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86828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2分)1. (1分)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 老大爷远远看见我,遂放下赶鸭的竿子,拉开敞开的衣襟擦了擦额上的汗,笑眯眯的向我走来。B . 林海正在草拟“失物启事”,他写道:“昨天我在教室丢失一本名言词典,如有拾获,请从速交还。”C . 张愣与王玲结婚后生活一直都很艰难,现在他们有三个孩子,大的卖冰棒,二的拾破烂,三的满地爬。D . 小明看见王大伯家失火后气冲冲跑来对母亲说:“火!冲天的大火!它吞噬了太阳!它遮住了大地!”2. (1分)施耐庵具有深厚的语言功力,他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名著阅读课上同学们争先恐后,交流水浒108将中的有关人物。下列是林霏同学的发言内容,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 A . 秦明,使一条狼牙棒,有万夫不当之勇。他性情急躁,声如巨雷,外号“霹雳火”,常当先出阵,屡立战功。B . 张顺,在江州以卖鱼为生。练得一身雪白的肌肉,在水下可伏七天七夜,人称“浪里白条”。C . 燕青,刺一身遍体花绣文身,心灵机巧,见多识广。跟卢员外学得一身好相扑,江湖上难逢对手。曾因老母亲被虎吃掉,在沂岭连杀四虎,人称“浪子燕青”。D . 侯建,做得一手好裁缝活,飞针走线,技艺高超。长得黑瘦轻捷,人唤“通臂猿”。他负责制作旌旗袍袄。二、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3分)3. (3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各题。 读书可以消除烦恼郁闷,让心灵简悦平和。对我而言,读书可以摆脱现实的沉重,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宛如冬天在温暖的炉前烤火,所有的忧愁、愤怒、牢骚都会像衣服上的湿气被烤得烟消云散。读诗经,让心灵在纯真无邪的原野上奔腾;读庄子,任自己的灵魂尽情“逍摇游”;读清新隽永的散文,如m春风饮清泉般畅快可以说,读一本早就想读的书,就像遇见了仰m已久的朋友。而且,读书的愉悦是发自内心、出于精神层面的乐趣,是充实持久、不可替代的快乐。(1)给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_mm隽永仰_如_春风(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 (3)“纯真无邪”中“邪”的意思是_。 (4)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_和_的修辞手法。 三、 名著阅读 (共3题;共3分)4. (1分)古诗文名句填空 杭黄铁路线景色妖娆,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深厚,旅游资源丰富。西湖无疑是杭州之美的代表,环湖散落的“西湖十景”闻名遐迩,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里就表示“_ ,绿杨阴里白沙堤”。至于富春江景,吴均在与朱元思书里就盛赞“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_ , 天下独绝”,两岸山清水秀,恍若人间仙境。千岛湖藏于淳安县境内的峻岭沟壑之间,湖面上的岛屿错落有致,湖光山色荡涤了我们的心胸,真是“山光悦鸟性,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西递宏村,依山造屋,傍水结村,你若是一个慕名而来的游客,怕是要沉醉在宁静优美的古村意境中,心生“_ , _”(陆游游山西村)的期盼了吧。5. (1分)散文诗海燕的作者_是_伟大的文学家,他的著名长篇小说有_,自传三部曲是_、_、_。海燕成功地运用了_和_的手法。6. (1分)名著阅读,按要求答题。(1)水浒传成功地塑造了108位梁山好汉:史进是第一个出场的人物,他的绰号是_;有两位打虎英雄,在沂岭杀四虎的是_ ,在景阳冈打虎的是_;人称“智多星”的吴用与一伙好汉在“黄冈泥上巧施功”,干了一件大事是_。(2)阅读下面这段话,并回答问题。他寻思道:“俺只指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 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 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上面语段采用_、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了_(人物)_ 的性格特征。(3)傅雷家书可谓是苦心孤诣的教子之篇,凝聚着父母对子女的深切期望。简要说说阅读后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50字左右 )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5分)7. (1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文言词语。 