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模拟测试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87091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模拟测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模拟测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模拟测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模拟测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 经过一段时期的休养,再次见到老张的时候,他已是神采奕奕、满面红光。B . 那个“差”字像一个张牙舞爪的魔鬼,时时出现在他的梦里。C . 向书本学习,向老师学习,向同学学习,我们要的就是这种诲人不倦的精神。D . 昨天,结束了连续两天的阴雨天,迎来了一个艳阳天,迫不及待要出工的采茶工开始忙着采茶了。2. (2分)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最后等它克服了这种心理障碍时,它马上变得活泼而神采奕奕起来,并且对我恋恋不舍。神采奕奕:形容精神饱满。B . 我连忙赶去,只见这位老先生弯着身子,蹒跚地走过来,两手紧紧地抓住裤腰。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C . 因为从外表看来,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大相径庭。大相径庭:形容彼此大体相同,略有差异。D . 他们在和有高度智慧的鸟或哺乳动物打交道的时候,常常需要不顾自己的尊严,所以,实在不能嗔怪有些外行人批评。嗔怪:对人表示不满。3. (2分)下面各组中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陛下(宫殿的台阶) 不可救药(用药治疗)B . 御聘(驾车) 呈报(恭敬地送上)C . 华盖(美丽的) 赏赐(给)D . 华盖(伞盖) 称职(相称,能力能够担任)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既让我们从参赛选手身上看到了传承中华文化的希望,也得到了观众的高度认可。B . 今年的“两会”上,代表们就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C . 很多人喜欢运动,但专家提醒,适量运动才能增加人体的免疫力,运动要讲究科学性。D . 通过设立交通安全宣传站,发放宣传单页,讲解交通安全常识,使市民增强了安全意识。二、 默写 (共2题;共11分)5. (6分)古诗词默写(1)学而不思则罔,_。(孔子论语为政)(2)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3)几处早莺争暖树,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4)_,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5)无可奈何花落去,_。(晏殊浣溪沙)(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7)月光淡淡,_。白云团团,_。6. (5分)用课文原句填空。 (1)_,意与日去,_,多不接世,悲守穷庐,_! (2)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明心立志”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_,_”。 (3)文章中有一句话表现了“躁”的危害,这句话是:“_”。 (4)全文围绕“_”这句话展开议论的。 三、 名著导读 (共1题;共6分)7. (6分)名著知识(1)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主人公保尔身上凝聚着美好的品质,可以概括为_。(2)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的说。这段文字选自五猖会,是鲁迅先生_中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接下来父亲做的一件事是_。(3)“他低着头,拉着车,极慢的往前走,没有主意,没有目的,昏昏沉沉的,身上挂着一层粘汗,发着馊臭味儿。”这段文字中的“他”指的是_。四、 综合题 (共1题;共6分)8. (6分)2016年春晚,一曲父子打动了无数观众。“有你(父母)的地方,就有家。”然而,人们往往为了生活、家庭远走他乡、出外漂泊,于是,我们的身边又出现了一种特殊称谓空巢老人。材料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淮北市空巢老人约7万户,40老人感到生活孤独。每到节假日,对他们来说,期待的不是电话短信的问候,而是孩子的陪伴。材料二:美国生物学家发现,与孙辈生活在一起的老人更加积极乐观,也更愿意参加体育运动,他们得病的几率比那些不能与孙辈一起生活的人要低20,而他们的孙辈则更活泼、更健康、反应也更快。(1)材料一反应了什么现象?(2)你从材料二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请简要概括。