的一句是( )“亲”“有木有”“hold住”,扑面而来。A . 有人说,通过这类新新语言,使祖国语言的纯洁性受到了玷污。B . 也有人说,网络语言既然能参与交际,那么就具有存在的价值。C . 我想,校园至少应避免成为网络语言蔓延、滋生、泛滥的土壤。D . 毕竟,有没有使用网络新词,并不能说明你的时尚与新潮。5. (2分)下列句子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中华诗词大会的走红体现了中国诗词是浩若烟海。 。 。 。 。 。 。中华文脉绵延相传,牢牢扎根于民间,再次验证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自信的重要判断。去年我们全国政协开展的91项视察调研活动,其中至少有21项与文化文艺有关,可见对这方面是很重视的。全国政协各级组织高度重视,坚持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文化。8月份还召开了以文艺繁荣为主题的议政性常委会。政协章程明确规定,人民政协要通过各种形式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今年,全国政协已经安排围绕“坚持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展开调研,还要召开专题协商会。A . B . C . D . 6. (5分)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中国网4月16日讯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6日发布中国武装力量的多样化运用白皮书。白皮书指出,陆军机动作战部队包括18个集团军和部分独立合成作战师(旅),现有85万人,集团军由师、旅编成,分别隶属于7个军区。据白皮书介绍,陆军主要担负陆地作战任务,包括机动作战部队、边海防部队、警卫警备部队等。按照机动作战、立体攻防的战略要求,陆军积极推进由区域防卫型向全域机动型转变、加快发展陆军航空兵、轻型机械化部队和特种作战部队,加强数字化部队建设,逐步实现部队编成的小型化、模块化、多能化、提高空地一体、远程机动、快速突击和特种作战能力。陆军机动作战部队包括18个集团军和部分独立合成作战师(旅)、现有85万人。7. (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关注人类睡眠【材料一】人的睡眠和觉醒过程是相对连续的。自20世纪30年代起,科学家开始关注大脑,通过毁损与刺激动物特定脑区、在体记录神经元的电活动等方法,探索睡眠觉醒调节机制。研究发现,睡眠最明显的特点是意识丧失或减弱,因此大部分睡眠研究者特别关注大脑。有证据表明,睡眠介导了大脑的重要功能学习记忆。记忆不是发生一个事件后立即产生的,而是通过一些途径形成短期记忆,睡眠后再转化为长期记忆的。关于睡眠和学习记忆间的相关性目前存在两种假说:睡眠的记忆巩固说和突触稳态假说。前者认为,记忆在睡眠期间通过“重演”促进突触联系而得以巩固。突触稳态假说认为,_,以便开展下一轮学习。因此,有学者将睡眠形象地比喻为大脑“重置过程”。多数学者支持睡眠的记忆巩固假说,而关于突触稳态假说,人们希望科学家们能提供更多的科学证据。众所周知,睡眠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保护大脑、稳定情绪、增强免疫、促进生长发育,加快皮肤再生、有利美容。睡眠同水、空气及食物一样重要,任何人都离不开它。更为重要的是,睡眠与人类的高级思维、与学习记忆也密不可分,充足的睡眠是人类获取记忆、思维敏捷的保证。但是,人为什么要睡觉?至少这个问题在得到完美的解答前,无数的生物学家将夜不能寐。【材料二】睡眠的突触稳态假说示意图【材料三】失眠能影响学习记忆。课题组考察了睡眠剥夺(每天强制减少睡眠4个小时)对成年及青春期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结果发现,青春期大鼠睡眠剥夺后学习记忆水平显著降低,而成年大鼠未发生明显改变。这说明,失眠对学习记忆的影响存在年龄差异,短期重复性睡眠减少将损害青春期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这一发现告诫大家,通过减少青少年睡眠、延长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成绩的做法是不科学的,其效果适得其反。【注释】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细胞体和细胞突起构成。指将一种“物质”传递给另一种“物质”的过程和方式。是一个神经元的冲动传到另一个神经元或传到另一细胞间的相互接触的结构。它是神经元之间在功能上发生联系的部位,也是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1)根据上下文,结合材料二,给材料一的横线处补上恰当语句。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对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学习方式是否可行作出判断,并简要说说依据。 (3)根据你对这几则材料的理解,并结合你目前的学习状况,为自己制定一个以睡眠提高记忆力的合理方案。 8. (9分)名著阅读与口语交际。(1)西游记中有非常多的歇后语在生活中广为流传,如:“孙猴子半天云里打眼罩站得高看得远”。请将下列歇后语补充完整。王母娘娘开蟠桃会_猪八戒照镜子_(2)有同学发现西游记的回目名称有对称美,比如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据此规律,请你补全第二十六回的回目名称“ , 观世音甘泉活树”。(在下列选项中选择)( )A . 半山中八戒争先B . 猪八戒义激猴王C . 孙悟空三岛求方D . 圣僧夜阻通天河(3)李琳同学最近经常在课堂上偷看文学名著西游记,严重影响了听课效率,班主任王老师知道后打算找他谈话,以达到既不打消李琳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又能引导他重视课堂学习的目的。如果你是王老师,你会怎样劝说李琳接受你的意见呢?二、 阅读与理解 (共4题;共67分)9. (10分)阅读古诗,回答问题。春游湖宋徐俯双飞燕子几时回? 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渡, 小舟撑出柳阴来。(1)春游湖的夹岸桃花蘸水开的蘸用的十分传神,请作简要赏析。(2)“小舟撑出柳阴来”一句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10. (17分)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春秋)【乙】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者,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无室者,论而共秩焉。”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晏子春秋)注释:逮:到。鳏寡:老而无偶的男女。(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 . 齐人也,坐盗/满坐寂然,无敢哗者B . 齐人固善盗乎/是可谓善学者矣C . 水土异也/览物之情,得无异乎D . 公悲之,喟然叹曰/余悲之,且曰(2)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4)根据甲乙两文,你认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11. (20分)(2011黑龙江)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各题。我生命中的那簇野菊花成长本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历经岁月的不断锤炼打磨,才能由幼稚走向成熟,由怯弱走向勇敢。我是母亲的第四个孩子,出世没几天,便被送进医院。医生告知,孩子心脏发育不好,有肺炎、先天性气管炎,很难养活。而我的父母亲,始终不肯放弃我,一天天的打针吃药,细心的照管,使我终于幸存下来。我所能记起的是五六岁前后的事情。当别的孩子在村里像兔子一样欢快追逐时,我躲在医院的病床上或坐在家门口,看他们跳皮筋、打沙包,时常心生悲哀,我甚至自己一点也不喜欢自己。深秋的一天,我又发烧了。父亲迅速地给我穿戴好,用自行车带我去镇上的医院。镇医院离家并不远,很快就到了。听诊、化验、取药、打针这一系列过程,小小的我已是非常熟悉了出了医院已是9点多了,小镇上早已热闹起来,父亲带着我往家赶。晴朗的天,阳光是金色的,照在一张张兴奋的脸上,我无力地靠在父亲的背上,什么也不想说,也不想看,我只觉得自己与这充满活力的景象格格不入,我像是被快乐遗弃的孩子,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长大。我无声地哭泣着,泪水将父亲的外套弄湿了一大片。他感到了什么,车子骑到前面一个转弯处忽然改变了方向,父亲对我说:“咱们抄小路能近点。”我从来不知道这条小路也能通向村子。说是一条小路,其实是灌溉渠的渠岸,这条水渠很深,也很宽,渠岸大约一米宽,并不是很平坦。我坐在后座上,觉得有点紧张,便坐直了身子,也没有了一丝困意。我的眼前忽然一亮,就在前方渠边斜坡上竟然有一大片一大片白色的花,在阳光的照耀下,开得那样鲜艳,那样精神。“爸爸,那是什么花?你放我下来吧。”我从自行车上跳了下来,父亲说:“这是白菊花,像是野生的。”我蹲在了路边兴奋地看着这些花,一丛丛,一簇簇,紧密地挨着,矮矮的,却精神抖擞,一些小虫在上面跳跃飞舞,花朵不大,可开得那样灿烂,没有一丝倦怠之意。我已无法准确地描绘那个时刻小小的我的心境,我只记得那一刻有一幅画面深深地刻印在我脑海里:清凉的风,湛蓝的天,金闪闪的阳光,加上一大片白色野菊花明艳美丽,清香袭人,一个瘦弱的小女孩看得痴迷,看得绽放了久违的笑颜。而就在那一刻,她坚定地告诉自己,她要生长得像这花一样美丽那一天回家后,我破天荒头一回吃药没有让父母催促,那一大碗药,我第一次面无惧色,一饮而尽。只有我知道,我饮下去的是希望,是力量,是渴望生命如花绽放的动力,那一刻一个六岁的小女孩觉得自己长大了。多年以后,我终于摆脱了疾病,健康地长大,并没有留下一丝疾病侵扰的痕迹。