寡人谕矣_媵人持汤沃罐_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_临表涕零_8. (4分)(2013南京)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久而俱化宋洪迈天生万物,久而与之俱化,固其理焉,无间于有情无情,有知无知也。予得双雁于衢人郑伯膺,纯白色,极驯扰可玩,置之云壑,不远飞翔。未几,陨其一,其一块独无俦 因念白鹅正同色,又性亦相类,乃取一只与同处。始也,两下不相宾接,见则东西分背,虽一盆饲谷,不肯并啜。如是五日,渐复相就。逾旬之后,怡然同群。但形体有大小,而色泽飞呜则一。久之,雁不自知其为雁,鹅不自知其为鹅,宛如同巢而生者,与之俱化,于是验焉。今人呼鹅为舒雁,或称家雁,其褐色者为雁鹅,雁之最大者曰天鹅。唐太宗时,吐蕃禄东赞上书,以谓圣功远被 , 虽雁飞于天,无是之速,鹅犹雁也,遂铸金为鹅以献。盖二禽一种也。(选自容斋随笔)【注释】衢(q):指衢州。扰:顺服。块:孤独。俦:伴侣。禄东赞:吐蕃酋长。被:遍及。(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 其一块/独无俦B . 两下不相/宾接C . 宛如同巢/而生者D . 今人/呼鹅为舒雁(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因念白鹅正同色_怡然同群_雁不白知其为雁_遂铸金为鹅以献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如是五日,渐复相就。(4)文中的雁和鹅先“分背”后“俱化”的原因有哪些?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8分)9. (4分)阅读下面一组材料,回答后面小题。“自然缺失症”离你有多远?【“自然缺失症”正蔓延】“自然缺失症”这一概念,由美国记者兼儿童权益倡导者理查德洛夫在林间最后的小孩一书中提出。自然缺失症不是一种需要医生诊断或需要服药治疗的病症,而是当今社会的一种危险的现象,即儿童在大自然中度过的时间越来越少,从而导致了一系列行为和心理上的问题。城市中的孩子与自然亲密度调研报告显示,在我国每周户外活动时间少于3小时的孩子达到48.5%。“宅”这种生活方式正在儿童中蔓延。一方面,一些父母把孩子圈在狭小范围内,以保证安全和卫生。另一方面,父母正试图让孩子更早地接受教育。城市里的孩子往往见多识广、能说会道。但由于被割裂了与自然的联系,会失去感知能力。这种情况下,他们感受不到花鸟鱼虫的细节之美,体会不到新发现的快乐,可能无法静下心来观察某个事物,之后就会出现缺乏注意力等问题。电视、电脑、手机的普及,更是给了孩子更多留在室内的“理由”。2012年,厦门学生张欣窈研究的课题“自然缺失症”现象调查与对策研究,获得第2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课题研究调查中问到:“有一项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你到哪里完成这项作业?”对此,88%的同学回答“上网找”。眼下,孩子们能够轻而易举地获得知识,看似变得“聪明”,但这只是一些“成品知识”。当孩子们习惯接受“成品”时,他们的创造力就遭到了极大削弱。缺乏在自然中的学习、探索和体验,不仅可能带来孩子的智力、体质上的缺陷,还可能让孩子变得孤独、焦躁,对自然缺乏尊重。据新闻晚报报道,不少人开始呼吁社会各界关注“自然缺失症”这一现象。一些环保、教育专业人士和家长集体发出倡议:家庭和学校共同保证每个孩子每天能有1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家长不要因为省事,把孩子过度暴露在电子产品前,接触电子产品平均每天不宜超过1小时;节假日,请家长尽可能带孩子去公园和自然地域游览体验绿洲生态保护交流中心还建议学校开设户外课程,在自然环境中进行教学。教育学者陈建翔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虽对这种教育方式表示赞赏,但他却把解决问题的矛头指向了家长。他指出:“每一个孩子都是大自然的产物,具有极大的潜能。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天性,重视大自然的力量。在学习抽象知识之前,首先要让孩子的潜力和天性,在自然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显现。”【健康知识勤调查】影响家长忽视孩子走进自然、参加锻炼的因素分析:家长对健康知识了解程度调查统计表项目非常了解很了解一般不了解没必要了解总人数人数1223932315166百分比7.2313.8656.0213.869.03家长对健康三维观的认识程度调查统计表项目人数百分比心理健康127.24生理健康9255.42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95.42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1810.84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106.02生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1710.24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84.82【典型个案试剖析】申甲是一名8岁的女孩,父亲是在长沙工作的一名会计师,一年前,申甲被父亲从邵阳农村的老家接到了长沙。