(3)假如你家附近有空巢老人,作为孙辈兼邻居的你打算怎样帮助他?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9. (8分)次北固山下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 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6分)10. (6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顾况戏白居易乐天初举,名未振,以歌诗投顾况。况戏之曰:“长安物贵,居大不易。”及读至原上草,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曰:“有句如此,居亦何难?老夫前言戏之耳。”乐天:即白居易,字乐天。顾况:当时著名诗人。(1)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以歌诗投顾况( )况戏之( )有句如此( ) 居亦何难(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长安物贵,居大不易。(3)读了此文,你有怎样的感受?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11. (11分)文学作品阅读。 飘逝的风筝徐国平三月的暖风一吹,催着万物,都跟长了翅膀一样。鹞爷也感觉到了,一大早儿就拿起那只“年年有余”的风筝,迈出了家门。整个村庄像被掏空了身子一样,甚至连声犬吠鸡鸣都听不到。鹞爷一边走着,一边四下观望着。若在以往,身后总会尾随着一群欢天喜地的孩子,一个个抢夺着他手中的风筝。唉,娃们一个个都去哪儿了?一路上,那些残墙断壁、破砖瓦砾、树林和那些废弃的打麦场,被风吹过,尘土飞扬,凌乱不堪。两台从早到晚狂叫不止的挖掘机,正一口口地蚕食着那一排排早已空无一人的院落。鹞爷瞧着心痛,就像被抽筋剥皮一般难受。很快,自家那二间旧屋也难逃一劫了,只是满屋子的风筝,又将栖身何处?鹞爷忧心忡忡,步履沉缓,一直走出村外。村外的那大片麦地,整整荒废了一个冬天,听说要建飞机场。一阵春风吹来,那只风筝有些急不可待地拽紧了他的手。若在过去,鹞爷早就手脚利落地将风筝放飞起来,心也随着风筝,飞到天上去了。如今,鹞爷却攥紧风筝,迟迟不肯撒手。鹞爷又想到过去。他自幼就跟师傅扎风筝。这辈子,连他自己也数不清扎了多少只风筝。每只风筝经过他的手,都活灵活现,千姿百态。那些走在归途上的人老远瞅着,就觉得离家近了,浑身的疲惫便飞到九霄云外。后来,鹞爷成了民间艺人,还上过电视报纸,甚至大洋彼岸的一些老外都来参观他的手艺。只是,他手艺慢慢失传了,现在的年轻人谁还学这些费事的玩意。而且,大都跑到城里,一走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心也收不回来了。最初,儿子大龙还跟他学扎风筝。可刚刚学了个皮毛,便被一帮记者吹捧成风筝世家的传人。大龙心高气燥,觉得小村子施展不开,跑到城里开了一家风筝作坊。好几次,大龙苦口婆心劝他也搬到城里去赚大钱,鹞爷却一口回绝了,他知道儿子无非让他去做招牌,糊弄人。唉,不想这么多了,趁着天暖风轻,还是放风筝吧。鹞爷仰着脖梗,望着蔚蓝的夭空,正专心致志地操弄着风筝,突然,一声嫩生生的童音传来,老爷爷,放风筝好玩吗?你玩一下,就知道了。他连忙将手中的风筝线递给男孩,有些蛊惑地说。男孩牵着那只风筝在麦地里奔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鹞爷远远地望着,眼前一会儿闪过儿子的影子,一会儿又闪过孙子的影子。突然,男孩像是被脚下的什么东西给绊倒了,风筝线随之撒手松开。男孩爬起来,紧追了几步,却没有拽住随风筝渐渐升起的风筝线,只好哭着跑回鹞爷跟前。鹞爷没有责备,一脸温和地劝慰着男孩,没关系,风筝早晚要飞走的。男孩用手抹了一下眼角的泪,问,风筝还能飞回来吗?鹞爷望着那只风筝摇了摇头,没有吱声。男孩撅着小嘴,有些难过。许久,鹞爷才开口问男孩,你家在哪里,怎么一个人跑出来了?男孩晃了晃脑壳说,他的家在很远的城里,学校放假,父亲开车带他回来寻根祭祖的。说着,男孩伸手指了指麦地远处。果真,有一辆轿车,停在一块老坟地前,几个人正在烧香焚纸。鹞爷心一动,随口问,告诉爷爷,根是啥?男孩一脸迷茫,摇头不知。鹞爷就仰头指了指天上的风筝说,根是啥?根就是你手中的那根风筝线,人就是天上的风筝。有根线扯着还能落回来,如果那根线断了,就四处漂泊,永远也飞不回来了。男孩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此刻,就见那只摆脱了束缚的风筝有些飘摇不定地朝下沉落了一会儿,最后猛然折了一个方向,有些留恋地渐渐飞高了,飞远了,最终淡出了鹞爷的视线。恍然间,鹞爷觉得手心一湿,低头一看,是一滴滚落的老泪,他揉了揉眼睛,那么困惑,那么茫然(1)读完本文,你觉得文中的鹞爷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 (2)读文中的画线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两台从早到晚狂叫不止的挖掘机,正一口口地蚕食着那一排排早已空无一人的院落。(品析“蚕食”的表达效果。)鹞爷远远地望着,眼前一会儿闪过儿子的影子,一会儿又闪过孙子的影子。(结合加下划线词揣摩人物心理。)(3)文章设置男孩放风筝这一情节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4)本文题目是“飘逝的风筝”,飘逝的仅仅是风筝吗?