如果说生命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那么在我生命的这幅画卷中,那路边的野菊花就该是神来之笔吧!(1)题目“我生命中的那簇野菊花”的含义是什么?请结合文意回答。(2)第段画线句使用什么修辞方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3)有人认为,文章第段中治疗过程和市场上的热闹场面应该详写,你同意吗?为什么?(4)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那簇野菊花”,你生命中“那簇野菊花”是什么?你有怎样的感悟?请写下来。12. (2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论真性情我的人生观若要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真性情。我从来不把成功看作人生的主要目标,觉得只有活出真性情才是没有虚度了人生。所谓真性情,一面是对个性和内在精神价值的看重,另一面是对外在功利的看轻。一个人在衡量任何事物时,看重的是它们在自己生活中的意义,而不是它们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实际利益,这样一种生活态度就是真性情。一个人活在世上,必须有自己真正爱好的事情,才会活得有意思。这爱好完全是出于他的真性情的,而不是为了某种外在的利益,例如金钱、名声之类。他喜欢做这件事情,只是因为他觉得事情本身非常美好,他被事情的美好所吸引。这就好像一个园丁,他仅仅因为喜欢而开辟了一块自己的园地,他在其中培育了许多美丽的花木,为它们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当他在自己的园地上耕作时,他心里非常踏实。无论他走到哪里,他也都会牵挂着那些花木,如同母亲牵挂着自己的孩子。这样一个人,他一定会活得很充实的。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的园地,不管他当多大的官,做多大的买卖,他本质上始终是空虚的。这样的人一旦丢了官,破了产,他的空虚就暴露无遗了,会惶惶然不可终日,发现自己在世界上无事可做,也没有人需要他,成了一个多余的人。人做事情,或是出于利益,或是出于性情。出于利益做的事情,当然就不必太在乎是否愉快。我常常看见名利场上的健将一面叫苦不迭,一面依然奋斗不止,对此我完全能够理解。我并不认为他们的叫苦是假,因为我知道利益是一种强制力量,而就他们所做的事情的性质来说,利益的确比愉快更加重要。相反,凡是出于性情做的事情,亦即仅仅为了满足心灵而做的事情,愉快就都是基本的标准。如果不感到愉快,我们就必须怀疑是否有利益的强制在其中起着作用。你说,得活出个样儿来。我说,得活出个味儿来。名声地位是衣裳,不妨弄件穿穿。可是,对人对己都不要衣帽取人。衣裳换来换去,我还是我。脱尽衣裳,男人和女人更本色。人生中一切美好的事情,报酬都在眼前。爱情的报酬就是相爱时的陶醉和满足,而不是有朝一日缔结良缘。创作的报酬就是创作时的陶醉和满足,而不是有朝一日名扬四海。如果事情本身不能给人以陶醉和满足,就不足以称为美好。此生此世,当不当思想家或散文家,写不写得出漂亮文章,真是不重要。我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此中的快乐远非浮华功名可比。人不仅仅属于时代。无论时代怎样,没有人必须为了利益而放弃自己的趣味。人生之大趣,第一源自生命,第二源自灵魂。一个人只要热爱生命,善于品味生命固有的乐趣,同时又关注灵魂,善于同人类历史上伟大的灵魂交往,即使在一个无趣的时代,他仍然可以生活得有趣。(1)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明了怎样的观点? (2)第三段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结合上下文,说说第五六段中的“样儿”“味儿”“陶醉和满足”等词语的含义。 (4)文章最后“一个人只要热爱生命,善于品味生命固有的乐趣,同时又关注灵魂,善于同人类历史上伟大的灵魂交往,即使在一个无趣的时代,他仍然可以生活得有趣”这句话富有哲理,你是怎样理解的? 三、 写作 (共1题;共5分)13. (5分)作文。客人走远再关门,是一种善;留下几秒听对方把话说完,是一种善;在骄阳的炙烤下耐心等待红灯而不强行,是一种善;等对方先挂电话,是一种善;路面积水,司机把车速降下来是一种善有些善,很小很小,就发生在身边短短几秒钟的时间。然而,正是那么短短的几秒钟,却能在心中漾起一份真情的感动。请以“心中的感动”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字;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与运用 (共8题;共58分)1-1、2-1、2-2、2-3、3-1、4-1、5-1、6-1、7-1、7-2、7-3、8-1、8-2、8-3、二、 阅读与理解 (共4题;共67分)9-1、9-2、10-1、10-2、10-3、10-4、11-1、11-2、11-3、11-4、12-1、12-2、12-3、12-4、三、 写作 (共1题;共5分)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