为让女儿习惯城市生活,父亲给申甲报了培训班,其余时间就让她在家看电视。慢慢地,女儿的变化让父亲不知所措:“以前女儿很乖,到了城里后,慢慢地没以前听话了,她看电视的时候跟她说话,得说两遍她才会给你反应,甚至还不耐烦冲我发脾气。”申先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他决定带女儿去长沙最好的医院看看。(1)【“自然缺失症”正蔓延】专栏,从哪些方面对“自然缺失症”进行了说明?(2)教育学者陈建翔为什么把解决问题的矛头指向了家长?请结合【健康知识勤调查】中的两个统计表中的数据说说其中的原因。(3)请你根据阅读选文后获得的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典型个案试剖析】中的申先生带女儿去医院后:申先生的烦恼能解决吗?为什么?如果不能解决烦恼,那么申先生又该怎么办呢?10. (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钓者“文化大革命”中,那一个黄昏里,河边的芦苇全白絮了,我放牧回来,仄在牛背上,悠悠地吹那笛儿。蓦然,就瞧见那弯弯的柳树根上,坐着一个人钓鱼,草帽把脸全遮住了,一只蜻蜓停在那帽沿上。我感到新奇,从牛背上溜下来,悄悄走近去,他没有动,钓竿横在那里,已有几条小鱼在啜那钩上的小蚯蚓了,那浮子就微微地激动,像落下的一朵芦絮,又像冒上来的一个水泡儿。那人还是不动。我却急了:“钓,快钓!”他仍一动不动地坐他的地,那钓竿依然没有拉,浮子静了一下后,又微微地激动了。但我终是看清他的脸了,很黄,满下巴的毛也黄,连两手的食指和中指都是黄得发焦。我立即掉头逃走了: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怪人,一个外乡来的怪人了。第二天,第三天几乎是每一个黄昏,我放牧回来,总要好奇地往那芦苇深处的柳树下看看。他总是那么坐着,像一尊石头。但终未见他钓上一条半尾鱼来。一天,一头牛病了,半下午我就赶牛回队牛圈,在那我竟看见这位钓者了。他双脚踩在牛粪里,用锨往外铲那粪块,粪是泥草沤的,铲不动,手就伸下去了,那焦黄的食指和中指,一抠,抠起一大块来。抠完粪了,又去担干土垫,扁担在肩上跳,他前后顾着,用两手抓住捺,摇摇摆摆走,已经看见我在笑看他了,并不一言一笑,我想:他原来扁担都不会担,自然是不会钓鱼了。然而,粪出完又垫好了,他却抱了那鱼竿,又踽踽地向河边走去。我随着他,看他在那里坐定,垂下钓竿去,立即又一动不动了。月亮升上来,静静地照在水上,芦苇上,他只是坐着,不拉钓竿,甚至连拉上来看也不看一眼。我走过去,说:“你是要钓水里的月亮吗?”“钓鱼。”他说。“鱼已上钩了,为什么不钓呢?”“鱼可怜见的。”“那你在水里钓什么呢?”“钓愁!”这句话,一直到几年后,我才明白了是什么意思,但那时,只觉得可笑,越发证实他是一个怪人。后来,我就慢慢了解清楚这个怪人了。他是一位作家,据说写过好多好多的书,但他是“黑帮”,遣到山里来改造。我们慢慢地熟了,虽然他不和我多说话,我也只会陪着他空钓鱼,但我们毕竟是成了朋友。两年后,他却走了。母亲说,他已经被调走了,那杆钓竿是送我作纪念留下了。从此,我再没有见到这位钓者了。但我终于又在河边的芦苇深处碰上他了哩。今年春天,我依旧放牛回来,正是芦苇从水里长出来,在向着天空窜出一丈来高了,我骑着牛,弄着我那笛儿,悠悠地吹,任着牛儿在芦苇丛的曲径里走。蓦地,我看见一个人,在那柳树根上,横一杆钓竿,一动不动地坐着。啊,是他吗?但我又多么害怕是他呀!他在这里钓了几年的愁,他已愁得可怜了,他不能再在这儿钓愁了啊!我走近去,是他!人已经很老了,但脸却显白,满下巴的毛也白了。我默默地坐下来,陪着他,他始终没有发觉,那么横着鱼竿,那浮子又开始在微微地激动了,激动着。我毕竟长大了,不忍心看着他那痴呆的样子,站起身悄悄走了。回到家,听母亲说了,他果真是又到我们村来的,就在东巷口王贵家的一间空房里住着。夜里,我说什么也该去看看我的这位朋友了。一进门,他正坐在灯下的桌边,面前是厚厚的一摞书,一摞纸,他头就埋在那高高的两摞中间写什么,一只手,那焦黄的食指和中指间,正夹着烟,烟从额角升上来,钻进头发里,那满头便着火一般的。我不觉心头一紧:他一定又在写什么检查哩,记得以前有一回,他写检查的时候,正碰着我去找他,他赶忙用手将纸捂了,很羞愧地给我笑,笑得我不自在了几天。我收了脚步,又回家去了。此后,每天黄昏,我总瞧见他坐在河边芦苇深处钓鱼了。我终于走近他去,大声地问他,他发觉我了,立即就站起来,把我抱住了。我很吃惊,不知道他这是怎么啦,心想愁极了的人会这么发疯的,就眼泪哗哗地淌下来,但他就替我擦了,而且嗬嗬嗬地大笑起来,他原来也有笑声啊,竟笑得这么美!月亮又上来了,月就在水里,看得见那小鱼在星群中游动。他却不再下钓了,问我这几年的日子可滋润,问我可有一个漂亮的姑娘在爱着,问我现在成了大牛倌放多少牛我没有回答,只催他钓鱼。“你钓吧。”“我钓够了。”我看看身边,并没有什么银鱼儿闪动,问:“还是愁吗?”“不,是文章。”“文章?”“我现在又有笔了,要来写书,白天劳作,晚上写作,黄昏里出来构思,就又要靠鱼竿了。”哦,我现在才明白了,原来这浅浅的河里,不光是有鱼,不光是有愁啊!