请结合文意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12. (14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忍过事堪喜路来森“忍”字,心横一把刀。利刃加心,用心一撑,硬是过去了。这,是需要大胆量,大勇气,大智慧的。然则,事忍,也是有高低之分,大小之分的。姑且称之为“大忍”和“小忍”。如越王勾践之“卧薪尝胆”,韩信之“胯下受辱”,可谓“大忍”。“大忍”者,其后是有重大的目的,有“阴谋”在焉。论语曰“小不忍则乱大谋”,盖有此意。“大忍”,多发生在成大事业者身上,对于他们来说,忍,只是一种手段,一个过程,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如此的。“大忍”之忍,更多的是智慧在发生作用,而不是心性使然;“大忍”之忍,不是求安,而是求胜。“小忍”则不同,“小忍”求安,正如阴符经所说的:“安,莫安于忍辱。”中国人常说的“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也是此等意思。“小忍”,需要的是宽容、包涵,需要的是谦逊、退让。常人之“忍”,大多属于“小忍”范畴。常人的宽容,似乎很难达到“海纳百川”的境界,但至少你能够勇于接受,接受好事,也接受那些不愉快的事;接受别人的优点,也接受别人的缺点。好事、优点,自是让人高兴,不愉快的事、缺点,却需要多多包涵,包涵了别人的缺点,对于你来说,就是一种忍让。一个心地宽容的人,他就会是一个谦逊的人;谦逊的人,就懂得退让。“忍让”,忍的结果是“让”,你“让”了,你也就“忍”了。夫妻吵架,有一人忍了,就能家庭融洽;邻里勃谿,有一家让了,就能够邻里和睦;朋友之间,小事、琐事,不愉快的事,时常发生,但只要彼此忍让,就不会反目成仇。清朝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 “六尺巷”的故事,就是最好的明证。张英接家人书信,说邻居同他们家争夺三尺宽的宅基地,要张英利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没想到,张英却提笔写诗一首:“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英懂理,更懂得宽容和忍让。这一“让”,为世人树立了一个“忍让”的榜样,也让张英名垂千古。所以说,“小忍”充斥在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小忍”之忍,最是能成就一个社会的融融睦睦的生命状态。然而,“忍”人、“忍”事,对于个体来说,更需要一种好的心态,心态端正,最是重要。若然无宽容、包涵之心,不是出自心甘情愿,纵是忍了,你也会气闷,也会自责自咎、怨天尤人,郁郁而不欢,甚至于积忧成疾。所以,平日里,最是喜欢杜牧的那首遣兴诗:镜弄白髭须,如何作老夫。浮生长匆匆,儿小且呜呜。忍过事堪喜,泰来忧胜无。治平心径熟,不遣有穷途。“忍过事堪喜”,以忍为喜,情意坦然,说得多么从容而洒脱。浮生匆匆,世事纷繁,烦恼众多,忍过了,就能否极泰来,忍过了,就能转危为安。再则,若然果真“忍”过了,也许还会浴火重生,升华自己,正如莫应对诗所言:“人来骂我逞无明,我若还他便斗争。听似不闻休应对,一只莲在火中生。”“一只莲在火中生”忍过之后,心净如莲,真谓可喜之事。故尔,遇事则“忍”,又何乐而不为?(选自思维与智慧2015年第10期)(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根据选文段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所举事例所引名言特点大忍越王勾践之“卧薪尝胆”,韩信之“胯下受辱”_小忍_“安,莫安于忍辱。”“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_(3)作者主要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4)有人认为删去第段文章更简洁,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八、 写作题 (共1题;共50分)13. (50分)“有些错误,生活从不赐予我们改过的机会,可能会从此留下深深的追悔。在你与父母亲或亲人相处时,有没有让你至今想来仍有些后悔的事?以 ,请原谅我为题写作,字数不少于500字。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4题;共8分)1-1、2-1、3-1、4-1、二、 默写 (共2题;共11分)5-1、5-2、5-3、5-4、5-5、5-6、5-7、5-8、6-1、6-2、6-3、6-4、三、 名著导读 (共1题;共6分)7-1、7-2、7-3、四、 综合题 (共1题;共6分)8-1、8-2、8-3、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9-1、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6分)10-1、10-2、10-3、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11-1、11-2、11-3、11-4、12-1、12-2、12-3、12-4、八、 写作题 (共1题;共50分)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