从此,黄昏里,我的朋友总在小河边芦苇深处垂钓了,那水静静的,星月就在水里,鱼儿就在天上,他坐在这天上地下,盯着那浮子,浮子不动,人也不动,思想已经沉在水里了,那文章呢,满河里流着哩。(选自贾平凹中短篇小说自选集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写法,写的是一位在动乱岁月被下放到小山村的作家人生变迁的故事。B . 文章多次描写月亮照在水中,静静的,营造了诗一般的意境,都烘托了作家的孤独悲伤。C . 文中用一系列动词详细描写了作家铲牛粪,写出他处境艰难,暗含对他不幸的同情。D . 文中“我”,一个放牛娃,用他的善良和真诚打动了受到不公对待的作家,作家离开时下了钓竿表示感激与怀念。(2)作家在小河边从以前“钓愁”到后来“钓文章”,其间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请简要分析。 (3)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他却抱了那鱼竿,又踽踽地向河边走去。”品析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与作用。“一只手,那焦黄的食指和中指间,正夹着烟,烟从额角升上来,钻进头发里,那满头便着火一般的。”请从描写方法角度品析句子。(4)本文叙事采用了插叙的方法,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说说插叙的作用。 (5)文章结尾颇有诗意,请结合文章分析“思想已经沉在水里了,那文章呢,满河里流着哩。”这句话的含义。 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2分)11. (2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南湖早春【唐】白居易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注】本诗为白居易被贬江州任职时所写。(1)作品抓住春雨初晴,_,山杏吐艳,水苹争绿,_,黄鹂语涩几个最富早春特征的意象进行了突出的描绘。(2)末两句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怎样的心情?七、 小作文 (共1题;共1分)12. (1分)下面是新华网议起来栏目的一次活动,请参与讨论,在留言区发表你的看法。 【议题】南京小学生尤逸轩的作文藏在角落里的我走红网络,被网友称为“一股清流”。她写道“自己长大后想当木匠”“也许我并不需要考哈佛北大,只要快乐就好”。【议起来】有人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做木匠也光荣;但也有人认为应该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对此,你怎么看?【留言区】_要求:观点明确。语言文明,表达得体。100字左右。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13. (1分)以下两题选做一题。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600字左右。书写工整,不得在文中出现真实校名、班名、人名。不得抄袭。(1)材料作文:花园里的小橡树愁容满面,看到别人在开花结果,它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苹果树说:“你为什么不能结出一个美味的苹果呢?你太不努力了!”玫瑰也对它说:“别听它的,你应该开出一朵玫瑰花,你看多容易!”小橡树 非常努力,可是既未结出美味的苹果,也未开出漂亮的玫瑰花,它越来越迷茫。迷茫中,小橡树尝试让自己平静下来,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我是一棵小橡树啊,我永远结不出苹果,也开不出玫瑰花,我的使命应该是长得高大挺拔,给鸟儿栖息,供游人遮阴。小橡树顿觉浑身充满力量,它快乐地生长着,很快就成为一棵大橡树。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些什么呢?小橡树的经历应该能引发你一些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2)请以“美丽的你”为题,写一篇文章。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2分)1-1、2-1、二、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3分)3-1、3-2、3-3、3-4、三、 名著阅读 (共3题;共3分)4-1、5-1、6-1、6-2、6-3、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5分)7-1、8-1、8-2、8-3、8-4、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8分)9-1、9-2、9-3、10-1、10-2、10-3、10-4、10-5、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2分)11-1、11-2、七、 小作文 (共1题;共1分)12-1、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